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美国大学的食堂,有人没法真心对食堂的饭菜恭维,又贵又难吃;也有运气好的同学表示,食堂的菜式挺丰富多样啊,味道也很欣慰。
对于吃货来说,大学四年的胃能否被满足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哪些大学食堂是最深得人心的呢?
1. UCLA
Locatio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加州大学洛杉矶可是有着“美西第一食堂”的美誉,总共 8个餐厅,四个自助和四个外带。每家餐厅都有一个主题,种类极多,你可以品尝到任何你喜欢的菜肴。
亚洲风味 Feast at Rieber 可以放心去,广式点心做的还蛮好吃。学校还在减少浪费、食物可持续性方面做出很多改变,比如把剩余的食物用来堆肥,实行绿色星期一等。
2.Brown University
Location: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布朗大学有两个大自助食堂:Verne-Wooley(学生通常称其为 V-Dub) 以及 Sharpe Refectory(也称为 Ratty),这两个食堂以西餐为主,此外 the Blue Room Cafe 也是大家经常光顾的餐厅。
P.S.布朗大学的农贸集市供应附近农民当天采摘的新鲜瓜果,另外布朗大学还是罗德岛州第一家获得绿色餐饮协会认证的。
3.Bowdoin College
Location: Brunswick, Maine
鲍登学院除了在学术排名上名列前茅,餐饮服务也是闻名遐迩。学校拥有自己的有机蔬菜园,极其注重健康环保,所有食材都保证最为新鲜。
除了定期提供如贻贝、白葡萄酒、亚洲风味的鸭酱猪肉以及切丝蔬菜等美食佳肴,学生还有机会品尝到新鲜龙虾(每学期会举办烤龙虾节)、蛤蜊、玉米棒、蓝莓蛋糕,还有更多令人垂涎万分的美食。
4.Vanderbilt University
Location: Nashville, Tennessee
范德堡大学的食堂实在是叫人挑不出毛病来,22个餐饮区,有多个24小时开放区在过去五年荣获超25个奖项。
主食堂会根据各种节日定制各种特色晚餐,即便是在一个普通的周二,学校餐厅依然供应一流的特色小吃:香煎三文鱼、玉米饼三明治、酸奶油牛肉和花椰菜配烤猪肉。
5.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Location: Amherst, Massachusetts
麻省大学艾姆赫斯特分校有4个食堂、18个咖啡馆、3个市场、两辆移动小卖部等各种美食地点,还有贴心的外送服务。
据说,UMass Amherst 的学生可以在校园里吃到太阳底下的一切食物。在这里,几乎囊括各国的美食,不仅有素食、亚洲食物、法国菜、意大利菜等,学校还专门为有特殊饮食习惯的学生提供各国特色饮食,如犹太教规定食物等。
6.Virginia Tech
Location: Blacksburg, Virginia
毕业数年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生还会想念学校的餐厅特色菜——这可不是夸夸其谈。
学校餐饮中心提供各种新鲜的菜肴,有拉丁菜与亚洲菜的融合菜式,有纯素食,经典的美食有西红柿无花果香醋酵母比萨、酱油烤鲑鳟鱼,或是自己制作的华夫饼。在Hokies餐厅还可以享受到每日限定的牛排和龙虾!
