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3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周益帆)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拉开大幕,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的首个长假,大家出行、消费的动力强劲。有电商消费平台发布的“双节”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小长假对于消费拉动效应明显。
除了外出旅游,这个长假,还有不少新人举行婚礼。有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婚庆用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20%。无论是婚礼还是出游,免不了宴请、聚餐。在尽兴的同时,如何做到吃得好又不浪费?
10月1日当天,山东烟台一家五星级酒店,一对新人在400多位亲朋好友的祝福中,步入人生新阶段。
宴会厅负责人说,婚宴选择了3388元的套餐,6道凉菜、12道热菜、1份点心、1份主食、1盘水果。一盘盘捞汁鲍鱼、桃仁鸡丁被陆续端上餐桌。
宴会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基本上就是3388,3000多块钱,每一个菜品会有三道菜,你可以选,比如说有海参、鲍鱼、虾,鲍鱼三种做法,虾三种做法,海参三种做法,肉的话,你可以选肘子、四喜丸子或者别的菜,就这个菜系的挑一个菜。”
桌上的菜还没动几筷子,新菜接二连三端了上来。
工作人员:“宴会因为人很多,所以上菜就比较麻烦,不太好弄,就没有办法(按位),那种容易上乱,人太多也比较难。”
记者:“这种感觉稍微浪费的多一点。”
工作人员:“对,这样确实稍微有点浪费。”
新人举办婚宴,往往更在意菜品的数量和价格,口味、实际食用量等反而放到了次要位置。对宾客来说,桌上剩的菜再多再好,碍于面子,也很少会有人打包带走。云南某酒店总经理高索说,类似宴请的浪费率一般在10%到30%左右。
高索:“浪费的情况大概占到10%,普遍都存在,多少还是会有剩饭剩菜。可能很多家长、老年人在这方面经历了不同的年代,他们更有节约和打包的意识。更多年轻人,还要喝酒啊,还有下半场,他就不会考虑这些事儿。”
< class="pgc-img">聚餐过后,桌子上剩下了不少海鲜(央广记者周益帆 摄)
>烟台二马路一家热门餐厅里,五位大学生正在聚会,一起庆祝小长假的到来。热闹过后,桌子上剩下了不少海鲜。
记者:“这个还剩挺多的。”
服务员:“对,这个浪费。因为他们点得多,吃不了了。我们一般不让多点的,但是这种也没办法,因为她是5个人。”
记者:“5个人点几个菜?”
服务员:“1个2个3个4个,大概是接着7个、8个,他还点了水饺(7个8个菜)。”
餐厅的点菜员说,客人点菜会提醒,但有时候不管用。
点菜员:“有的客人因为我让他少点菜,好多客人还误会我。”
记者:“为什么误会?”
点菜员:“人家请客人家要面子,完了我就说够了,人家就不愿意了。”
记者:“宴请的那种特别容易(浪费)?”
点菜员:“对,现在我们点菜太注意了,一点菜我们就赶紧说够了,别加了。”
< class="pgc-img">个人小桌聚餐浪费的情况好了很多,但有时候也免不了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央广记者周益帆 摄)
>在多位餐厅经营者看来,杜绝浪费需要多方努力。首先消费者要有节约意识,吃多少点多少,不够再加;另外,餐厅也应该及时提醒消费者。
小长假期间,北京霄云路美食街的一家知名火锅店中,食客熙熙攘攘。店长老何在餐饮行业已经工作十几年,他说,现在,个人小桌聚餐浪费的情况好了很多,但有些时候实在劝不住,免不了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老何:“可能就是请客,吃不好感觉没面子。一大桌子菜,走了以后还剩一大桌子菜,习惯性地好像桌子上不摆一桌子菜,没把客人请到位,或者朋友在一起玩,感觉到今天没吃舒服。可能内心来讲,很多客人也觉得不要点那么多了,浪费了,我们这一提醒,相辅相成。”
在老何看来,除了提醒客人按需点菜,餐厅还需要做好菜品规划。
