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鱼头相信很多朋友都再熟悉不过了,食材采用绝代双骄,美国的青蛙和胖头鱼的胖头租车而成的。最早起源于四川,至于是哪一位开山鼻祖发明的就不得而知了。
< class="pgc-img">>可以知道的是,美蛙鱼头是由麻辣火锅演变而来的,锅底油香麻辣入味。本来以为鱼头和美蛙就已经是绝配了,没想到在成都居然还遇到了另外一种组合。
20年的炊二哥,自创成都独一份?
这位傲娇的老板,说过一句话,“要是觉得我家的酸笋美蛙兔不好吃,我就把名字倒起写。”这种自信,来源于老板20年对于美食的刻苦钻研。
< class="pgc-img">>在成都这家店,破天荒地把美国的青蛙和可爱的兔兔结合在了一起。本来是一件喜事,哪知道一旁的单身笋就这样酸了,就在蛙兔结合的那天这根酸笋就投汤自尽了。再然后,你的味蕾都知道了,你还不知道吗?
< class="pgc-img">>老板店铺的装修和我说的故事一样有趣,墙上贴满了各种手写的标语,有自助的调料台(尽管口味已定,老板还是允许客人有自己的想法的。)
< class="pgc-img">>店面虽然还算宽敞,但架不住来吃的人太多,经常都要往门外加桌子。就因为整个成都就他一家卖这个口味的兔火锅。
租了2亩地,泡的全是酸笋?
酸笋是他家美蛙兔火锅的法宝,老板成就了这一根酸笋,这根酸笋也成就了老板。所以为了报答这一根酸笋,老板竟然包下2亩地来给这些酸笋泡澡。
< class="pgc-img">>点上一锅招牌酸笋青椒兔,刚端上来就能闻到花椒的清香和酸笋独有的酸味,比起红汤的美蛙鱼头,这种汤色金黄的锅底,蛙肉显得格外的白嫩。里面可以没有选用红色的泡椒,是汤色更加的纯粹,不过你可不要觉得这是一锅清汤。这一锅就像是撒糖的情侣碰到了几十年的母胎单身,爱情象征着火辣,锅里的酸有多彻底,这辣就有多浓烈。
< class="pgc-img">>如果受不了上面那种酸爽,也可以点一份蛙兔双拼,虽然是经典的麻辣,不过对于不喜欢吃鱼的朋友却甚是友好。蛙肉的紧实和兔肉的嫩滑,蘸上自调的作料显得格外的充实。
< class="pgc-img">>写在最后?
既然是吃兔,那可爱的兔兔身上所有的宝藏都不可以错过哦,冒兔腰、扣扣脆兔肚、爆浆兔腰。另外锅里还可以烫各种小菜,吃完一餐下来,肚子胀的又要走不动路了。
1995年小天鹅火锅远渡重洋,开出第一家重庆火锅店,15年后(2010年), 重庆火锅在国内已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在海外市场上,总店数却未超过10家。
自去年以来,海外市场却呈引爆之势。大龙燚、味蜀吾、大妙火锅、香天下、炊二哥等多个四川火锅品牌走出国门。重庆火锅品牌也正摩拳擦掌,欲出海一探。而德庄、刘一手、小天鹅等有着丰富海外经验的品牌,正进行新一轮出海征程。
火锅出海格局正发生哪些变化?
