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产品更新一般多久合适?频繁更新产品会销量更好吗?
奶茶店产品更新一般多久合适?频繁更新产品会销量更好吗?
这个问题我们要看看行业龙头品牌,比如喜茶或者奈雪的茶,观察喜茶的奶茶产品更新一般是3个月更新,过于频繁的产品上新会让客户找不到当前主推产品的特点,也不容易让消费者记住你产品的味道,不利于新客户转成老客户的培养。超过这个时间更新产品又会使得产品的上新率过低,减少品牌影响力。此外,在更新产品菜单时,您必须保留您商店的招牌产品。
基础产品模式是广泛的产品组合模式
1、流量产品——功能是拓客
流量产品主要是低价的热销产品,主要是吸引人们进店。免费或者低价、高性价比产品,吸引消费者,弹性需求的诱导产品。
2、基础产品——功能是留客
基本产品:基本产品是指产品组合中最重要的产品和核心产品,覆盖了核心客户所需要的基本功能,价格主流可接受基础产品一般会占百分60-80,主要是符合最大客群消费需求的。能够与顾客保持粘性链接的产品,让顾客成为长期顾客。
3、利润产品——功能是锁客同时带来GMV
能够带来较高利润,市场差异化或者高服务附加值,具备核心竞争力,主要承担利润来源任务。
4、后端产品——功能是满足特定群体并有可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产品。
丰富产品组合,能带来利润增长点,满足更多特定顾客群体需求,可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产品。
新产品要循序渐进地更新,老产品不能厌倦。
能留在菜单上的热门产品继续推广,不能轻易被替代,保持80%的经典畅销产品20%的新产品是相对健康的新旧产品结合策略。
如果你去看CoCo奶茶或者蜜雪冰城等老品牌,你会发现店里最畅销的产品总是在那里,能走的产品也是一样的。
新产品一定要做好产品的包装和宣传,图片一定要绝对美观,原材料或成品一定要让顾客看到就有流口水的冲动。
如果第一印象不突出,客户为什么会给你机会呢?
用文案为顾客营造逼真的消费体验场景,把吃的画面、食物的色香味摆在顾客面前,硬诱惑,刺激他的欲望,新产品很可能被顾客翻牌。
狂大跃进
最近两天,靠着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黑化”梗,“营销老手”蜜雪冰城又一次出了圈。
按常理,传统意义上的“黑化” 应该表现在性格或精神状态上的转变,但既然要玩梗,“黑化”的意思就得变一变——蜜雪冰城门店logo上的“雪王”形象,实现了物理意义上的全部“变黑”。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当热度起来后,蜜雪冰城趁机揭秘,雪王变黑是因为“去桑葚园摘桑葚被晒黑的”,顺势把蜜雪冰城桑葚口味新品的营销活动带了出来。玩梗玩得好,热度自然少不了。6月19日,蜜雪冰城黑化在微博热搜上挂了一天,拿下超5亿的阅读量。
靠营销出圈的同时,蜜雪冰城还在疯狂大跃进。
在新茶饮集体收缩的当下,蜜雪冰城的开店速度令人咋舌。专注连锁门店的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最近90天内,蜜雪冰城新开了1792家店,截至6月20日最新在营门店数为20848家,是第二名书亦烧仙草的2.85倍,是第三名古茗的3.52倍。
这是什么概念呢?在极海品牌监测的50家新茶饮品牌中,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只有10家,蜜雪冰城一家所开的门店抵得上剩下9个品牌门店总数的一半。
壹览商业的统计数据也能佐证,今年前五月,蜜雪冰城新开门店数量为844家,是第二名茶百道和第三名沪上阿姨的近两倍。虽然因统计口径不同,不同监测平台统计出的结果有所不同,但蜜雪冰城最近一两年的“疯狂大跃进”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比之下,新茶饮头部品牌奈雪的茶和喜茶,今年前五个月仅新开91家和13家门店,截至今年5月底两家门店总数均不足千家,分别为908家和865家。这意味着蜜雪冰城几个月所开的门店,比得上奈雪的茶、喜茶奋斗多年的结果。
