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而工业用电量是重要的衡量标准,2024年上半年,安徽工业用电量1059.2亿度,同比增长12.5%,有8个市超过全省平均增速,各市的具体数据如下表:
< class="pgc-img">>合肥、滁州、芜湖三市工业用电量分别为144亿度、132亿度、103亿度,增长17.8%、17.9%、19.1%,是安徽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较好,这3市工业用电量多,增速也非常快,侧面验证了工业发展的良好。
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4个资源型的老工业,曾经都是工业用电大户,现在除了淮北转型稍有成果,其他3市仍然是转型中,增速较低。
安庆和六安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各50亿左右,增速超过了全省平均,显示工业发展的不错。
蚌埠上半年工业用电量33亿度,增速19.8%,全省最高增速,蚌埠工业有崛起势头呢。阜阳增长速度也达到15.5%,如果这两市工业发展能起来,皖北就有希望了。
印象中的旅游城市池州,工业用电量45亿度,已经初步成为工业化城市了。
亳州和黄山工业用电量较低,一个是轻工业加农业为主,一个是旅游为主。
色降临,淄博万象汇热闹异常,广场上灯光闪耀,让城市“越夜越美”。12月23日晚6:00,在万象汇1号配电室内,淄博供电公司低压用电检查班王琳、姜明正巡视设备。市政府出台关于挖掘消费潜力繁荣发展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后,国网淄博供电公司针对夜经济集中区域涉及的线路、供电设备,通过延长巡视时间、加密巡视频次等方式,防止期间因负荷激增造成配电线路及台区重过载、低电压等情况。
淄博公布首批23个夜间经济试点街区;淄博将重点打造13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10个精品夜游线路众多刺激夜间消费的具体措施出台后,人们对夜晚多彩活动的热情也愈发高涨。然而,消遣、娱乐带来的用电负荷也随之增长。23日晚,记者跟随淄博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已被列入首批夜间经济试点街区的华润淄博万象汇商圈,一起参加线路特巡。
“夜间经营,最怕的就是停电。”在万象汇金街经营奶茶店的马女士表示,用电问题是很多商户、消费者关心的问题,“现在都在提倡发展夜经济,夜市、商场一旦停电,不管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受影响。”
“万象汇一共有5个配电室,这次检查的是1号配电室,经过测温、测负荷检查,设备运行正常。”王琳表示,新年将至,商业区人流密集、用电量大,低压用电检查班早早就投入到供电设备的全面检测维护工作中,主要是帮助客户查找供电设备存在的缺陷、隐患,并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客户限期内完成整改。
而在万象汇南广场,配电运维班的崔炎正与同事沿商场东路忙碌地巡视供电线路。崔炎告诉记者,10千伏华南1线是淄博万象汇备用电源的主供线路,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检测线路负荷、温度情况。“如果温度过高,我们就会及时调节负荷。”
淄博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党支部副书记颜炳辉介绍,在保障“夜经济”更好用电上,张店中心城区特别成立了10支保电小组,除了加强夜间供电设备巡视外,同时还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加强负荷监测,当最大负荷达到70%以上时,还会增加相应的抢修力量。“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台区的运行状况。”淄博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班长冯忠奎表示,一旦低压设备出现情况,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在设备未造成事故前消除隐患。
为提升购物街区和餐饮休闲街区的供电服务水平,淄博供电公司还提供了“上门服务”的举措。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为商家准备了一张“供电服务贴”,服务贴上印有24小时电力抢修值班电话,遇到用电问题,只需一个电话,供电人员就会上门处理。“我们家一般会经营到很晚,有时候会担心电出问题,联系不到人过来修,有了这张服务贴,心里踏实多了。”经营火锅店的张先生对上门送“供电服务贴”的做法大加赞赏。
除了保障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淄博供电公司还简化办电服务流程、压缩办电服务时限,实现办电业务“足不出户”,居民和企业简单办电业务“一次都不跑”,极大方便客户投资运营,以满足市民夜间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工以来的第六周,上海商场建筑的日平均用电强度上升到246.9瓦时/平方米,达到春节前能耗水平的八成以上,较复工第一周增长了40%。这标志着本市商业经济进入快速复苏期,成为全市复工复产复市较快的行业。
在建筑空调系统未全部恢复使用的前提下,本市公共建筑总体日平均用电强度为197瓦时/平方米,和春节假期同口径比较,增长30%,较复工第一周日平均用电量增加约66万度,已达到春节前的近90%。
店开了,人来了,烟火气旺了,实体商业的活力正在申城渐渐回暖。复市以后,商场、购物中心运营情况如何?最新的用电大数据给出答案:复工第六周,全市商场建筑日平均用电强度较第五周增加近7%,已恢复到春节前的八成以上。由此可见,上海商业已步入快速恢复期。
大数据时代,让复工复产状况有“数”为证。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联合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对上海公共建筑耗能监测平台纳入的1780多栋公共建筑进行分析,了解春节前、春节假期和节后复工六周来的情况,解读主要行业运转形势。总体来说,虽然不同行业的复苏进展有所差别,但总体趋势向好。
曲线攀升再攀升,商业领域复市速度抢眼
“喝着奶茶开着车,吃着火锅唱着歌”,网络流行语的背后,是社会公众近期被激活的多种消费需求。此前,上海多部门发文促进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各大商场、购物中心在采取防范措施严控疫情的前提下陆续开业,客流量逐步提升。
从用电能耗看开业率,是一条逐步攀升的“上坡曲线”。上周是全市2月10日复工以来的第六周,商场建筑的日平均用电强度上升到246.9瓦时/平方米,达到春节前能耗水平的八成以上,较复工第一周增长了40%。这表明,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本市商场营业时间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活动陆续恢复,标志着商业经济进入快速复苏期,成为全市复工复产复市较快的行业。
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从中山公园到南京东路附近,商业综合体林立,网红店铺也比较多。大数据分析团队选取了其中9栋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数据加以解读,总经营面积近40万平方米。纵向比较,复工第二周较第一周增长50%,此后每周较前一周平均增长7%;复工第六周较第一周增长了100%,已恢复到节前八成左右。可以说,以核心商圈为代表的商业氛围日渐浓郁,给整座城市逐渐回归常态增添新的活力与强劲脉动。
全市正快速进入复工复产复市状态
从趋势来看,建筑用能与复工复产率呈正相关。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节能建材处处长陈宁说,一般认为,建筑运行能耗数据能反映出人的行为,比如办公、购物、用餐、就医或者入住酒店。“我们把时间划分成三个维度——今年春节前、春节假期期间和复工后,便于动态掌握复工情况。”
总体来看,复工第六周,在建筑空调系统未全部恢复使用的前提下,本市公共建筑总体日平均用电强度为197瓦时/平方米,和春节假期同口径比较,增长了30%,较复工第一周日平均用电量增加约66万度。陈宁补充道,如果扣除春节前和复工第六周空调耗能的影响因素,现在已达到春节前的近90%,显然本市各行业正快速复苏。
据了解,本次纳入统计的公共建筑共分五类,除商场外,还包括写字楼、宾馆酒店、医疗卫生机构、政府部门。复工以来,部分公共建筑用电强度保持稳定。其中,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在1月27日前后复工,同口径比较,目前日平均用能强度已恢复到春节前一周的八成水平,说明各大医院的门急诊量及人流较之前已有明显上升;商务办公楼宇自复工至今,日平均用电强度基本维持在180瓦时/平方米左右,同口径比较,能耗水平恢复到春节前一周的九成。
有专家表示,随着上海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回归常态化运转,本周全市用电大数据更值得期待。
作者: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