新产品:吃到正宗重庆火锅变容易
日前,重庆三易食品发布消息,今年5月其通过了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和ISO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在出口方面通过了 “牛油制品出口资质备案证明”资质。
国际火锅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克卫表示,如今,在国外吃到正宗牛油火锅正变得更容易。
他解释,此前,火锅底料出口主要受制于牛油安全标准限制,使得重庆火锅企业出口的大多数火锅底料为“清油”(类似菜油),也有部分牛油火锅底料出口,多由外省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代加工,制约重庆本土火锅企业“走出去”。
今年以来,更多企业获得牛油制品出口资质备案证明,经其代加工的各种重庆牛油火锅底料,将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推动重庆火锅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三易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由重庆出口到日本的火锅牛油已顺利抵达部分东南亚国家,下一步,将逐步通过欧美等国的落地考察。
来自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数据显示,去年1至10月,重庆火锅底料出口129批、重494.7吨、货值188.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0.78%、26.2%和25%,远销24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去年数据,全市备案出口火锅底料企业共有11家,其中新增备案企业3家。去年,有两家火锅食品企业生产的22.2吨火锅底料还实现了首次出口,在荷兰和美国顺利通关。
张克卫称,以牛油为代表的油脂出口,和火锅底料为代表的调味品出口,正加速推进重庆火锅向外扩张步伐。
新企业:更多火锅企业欲走出去
此前,重庆火锅出海企业多集中在富有经验的锅企。包括德庄、小天鹅、秦妈、刘一手等,他们曾经在重庆深耕多年,在全国拥有数百家门店,在供应链、底料加工厂等方面有核心支撑,代表重庆率先走出去。
这些年以来,从门店量、占有率看,海外火锅市场仍以这几家企业为主力。
但从美团点评数据看,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火锅企业正走出国门,其包括大龙燚、味蜀吾、大妙火锅、香天下、炊二哥等,均源自四川品牌。今年,小龙坎也在新加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海底捞招股说明书显示,逐渐转型为国际化连锁企业的海底捞,距离2012年新加坡的第一家海外分店至今,已拥有18家海外门店,第19座店即将在英国伦敦展现。
而部分重庆火锅也释放出走出去的意愿。比如珮姐火锅首家海外店,预计明年3月悉尼开业。
珮姐火锅相关负责人介绍,珮姐此次一直练内功,如今正走上扩张步伐。此次开出海外门店,更多是从品牌影响力考虑,也是为珮姐往后是否进军海外市场试试水。
该人士称,其首个海外门店的合作伙伴,已在当地经营多年餐饮,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当地资源,能与珮姐的味道输出形成互补。“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可有效避免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的困境。”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是珮姐,部分连锁火锅品牌对出海释放出浓厚兴趣。
小天鹅火锅创始人,重庆市火锅协会会长何永智表示,随着国力增强和国际影响力提高,加之“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作为中国麻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迎来全球粉丝的窗口期。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火锅企业,开始选择加入出海部队。
新机会:出境游热门地区商机大
对初次出海的品牌方而言,首次出海考虑可能是品牌影响力。那么对于出海多年的成熟品牌而言,看到的又是哪些变化?
刘一手董事长刘梅表示,企业自2010年开始出海,如今已经有30家门店。以迪拜为例,营业额翻倍增长,消费者众多,如今在这座城市已经开了3个门店。
从消费数据看,除了当地人消费者接受度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踏出国门,也需要熟悉的味道和美食。
她介绍,从全国市场看,不仅是重庆本地数以万家的火锅品牌竞争激烈,其它地方都有当地品牌主导市场,厮杀惨烈。而在国外,每座城市不超过20家包括红汤、清汤在内火锅店。与此同时,中国出境游正成为新的风口, 2018 年上半年出境游人次达到了 7131 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的 6203 万人次增长 15%。那些热门国家和城市,将成为火锅出海新目的地。
“中餐出海里火锅占主导地位,因为它是最容易标准化的品类,重庆火锅已经发展多年,已有较成熟的供应链来支撑海外扩张。”何永智称,曾经火锅出海以小肥羊等清汤锅为主。而麻辣味道更具有侵越性,正逐步获得海外消费者认可。
除此之外,渝新欧铁路的开通,也为火锅企业出海之路提供了契机。”德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火锅底料等原材料,通过船运要3个月才能抵达欧洲,现在10多天就能到。
风险:海外首店多现水土不服
从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了解的数据看,目前海外火锅门店人均消费站上200元。随着业界前辈们开拓和市场培育,本地人、游客、华裔似乎已经足以撑起了一份美味的蛋糕,那么对于后进者是否触手可及?
