源:少女兔(ID:iiilass),原文有删节
本期编辑:崔鹏、杨翘楚
欢在地铁上吃吃喝喝、刷抖音的小伙伴注意了!这些不文明行为要被管起来了!
4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其中,“车内进食”、“手机外放”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行为将被约束。
资料图:上海地铁1号线车厢。 高志苗 摄
地铁上,7类约束性行为都有什么?
“地铁上那些刷抖音的,声音还开的贼大,真的比较烦。”陈女士表示,确实应该有规定制止这类行为,“地铁上吃韭菜盒子的行为一样不能忍!”
多位乘客反馈,他们平常在地铁上见到的不文明行为,《办法》中都有相关规定。其中,乘客不得有7类影响地铁运营秩序的行为包括:
1.在车站或者列车内涂写、刻画或者私自张贴、悬挂物品;
2.携带动物(导盲犬、军警犬除外)进站乘车,携带有严重异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进站乘车;
3.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乞讨、卖艺及歌舞表演,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
4.骑行平衡车、电动车(不包括残疾人助力车)、自行车,使用滑板、溜冰鞋;
5.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
6.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躺卧或踩踏座席;
7.在车站和列车内滋扰乘客的其他行为。
另外,《办法》明确10类影响运营安全的禁止性行为也不能做,包括提示警铃鸣响时强行上下列车;在车站、列车内吸烟,点燃明火;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逆行、推挤、嬉戏打闹等。
问题来了:奶茶、矿泉水允许喝吗?
对于上述规定,多数网友认为“早就应该这样”,但也有人担心“万一忍不住想要喝水怎么办?矿泉水也不可以吗?”还有人问:“地铁喝奶茶可以吗?”
张小姐认为,“可以不喝饮料,但是自己带的水应该被允许吧?另外,矿泉水没有气味感觉问题不大。”
“有些人从始发站开始坐,要经过十几站甚至二十站才到目的地,时间很长,不喝水也受不了。”陈女士觉得,如果规定不能喝水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根据《办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按照上述条款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
作者致电北京地铁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确实没有明确规定某种饮料或者食物,但还是建议车内不要食用任何食品,“因为地铁是一个短途旅行,还是遵循规定比较好。如果确实是身体不适,可以进食。”
“刚上去喝了口‘一点点’就被罚了20元,我的心也太痛了。”有网友表示,南京地铁上不仅不准喝奶茶,矿泉水也同样不能喝。
新浪微博上网友晒出因在地铁上喝奶茶收到的罚款单据。
据了解,这是依据2014年7月1日制定的《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它属于地方性法规。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了“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第四项至第十项规定的,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可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
南京地铁方面曾表示,依据法规车厢内饮食确实会罚款20-100元不等,但条例实施以来,对饮水行为仅仅给予过警告。
“地铁车厢是密闭环境,吃的东西和甜饮料洒到地面上,引来老鼠对设备会有损害;影响乘车环境,气味不太好。”南京地铁方面还补充说,此规定仅针对车厢,站厅等地则不受约束,乘客可以变通补充饮食。
处罚措施是什么?是否会纳入征信?
除了“地铁内能否喝水”引发讨论外,《办法》如何落实、处罚规定是什么也受到关注。
“我专门去看了《办法》原文,没有惩罚措施的条款。”严先生认为。《办法》提到,“拒不遵守乘车规范的,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报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资料图:北京地铁昌平线沙河高教园站的工作人员做出发车前的确认手势。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北京地铁方面的工作人员表示,地铁车厢内随车的乘务管理员会进行巡视,如果发现违规行为会进行劝阻,至于处罚规定是由北京市交委来执行。
2019年5月,北京曾发文规定乘客在地铁车厢内进食、一人同时占用多个座位、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大声外放视频或音乐等五类不文明乘车行为,将被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深圳则规定,若乘客在一个自然年内被查实三次逃票行为,一经查实不仅将其逃票行为函告公共征信机构,情节严重者还将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成表示,《办法》虽然对影响安全和秩序的行为以“禁止”和“不得”进行明确,但并没有明确乘客违反相关规定后的法律后果,因此需要与相关法律规定结合起来,依法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提升法律震慑力。
虽然《办法》没有明确处罚措施,但网友们纷纷认为,“地铁不文明行为,还是悠着点吧”。(彭婧如)
源:新京报
原标题:多数地铁站商业设施仅限自动售卖机
记者探访发现价格普遍偏高;专家建议新建地铁站可参考国外经验,设立便利店、美妆店、书店等
新京报记者近日探访北京部分地铁线路,发现绝大部分地铁站内的商业设施仅限于自动售卖机,而且价格普遍偏高。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北京地铁内可以买到汉堡、牛奶、面包,还有音像磁带,那时中国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地铁。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表示,新建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如建商业设施,可参考国外经验,设立早餐小吃、便利店、美妆店、书店等。