去年10月,一位接近蜜雪冰城的人士曾透露,蜜雪冰城门店总数从1万家暴增至2万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蜜雪冰城为何会疯狂大跃进?《财经天下》周刊多次致电蜜雪冰城,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蜜雪冰城主打的是低价策略,这在中国的三四五六线城市,其实还有比较大的扩张空间。对于蜜雪冰城来说,它在最近一两年大幅加快开店速度,主要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
日开几十家店
事实上,蜜雪冰城疯狂大跃进是其策略转变的结果,这家河南企业在成立初期发展得并不快。
说起历史,蜜雪冰城可以追溯到25年前。1997年,还在河南财经学院(现在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上大学的张红超,开了一家卖刨冰的小摊,专营刨冰等各式冷饮,一直到两年后,才正式有了“蜜雪冰城”这个品牌。但卖过苹果、糖葫芦,还开过家常菜馆的蜜雪冰城,始终没有大起色。
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这年蜜雪冰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做年轻人消费得起的连锁品牌,推出“1元1支”的超低价新鲜冰激凌,瞬间打开了局面,低价自此就成了蜜雪冰城的标签。
东西卖得便宜怎么赚钱?张红超想到了零售行业屡试不爽的加盟策略,从此插上了高速扩张的翅膀。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2007年,蜜雪冰城首次对外开放了加盟权限,加盟费相对较低,到年底,其加盟店发展至了26家,2008年年底,再增加至180余家。
虽然与早期相比提速了不少,但蜜雪冰城真正开始规模化扩张,是在2013年通过成立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实现核心原料的自产化,又在2014年于焦作温县建立起仓储物流中心,完成了从研发、生产到仓储物流的整套供应链的搭建。
2014年,蜜雪冰城门店数正式突破1000家,次年门店数再翻番,达到近2500家,之后持续保持着每年上千家的增长速度,2017年至2019年,其门店数先后突破了3500家、5000家、7500家的大关。
2020年6月24日,蜜雪冰城宣布全球第10000家门店在河南新乡开业,至此成为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拥有万店规模的茶饮品牌,并在半年后的2020年底,达到了11926家的门店数。
这还不算,2021年蜜雪冰城正式迈入“疯狂大跃进”元年。这年10月1日,曾操盘蜜雪冰城“雪王”形象的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华杉,在微博中透露了蜜雪冰城门店已经突破2万家的消息。换句话说,蜜雪冰城9个月时间就开了8000家店,几乎相当于每天新增门店近30家。
疯狂扩张背后,蜜雪冰城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政策。2021年春节,蜜雪冰城推出加盟首年减免加盟费、服务费、管理费的优惠政策;紧接着又在5月6日发布公告,对机场、加油站、景点等特殊商圈及周边区域的门店实行免收一年加盟费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加盟商到人流量更加巨大,但租金成本更高的地方开店。
与此同时,2021年蜜雪冰城两次出圈的营销也进行了加持,6月,蜜雪冰城推出一曲“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主题曲,因其魔性和洗脑特性火速出圈,收割了一大波热度;8月,蜜雪冰城又靠着在河南洪灾期间捐款2200万,迎来一波“野性消费”。
据媒体报道,2021年7月其探访蜜雪冰城郑州总部发现,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意向加盟商在面试区翘首以待,负责加盟商面试的相关工作人员更是透露,每天有上百人面试,但初试通过率仅在10%以内。
