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食坊居-牛杂火锅
总体推荐指数:四星半
亮点:汤底鲜香十足,比较辣,牛肉抹过料,没得筋板板,滑嫩入味,牛杂里最好吃的是牛肚,切得比较厚,Q弹有嚼劲,要点吃鲍鱼的口感。吃完荤再煮点素菜非常巴适,锅底配得有豆芽,不管煮了好久都很脆,米豆腐很糯,喜欢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的觉得有股怪味,萝卜本身和牛肉就是绝配,香辣中带点甜味,魔芋形容不出来,反正味道很正。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去吃,不是网红店。
推荐菜品:牛肉,牛肚,豆芽,米豆腐,魔芋,土豆,白萝卜
人均:不喝酒的话人均80元,牛肉和牛杂总共按到人均7两来点就行
不足:苍蝇馆子堂子都不行,空调不给力,夏天吃得浑身冒汗,排队时间长,下午6点左右到要等1-2小时。
地点:红牌楼北街30号
<>家都晓得,火锅串串儿是成都人的最爱。
串串儿分冷锅串串,热锅串串儿。
而火锅里面,还有一种存在,受到很多人喜欢——牛杂火锅。
成都的牛杂火锅虽然不如传统火锅店那么多,但是也不少。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几家味道还不错的牛杂火锅。
薛猫牛杂火锅
薛猫牛杂这家的口味不算重,有点儿那种涮涮锅的感觉,口感比较淡,他家的鸳鸯锅味道还不错。
白锅可以选滋补型的,用的是牛骨汤,里面有些天麻等药材,汤头很鲜美,喝了不会口干。#千丝牛杂#这个还可以,有点儿挂面的感觉,烫好入味比较有嚼劲儿。
李雪牛杂火锅
她家的火锅真的蛮好吃,红油锅底是越吃越辣,有名的就是牛肉咯,吃了一个千丝啥的招牌,真的特别好吃,还有招牌的各种牛肉都好吃。
李雪火锅的总店在宽窄巷子,它把一直留给人以市井印象的牛杂火锅搬上了大雅之堂,没有了原来的苍蝇馆子样儿,装修得奢华又很有情调,妥妥的大家风范。
李老大牛杂火锅
经营很多年的一家老店, 以菜品新鲜 价格便宜立店 。
锅底20元还赠送一份牛杂四份素菜 ,食量小的客人已经都能果腹。
8元一份的脑花是鲜货 ,血丝也处理得十分干净 。再加上便宜得难以置信的价格,会让你深深的羡慕成都市井的老百姓。
雪花食坊居牛杂火锅
置信丽都花园对面的那条小街上面。店面不大,旁边有个巨大的网吧。从来不做广告,却是一家十分地道的牛杂火锅。具有牛杂火锅最大特点——香味很浓,十里飘香。餐馆环境一般般,胜在物廉价美,性价比高。
(素材源自网络,如侵联删)
>成都(如今已经可以放宽标准到二环内了),有不少集中了大量美食的生活片区,我们曾经也陆陆续续做过相关的推送:以名小吃集中的鼓楼街、以苍蝇馆子集中的双林路、背靠酒吧一条街的致民路……
但要说生活片区,玉林和红牌楼绝对是两个叱咤成都的代表。前阵子和一个同行聊天,他说他刚来成都的时候就住在玉林。其实不止如此,很多刚来成都工作的人,都会选择在这两个地方居住。
老川藏路依然经过红牌楼,这里是进藏要道,但是红牌楼早已变了样子——那座红色大门早已经烟消云散,昭示红牌楼名字的只有二环路高架上面的大牌坊。
高楼大厦在这里很少见,而更多的是上世纪的老旧居民楼,低矮交织的电线和略微倾斜的电桩桩,就是现在的红牌楼片区。
片区内最著名的街道当属“红牌楼北街”,沿着走下来会发现是一套环状的街道,并不宽敞的街道两边,挨家挨户都是各种小店铺。走进红牌楼北街,就像走进了小时候。
01.食坊居牛杂火锅
当年的红牌楼周围都还是田坝坝,除了丽都花园,就要数雪花食坊居牛杂火锅最有名了。
不管晴天下雨都在排队,拿了号人齐才准你进去吃!“人齐才开火,人不齐不上桌!”这句话都快成为来这里吃饭的食客记忆最深的一句话了。
图 | @曾曾酱
这家藏在小街却牛到不行的火锅店,那牛油是相当的醇厚,所以千万不要穿得太高档了,没有个两三天味道消不掉,还是有点打脑壳。作为成都人心中牛杂火锅Top 3,他家自然也是每天排队,从中午开始。
图 | @杜一血
