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西安7月23日电(记者郑昕、邹竞一、赵英博)23日中午,秦岭深处的陕西省柞水县杏坪镇严坪村,气温已经接近32摄氏度。在村里一处2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上,几张灶台炉火烧得正旺。厨师们顾不得抹掉脸上的汗珠,挥着大铲炒出喷香的豆角炒肉、西红柿炒鸡蛋等家常菜。
距离7月19日晚在这里发生的高速公路桥梁垮塌灾害已经过去3天多,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当地村民在临时食堂为救援人员做饭。新华社记者 赵英博 摄
“来,吃块瓜解解暑。”王承国在露天食堂把热腾腾的馒头从温箱里取出的同时,不忘招呼着刚从搜救一线撤下来的工作人员赶紧到遮阳棚下用餐。王承国是临近严坪村的杏坪镇杏坪社区一组组长,回忆起19日的暴雨洪涝,他坦言这是自己54岁人生中经历的最大一次灾害。
“深夜山里雨逐渐停了,但洪水涨到很高,我把我们片区的受灾情况处理之后,就看到一辆一辆的救援车辆开了过来。”王承国说,听说严坪村已经有群众自发拿出米面菜肉给一线人员备饭,他赶紧联系在杏坪镇提供餐饮服务的弟弟,商量就近办个临时厨房。
兄弟俩心意相通、一拍即合。弟弟推掉了本来定好的周末宴席,把厨具、灶具和四处收集来的食材涉水运到严坪村,清理出一片空地把临时厨房支了起来。20日清早,温热的早餐就送到了辛苦奋战一夜的搜救人员手上。
当地村民在临时食堂为救援人员做饭。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20日一整天的时间,人们随来随吃,少说有1000多人现场用餐,更不消说还需向外送餐。厨师们一直忙到了次日凌晨两点多才抽空打了个盹,四点又起身和面蒸馒头。
“一线人员只要坐进来就能吃上热乎饭菜,我们每顿还会备上二三百个餐盒送到一线。”66岁的杏坪社区居民谭从凤说,一开始是杏坪社区的六名厨师以及十几位自发前来的帮厨忙里忙外,后来严坪村和周边镇村的不少人都来支援了,大家可以分个早晚班轮流工作。
这些围着灶台和饭桌转的,不仅有60多岁的老妪、暑假回乡的中学生,还有自家受灾、把孩子送到亲戚家后返回村上支援的村民。今年63岁的严坪村村民成厚焕听说要给救援人员准备热乎饭,没等天亮,就背着家里的三大筐洋芋赶到临时厨房,开始忙碌起来。
“不只我一个,大家都带着家里的菜过来,有啥做啥,都想出一份力。”她说。
当地村民在临时食堂为救援人员做饭。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秦岭深处,抚慰人心的不仅仅是小饭桌。灾害发生后,严坪村和周边村庄的村民纷纷打扫出院落、清理好卫生间,走出门引导救援车辆停靠、维持秩序。杏坪镇政府也在沿线组织了多个志愿服务站,提供西瓜、绿豆汤、矿泉水等防暑物资和服务保障。严坪村党支部书记叶霄告诉记者,村民们纷纷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乡亲们的守望相助很令人感动。”
随着搜救工作的服务保障更加有力,22日开始,临时食堂人流量稍有下降,但每天仍有近千人次的餐食需要供应。“23日,早餐打包带走近300份、桌餐近100人;午餐盒饭100多份……”王承国低头在手机上做着记录。
“只要还有一个人要用餐,我们就不会撤。”他说。
来源: 新华社
手表感兴趣的坊友
或多或少
都刷到过这样的视频吧
如果告诉你
这些高仿手表的源头
竟然是一家
平平无奇的烧鹅店?
这是真的!
今年5月,宝山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接到市民报警,说自己花3000元购买了一块高仿手表,到手后发现质量奇差,甚至割伤了手腕。
警方循线追踪,在南方某地级市的一家烧鹅店里发现了蹊跷的菜单,这个菜单上菜品不多但单价很高,一份简餐就要两三百元。
警方分析
这张价格离谱的菜单
不同菜品应该对应
不同的假表品牌
作为一家开在三线城市人均二三十元的家常餐饮店,年销售额竟然高达两百万元,不免让人觉得蹊跷。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警方发现这家烧鹅店每天进出的几乎都是快递员,而不是外卖员,店家每天都要从店铺后门发走许多用纸箱装着的货物。警方分析,这些纸箱里装着的应该就是制作好的假表成品。
警方随即对烧鹅店老板郑某展开进一步调查,发现他和弟弟在距离烧鹅店不远处的一个居民区一人买了一套房,烧鹅店的老板郑某和员工们下班后都会回到这里。
两套房子都位于居民楼顶层,是面对面的位置,每天早上右边的13楼都会有人探头探脑朝左边的13楼张望。据此猜测,居民楼13层的两套住宅,可能是制作假表的工厂,于是警方展开进一步调查。
经调查
警方明确了这间住宅
就是制作假表的工厂
工厂采取“来单定制”的模式,接到下级经销商的订单后,才会由小工在工厂里把配件组装起来,打包装入纸箱,再把纸箱运送到烧鹅店通过快递发走。
这些从烧鹅店出来的成本不过两三百元的劣质假表,经过中间商的层层加价,最终在网络上打着媲美正品的噱头,售价可以达到三四千元。
巨大的利润
让犯罪分子铤而走险
但终究难逃法律的严惩
目前
制售假表的犯罪嫌疑人
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以及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小编想再次提醒大家
切勿贪小便宜
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擦亮双眼,规避假货
来源: 红网
一假期,曾“比海底捞更牛”的连锁火锅店,彻底凉了!