7.Cornell University
Location: Ithaca, New York
康奈尔大学的食堂厨师们很喜欢开发世界各地各种口味的菜肴,包括意大利风格的面食和日本口味的寿司。
很特别的是,他们还有一家有执照的乳制品加工厂,除了教学研究,还向学生提供冰激凌、酸奶、布丁等。康奈尔有 30个餐饮区,从早上七点到凌晨两点,想吃就吃。他们还会在康奈尔种植食材的后院举办丰盛的晚宴。
8.James Madison University
Location: Harrisonburg,Virginia
詹姆斯麦迪逊大血有28个餐饮区,菜单丰富,从炒菜到汉堡的各式食物,硬生生地让多个校园食堂成为一个自助餐厅。
学校连主题咖啡馆也有好几间,可以在1908年的小酒馆中尝到美味的披萨饼哦。
9.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Location: St. Louis, Missouri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食堂同样很棒。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享受从蜂蜜烤肉到塔索扇贝的美味。
除了美味的食物,WashU膳食计划中还设立专业的厨师开办主题晚宴,学生也可以参与烹饪班。
10.University of Georgia
Location: Athens, Georgia
谈到 UGA,一定要数数他们的专属小吃:牛肉卷饼、茄子干酪、圣代冰激凌......UGA有五个食堂,还有24小时餐厅,也有自助式餐厅,种类繁多,太正点。
网·泰山财经3月15日讯(记者 吴奕萱)前不久,#最想念的学校食堂美食#话题一度登上网络热搜,而大学食堂的美食也成为不少人青春回忆代名词。在某社交平台,“缘味先石锅饭”也成为众多网友心中大学食堂“打卡”必吃美食,有网友评论“这是大学时期青春的味道。”
餐饮“小巨头”入局大学食堂
如今,越来越多的成熟品牌开始入局大学食堂,以其成熟的模式及菜品质量在大学闯出一片新蓝海。
2015年,山东水城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水城餐饮”)旗下“缘味先”石锅饭品牌创立, 2016年邀请香港著名影视明星许绍雄先生代言,助推企业发展。随后,2017年“缘味先”石锅饭迅速从江苏进驻大学餐饮并逐步推广至全国。“心里就像揣着鼓,很多的不放心。”对于水城餐饮总经理信师彬来讲,首次进驻大学时,充满了未知数。
彼时,信师彬亲自运营入驻大学项目,他表示:“来到大学食堂很偶然,也是中快餐饮集团通过2018团餐2.0升级峰会主动发出邀请,我们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才入局的。”据了解,“缘味先”石锅饭进驻江苏之初,为保证菜品口味每餐只售卖100份。信师彬笑着回忆道:“当时很多学生反映排了长时间队还吃不上,我们都第一时间表示歉意,学生也十分理解,都表示下次一定早来。”后来,随着操作人员熟练,出餐份数也逐渐增加,但每到饭点“缘味先”石锅饭档口前的排队“长龙”,在食堂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凭借着超高颜值、菜品口味及细微服务,“缘味先”石锅饭在高校食堂迅速走红,如今每天各门店均保持6000元左右日营收。吃了第一口螃蟹后,信师彬火速将成功经验复制到江苏全省,当年开店就近50家,获得当地大学生的认可。
2018年8月,“缘味先”石锅饭又在中国海洋大学开设首家大学食堂档口,9月初“缘味先”石锅饭被该校学生朋友圈刷屏。推出的石锅鸡、石锅小鲜肉等菜品尤其抢手,令学生们直呼:“大学里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顿”。截至目前该品牌在全国加盟店数量已经突破5000家,仅山东就有320家,尤以青岛、济南和泰安最多。
此外,江西已开设93家大学档口,仅南昌就有32家。在信师彬眼中,江西能够成功布局全省高校,不仅在于其产品和服务,更在于“拧成一股绳”的团结和信任。“江西有个很大的特点,这里大多数档口都是亲朋好友互相介绍的,大家相信品牌,相信身边的朋友,我就不能让大家失望。”在他看来,品牌“红火”的背后不仅在于要将全国传统饮食发扬光大,更要实现所有加盟者的共同富裕。据悉,江西省档口平均日营业额都是在3000至4000元左右,高的可达到五六千。
