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网上海7月25日电 (邬迪、实习生俞驰韬)7月24日,上海市消保委正式公布了其对沪上27家奶茶店51件样品奶茶的比较试验结果。试验显示,目前市场上的现制现调奶茶标准紊乱,并无统一要求。而值得关注的问题则主要集中在含糖量、反式脂肪酸和咖啡因含量上。
本次比较试验在27家奶茶铺购买了包括网红“喜茶”、“一点点”、“人在茶在”等在内的51件奶茶样品。上海市消保委秘书处副秘书长唐建盛在通报会上说,不少消费者为了保持健康,在购买奶茶时会选择“无糖”,并由此认为其不含糖。然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中均含有糖份,其中含糖量最高的一杯是“人在茶在”的丝袜奶茶,其中的糖含量高达62克/杯,相当于14颗方糖的含糖量。这个含量远超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的“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的建议。唐建盛表示,经营者称所谓的“无糖”,只是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不再额外添加糖,并不排除原材料中含糖的可能。
此外,奶茶中也被检测出含有较高的咖啡因含量。51件样品咖啡因含量平均为270mg/L,最高的乐堂口原味手工拉茶(无糖),咖啡因含量达428mg/杯,相当于4杯中杯美式咖啡或8罐红牛。上海市营养食品质检站的曹琥靓说:“奶茶的冲泡多使用被碾碎的茶叶碎末,这样虽然更容易浸出茶味,但同时也快速地把咖啡因带到了奶茶中。而且冲调奶茶大多使用开水,这也让咖啡因更容易溶解在奶茶里。”
上海市消保委在比较试验中还发现,阿姨奶茶、卡旺卡等品牌奶茶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很高,脂肪含量却很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意味着原材料并不健康,品质难以达到要求。另外,上海市消保委在调查中还发现,消费者对于现制奶茶营养成分的辨识度不高,奶茶究竟用牛奶、芝士还是粉末冲调,口感难以辨认,现制奶茶的营养成分也不会在杯子上标明,这也妨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上海市消保委唐健盛表示,目前现制现调奶茶并无国家标准,饮品协会或者行业本身应该站出来制定规则,这将更加有利于标准统一和行业充分竞争,否则用户难免被“网红”或“颜值”奶茶诱导。
(责编:王文娟、韩庆)
月21日,迎来了第二个国际茶日,新式茶饮行业首个具体产品标准——《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首批新式茶饮产品类标准制定,包含现制奶茶、现制奶盖茶、现制水果茶、现制气泡茶和现制冷泡茶5类。该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新式茶饮告别“非标”,迈入更规范更健康的新阶段。此次标准制定是在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的指导下,由新式茶饮头部品牌奈雪的茶牵头,与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茶叶综合性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ISO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唯一技术归口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
5类产品8项细化标准 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标准制订共分为三个批次进行,第一批为新式茶饮产品类标准,第二批为产品制作工艺(方法)类标准,第三批为产品原料类标准。此次审定通过的即为《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下称《标准》)第一批次,明确制定了现制奶茶、现制奶盖茶、现制水果茶、现制气泡茶和现制冷泡茶5类产品的产品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制作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和食用建议等多项规定。在要求中,又细分了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等要求,对新式茶饮的品质作出了细致严格的规范。
以人气最高的现制水果茶和现制奶茶为例,《标准》中根据添加的水果或水果加工制品不同将现制水果茶细分为“鲜果水果茶”、“综合水果茶”以及“果制品水果茶”三类,并做出了“茶多酚≥200(mg/kg)”的要求;而现制奶茶则根据饮品中蛋白质的来源不同被细分为“含乳奶茶”、“植物蛋白奶茶”、“奶味奶茶”以及“复合奶茶”四类,除了对茶多酚做出要求外,还要求“蛋白质≥1.0(g/100g)”。