老何:“我们有一个标准就是一个人基本上就是三个菜,基本上就是三两半一份。他点多了,我们会提醒客人:‘你好,你们的菜点多了,差不多了,不够慢慢再加都行或者怎么样。’客人他现在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浪费,从我们的厨余垃圾来讲都看得见的,前几年的时候,我们基本上一天差不多在300斤左右,现在只有100多斤,三四百人一共100斤的厨余垃圾,因为我们是火锅店,里面有很多干辣椒、花椒这些底料的残渣,这些东西包含在里面。”
更大范围内,“半份菜”、“小份菜”又被重新提起。今年8月,全国绿色饭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制止餐饮浪费、倡导绿色消费的倡议书》,鼓励饭店餐饮企业要通过小份菜和套餐开发等,养成健康用餐方式。近期发布的《浙江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行动方案》也重提“小份菜”的概念。
杭州某餐厅企划经理陈俊元说:“我们现在将近30%的菜品都是有大份和小份的。原来蛋黄鸡翅是8只,会存在吃不完的情况。我们推出了小份蛋黄鸡翅,由原来的8只改到了4只,小份的蛋黄鸡翅的销量反而超过了大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份菜”背后涉及一套餐饮成本及盈利的核算机制,想要做得长久,还需要在饭店成本和顾客能接受的价格中间找到平衡点。
山东烟台一家餐厅老板说:“成本高,人工和油火都在那儿,大份小份都是一个程序到底的,员工成本是一样的,就少个原料钱,这个菜26块钱吧,小份菜不可能13块,卖19块还行。”
据了解,为帮助餐饮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品牌情况的“小份菜”产品体系,北京烹饪协会、饿了么、北京华天等餐饮及外卖企业,将首先制定针对外卖“小份菜”的团体标准,根据标准发布后的实施效果将继续讨论线下堂食“小份菜”团标的制定。同时将分阶段对“小份菜”、“一人食”套餐做数据监测和收集,解决不确定菜品分量而出现过度点餐进而产生浪费的情况。
大家好,我是一只老何,干了20年餐饮的小学生,为大家分享餐饮干货,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带你看不一样的餐饮。
< class="pgc-img">>关于绩效管理我已经分享了四篇文章,今天是关于绩效的最后一篇,也是最关键的一篇!大家耐心看完,然后再通篇阅读,你会发现绩效的关键点已经全部掌握了!废话太多,直接上主题—绩效制度如何与薪酬体系完美结合!
首先,我们一定要了解绩效成绩需要和薪酬体系的那几个模块去结合!
1、奖励体系。
2、晋升体系。
3、特殊薪酬体系。
其次,我们要知道,绩效成绩和薪酬体系的主次,在人力资源体系中绩效考核是企业的核心模块。所以,薪酬体系的设定是为了绩效制度去服务的!那么,我们在设计薪酬体系设计中,一定要重点考虑绩效制度所涉及的模块进行设计!
最后,按照绩效制度推行的步骤进行结合和改变,促使绩效考核体系与薪酬积极体系完美的结合,推动公司的发展!
下面,我们说一下如何结合!
< class="pgc-img">>我总结的三个步骤,请大家牢记
第一阶段:只奖励不处罚
第二阶段:有奖励有处罚
第三阶段:有处罚大奖励
我一点点给大家介绍,根据我多年对于企业的管理和调研,很多的企业推行绩效管理体系,一上来就开始严格按照绩效考核中薪酬所涉及部分进行相应的处罚,执行下来轻的怨声载道,重的离职率直线上升!所以一定要按照步骤进行推行,这样才可以使得两方面完美结合!
1、只奖励不处罚
很多企业是这样设置的,绩效工资是1000元。按照绩效达成的百分比进行发放,如果达成80%,绩效工资就乘以这个达成率!我觉得这样的效果是不好的。你这样设定员工会认为你在处罚他,他已经把1000元认为是自己的薪酬了!所以,在开始设置的时候,薪酬设计应该这样,每得一分就奖励10元!同样是80分,员工会认为你奖励了我800元!这两个薪酬体系花费了同样的钱,但是,起到了不同的效果!
2、有奖励有处罚
我们在推行第一阶段后,要进行下一步的调整,就是有奖励有处罚。那如何奖励和如何处罚呢?我们把所有的考核人员成绩进行线性分布,选出前三名和后三名!前三名的奖金由后三名进行发放!中间人员不变!这就形成了有奖有罚,这里为什么要只对前三和后三进行评比。如果过多的进行两两PK,涉及面太广,不利于绩效的稳步推进!