此外,几年间合作过的许多团餐公司陆续给“缘味先”石锅饭多次颁发最佳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
保证学生食之有“卫”
如今,水城餐饮成立时间已超10年,而“缘味先”石锅饭品牌成立也已7年之久。作为一家在大学食堂中的餐饮“小巨头”,重视食品安全也成为品牌“站住脚”的砝码。
“对于学生,饭菜要美味可口,更要健康安全。”谈及食堂档口食品安全工作,“缘味先”石锅饭相关负责人直言,在大学做餐饮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为此,在进驻大学伊始,该品牌便建立了完善的自查制度规范和后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告示,对原材料加工质量、食品质量检查、员工操作规范、菜品制作工艺和餐用具洗消等进行检查和记录,以保证学生用餐安全。
除此,鲁网·泰山财经记者还了解到,在酱料生产方面,水城餐饮旗下济南缘味调味品有限公司成功通过了SC食品生产许可,成为具有酱料合法生产资质的大型调味品厂家。该企业工作人员表示,酱料生产时采用高科技酱料加工机器,工厂内还配有抽检室、实验室等专项检验检疫部门,每一道工序均负责到人,做到卫生监管零疏漏。这极大的保障了师生饮食健康,为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基础。
建立研发团队不断创新
除了重视食品安全外,缘味先另一“站住脚”的砝码便是创新。
据了解,“缘味先”石锅饭,作为传统石锅饭创始品牌,结合了传统中餐优势,以及现代快餐特点,形成了当下较为流行的石锅养生快餐。此外,“缘味先”石锅饭菜品种类丰富,有酱香、清香、麻辣、酸辣等菜系,共计100余种菜品。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其高校食堂档口通常会提供8-10种餐品,每月根据巡店人员反馈调整菜品,确保学生口味新鲜度。
水城餐饮技术研发负责人向鲁网·泰山财经记者介绍道,“缘味先”石锅饭正常一个店开业时,提供8-10种餐品,因为菜品越多,工作量越大。另外,菜品太多可能会造成积压,出现隔夜菜情况,这不仅会降低口味,还会影响菜品新鲜度。“每15-20天,我们都会巡店,巡店人员会将菜品销售详情及用户体验等纪录在巡店手册中,以便对菜品进行更新,不断拉动新鲜感。该负责人介绍道。为了保持不断有新菜品填入,“缘味先”石锅饭还建有成熟的研发团队,均由10年以上酒店经验的大厨带领,通过举办比赛、交流等形式,不断创新,提高菜品质量。
前不久,缘味先更是进行了2.0升级版,新的缘味先更注重餐厅的就餐体验和消费者目的性消费所需要的菜品出品、环境、舒适度,不断融入时尚性、多元化元素。
以人为本做餐饮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凭着缘分我们汇聚到一起,为了共同的味道,以人为本,‘缘味先’石锅饭就此得来。” 信师彬表示,以人为本做餐饮,成为水城餐饮人频频提及的词汇,而这也正是其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据了解,“缘味先”石锅饭菜品会根据当地地方特色调整口味。“每个地方的人们口味都不一样,比如江西人比较喜欢吃鲜辣的食物,口味相对偏重,我们便会相应调整口味。”江西分公司负责人表示。据介绍,“缘味先”石锅饭还会根据学校学生特点安排菜品。“比如师范类院校女孩子多,菜品就会倾向女孩子喜欢吃的菜品,男孩子多则会安排多一些荤菜。”
不仅如此,“缘味先”石锅饭还积极应对疫情。除了在档口显要位置放置抗击疫情承诺书外,还会对学生推出优惠政策。山东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封校时,不仅会有往常免费的汤、免费吃饱的米饭,还会额外送免费饮品、在学生就餐免费发放口罩。”正因如此,在众多大学食堂档口选择关停的同时,“缘味先”石锅饭项目却逆势而为,仅2020年至今在大学开设档口1300余家。