蜜雪冰城似乎也从中挖掘到了流量密码,开始在广告营销上越玩越溜,从星巴克驱赶民警事件后火速挂出横幅欢迎民警进店休息,到如今的“黑化”梗,无一不是如此。
加盟商被推着走
对于蜜雪冰城疯狂扩店的举措,有9年加盟经历的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对于公司来说,多开店没有任何损失,反倒能收更多的加盟费、装修费、物料费,是在利益最大化。至于门店能不能挣到钱,能挣多少钱,这都是加盟商自己的事了。
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是2013年加盟蜜雪冰城的。因为和张红超是老乡,自己又看好奶茶行业,刚大学毕业的冯霆拨通了蜜雪冰城的电话,就顺利成了加盟商。
2013年开第一家店时,冯霆总共投了15万元,不到1年就回本了。2017年,奶茶生意的热度起来了,冯霆又投了27万元,开了第二家店。再之后,从2019年到2021年,冯霆每年都得投更多的钱新开一家店。与之前主动开店不同,最近这几次,冯霆觉得自己是在被公司推着走。
“公司属于单店加盟形式,同一个区域,谁都可以来开店。”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尽管他已经在同一个商圈开了两家店,但蜜雪冰城的区域经理还是问他,要不要开第三家,如果不开,会有新的加盟商进来。因为担心生意被抢,冯霆硬着头皮开了第三家。但店铺数量增加了,营业额却没有相应增加,“市场已经足够饱和了”。
蜜雪冰城为何催着加盟商开店?冯霆估计,是因为公司要收钱。冯霆给《财经天下》周刊算了一笔账,以开店装修必须用到的门头为例,如果自己找当地广告公司做,大概2万元,但公司规定必须统一定做,让加盟商交4万元。按照蜜雪冰城全国超2万家门店的规模来算,光是门头这一项,公司就能净挣4亿元。
除了装修,加盟店还能通过购买高于市场价的原料和设备,给蜜雪冰城创收。据冯霆介绍,加盟商必须用从总部买的原料和设备,违规会被罚款。拿奥利奥饼干碎举例,市场上同样规格的产品大约360元,从公司进货得400多元。根据久谦中台的调研报告,蜜雪冰城总利润的40%就来自于提供给加盟商的原材料。
为了能持续收钱,蜜雪冰城还定了不少制度,比如加盟商得每三年签一次合同,然后出钱把门店重新翻修一遍,美其名曰“给店铺形象升级换代”。鉴于此,也有人将蜜雪冰城戏谑为“披着奶茶店外衣的罐头厂和装修队”。
近些年,由于品牌屡次凭营销出位,又加戴了诸如“冲刺IPO”“估值200亿”等头衔,想进场分羹的人络绎不绝,也给了蜜雪冰城疯狂扩张的底气。于是乎,蜜雪冰城的扩张呈现出两个有意思的侧面:一方面,已有的加盟商越来越挣不到钱,甚至需要在同一个商圈开多家店铺来“抵御”新加盟商入侵;另一方面,尽管加盟门槛越来越高,不仅前期投入更多,还要通过笔试、面试,但申请者还是络绎不绝。
林硕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是2019年加盟蜜雪冰城的,按照流程,先要在微信公号上填写相关信息,一周后,蜜雪冰城联系上他,安排视频面试,完成面试之后,还得做一份笔试题,考题因人而异。
通过面试和笔试之后,林硕拿到了蜜雪冰城的《开店审核资格证》,随即开始找门店。据林硕介绍,拿到证书的半年内不开店,资格证会被没收,所有的流程又得重新来一遍。因此,他一拿到资格证就立马开始找店,然后和所有的新加盟商一样,向蜜雪冰城提交位置审核、准备资料、签合同、交钱、安排装修......待到3年合同期满,再重签合同,重新装修。
资深零售专家朱东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蜜雪冰城当下走的,是典型的国内品牌做连锁发展的路径:先是在下沉市场沉淀,建立发展模型,这个阶段,蜜雪冰城的开店数量不多,加盟费也不算高;随着品牌做出知名度,也就是蜜雪冰城当下所处的阶段,就到了利润回收的时候了。换句话说,开店越多,利润回收速度越快。
与此同时,朱东生还指出,蜜雪冰城当前的拓店也和其冲刺IPO有关,“公司上市要披露前三年的财务数据,包括成长速度、利润增速等等”。
不亏钱就算不错了
做蜜雪冰城加盟商挣钱吗?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暂且不论区域、地段这些因素,仅仅从纵向时间轴来看,答案是,没以前挣钱了,在走下坡路。一位加盟商在网上诉苦说,蜜雪冰城白天生意兴隆,晚上一清点营业额,才三千元,因为客单价太低了。