“虽然品牌是最早出海,但目前我们的海外门店并不多。”
何永智表示,海外市场,并不是大家所想的一本万利。品牌曾在西雅图有4家店,几年前,因为工作人员签证到期、菜品没办法及时更新、管理上又鞭长莫及,如今几乎全部关完,海外开店太耗费精力。
“除此之外,火锅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力和原材料输出。”她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曾经有一家火锅企业在澳洲有店,打算把大豆带到澳洲去,结果在过检疫关前被告知,要求将大豆一颗一颗地进行检查,折腾了半个月,最终不得不放弃,改为当地采购。
“但这并不表明海外市场不可期。如火锅底料出口呈正向发展势能,同时我也调整了海外门店管理方式方法,小天鹅在加拿大新门店预计下月开业。”
据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了解,在海外开门店初期,火锅品牌都曾遭遇了“水土不服”。
比如,重庆某知名品牌曾与一名当地人合伙开店,3年以来虽然生意火爆却没有盈余。之后才发现,这名合伙人打着品牌的名义,开了四家与之相关的品牌店铺,拿着公司钱却去干自己的事。重庆这家企业一怒之下,在异国他乡走上了维权之路。
除此之外,还有某品牌在韩国门店,使用市场常见嫩肉粉,被罚款60万元等。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从采访了解的情况看,海外饮食文化、技术标准、食品安全风险、高昂的人力成本等,都是出海企业常遇见的拦路虎。
对策:海外分公司助力品牌发展
“许多人认为海外的标准高,部分企业选择望而却步,不吃这块日渐美味的蛋糕。但事实是,非海外的标准高、门槛高,只是从业者缺乏对新市场了解。”餐饮观察人士刘然表示,如今已经出海多年的品牌企业,正建立自己的海外分公司,加深对当地文化、规则的理解,以便对门店进行有效的管控。其中包括德庄建立国际部,专攻海外市场,同时还设海外总部,启动海外直营店计划;重庆刘一手集团设有北美分公司、澳洲分公司、欧洲分公司、中东分公司等多个海外分公司等。
国际火锅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克卫表示,明年初,联盟将首次以推介会的组织形式,走进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7个国家。他表示,今年曾与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召开火锅峰会,众多火锅老板达成共识,要到海外去寻找新蓝海。火锅老板们受限于对海外市场了解度,目前火锅联盟与海外相关华侨商会达成合作,国际火锅产业联盟正在筹备美国、日本、韩国等18个国家的联盟分部,帮助火锅企业迅速适应市场。“此次7个国家的推荐会,由火锅联盟带领一批有意愿出海的火锅企业,当地海外商会则邀请希望投资的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以促成合作。”
重庆市火锅协会也表示,下周也即将开启到日本的考察之旅。
建议:火锅出海不仅是味道
刘然表示,一方面是中国人走出国门感受世界,另一面是能接受火锅的外国人正成倍增长。外部环境的变化,为火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民间组织、政府层面的关注、帮扶,火锅大航海时代或将来临。
不过,新入局的火锅企业在出海之前,一定要心中有数。
他建议,走出去海外开店,首先得了解各国食品安全法,将各国的法律法规一定要吃透,签订任何合同必须请当地律师给予帮助;另外,则是管理上,为避免风险,合伙人一定要多考察,并将合作内容落实到合同细则上。
同时,在经营上,如何兼顾本地化和全球化发展,也是需要企业老板考虑的。比如牛羊肉在澳洲接受度更高,在菜品设置上增加外国人喜爱小吃,点心等,增加重庆独有的文化符号等。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火锅品牌出海,未来火锅品牌输出不仅是味道,更是管理、供应链上的高下之分。”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侯佳
<>018年全国餐饮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其中火锅业总收入达8757亿元,预计将在2020年超万亿元。
巨大的市场吸引了无数入局者。截至2018年底,全国火锅门店数量已经接近40万家,一片红海中,各大玩家尽情厮杀,你方唱罢我登场。
2019年火锅行业市场现状如何?十大火锅品牌都有谁?接下来,火锅行业将如何发展和迭代?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又有哪些?本文将一一解读。
< class="pgc-img">>1 2019年火锅市场现状
2018年,火锅市场规模达8757亿元,增速仍然高于餐饮大盘。
总的来看,整个火锅市场仍然处于上升阶段,但已经从过去的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目前火锅市场现状如何?红餐网(ID:hongcan18)总结了以下4点:
1 新店持续开出,门店数量已接近40万家