虽然顶着“冠军”头衔,“缘味先”石锅饭却一点都不“耍大牌”,售价还是那么平易近人。爆品石锅肉沫豆腐仅售10元,而且大多菜品都在10-15元左右,有网友戏称,“ ‘缘味先’石锅饭是吃货的天堂。”
创新、以人为本、重视食品安全,让“缘味先”石锅饭成为藏在大学食堂中的餐饮“小巨头”,也正因此,许多品牌争相模仿“缘味先”石锅饭,但却从未成功。在社交媒体,从事“缘味先”石锅饭的加盟商说道“从签约的忐忑到开业后信心满满,选对项目才能看到希望,加油!”网友说“这是青春的味道”。 信师彬说:“在这里,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踏踏实实的创业,一步一步越来越好。”
< class="pgc-img">>是一个普通又漂亮的大学校园。
普通在于当下大部分大学都长这样 —— 它们以腾挪城市核心区域为代价,最近十几年才落地城市边缘。楼宇低矮轩敞、设施齐全,散落花木间,任谁看来,都是读书的好地方。
漂亮,则带有主观成分。先是春盛,操场边围栏上的蔷薇几乎垂到地上;再是春深,目之所及是深浅绿意,如果看到微小红点,那是本地樱桃熟了。往上看,天空舒旷,时不时有黑点迅速掠过 —— 校园坐落龙泉山下,此时正是各种猛禽由南向北迁徙的高峰期,它们惯会沿着龙泉山北飞。
< class="pgc-img">江祖彬,注册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主要承担《烹饪工艺》《菜肴制作技术》等课程教学。
>依着春山的读书之地,正是四川旅游学院。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探寻它的根源、当下以及未来,同时回答一个问题:这所大学为什么做得一手好菜?
简单的答案是:四川旅游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 1985 年 5 月的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也就是川菜大师和老成都市民口中的「烹专儿」。这里盛产大厨、名厨,当年川菜乃至中餐在国际上打拼出名头之时,「烹专」恰是其柱石之一。
复杂的答案则要慢慢回答,于是我们跟着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的学生上了一天课。
< class="pgc-img">江祖彬讲解烹调方法。这堂课的重点是炒、爆、熘、烧、烩、煮、蒸、炸、煎、煸、烤中的炒。
>烹饪学院的教室出奇地干净,一尘不染,这是 C2-8 教室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带来的震撼甚至超过占据教室三分之一空间的水槽、炉灶和操作台。比起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会在临近上课前才匆匆冲进教室,烹饪学院的学生到得更早、更齐,穿一水儿的白色厨师服,挺括、干净,套在里面的躯体多是纤瘦的。这是一群不到 20 岁的孩子。水槽边,值周小组的三两个人正在手脚麻利地择菜、洗菜,得把老师课上要用的食材收拾出来,一旁还晾着解冻好的鸡腿肉和猪肉,这是提前登记、申领的教具,不过一定是无法归还了。
8 点半,正式上课。这一堂的任课教师是江祖彬,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川菜制作名师。授课时,江老师声音洪亮异常,对这个几十平米的教室来说甚至有点太大了,但其他元素都和普通大学课堂一样 —— 通过详细的 PPT(幻灯片课件),江祖彬分丝析缕地给学生讲解着今天的知识点:炒。他的普通话,按照四川人的标准来说,字正腔圆,但每当需要调侃或「上价值」的时候,江老师会自然而然地切回四川话。
< class="pgc-img">菜品演示环节,学生围拢至灶台周围,近距离观摩。
>「农夫山泉,有点玄(玄,四川话,意为不太可能)。」—— 这是驳斥一个认为口头请过假就不需要补交假条的学生。
「比我还慢喃。」—— 这是调侃反应缓慢的 PPT。
「人要忠,火要空。」—— 这是回顾自己当年学厨用火,那时候是在汽油桶里燃烧焦煤。
学生自发地男女分开,围坐圆桌旁,面前摊着教材《烹饪工艺(第二版)》。一切近似任意一所大学课堂。