这家火锅店的名字叫做“谭鱼头”。在海底捞还是“小弟”的时候,谭鱼头就登顶了中国餐饮业的巅峰,员工上万、资产近百亿、门店遍布大江南北,同时,谭鱼头还作为第一个将火锅带出国门,有着“中国火锅界的师范院校”称号。早在2007年,胡润发布餐饮富豪榜,谭鱼头创始人谭长安就以20亿元身家位列第三。
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落寞,去年8月中旬,谭鱼头关闭了在大本营成都的最后一家店铺。5月2日,谭鱼头旗下49个商标专有权遭拍卖,成交价1510万元。谭长安本人也先后10余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至此,谭鱼头正式结束了自己的时代。这个百亿餐饮帝国的轰然倒塌,不仅震惊了餐饮界,也震惊了谭长安自己。
而崩塌的原因,创始人直言,就是因为想上市。2009年、2011年谭鱼头两次拟借壳上市,甚至不惜签下对赌协议IPO,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谭鱼头也随之深陷债务危机……
谭鱼头商标以1510万拍卖成交溢价15倍
继车位和商铺流拍后,谭鱼头连自己最值钱的商标也卖了。
2021年5月1日10时至5月2日10时,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谭鱼头)管理人在拍卖平台,对成都谭鱼头名下的49个商标专有权进行拍卖,起拍价为100万元,共8人报名竞拍。
图片来源:阿里拍卖截图
据某拍卖平台显示,本场拍卖原应于2日上午10时结束,因竞价过于激烈,拍卖延时至12时19分才结束。记者在拍卖页面看到,成都谭鱼头名下49个商标专有权包括“谭鱼头”“谭状元”“巴椒渔府”“谭家坝子”“谭红”“TANYOTO”等。
经188次出价、169次延时,最终在8人疯狂竞买下,最终以1510万元成交,溢价超15倍。
“谭鱼头商标的价值还在,市场对它的关注度一直没有减弱。”负责本次拍卖的管理人刘律师表示,“2016年接手(谭鱼头破产清算)这个事情以来,中途有很多人咨询谭鱼头商标何时处置。他们认为谭鱼头商标仍然具有很高价值,只是近几年缺少经营。”
对于商标被拍卖一事,此前谭长安对媒体表示,此事他知情,“我们会把商标拿回来,继续做谭鱼头高端品牌。”但据最近一次采访,谭长安告诉记者,他并不打算要(这些商标),也拿不出100万元来。
在他看来,谭鱼头商标的附加价值,除了20年来积累的名气,更多在于味道。“消费者吃的是情怀,吃的是记忆中的味道。配方还在我手里。没有谭长安,拿到谭鱼头的商标也等于零。拍下商标,没有味道和我的管理,还是假的。只要我谭长安在,就是真的。”
他指出,现在有很多假的谭鱼头,没有用他们的材料,脱离管理,下一步将清理这些店铺。
曾是百亿帝国
员工上万、门店遍布大江南北
在业内看来,这在当今竞争充分的火锅市场上,失去商标的谭长安要从头来过,难上加难。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27日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谭长安,注册资本5451万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中餐、火锅连锁经营的管理,项目投资,技术培训等。包括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谭长安名下拥有或投资了47家企业,其中四川18家,广东5家,其他地区24家。
业务方面,谭长安除了进军鱼头火锅、餐饮管理公司之外,其投资的公司还涉及到食品业务、装饰设计、物流、酒店、汽车租赁、烹饪培训、礼品、汽车修理等等。
谭鱼头是谭长安白手起家的火锅帝国。1996年谭长安拿着5000元在成都老家的一个小巷子里开了第一家谭鱼头火锅店,主打鱼头火锅。
跟别人家的火锅店不一样,谭长安使用一次性清油锅底,为了让消费者放心,谭长安把厨房的墙壁拆掉换成了透明的玻璃,这也是第一个使用透明厨房的餐饮店。
谭鱼头火锅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此后谭长安不到3年的时间里,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了90家连锁店,到了2000年营业额突破了3亿元。在2007年,“谭鱼头”在全国拥有100多家连锁店,年销售额甚至超过5亿元。
成立10年,谭鱼头便在2007年登上胡润餐饮富豪榜,谭长安的身家已经达到20亿,公司资产已近百亿。谭鱼头基本已经完成中国大陆布局,准备向海外发展。
当年公司品牌无形资产价值8亿元人民币,成为四川省最大规模的股份制餐饮企业。“谭鱼头”的迅猛发展,极大地繁荣了四川传统餐饮业,并成为“川菜”产业向外扩张的领军者。
用谭长安的话,以前自己的员工上万人、厂房数百亩、资产近百亿、门店遍布大江南北,包括台湾和香港。