北京地铁日益增多的客流量和消费需求,与站内乏善可陈的商业设施,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8月15日,北京市公布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重点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在新建交通枢纽时,同步做好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允许在新建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开设商业设施。这一措施完成时限在明年底前。
新京报记者近日探访北京部分地铁线路,发现绝大部分地铁站内的商业设施仅限于自动售卖机,而且价格普遍偏高。专家表示,无人售卖机功能有限,未来新建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如建商业设施,可参考国外经验,设立早餐小吃、便利店、美妆店、书店等;另外规划需要超前,地铁交通便利,应当多配建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养老设施。
探访1
地铁商业设施多为自动售卖机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但在北京,早晚通勤的乘客想在地铁站买一瓶饮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记者走访一些地铁站看到,自动售卖机成为“主流”商业设施,以售卖饮料为主,也有半成菜品售卖机、面膜售卖机和大头贴自动拍照机。虽然方便,但部分乘客表示,自动售卖机价格比外面的便利店要贵,“我在便利店买一瓶怡宝纯净水只要两块钱,但是在自动售卖机里,标价4块。”乘客王女士说,另外,很多自动售卖机都设置在闸机外,“我只能在进站或者出站买饮料,如果中途口渴要买水,只能刷卡出站买了之后再刷卡进站。”王女士说,自动售卖机商品有限,多样化的商业设施更符合消费需求。
对于自动售卖机上价格偏贵,一位加盟商向记者表示,想要进地铁,招标费用不菲,商品加价是正常的。他表示,虽然北京地铁客流量很大,但在地铁中转站的机器会卖得比普通车站更好,这是由于中转站乘客停留时间会长一些;另外,自动售卖机只在夏天卖得好,乘客对饮水有需求,冬天则很少有人去买饮料。
探访2
商圈内地铁站商业设施较多
在位于一些商圈的地铁站,周边商业设施比较发达,乘客出站后,可以直接从通道到达商场。
8月20日,记者从国贸地铁站C口出站,在通往北京银泰中心的地下通道中看到十余个商家,有超市、连锁化妆品店、零食店、手机回收店、餐饮店、教育机构展位等。此时正值中午,一位女士正在购买手抓饼。“刚出地铁有点饿,这里有很多家店确实方便。”另外两家店也显示即将开业,从店外广告可知,一家是美甲店、一家是健身房。
但地铁通道的商业环境仍有提升空间。记者注意到,通道口两侧都有人摆摊经营,其中一个摊位经营贴膜、销售手机配件的同时售卖丝袜,另一个摊位在销售矿泉水和瓶装饮料。
乘客张先生认为,地铁通道内的摊位不仅影响乘客通行,商品质量也无法保障。张先生尤其反感通道内出现的外语教育机构展位,“现在很多工作人员直接拦住乘客推销,感觉有点烦。地铁商户提供了方便,但希望整体环境更好一些。”
四惠交通枢纽是新建的大型交通枢纽,但商业设施并不多,整个大厅只有二层有三家餐饮店。中午十二点,麦当劳、永和大王店坐满了客人,午餐高峰期甚至需要等位。一位顾客只好坐在了邻近卫生间的座位,这位顾客说,就餐的地方确实少了点。
■ 回顾
“庄园汉堡”曾是地铁商业代名词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北京地铁内可以买到汉堡、牛奶、面包,还有音像磁带,那时中国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地铁。
北京地铁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介绍,1994年到2003年,应该是北京地铁站内连锁商业遍地开花的时期,当时“庄园汉堡”在北京尤其是环线地铁站内,随处可见。乘客可以在23个站台买到不同口味的汉堡。
1992年,西单地铁站售票厅层还开了一家服装商铺,主营男女服装、鞋帽、皮包和小饰品、化妆品等,这也是北京第一个地铁商城。西单站客流量很大,服装市场的生意也非常火爆,据说,租金最高时被炒到每个摊位1万元/月。
1997年,经营录音带、录像带、CD的北京牡丹四星音像公司将“四星音像”开进地铁。然后,凯丝恩贝西点店、盈彩冲印等也陆续进入地铁。2002年,物美便利店出现在地铁站内,这些店大多只有十几平方米,主营膨化食品、饮料、蒸包等。
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中央路站发生人为纵火引发火灾,造成多人死亡和受伤。
地铁安全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2004年,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站厅、疏散通道内禁止设置商业摊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车站出入口应当保持畅通,禁止一切影响通行和救援疏散的行为。该条例将地铁站内的商业一刀切除,随后北京地铁站内的商业服务设施陆续撤出。
记者了解到,北京地铁商业还陆续出现了站前广场便利餐饮项目,辉煌时站外广场的乐加地铁便利店有100多家。2013年之后,地铁站外商业逐渐萧条、没落,站内的自动售卖机成为主力军。
■ 专家
新建地铁站建公共设施
如今,很多现代化大都市在新开地铁时,都会把站内商业服务纳入建设规划之内。比如上海在2013年时,地铁内已经随处可见全家、7-11、罗森等众多便利店品牌,还有克莉丝汀、新语面包、宜芝多等烘焙、零食、奶茶等品牌,各种商业门店超过百家。全家便利店在广州、苏州、深圳、成都等不同城市的地铁里面也都有门店。
东京地铁站内都设有站台销售亭,除了报纸、杂志之外,还有饮料、口香糖、糕点、香烟,以及手绢、领带、手机充电器等。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表示,地铁商业在全球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一方面大量通勤人口没有时间购物,在地铁中购买餐饮、书报可以解决他们的需求;晚上地铁通道中行人较少,在通道沿线设置商业也增加了环境的安全性。他举例说,日本新宿地铁站一个站点有20多个通道,和周边商业设施连在一起。
赖阳称,国外很多地铁采用民营投资、政府提供资源的方式发展,节省大量财政资金,这就需要给投资人回报,回报的其中一部分就是地铁沿线周边的商业开发,否则投资人很难靠地铁车票实现盈利。他认为,目前北京地铁中的无人售卖机功能有限,新建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如建商业设施,可参考国外经验,设立早餐小吃、便利店、美妆店、书店等。
交通专家徐康明则表示,北京近年来高度重视商业服务业发展,商业业态占据的比例太大了,因此在新建地铁线路规划中,不能仅仅搞商业开发,应该多增加一些服务设施,比如配建老年公寓、养老院;增加医院、社保办理大厅、房产过户、银行等公共服务设施,“随着老年化社会来临,为老人服务的业态要提前筹划。”(记者 陈琳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