3、有处罚大奖励
最后一个阶段,我们要严格按照绩效制度所涉及的薪资规范进行严格要求,但是,要针对超出关键绩效指标的餐厅要进行额外的奖励,这个奖励额度应设计的较大,这就要和薪资体系里面的,季度奖励和年度奖励进行设计和挂钩了!这样,绩效管理体系和薪酬体系才可以相结合!
很多的企业为什么绩效管理体系与薪酬体系不能结合的特别好,就是因为,所有被考核人认为,你设计的绩效考核体系就是为了处罚我!就是为了降低我的薪资。所以,不能叫员工有这样的感受,你的绩效制度才可以推行顺利,薪酬体系也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在这里我要说一下,我考察的众多企业中,人力成本上去了,但是绩效成绩并不理想,就是因为,你的考核和薪酬没有结合的步骤和过程!
所以,给大家提个醒,不要花了钱还让员工骂!一定要专业的人去设计,还要分布实施这样,绩效才可以推动企业发展,使企业稳步往前!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点赞、评论,把你遇到的困难可我分享,我会根据我的经验给您提出我的建议!谢谢大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930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戴丽芬
东北铁锅炖
闯荡南方
东北铁锅炖悄然开遍了全国。
年初哈尔滨迎来了泼天的文旅流量,火了东北美食,更是火了东北美食尽头的铁锅炖。这股热潮非但没有减退,反而激发了铁锅炖品牌们的战斗力,趁着流量红利,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扩张版图。
数月间,一批铁锅炖品牌闯过“山海关”,在南方各地“开花”。
- 在深圳,山河屯铁锅炖一口气开出了8家门店,李小禄、雪飘香、老何二婶家铁锅炖等品牌也在深圳有数家门店;
- 在上海,山河屯、东北演义等品牌也开出了多家新店;
- 在广州,灶座小锅烀饼开出了首店,几乎每天都大排长队......
这波铁锅炖的热潮,可以从一些数据中一探究竟:
年初旅游旺季期间,以铁锅炖大鹅为例,山河屯铁锅炖创始人柯晶春介绍,23家分店日均下锅千只肥鹅,最高峰值达到1500只。
放到一整个哈尔滨,数据更是“爆表”。据了解,这一个冬天,哈尔滨铁锅炖就消耗了近200万只大鹅。
对此,网友忍不住调侃:“哈尔滨的大鹅都不够吃了”。
在各个社交平台,铁锅炖的热度也是急速攀升。截至7月30日,小红书上关于“铁锅炖”的笔记有62万+篇。在抖音,#铁锅炖、#东北铁锅炖两个话题的播放量分别达到了116.5亿次、63.8亿次。
与此同时,铁锅炖这个品类已经跑出了一些规模品牌。根据餐里眼数据,山河屯铁锅炖目前以300多家的规模领先于其他品牌。灶座、咱妈烀饼、黑土风情、咱屯子锅台鱼这些品牌的门店规模也都已经突破百家。
走红的偶然与必然
铁锅炖的走红,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之处在于,哈尔滨文旅热潮,带动了东北美食的流行。
央财经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哈尔滨吸引游客打卡的原因,有高达46.59%的受访者坦言,是被这座城市的特色美食所吸引。这个故事,像极了前任网红淄博烧烤和天水麻辣烫,而东北铁锅炖又与这两大网红不同。
都说东北菜“有品类无品牌”,实则不尽然,铁锅炖的品牌如上文提及,已经小有规模。但这些品牌规模及影响力,放在国内整个餐饮市场的坐标系来看,算是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搭建,仍处于猥琐发育阶段。
一位经营铁锅炖10来年的餐饮老板告诉内参君,铁锅炖品牌开始往外走的时机,其实更早,是疫情时期。当时整个东北地区可以说“重灾区”,曾经做着小而美的生意的品牌都在重创下思考更多出路与生机,因而开始探索加盟模式。
因而,当泼天富贵降临时,一些“藏器待时”的品牌也可以承接住流量,并借势扩张。尔滨与铁锅炖的故事,自然也不只是短暂的激情。