在对新式茶饮的发展起到标准规范作用的同时,《标准》的制定还颇具时代意义。2019年,联合国大会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中国作为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重要的出口国,高度重视茶产业,并将茶产业提升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市场总规模约人民币4107亿元,其中,中国现制茶饮总规模约为人民币1136亿元,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现制茶饮在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约有340000家现制茶饮店。
《标准》历经半年多筹备终审定
2019年以前,针对现制茶饮并没有具体的规范标准,各地消协只能综合参考GB 2760-2014《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T 21733-2008《茶饮料》等相关规定。2020年3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现制饮料操作规范》,对现制饮料的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及原料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规定。2020年11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携手奈雪等新式茶饮品牌正式组建CCFA新茶饮委员会,共同推动新式茶饮行业标准的建立。在此背景下,奈雪的茶主动肩负头部品牌责任,在2021年年初牵头制订新式茶饮产品细化标准,鼎力促进新式茶饮行业健康发展。
在奈雪的茶与高校、协会、研究院及茶企等各单位的积极推动下,《茶类饮料》团体标准的制订于今年1月正式获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批准立项,并于2月4日正式启动。从标准起草、收集资料、组织调研、征求意见到召开专家研讨会,经过历时半年的编制过程,在第二届国际茶日到来之际,经多次审查、修改,《标准》最终通过审定。
新式茶饮以更时尚、新颖的形式受到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和热捧,是传统茶饮方式的延伸和创新,也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扩展空间,而行业标准的制定也成为了促进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二批三批标准陆续制定
公开资料显示,奈雪的茶曾于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饮”领者峰会,并在峰会现场发布《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联合权威数据平台持续性地为行业发展提供前瞻信息,助力行业更高质量发展。在奈雪与多位业内专家的共同呼吁下,业界各方对于新式茶饮标准建立的共识正在逐步达成。
“有标准有约束,才会有突破和进步,也希望在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可以不断推动新式茶饮行业的长足发展。”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坦言,“我们深知行业标准的建立绝非一个品牌单打独斗,必须是在协会的推动和政府的支持下,还有更多同行们的加入,各方合力来完成”。
奈雪的茶还以国际茶日为契机,积极加入中国茶叶学会发起的“2021年国际茶日暨第十三届全民饮茶活动”,联合中国茶叶学会展开茶文化的传承合作。奈雪的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为用户普及了众多茶叶小知识的同时,也通过在冷泡茶的瓶贴上加入茶相关的古诗文,以新颖、有趣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茶文化。
记者了解到,第一批新式茶饮产品类标准发布后,奈雪的茶将携手各单位继续推进第二批产品制作工艺(方法)类标准以及第三批产品原料类标准的制订,助力新式茶饮行业标准的逐步完善,推动新式茶饮行业在规范化的发展道路上更加健康、蓬勃发展。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顾立 实习生 谌秋霖
<>1月12日,福建省消委会、福州市消委会发布了40款现制现售奶茶比较试验的结果。
>
本次比较试验选取福州市20家现制现售奶茶店的40件样品,样品主要针对销量较大的珍珠奶茶,购买样品规格均为大杯。
品牌涵盖“喜茶”“奈雪の茶”“1点点”“85℃”等,产品类型包含“无糖”“少糖”“微糖”等,其中实体店购买26款,网络购买14款。
比较试验采集样品情况表
(网购样品为黄色)
都可、快乐番薯等4款奶茶一滴奶都没有