从门店数量来看,火锅店占全国餐饮门店的比例稳定维持在4%左右。
《2018中国火锅品类专题报告》显示,2017—2018年中,全国新开火锅门店数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也有一大批火锅店经营不当倒下。
2017年前两季度全国火锅店市场竞争激烈,关店数显著高于开店数,但第三季度后关店数/开店数比例逐渐降低。2018年,全国火锅店关店数已经显著低于2017年。
随着关店数减少和开店数增加,整个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也逐渐增大。2017年全国火锅店数量为30万左右,到了2018年底,这个数量持续增长到近40万。
2 十大品牌表现突出,一超多强格局初现
火锅市场发展迅速,也涌现出大批优秀品牌,它们或称霸全国,或叱咤一方,是推动整个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
< class="pgc-img">>7月2日,在“2019中国餐饮营销力峰会暨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颁奖盛典”上, “2019中国火锅十大品牌榜” 正式揭晓。
排名第一的是刚刚上市不久的“老大哥”海底捞,呷哺呷哺、德庄火锅紧随其后。此后,依次为东来顺、香天下火锅、巴奴毛肚火锅、小龙坎火锅、小肥羊、虾吃虾涮、蜀大侠。
< class="pgc-img">>值得一提的是,火锅行业是一个极度分散的市场,大大小小的品牌分食着市场份额。“2019中国火锅十大品牌”虽然都是行业头部品牌,但占领的市场份额并不多,前五名品牌市场占有率仅为5.5%,其中,海底捞占2.2%,呷哺呷哺则为0.8%。 剩下的94.5%的市场,分散在一些区域性品牌、特色火锅品牌和独立运营的小品牌手中。
不过,近年来伴随着消费升级的大势以及各大品牌的加快扩张,火锅市场也在逐渐走向集中。 结合“2019中国火锅十大品牌榜”来看,“一超多强”格局正在形成。
其中,海底捞2018年466家门店收入164.9亿,是资本市场上唯一一家规模超百亿元的国内餐饮企业,无论是从体量还是品牌影响力来看,都是火锅市场中当之无愧的超级品牌。
呷哺呷哺、德庄火锅、东来顺、香天下火锅、巴奴毛肚火锅、小龙坎火锅、小肥羊、虾吃虾涮、蜀大侠也发展迅猛,正在加速占领市场。
< class="pgc-img">>除十大品牌外,朝天门、大龙燚、小尾羊、刘一手、新辣道等品牌也已形成了不错的市场竞争力。众多实力强大的品牌一起,上演着群雄逐鹿的好戏。
3 细分品类众多,川渝火锅仍是主流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串串火锅、鱼火锅、羊肉火锅、海鲜火锅、猪肚鸡火锅、菌子火锅、椰子鸡火锅等各派火锅细分品类纷纷崛起。数据显示,2017年中至2018年中,全国主要细分品类火锅店数量均增长50%及以上。
但总的来看,传统的川渝火锅仍是火锅品类的最大主角,占据了火锅品类的最大份额,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扩张迅速。
< class="pgc-img">>在“2019中国火锅十大品牌榜”中,川渝火锅上榜品牌也是最多的,10个名额就占了6个,包括海底捞、德庄火锅、香天下、巴奴毛肚火锅、小龙坎、蜀大侠。
剩余4个品牌,均为细分品类中的佼佼者,如呷哺呷哺主打台湾小火锅,虾吃虾涮是虾火锅代表,小肥羊是羊肉火锅代表,东来顺则是以清汤锅底为特色的铜锅涮肉火锅。
4 平均客单价88元,20—40岁为主力消费群
2018年全国火锅门店的客单价主要集中在50~100元,平均客单价为88元 。
从全国客单价来看,火锅市场整体档次偏大众化,中等餐饮仍是主流。唯有川渝两地相对竞争白热化,客单价偏低。数据显示,川渝火锅客单价在50~80元之间的最多,是目前最主流的消费区间,其次是80~100元,二者合计占比超过60%。
此外,随着消费者拥有更高的消费能力,越来越重视食材品质和用餐环境等因素,客单价在100元以上的高端火锅市场也开始加速发展,少数主打高端火锅的品牌也大受欢迎。
< class="pgc-img">>中高端市场的复合增速最快,2013—2017 年的复合增速为 13.9%,预计 2017—2022 年复合增速约 11.3%,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从消费者群体来看,火锅受众群体广泛,主力消费群体为20—40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近90%。川渝火锅尤其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
< class="pgc-img">>此外,从性别来看,火锅消费用户整体男女比例接近4:6,女性消费者更为偏爱火锅。
2 火锅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机会点
经历过高速发展的阶段后,火锅行业如今已是一片红海,未来,洗牌和迭代必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主旋律。
接下来,火锅市场有哪些发展趋势?趋势之下,又隐藏着哪些突围方向?红餐网(ID:hongcan18)总结如下,供各位参考:
1 品牌价值效益将越来越明显
