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雅璇
实习生 王琳 陈诗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继续抓好外卖商家营销规范 防止餐饮浪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继续抓好外卖商家营销规范,防止餐饮浪费。《通知》要求网络餐饮平台合理设置餐品起送价格,优化满减凑单机制,不将主食纳入满减优惠展示范围。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福州部分商家仍需要凑单才可起送,主食参与满减优惠展示现象普遍存在。
起送有门槛,购买需凑单
4月24日,记者通过外卖平台查看福州本土奶茶店唐沫茶兮(西洪路店),发现起送价需20元,然而店内产品价格在10元至19元区间,记者选择了“推荐”里的“开心”,17元一杯,加上1元包装费,仍然需要2元起送。店内也无其他低价产品可凑单,如果要起送则必须再点上一杯饮品。
记者查看了平台的“必点榜”,福州共有53家,包含了12个品类,发现除一家甜品店外,其余店铺均设有起送金额。在饿了么App的“放心点”榜单上,各品类店铺也基本都设有起送门槛。
同时,部分商家也会对一些产品设置“单点不送”,如在一平台上川二喜·江湖菜(蒙古营店)对于主食类、素菜类的菜品设置了“单点不送”;而古茗(鼓楼树兜店)针对部分饮品和小料也同样设置了“单点不送”。购买这些产品就算满足了起送金额,也必须再点其他正常配送的产品才能进行下单。
起送价的存在,导致部分消费者不能按需点餐。“有时候想一个人喝下午茶,因为商家设置了起送价,以至于每次都至少点两杯以上才能符合配送条件,难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部分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他们多少都有过点外卖凑单的经历,尤其是对一些胃口较小的女性消费者来说,就更容易遇到“为了凑单多点一些”的麻烦。福州消费者王先生认为,一些外卖商家已经收了配送费,却还要设置起送价,显得不合理。有的商家起送价明显高于同类行业标准,给消费者增加超量用餐和超额开支的双重负担。
为满减多消费,主食参与满减
记者点进一外卖平台上的王庄阿咪大排档(省体店),发现页面下方有明显的满减信息,“满49减5、满98减10、满128减15……”在点了78元的招牌泡椒田鸡王后,页面提示“已减5元,再买19元再减5元”,因此记者又点了一份29元的清炒花菜,凑满后依然提示“再点18元再减5元”。而点击选择凑单,则被推荐了3元米饭。记者点了多份米饭后平台也没有显示“根据饭量点餐”的提示。
记者点进绿茶餐厅(福州东百店),在凑单推荐里同样标着大米饭、窝窝头、红糖馒头等主食。其他店铺也基本存在可用主食参与满减的情况。
《通知》鼓励平台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商家开发、提供、推广小份餐品;引导商家合理确定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品,如实展示餐品信息,发布适量点餐提示。但记者发现,外卖平台上小份餐品较为罕见,且几乎没有商家在页面显著位置发布适量点餐提醒。
平台:
起送价因不同配送时段、区域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化
起送价到底是谁设置的?设置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外卖平台的客服告诉记者,起送价由商家决定,上传到平台时,如果没有超过平台上限,一般都会通过,超出常规派送距离的订单,商家可以自行调整起送价格。而起送价会因为不同配送时段、不同配送区域,售卖商品类型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化。
随后,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肚吉贰贰”店家,店家表示:“我们店外卖起送价主要是依据配送距离远近设置的,比如3公里内20元起送;再远一点是48元起送,超过7公里起送价就更高。”此外,该店家告诉记者,起送价格门槛除了受到配送距离影响,商家运营成本及平台抽成等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外卖商家单件商品利润有限,如果用户下单的件数太少或总价金额太低,商家所获的利润不足于涵盖包括平台扣费、菜品单价、骑手配送费的成本,就会亏本。”
记者了解到,其实已经有不少商家建立了免起送价的外卖模式,通过成本调整配送费,从而取消起送门槛。例如,肯德基等餐饮商家不设起送价,但每单收取固定配送费,消费者无论购买哪个单件食品,商家均可配送。
起送价过高、设置“单点不送”等涉嫌诱导超量点餐
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北京德恒(福州)律师事务所林倩律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通过餐饮外卖平台提供服务的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在平台页面上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分量、规格或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外卖商家起送价过高、设置“单点不送”等则涉嫌诱导超量点餐,若消费者发现餐饮外卖平台或外卖商家存在浪费食品的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监督举报。
福州市消委会秘书长吴波提醒道,建议消费者按需购买、理性消费,不要为了凑单造成食品浪费。同时,平台和商家也应该优化配送方案,方便消费者选择,共同做好防止食品浪费的工作,切不可一味追求销量,设置不合理的门槛,诱导消费者多点商品。
编辑:施施
实习编辑:陈璇
前,“关晓彤及关联奶茶公司被起诉”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众多网友关注。据了解,关晓彤及关联奶茶公司“天然呆”被温州一家公司起诉,案由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随后“天然呆”做出回应,称关晓彤女士并非合同主体,也没有参与过公司经营管理工作。4月8日,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这一回应,目前不少网友们表示并不买单。
关晓彤关联奶茶公司被起诉
公开信息显示,3月30日,“天然呆”奶茶关联公司成都天然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新增立案信息,案由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原告为温州欧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告为成都天然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至丙品牌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关晓彤,经办法院为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此事引发热议后,“天然呆”方面作出了回应,称关晓彤女士并非合同主体,也没有参与过公司经营管理工作,针对网传起诉信息,已委托律师调查处理。