< class="pgc-img">江祖彬(左二)演示如何给鸡腿去骨,覃鑫(左一)在旁协助。
>20 分钟后,一切发生变化。
实践的部分开始了。江老师讲 PPT 时洪亮的声音随着一炉旺火呼呼腾起,忽然就恰到好处。这声音能穿透刀与菜板的笃笃叩响,水槽里的哗啦流水声,以及灶火和油烟机的轰鸣。此刻江祖彬要借由川菜里经典的宫保鸡丁和水煮肉片,把纸面上的知识点,即时展现出来。
学生们纷纷站起身围拢过来。江祖彬首先给鸡腿去骨,一个鸡腿在他手下翻转几次,迅速服帖地摊平在菜板上,剔出的骨头隔空一扔,进入已经加入姜片、葱段的锅里。「唱戏的腔,厨师的汤。」江祖彬用四川话讲。吊这锅汤,是为待会儿要做的水煮肉片。覃鑫同学被挑出来,在另一口炉眼上起火。
< class="pgc-img">水煮肉片不能用现成的辣椒面,在烹饪学院,必须要从干辣椒慢火炕香,再细细剁碎而来。
>「把『新一代』炕香。」江老师给出简单的指令。
「新一代」,辣椒的品种名,辣度较低,但香味浓、颜色正,被大量使用于川菜。「炕」,四川话,烹饪手段,指不加油,直接在烧热的锅具内小火烘烤出焦香。江祖彬说来无心,却像是烹饪学院教育理念的灵魂转译 —— 把新一代炕香。
挤在江祖彬身边这群 20 岁不到的学生,可不就是中国烹饪的新一代吗?「炕」是炒锅和火焰的合作,是端锅的左手配合持铲的右手,是老师将几十年的知识和经验落在一盘菜里。随着铁锅中涌出辣椒的浓香,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就此建立了对炕香的感官记忆。
< class="pgc-img">学生纷纷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筷子或勺,品尝江老师炒出来的宫保鸡丁。
>香气更猛烈了。那头,江祖彬手下已经炒出一盘宫保鸡丁,嘴里一直在大声输出技术要点,从鸡腿到鸡丁,从码料到下锅,从火候到调味,都不是绝密,任意一本川菜菜谱大抵写得清楚。但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口所尝,则大有不同。现代人少有能看到一道菜在厨师手中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更别说还一直伴随着零延迟的评论音轨,「认识你的食物(Know your food )」是很多饕客的追求,在烹饪学校,它却是日复一日。
江老师给出下一道指令:把炕好的辣椒细细剁碎。水煮肉片不应该用现成的辣椒面,烹饪学院负责正本清源,虽然市场往往更现实,但至少在 C2-8,热油浇淋的辣椒面,要从干辣椒慢火炕香再细细剁碎而来。
< class="pgc-img">芭蕉林下的磨刀石阵。
>目光越过师生,能看到走廊对面墙上贴着一溜儿名厨介绍,这和教室里的热火朝天相得益彰。
目光再望得远一点,开放式走廊外填满了茁壮的芭蕉叶,两层楼那么高。与众不同的是,在这一丛芭蕉树树根周围,立着一圈半人高的碑状石板,顶部平滑而微凹。不知内情的我们以为这是一处粗劣的园林造景,然而真相是这是学生们日日磨刀的磨刀石。每一天、每一年,都有学生在这里细细打磨那把有自己编号和名字的菜刀,30 年前的英国作家扶霞这么做过,30 年后,00 后的学弟学妹还在这么做。
< class="pgc-img">在中餐烹调实验室,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实践刚刚课上学习过的菜品。
>更活色生香的一幕接下来上演:学生得上手实践了,一个班要炒出 20 多盘宫保鸡丁和 20 多盆水煮肉片,江老师负责挨个品尝、点评并给出分数(百分制)。
全班挪步到隔壁的中餐烹调实验室,学生纷纷去一个大筐里翻找自己的菜刀,在扶霞的《鱼翅与花椒》中,30 年前的烹专学生,要随身携带那把巨大的中式菜刀。现如今变成了统一管理,课前领取,课后交还,时代终究是不一样了。
接下来分工协作:一半同学先当墩子,将鸡腿按方法去骨、斩丁,猪肉切片,改刀大葱、莴笋,姜片也改成规规整整的矩形;另一半同学则每人端一口锅,守着火,要炕出一大碗「新一代」。
< class="pgc-img">「油锅不离人」早已被反复强调,仍有粗心的学生忘记,引发一场意外。江祖彬立即给出指示:「盖上锅盖!」