奶茶,由茶汤中加入了奶或奶制品调味而成,按《GB/T 21733-2008茶饮料》规定奶茶饮料的蛋白质含量须≥0.5g/100g。
而试验中的20个品牌40款奶茶中,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的仅有奈雪の茶、喜茶、小确茶、木森茶、KOI 5个品牌。29款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低于0.5g/100g,不符合率为72.5%。
其中,都可、快乐番薯2个品牌4款奶茶样品蛋白质检测均低于0.08g/100g的仪器检出低限,未能检出蛋白质含量,也就是说一滴奶都没有,叫奶茶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蛋白质检测结果表
奈雪の茶无糖类样品含糖量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约25g以下”。
试验中,20款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在21-48g(以蔗糖计)之间,平均为35g/杯。其中有16杯样品的含糖量超过了25g,不符合“膳食指南”建议的每日糖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若按一块方糖大约是4.5克计量,奶茶糖含量折算相当于添加10块方糖的品牌有贡茶、1点点、都可、奈雪の茶、小确茶、舔杯。
试验也专门针对果糖进行测试,在本次40款奶茶样品中,22款样品未检出果糖,果糖含量较高的奶茶样品有:
舔杯(正常糖):19g/杯
沈茶(正常甜):19g/杯
1点点(正常糖):18g/杯
85℃珍珠奶茶-超级杯(正常糖):14g/杯
果糖甜度大约是蔗糖的1.8倍,口感清爽又有越冷越甜的特性,现在市售饮料经常添加果葡糖浆或果糖,但果糖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过量摄入果糖容易造成人体脏器内脂肪的沉积,研究表明存在引发脂肪肝、痛风等隐患,消费者应对此引起重视。
现在奶茶店一般都销售有不加糖产品,标识为“不加糖”“不另外加糖”“无糖”“微糖”或“少糖”等。
根据相关标准,预包装食品中标称“无或不含糖”的,要求含糖量不高于0.5g/100g。试验对不加糖类20款奶茶进行检测,14款标称为“无糖”的样品,含糖量在1.1-5.8g/100g(以蔗糖计)之间,均不符合国家无糖标准规定。
不加糖类20款奶茶样品检测结果
其中小确茶、奈雪の茶、益禾堂制作的无糖奶茶糖含量甚至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日糖摄入量25克。
85℃、贡茶等4款样品脂肪含量较高
奶茶好喝?那是因为脂肪能带来良好的风味和口感......
按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不超过60g进行对照,40款奶茶样品的脂肪含量在3.77-40.63g之间,平均为19.57g。脂肪含量较高奶茶有:
85℃珍珠奶茶-超级杯(无糖)
贡茶格雷奶茶(无糖)
85℃珍珠奶茶-超级杯(正常糖)
古茗奶茶(正常糖)
这4款所提供的脂肪均在30g以上,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1/2。如果消费者再添加奶盖,脂肪含量还将大幅提升。
奶茶样品的脂肪含量结果
此外,检测中有5款奶茶样品检出含有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0169-0.0519g/100g之间。
反式脂肪酸若摄入过量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有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建议奶茶经营者调整制作工艺。
KOI、85℃等5款咖啡因含量较高
比较试验中,38款奶茶(有2款未检出)的咖啡因含量平均为107mg/杯,咖啡因含量较高的有:
KOI奶茶(大,冰)(全糖):223mg/杯
85℃珍珠奶茶-超级杯(无糖):183mg/杯
快乐番薯琥珀珍珠奶茶(L)(正常糖):173mg/杯
吃茶三千国王珍珠奶茶(不加糖):159mg/杯
KOI奶茶(大,冰)(不加糖):153mg/杯
奶茶样品咖啡因含量结果
健康人群每天咖啡因的摄入总量建议不超过250毫克,相当于2袋速溶咖啡。若过量摄入咖啡因,则可能会引起心脏剧烈跳动,甚至出现精神恍惚、走路重心不稳等现象。
建议消费者控制奶茶饮用量和饮用频次,避免咖啡因成瘾和过量咖啡因摄入。
看了这个检测结果,有网友表示“太惊人了,糖也超标,脂肪也超标,咖啡因含量也超高,奶茶竟然这么不健康,不敢喝了不敢喝了!”
也有网友觉得,这么认真就输了……“喝奶茶是为了健康吗,不,是为了快乐!”
更有网友扎心了:
但,玩笑归玩笑
为了身体着想
奶茶还是少喝为好!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ID:zxbccn),记者:张文章
本期编辑:胡程远、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