根据天眼查显示,成都天然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共有两位股东,成都添好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5%,彤梦心缘(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持股35%。其中,关晓彤父亲关少曾持有彤梦心缘(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00%股权。
目前,“天然呆”官网仍能处处见到关晓彤的海报,同时关晓彤还是“天然呆”名义上的店长。
为何会产生这一风波?根据报道,2021年11月,有加盟商在网络平台爆料称,天然呆公司不给其开发票、没有商业特许经营许可证。爆料还称,在其加盟商经营半年之后,天然呆便要求将鲜奶制作的产品换成奶精粉,同时天然呆在不满足加盟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开放了加盟资格。而该加盟商表示,自己就此事向天然呆提出交涉时,后者并未理会。
明星餐饮在重庆喜忧参半
从本次事件引发的讨论来看,明星餐饮之所以被广为吐槽,与这些年来的频频“翻车”不无关系。从陈赫的贤和庄、郑凯的火凤祥,再到如今关晓彤的“天然呆”,都引发了相当多的争议。
而在重庆,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明星餐饮落地,但发展却喜忧参半。有的目前依然活跃,有的曾经来过又已经离开。
例如,近年知名度较高的当属王俊凯父母开设的奶茶店“星卡里”。其重庆首店开业于2019年7月1日,当天就因人气爆棚登上了热搜。此后,“星卡里”的重庆首店一度歇业,但它只是更换了店址。截至目前,“星卡里”在重庆已经开出3家分店。
重庆观音桥星卡里 记者 唐小堞 摄
而沙溢的“辣叁成”烧菜火锅去年3月才进驻重庆,地址选在了游客众多的解放碑。在大众点评超过7000条的评价中,绝大部分人都提到了“排队久”,“硬排了两个多小时”“排了4个小时才吃到”等“吐槽”占比不小。
韩寒的“很高兴见到你”餐厅在重庆的分店开业于十年前,2018年“很高兴见到你”餐厅在国内多个城市的分店爆出倒闭、欠薪、拖欠货款的消息,重庆店也在这一风波中走向了关闭。
加盟明星餐饮需慎重
餐饮作为门槛低、回报快的行业,一直深受明星们青睐。带着明星光环诞生的品牌“爆雷”,明星们是否需要负相应的责任?明星餐饮的乱象又该如何规避呢?
就“关晓彤及关联奶茶公司被起诉”这一案例,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民事中心副主任安宁告诉记者:“其案由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特许人开展特许经营活动,需要满足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经营时间超过1年,并且在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他指出,至于该明星关联奶茶公司是否按照规定开展特许经营活动,需要由法院进行判断。由于《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属于管理性规范而非效力性强制规范,如果特许人不符合以上条件,可能会遭遇罚款,但并不一定导致加盟合同的无效。
至于明星是否需要为其代言品牌负相应责任,安宁认为:“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广告代言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加盟行为并不属于这一类型。”
他建议,由于近年来明星餐饮乱象频生,确实对市场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从明星自身而言,应当爱惜羽毛,为消费者和加盟方负责,否则就会损失个人的声誉和影响力。从加盟方来看,需要明确明星光环不一定就能带来预期回报,依然应做好前期的考察,不要轻信高回报的许诺。
上游新闻记者 唐小堞 裘晋奕
源:唐山发布
【#唐山一地紧急寻找密切接触者# 】2021年1月20日晚,收到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发的《通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通化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协查函》。函中涉及古冶区 袁某于1月14日17:30乘坐K430次列车(通化至唐山北站 ) 5车12号,古冶区疾控中心立即核实信息,并对袁某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袁某为K430次列车3、4车厢乘务人员(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目前已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现袁某无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袁某1月14日以来的具体行动轨迹如下:
1月14日,袁某17:30乘坐K430次列车回唐,1月15日8:40出站,9:40由表姐开车接回家,10:00与表姐去南新区二社区报备。11:00由表姐开车去开滦林西医院核酸检测,自己挂号、缴费,11:15离院,全程佩戴口罩,检测后回表姐家就餐(经查检测结果为阴性)。1月16日17:00步行进入腾达超市购买山药、咖啡,17:21结账离开。17:27在林西商业一条街阿珊奶茶店买奶茶,5分钟后直接回家。1月17日居家未外出。1月18日12:50在林西小状元文具城购买胶带纸,停留约2分钟,13:00与朋友去米辣秘辣麻辣烫就餐。1月19-20日居家未外出。1月20日22点在格林豪泰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2:40核酸检测,1月21日凌晨检测结果阴性。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如有人在上述时间、上述地点与袁某有过接触,请立即向当地村、社区或疫情防控部门报告,立即居家隔离不得外出。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请立即拨打120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如果隐瞒不报,一旦造成后果,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古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电话:0315-352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