既然是牛杂火锅,嫩牛肉就是最能代表水准的菜品之一,大片、新鲜,用筷子涮一下,干碟油碟味道都巴适。
图 | @迷你山楂糖
02.红牌楼老号串串
红牌楼不仅牛杂出名,这家老号串串也是每天人山人海的。店开在二环高架,红牌楼东站附近的小街内,严格来说都算不上一间店铺,因为它家所有的座位都摆到露天坝底下的——这就是成都最典型的苍蝇馆子风格。
现在太多的串串店我只能用一个“华丽丽”来形容,在我固执的定义里,串串店就应该是“小精简”的。拿牛肉来说,我每次都会抓一大把小签的那种,反倒不喜欢大签。小托小托的煮起来很入味,而且熟得快。
图 | @胖头鱼摆摆
最神奇的是,结账都是凭直觉,老板眼睛扫一眼,基本上价钱算得八九不离十,这种也是相当有功力了。
03.张氏海味面
红牌楼北街有家面馆子,可以说也是远近闻名,住在这里的居民没在它家吃过一碗海味面的人数几乎为零,更有不少可以说是吃了10来年了。
成都不乏以牛肉、鱿鱼、怪味、杂酱等著称的面馆子,但是这家的招聘偏偏是海味面。
虽然海味面是招牌,但各种口味的选择还是多。但招牌就是招牌,即便这么10来年价格涨了一些,但是大家还是觉得——值。墨鱼的鲜香、饱满的蛤蜊肉以及被海味浸泡入味的面条,吃起也就一个字——鲜。
图 | @贪吃的笨笨虫
除此之外,桌子上那盆装得满满当当的泡菜也很扯眼球,成都人泡菜下饭的习惯自然不用多说,等餐的时候少不了夹上两筷子。但这么大一盆,想必是吃的人有点多,所以干脆就多装点咯。
图 | @贪吃的笨笨虫
04.钱坤面
海味面往前走一点就又一家钱坤面,虽然不及张氏那么老资格,但是也不乏资深吃货慕名前往。店很小,也属于要摆出来坐到吃的那种。
在它家吃面,点餐是件有点意思的事情,感觉上有点点像在吃日式拉面。墙上的菜单上写明了面条有三种选择:棍棍面、细面、米线。老板自己倒是比较推荐棍棍面。
而泡椒牛肉和棍棍面就属于比较有CP的一组,杂酱细面更是他家的招牌,肉绍大坨大坨的,调料也很充实,味道浓厚。
图 | @时间不会让我忘记你
但最有意思的,是他家的特色扣肉面。扣肉非常得耙,一夹就碎了。色泽诱人,充满油气!
图 | @好听的维尼
看起来有些腻腻的肉片配上有嚼劲面条,在嘴里有种“软硬兼施”的爽快。
05.谢烧烤
在这种烟火气特别浓厚的地方,没有一家老字号烧烤摊,简直说不过去,谢烧烤就是这样的存在。说起来在红牌楼开了十多年了,是红牌楼片区的居民们宵夜的好去处。
这种老店最让人觉得惬意的就是,老板永远都记得到老买主的口味和喜好,吃得辣吃得咸,不需你多加提醒。
图 | @BDZ152e
让人感到舒服的是,这家是烧烤和铁板烧都有,对于像我这种热爱烧烤但又无法抵挡煮凉粉的人来说,一样来点就是最完美的选择。
图 | @yangyanxi2017
五花肉、牛肉、鸡皮、火腿肠、坨坨土豆、煮凉粉和魔芋混到一起来一锅铁板烧,再搭上一碗蛋炒饭、一碗冰粉。这大概就是吃宵夜最美好的瞬间了。
06.三不摆冷锅串串
三不摆冷锅串串是这条街上风格特别清新的一家,但是清新不代表没得干货,老板20多年前就在青年路电影院外头卖手提串串,到后来的厕所串串,然后又开了现在的三不摆冷锅串串,历史感一下就出来了。
“三不摆”是个很有袍哥人家腔调的话,老板说,味道不好不摆、悬龙门阵不摆、汤没熬好不摆。摆了20年的串串,想来这几句并非空话。
图 | @佳妹儿7777
有不少菜都是事先卤过一遍,口感更胜一筹。除了牛肉这些常点的,肥肠、毛肚和猪皮都不错,主要是锅底很浓厚……当然像小土豆、火锅粉这些单点的也巴适。PS.蛋炒饭不要错过哟。
图 | @onecc_3362
他家装修风格上比较怀旧,门口的大树下摆一桌坐起,喝点啤酒、冲点壳子,那才是享受。
有时候外地人不一定理解这种破破烂烂的老街小店有什么魔力让成都人顶礼膜拜,但在我看来,这些环境不咋不咋的店,有太多的情怀在里面,这是时间的魔力。
不知道这些老街小店还会存在多久,但如果想感受成都的美味历史,红牌楼北街是你值得来打卡的地方。
编辑 | 大头葱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