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蜜雪冰城2万家门店虽然遍布全国31个省区,覆盖360个城市,但客单价却只有6元。在美团上,蜜雪冰城华夫冰淇淋卖2元,招牌柠檬水卖3.5元,珍珠奶茶卖5.99元,草莓圣代卖6元,产品极低的售价使得蜜雪冰城收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好感,为其点赞,但对于加盟商来说并不是好事,别人卖一杯,他们要卖三杯,营收才能打平。
要知道喜茶在严格控制售价的情况下,门店菜单中售价大于19元的产品依然占比21%,售价在15元到19元的也占58%。
上述在网上诉苦的加盟商透露,正常门店生意,毛利率撑死五成,在饮品行业里算很低了。而上线外卖平台,被抽成百分之二十之后,毛利率只剩不到两成,再扣掉人工水电费,基本处于“不亏钱就不错了”的状态。
网上有不少蜜雪冰城加盟商的吐槽:有人表示,毛利低到无法盈利,还动不动被区域经理罚款;还有人表示,公司每年都有各种由头让加盟商买物料,如果销量不好,只能砸在自己手上。
对此,朱东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如果企业把加盟商当成命运共同体,就会想办法让加盟商活下来,给他们进行运营指导,研发差异化产品,提升服务。如果只是把牌子加盟出去,说不定哪天热度下来了,企业的寿命就跟着缩短了。
目前,一些不赚钱的蜜雪冰城加盟商已决定关店止损。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虽然最近90天内,蜜雪冰城在大规模开店,但关店数量也不低,一共关闭了368家门店。从总数量看,其关店数量高达2215家。
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加盟蜜雪冰城十个有九个亏。说的就是加盟商的艰难,一位2019年加盟最终决定退出的加盟商表示,加盟蜜雪冰城三年,压根赚不到钱,前期投入成本太高,他28平方米的店,算上年交的1.1万元加盟费、4800元管理费,6万元设备采购费,7万多元的装修费,房租、水电等,总成本高达40万元,“原本以为蜜雪冰城的知名度大,能很快回本,最终却被打脸了”。
“3元的冰淇淋,4元的柠檬水,6元的奶茶,你算算得卖多少杯才能回本?”这名加盟商说,他每个月包括原料采购、房租、员工工资,以及水电费、管理费、加盟费、罚款等各类杂费,光硬性成本就有7万元,其中大头花在了原料采购上,如果月营收低于这个数,就相当于白干了。
照此计算,加盟商单店单日营收得超过2400元才能保本,按照6元客单价计算,相当于要卖400杯饮品,如果想赚钱得卖出更多杯才行。“一天下来手都麻了,每天回家都要到十点半以后,一算账发现自己赚了个寂寞。”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为了赚钱,加盟商开始在成本上下功夫,这使得蜜雪冰城频出食品安全事件。
6月21日,有网友在微博反映“蜜雪冰城饮品内喝出虫子”。而就在一个多月前,“蜜雪冰城门店因咖啡粉过期被罚”的话题才登上过微博热搜,当时蜜雪冰城被罚了2000元,事情的经过是广西桂林相关部门检查发现蜜雪冰城门店使用的咖啡粉过期了。
时间再往前追溯,5月19日,陕西延安宝塔区某蜜雪冰城门店因为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3月8日,延安大学新校区周边的一家蜜雪冰城门店被发现存放有一袋过期近两个月的绿茶;3月1日,甘肃省平凉市一家蜜雪冰城因为经营过期食品被罚款1万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蜜雪冰城”四个字,有2897条内容,大都在反映产品卫生问题,比如“在饮品里喝出异物”“有大量黑色絮状物”“吃出苍蝇”等等。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而事实上,早在2021年5月,张红超的兄弟,时任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裁的张红甫就曾经因为食品卫生问题向公众道过歉。当时,蜜雪冰城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虎商业街店被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存在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切片柠檬、奶茶的现象。彼时,张红甫承诺,会继续组织各个门店开展排查、自查自纠。