此后,谭鱼头又成为第一个将火锅带出国门的企业,“曾登上餐饮巅峰”。
而彼时的海底捞却只刚刚开了13家分店。因而,有人说,20年前,你可以不知道海底捞,但谭鱼头的名号却家喻户晓。谭鱼头的的确确当时把‘海底捞’甩好几条街”。
▉来源于网络-谭鱼头门店
签下对赌协议拟上市
失败告终
10年时间从零打造了一个百亿帝国,却只用了4年时间将百亿资产彻底玩垮。谭长安也表示,这震惊了整个餐饮界,也震惊了他自己。
而崩塌的原因,谭长安直言,就是因为想上市。甚至为此不惜签下对赌协议,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谭鱼头也随之深陷债务危机……
据介绍,2001年,谭长安就赴香港成立了香港谭鱼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谭鱼头”);2003年,香港第一家谭鱼头分店在铜锣湾开业。
谭长安说,去香港开公司、开分店的目的就是上市。
“我们在香港开公司以后,都是按上市的规则来做的。我们请的会计事务所也是普华永道,全部的标准都是一直按规范的上市公司来做的。”谭长安介绍。
2009年、2011年谭鱼头两次在香港拟借壳上市,均被其他公司“捷足”高价收走。
甚至不惜签下对赌协议,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谭鱼头也随之深陷债务危机……
于是,谭鱼头开始准备自己IPO。谭长安自己认为,正是这个决定,直接影响了谭鱼头的命运。
据谭长安接受采访回忆,当时跟香港的一家风投公司已经签订了对赌协议:风投出2000万美元,而谭鱼头则需花3年的时间达到盈利目标,将公司做到上市。谭长安说,他按照2000万美元的规模,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装修、开店,甚至也进行了一些其他火锅公司的股权投资。
但按谭长安的说法,许诺的2000万美元已经被花掉,但风投的钱只进来了前期的500万美元。而这1500万美元的窟窿,最后他不得不自己填上了这个窟窿,这也导致“谭鱼头”后续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如同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倒下的,用谭长安的话来说,是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消息:2013年,四川媒体发布消息称,一家小贷公司将谭鱼头投资公司和谭长安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偿还借款本金1500万元及利息220余万元。
这直接让谭长安在银行的信誉进一步降低,借钱变得更困难了。但算上高额的贷款利息,他很难达成对赌协议中的利润要求,也将面临高额的对赌赔款。
就这么一块一块倒下,最后,因成都谭鱼头资不抵债,丧失经营能力,债权人2016年申请成都谭鱼头破产,最终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
2020年8月,谭鱼头关闭了最后一家店。
2021年5月,谭鱼头连商标都被拍卖。
如今回想过来,谭长安表示,“命中注定不能上市,就不该强求”
创始人已成“老赖”:负债3000多万
最穷时兜里一块钱都没有
亲手创立的百亿帝国轰然倒塌,至于谭长安自己,也早已成为了一个“老赖”。
资料显示,谭长安1963年4月出生,四川平昌县人。1980年高中毕业后入伍,退伍后于1996年创办了“谭鱼头”火锅店,10年后成为百亿帝国,最高身家超20亿。
而如今,公开资料显示,谭长安因没有可执行财产,已有5起案件被暂时中止执行,而这5起案件的涉及金额超3100万元,未履行比例为100%。
谭长安也被列为“老赖”失信执行人。
谭长安也多次被限制消费。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6月,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岷江支行申请。谭长安欠建行成都银行不到5万的金额。截至2018年3月27日,谭长安尚欠建行成都岷江支行借款本金44921.69元、利息2954.52元、罚息1126.94元。
据媒体报道,谭长安称:“我窘迫的时候,包包里连一块钱都没有了。”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不过,短视频时代下,似乎所有人失败之后都会尝试去做网红。年近60岁的谭长安也不例外。短视频平台显示,谭长安注册了账号,并发布14个作品。他表示,商战30年风雨起伏,有很多故事和感悟,希望可以助力创业者。
来源:中国基金报、每日经济新闻、红星资本局、四川日报
来源: 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