由于准入门槛低,火锅业的“苍蝇馆子”很多,他们大都以排挡、夫妻店的形式经营,管理粗放,有的经营得不温不火,有的也因味道好而受到热捧。
但总的来看,随着人们对就餐环境、体验、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单打独斗、没有品牌价值的门店将不再具备竞争优势。 未来,卫生、品牌、服务的溢价能力会越来越强,消费者也越来越青睐品牌连锁餐厅。
< class="pgc-img">>与此同时,未来,火锅市场将不可避免地由分散走向集中,届时品牌力将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的关键。没有品牌力的火锅企业,最终或都难逃被大企业并购或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因此,未来火锅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注重品牌文化和价值的打造,在经营理念和品牌故事内涵上进行深耕,以此占领消费者心智。
本次上榜的火锅十大品牌,大部分都已经打造出了鲜明的品牌文化。比如,海底捞的服务文化、巴奴的产品文化、香天下的创新文化、蜀大侠的侠文化等。
< class="pgc-img">>2 三线及以下级别城市空间巨大
由于一、二线城市的市场饱和,竞争日益激烈,近两年,餐饮行业开始出现渠道下沉趋势,高度成熟的火锅品类也不例外。
在渠道下沉上,火锅具有天生的优势:市场认知度高、品类接受度广、受众覆盖广、标准化程度高易复制。
当一、二线城市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市场增量不足时,近年来消费能力稳步提升的三、四线城市,开始成为火锅列强们扩张争抢的香饽饽。 不少火锅品牌开始拥抱“待开垦”的三、四线市场,将未来赌在三、四线新兴起的小镇青年身上。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全国火锅门店经历了快速扩张和门店范围的迅速扩大,明显增加了中部省份、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的门店数量,其中,二三四线城市门店数量尤其快速增加。
以海底捞为例,海底捞上市后加快了扩店速度,目标主要就是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其近期的新开店扩张中,三线及以下城市店面数量增长近70%。呷哺呷哺、小龙坎、蜀大侠等也早就将目标瞄准了二三四线城市,正加速扩张中。
3 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
据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不完全统计,海外中餐规模达近2万亿,已接近国内餐饮市场的半壁江山,中餐厅的数量约有60万家,是一个非常大的增量市场。据统计,在出海中餐的品类中,火锅已经打败川菜、小吃快餐等强劲对手,占到了34.2%的市场份额。
走国际化战略,寻找蓝海增量市场,以保持业绩增长,已经成为火锅行业的一大趋势。
< class="pgc-img">>早一步出海的火锅品牌们如海底捞、小肥羊等,正在加快脚步深入布局。据了解,海底捞目前已开出35家海外店,还在加速扩张;百胜中国旗下的小肥羊此前也宣布了新一轮的全球扩张计划。
此前,火锅出海以小肥羊等清汤锅为主,近年来,麻辣火锅也正逐步获得海外消费者的认可。
2017年,先后有大龙燚、味蜀吾、香天下、炊二哥等品牌扎堆出海。2018年出海的小龙坎更是后来居上,仅一年时间便已经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等地开了8家门店。
4 区域特色火锅有望崛起
在竞争日益激烈、品牌高度同质化的火锅市场中,谁的特色越明显,谁的竞争力就越强。
在这个大背景下,一些具备区域特色的火锅以及特色的食材火锅有望崛起, 比如四川的串串香火锅,广东的猪肚鸡、椰子鸡火锅、潮汕牛肉火锅,云贵地区的菌子火锅,东南亚的泰式海鲜火锅等。
< class="pgc-img">>以串串为例,2016年,传统的火锅市场趋于饱和时,特色的火锅细分品类串串香开始走红。2017年串串在全国各大城市火爆,今年2月,在大众点评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板块上搜索“串串”,相关商户均超过1000家。
目前来看,串串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有望成为媲美传统麻辣火锅的一大细分品类。
结语
作为餐饮业占比最大的细分品类,火锅仍然处于上升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已经从高速发展的增量市场,转变成了增长相对平缓的存量市场。
不管如何,受众广泛,市场容量巨大 ,同时产业供应链成熟、标准化程度高、门槛低易操作,毛利还不错的火锅产业仍将是众多餐饮人掘金的优选。
在此,红餐网建议,无论是火锅从业者,还是准备入局的创业者,都要尽可能地多了解一点火锅市场的现状、趋势等,及时调整经营决策,才能在火锅这片红海中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