>保鸡丁和一盆水煮肉片端了出来。现在轮到弟子们,多少有些忙乱:去骨的同学在和鸡肉、鸡骨拉扯,江老师不得不再次上手点拨;忽的,鼻子又闻到一股气味,他喊起来「炕过了,焦了焦了」,身后便叮咣一声,有人将锅端离了火。
又有那蒜苗、芹菜、莴笋、大葱领少了的,马上咚咚咚跑下一楼:一个大房间里,几个四川孃孃手脚轻快地分拣着一大桌蔬菜,这是学生要整理、清洗、烹饪,以及有相当概率要「糟蹋」的对象。
< class="pgc-img">江祖彬为每一盘学生制作的宫保鸡丁打分。
>等学生陆续出菜了,烹调实验室的气氛又为之一变。统一是普通白瓷盘装着的宫保鸡丁,乍看品相统一,细看又各有不同。端着盘子走向老师的学生,有人忐忑、有人自信、有人讪讪的。赶上几个人端着各自的菜一同前来:打头儿的那一位或紧张或嬉皮笑脸,还没轮到的则在身后探头探脑。这幅光景直叫人觉得青春正好。
江祖彬对每一盘宫保鸡丁「望闻问切」,而后三言两语点出问题,可以具体到是哪个环节出了何种岔子,每个学生听完都露出类似醍醐灌顶的表情。随后,江老师俯身开始在花名册上找学生的名字,给这份宫保鸡丁判一个分数,记录在案。拿了成绩的同学再走回操作台前,从工作服臂袋里抽出筷子,自己尝尝,再尝尝旁人的那盘,仿佛要辨明为啥自己要比旁的同学少 3 分。我们自然没有放过建立赏鉴宫保鸡丁体系的难得机会,一盘一块地尝下来,从最低分 64 分到最高分 88 分的宫保鸡丁皆落肚,便越发觉江老师那第一盘的功力。
< class="pgc-img">覃鑫,四川泸州人,现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本科,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二年级生。
>午后,天气陡然热了起来,几乎是夏天了。下午没有排课的覃鑫带着我们在学校里转悠。上午烈火烹油的喧闹场景再度让位给平静悠然的大学生活。体育场、图书馆、宿舍楼,以及着便装急急忙忙去赶下午第一节课的学生在眼前渐次经过。
在覃鑫和他的导师曾渝棣口中,烹饪学院又展开了不一样的维度。
如今的烹饪学院,主要招收四川生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从高职升上来的,已经具备相当基础。覃鑫是泸州人,便是从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考入本校本科,并且还有继续读研的打算。他所在的专业烹饪与营养教育,作为烹饪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旨在培养烹饪与营养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从占比约 50% 的专业教育和 18.5% 的集中实践学分比重分配,可见学院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这是一条又工匠又学术的路径,经由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走来,显得顺理成章。
< class="pgc-img">通过川菜人工智能,两个人即可完成 200 人的配餐。
>老人口中的「烹专儿」,也许真要停留在历史里了。如今烹饪学院已经引进了大量学术人才,和原本的工匠人才一起「炕」川菜乃至中餐的新一代。曾渝棣负责的川菜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能通过大数据把整个餐饮链条「管起来」。未来的厨师,可以是经理人或企业家,可以是硕士、博士,他们所能及的必然是一个更新的天地。
有这么一幕,让我们印象深刻:覃鑫带我们参观了学校食堂,二楼的「智慧餐厅」正是由川菜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出品。在这里,够 200 人食用的菜品,仅需一两个像覃鑫这样的学生在背后控制炒菜机器人即可完成。人工智能、预制菜是不是中餐更好的未来,也许还有讨论的空间。但大时代决定,这条路是一定要走的一条分叉小径。
一天的时间很短,但这一天足够我们确认,这里有传统、严谨,也有好味道。至于它可以许下的未来,我们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