蜜雪冰城的策略就是罚款。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这些年,蜜雪冰城总部会不定时派人到每个门店巡视,发现食品超过有效期,罚款2000元。与此同时,林硕也提及,除了有专人巡视,每个门店还都安装了4到5个摄像头,就是为了管控食品安全问题。
但从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看,蜜雪冰城的处罚收效甚微。业内人士说:“如果只是一家店出问题,或许还能甩锅加盟商,这么多家店都出问题,只能说还是模式本身有问题,为了赚钱,加盟商不得不铤而走险。”
放眼到整个新茶饮行业看,这门生意也不好做。奈雪的茶市值暴跌,上市首份年报还巨亏45亿元,茶颜悦色、喜茶等都有过裁员的传闻,乐乐茶则被曝撤城,新茶饮赛道上各大品牌似乎都在最近一年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
朱丹蓬分析说,自2021年以来,国内新式茶饮行业就已经进入到了高度同质化的红海阶段,奶茶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高,推广模式、门店运营及引流的同质化,都让整个行业进入到了严重内卷的周期。
今年年初,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几个高端茶饮品牌就率先在“降价”这件事上“卷”了一把。喜茶刚在2月宣布了对多款产品进行降价,乐乐茶和奈雪的茶紧跟着就在3月相继官宣大幅降价。此外,还有各路巨头跨界分羹,如同仁堂、中铁、中国邮政等,都相继开出茶饮店。
面对现状,大多数头部新茶饮品牌已告别“跑马圈地”,转而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进行精细化运营,又或是通过投资和跨界,寻求新的增量。如喜茶的扩店速度就在明显放缓,往年一年开300家店,而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最近90天,喜茶只新开了5家店,同时还关闭了13家店。
只有蜜雪冰城是个例外,它还在高速扩张,但也承受着大跃进带来的包括食品安全问题、加盟商矛盾等在内的各种“副作用”。
(文中冯霆、林硕为化名)
马消费 范建
蜜雪冰城让小镇青年失望了。
最近,媒体的一篇暗访报道,把蜜雪冰城拖入了食品安全的漩涡之中。
24年发展历程,蜜雪冰城以低价和低端的形象,用过万家门店占领下沉市场,成为中国扩张速度最快的新式茶饮品牌。
然而,在公司酝酿上市的关键当口,狠狠跌了一跤。
< class="pgc-img">>这样的蜜雪冰城
5月14日的媒体报道,引发的蜜雪冰城食品安全风波,到现在仍没有结束。
当天,中国质量新闻网发布了一篇暗访文章,揭露了蜜雪冰城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记者暗访了蜜雪冰城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和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发现存在应废弃牛奶重贴标签延长使用期;店员修改原料有效期追踪卡;不按规范使用过夜冰淇淋奶浆、切片柠檬、奶茶等现象。还有柠檬表皮不清洗、店员徒手抓柠檬片、珍珠果,无盖垃圾桶旁加工奶茶等情形。
媒体报道刊发后,蜜雪冰城第一时间公开致歉。