为了力推行业的发展,2023年,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饭店协会铁锅炖专业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主任柯晶春介绍,哈尔滨共有300多家铁锅炖餐饮企业,协会粗略统计,这个冬天,各家店的客流增加了20%-60%。
而必然之处,是切中“性价比”的时代脉搏。
从米村拌饭,到东北盒饭,再到铁锅炖等东北餐饮,都离不开三个字:性价比。
如果说日本是未来中国消费趋势的参照系,东北则是帮国内其他地区又做了一次预演。东北,是性价比的先行者。
许多东北餐饮品牌都以性价比出圈。比如,熊喵来了火锅客单价70元,米村拌饭客单25-30元,都是“高质平价”的代表。
“超级菜量”更是东北餐饮的底色之一。东北菜讲究吃得豪爽、吃得过瘾。许多菜肴不仅以超级大盘呈现,更有甚者直接“以盆为器”,其分量之足,常令南方人惊叹不已。
铁锅炖也有着非常鲜明的东北特色:份量大,人均低。一口铁锅炖万物,一整只的鸡、鸭、鹅,再配上排骨、土豆、玉米、粉条等等蔬菜,最后再贴上一圈饼,一道菜的份量就足以让一桌子人吃得尽兴。
值得一提的是,铁锅炖的食材,也颇有东北特色。
“硬菜队”有排骨、小鸡、大鹅、冷水鱼等食材。就拿鹅这个食材来看,东北大鹅养殖环境好、生长周期长,因而肉质好、翎毛好。据黑龙江省畜牧协会鹅业分会的统计,近几年全省大鹅养殖量在全国排名稳居前,2023年,全省养殖近4000万只大鹅。
丰腴肥沃的黑土地也孕育了许多东北独有的蔬菜。比如豆角或豆角干,作为黑龙江特有的优质菜豆品种,黑龙江油豆角种植面积30万亩,拥有油豆角新品种30多个,在油豆角育种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这些独特的区域特色食材,同样是铁锅炖能够斩获许多消费者喜欢的关键之处。
东北铁锅炖,还能走多远
在东北餐饮这个大品类上,此前多年未曾出现头部品牌。消费者们对于东北菜的认知相对比较匮乏,又因为缺少品牌连锁,所以东北菜给消费者传递出来的感觉就是“土潮土潮”的,而今似乎迎来了东北餐饮的“文艺复兴”。
铁锅炖这阵风能吹多久?仍有不少考验摆在眼前。
一则,铁锅炖的品牌化之路仍任重道远。即便是有如山河屯、灶座等一些品牌正在跑出来,放在整个铁锅炖的市场看,大部分铁锅炖门店依然是以夫妻店为主,从装修到各处细节依然传递出“土土的感觉”。
此外,当前多数品牌规模都在百家左右,且以加盟模式为主,品牌势能的打造仍需要一些时日。
二来,在“酸辣当道”的当下,铁锅炖缺乏成瘾性。与这几年大行其道的湘菜、川菜相比,东北菜可能在上瘾性上略显不足。这个口味上的特点,可能使得铁锅炖的复购率难以提高,这也可能让一些铁锅炖品牌在扩张时显得谨慎。
再者,铁锅炖的门店模型效率不够高,仍需打磨。
一方面,铁锅炖的就餐时间高于大部分餐饮品类。内参君探店时发现,除去排队时间,为了吃上一口新鲜的铁锅炖,等着眼前的锅放上新鲜蔬菜、排骨,一炖便是半小时。如此不仅翻台慢了,后面排队的顾客也得等得更久。
《东北预制菜产业发展报告2023》中也提到了如此难题:铁锅炖因为制作周期长、就餐过程长,导致餐厅翻台率低,利润率不高。
另一方面,铁锅炖社交属性强,是类火锅品类,基本上都是大店模式,投资成本较高。一位铁锅炖从业者向内参君透露,一般单店投资成本在百万元以上,以前可能一年内就能回本,今年的这个市场环境下,估计要1年半左右才有可能回本。
最后,供应链体系尚不成熟。
目前来看,铁锅炖品牌的规模仍不足以带来供应链的边际效应,上游采购及运输成本较高。一些东北食材都是需要从东北冷链运输到各地,食材成本比较高昂,这个成本需要在品牌规模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压低。
也因为供应链成本较高,导致铁锅炖出了东北就贵了许多。在东北客单价五六十块的产品,到了南方就变成了八九十块。
以上问题,都预示着东北铁锅炖要真正“打透”全国市场,依然任重道远。
而东北这个曾经领先于全国的区域,比任何一个地方都更早经历“大起大落”,也更懂得在“慢下来的时代尽头,人们寻找的那份最基础的需求。属于东北餐饮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