随后,公司总部所在地郑州市场监管部门紧急介入,对公司和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张红甫进行了约谈,并对郑州529家蜜雪冰城门店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部分门店存在仓库管理混乱、篡改或变相篡改原料开封日期等行为、部分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合格、不洁净、连锁企业总部食品安全责任流于形式等情形。根据检查结果,郑州市市场监管局责令35家门店限期整改、3家门店立即停业整改,当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9家。
其实,在这次重大的舆论危机之前,关于蜜雪冰城的食品卫生方面的投诉已屡见不鲜。
在黑猫平台上,对蜜雪冰城的投诉已超过550条。仅在最近一两个月,就涉及奶茶中喝出蛾子、柠檬水里喝出虫子、圣代里面吃出碎塑料、杨枝甘露里面喝出橡皮筋等。
低成本运营,通过加盟急速扩张,给蜜雪冰城留下了巨大的管理真空。
小镇青年逆袭
蜜雪冰城是由河南商丘的张红超和张红甫两兄弟共同创立。二人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关于他们的创业故事,几乎都是来自张红甫在简书上的自述。
张红超是一个典型的小镇青年,依靠奶奶压箱底的3000元钱创业。在张红甫的自述中,将早期创业的哥哥,贴上了“出生贫寒、遭受白眼、勤工俭学、爱情受挫……”等各种底层标签。
从早期的路边摊,到城中村的门面一次次拆迁,到如今过万家连锁门店品牌,蜜雪冰城一直坚持低价。3元一个的冰淇淋、4元一杯的柠檬水,以及均价7元左右的奶茶,性价比是蜜雪冰城的标签,它在网上被粉丝称为“贫民窟女孩的救星”。
低价也曾给公司带来困扰。10年前,蜜雪冰城曾想在郑州一家时尚商场开店,但因为产品售价低,品牌低端,被商场拒之门外。
这次的经历,让公司总经理张红甫甚为受伤,他赌气一般,耗巨资在郑州另一个高端场所开了一家精心设计的高端门店。但这家店只坚持了两年,几乎没赚钱,草草收场。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行业高端化的冲击,张红甫一度在简书上表现出对自家品牌的嫌弃:“我们自己的生意......产品制作没有任何花样;门店破破烂烂……总之,场所low,利润低,简直是土里刨食的大low逼。”
他不断尝试高端,开发出轻奢版、单价上探至20元的M+,但都屡战屡败。他曾自我总结:“别人做高端做得风生水起,却不一定适合屌丝经历的自己,不适合就不要硬撑着,这还是能力问题。”
唯快不破?
长达24年的历史,在喜茶、奈雪等品牌面前,蜜雪冰城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分布在大街小巷的过万家门店,更让同行们望尘莫及。
一二线城市已被喜茶、奈雪等高端品牌牢牢占据,主打低价的蜜雪冰城只能不断下沉。而在下沉市场中,Coco、一点点、古茗、茶百道等正在不断渗透,门店规模都已达到数千家,与蜜雪冰城展开正面竞争。
喜茶和奈雪在稳固高端的同时,也没有放弃下沉市场。喜茶推出喜小茶、奈雪旗下有台盖品牌,随时可能推出的降维打击,不可避免会冲击蜜雪冰城在低线城市的市场地位。
新式茶饮行业的快速崛起,也让整个行业变得浮躁。
奈雪加速开店,运营效率降低,卖着全行业最贵的奶茶,仍不能赚钱,上市之路进展缓慢;崛起于长沙的茶颜悦色,正快速冲出大本营,却因一次次出格的营销事件,也让品牌陷入争议。新式茶饮的吸金能力,导致行业鱼目混珠。最近,马伊琍、郑恺均因代言卷入奶茶品牌的诈骗风波之中。
前后强敌、后有追兵,蜜雪冰城只能不断加快奔跑的速度。2020年6月,蜜雪冰城官方宣布,全球门店数量已突破万家,而据可靠消息,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品牌已新增门店5000家,预计到今年底会达到2万家。今年2月,蜜雪冰城为刺激加盟商开店力度,在春节后店铺转租的旺季(2月18日-4月30日)对新开门店实施免首年加盟费、管理费、咨询费等政策。
启信宝显示,2020年末,蜜雪冰城运营公司名称由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注册资本以及管理层都发生了重大变大,外界猜测,公司是在为上市做准备。今年1月,公司完成20亿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龙珠资本和高瓴资本,整体估值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