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奶茶消费报告显示,中老年人也开始喝奶茶了:线上点奶茶涨25%,整体奶茶消费涨10%。此外,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爱喝奶茶:广东奶茶消费全国第一,浙江、江苏等紧随其后,而北方仅山东和河南上榜。广东人每周人均比东北人多喝掉2.5杯奶茶。你喝奶茶了吗?
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奶茶虽然好喝,但也不要“贪杯”啊!
受访专家认为,饮奶茶过多可能有以下四方面健康隐患。
热量过高。长期摄入过多热量会导致肥胖、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奶茶中使用的奶粉及相关配料都是高热量食物。每100克奶粉含碳水化合物约50克,含脂肪约20克,如果是甜奶粉或全脂奶粉,糖和脂肪含量更高。糖纳红豆、椰果、珍珠等都是加工食品,前两者配料中,白砂糖含量都排前三位,而珍珠中虽没有加糖,但其本身由木薯淀粉制成,热量也很高。调制奶中加的糖浆等,糖含量也高。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说,添加糖摄入量每天不应超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而一杯奶茶下肚,很可能就超出了一天的糖摄入标准。此外,所谓“无糖”奶茶用的也是已添加糖的调制奶,并非真无糖,喝太多也不好。
咖啡因过量。咖啡因含量取决于茶水浓度,除了用茶包泡,还有的是用茶叶提取物或茶粉冲泡。近两年,上海市、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都曾对当地数十款奶茶进行检测,发现奶茶中咖啡因含量平均分别达到270毫克和334毫克。朱毅表示,咖啡因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400毫克内,过量可能会睡眠紊乱、心跳过速等。
加冰、不卫生伤肠胃。夏季炎热,人们更青睐冰奶茶,但喝冷饮,尤其快速喝下,可能造成胃肠不规则收缩,甚至腹痛或腹泻等。此外,奶茶店卫生和用料规范也十分堪忧。今年7月,甘茶度某北京加盟店就被曝光,店员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烂芒果好坏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使用隔夜的茶等。今年5月,苏州一家喜茶加盟店也被顾客喝出过绿头苍蝇。
反式脂肪摄入。每人每日摄入反式脂肪不应超过2.2克,过量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反式脂肪藏着很多物质里,植脂末就其“藏身大户”之一。据奶茶店员介绍,三、四线城市的奶茶店,为节约成本会用奶精代替奶粉,有的店直接用奶茶粉冲调。奶精、奶茶粉中都含植脂末。现在比较流行的奶盖,一般由奶霜粉、水、淡奶油按比例混合后打发而成或直接用奶盖粉调配,其成分中的植脂末含量都排第一位。
(原标题:春天第一杯奶茶来了!中老年人线上点奶茶涨25%)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央视网、人民网、网友评论
流程编辑 :tf020
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文杰
这些地方,比520的甜度还高。
《国家统计年鉴2021》对全国各地区居民家庭人均糖类消费量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31个省份中,居民家庭人均食糖消费最多地区是西藏(4千克/人),重庆第二,四川和甘肃并列第三。
一向给外界留下爱吃甜标签的江浙沪、广东、福建没有排进前五名——广东、福建、浙江分别为第七、八、九位。
这10个最爱吃糖的省份中,有5个位于南方(西南、中南)、4个位于北方(西北、华北),还有1个位于东部。
图源:Pexels
西藏人爱吃糖,是因为地处高原、高寒地区,人体容易进入缺氧状态,而糖能有效缓解缺氧症状,还能补充体力,使人体感舒适。因此,在当地人每日必喝的酥油茶中,经常会加入糖或果仁,糌粑面等食物也都需要搭配糖、酥油等食用。
令人意外的是,无辣不欢的重庆也是吃糖大户。
其实在古代,重庆就已是产糖之地,有着吃糖传统,由此逐渐演变出许多以糖作为主料的地道美食。《蜀中广记》中提到的“蜀人作食喜煮饴蜜以助味”,“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用蜜”,正是记载了当地饮食以蜜甜口味为主。
爱吃糖十强:南方偏多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全国人均食糖消费量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西藏、重庆、黑龙江、甘肃、四川、青海、广东、福建、浙江、宁夏。
总体而言,南方地区比较嗜甜。
但最能吃糖的地方,是西藏。
数据显示,西藏2020年人均食糖消费量达到4千克。同年,全国人均食糖消费量为1.3千克,这就意味着西藏人均食糖消费量是全国水平的3倍多。
西藏排名全国第一,而且远超其他省份——排名第二的重庆(2.7千克),只达到西藏人均食糖消费量的六成。
但重庆爱吃糖,也是出乎意料的。
从数字来看,重庆2020年人均食糖消费量为全国人均食糖消费量的2倍多,是第三名黑龙江的1.5倍。
大众印象中爱吃甜的江浙沪,没有一个没有进入前五名,只有浙江挤进了前十名,排在第九名。爱喝糖水、甜汤的广东、福建也未能进入前五,分列第七、第八名。
排在全国人均食糖消费量榜倒数十名的省份,分别是山东、湖北、贵州、安徽、江西、海南、陕西、山西、江苏、北京。
从分布来看,这些不爱吃糖的省份集中在北方,如山东、陕西、山西、北京。南方则少一些,只有贵州、海南。
但放在全国来看,北方地区偏爱吃糖的省份比南方地区多。
根据上述统计能发现,超过全国人均食糖消费量的省份有16个,分别是河北、内蒙古、新疆、吉林、云南、上海、宁夏、浙江、福建、广东、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重庆、西藏。
这16个省份中,有8个省份位于北方(东北、华北和西北),6省份位于南方(中南、西南),还有2个省份位于东部。
西藏人、重庆人吃糖长大
人对甜味的偏好是与生俱来。
比如西藏。当地人爱吃糖,是因为太冷了。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个高度是世界最高大楼迪拜塔(828米)的4倍多。在西藏,有80%以上的地方高度超过4000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位于西藏,西藏甚至被称为“世界屋脊”。
因为海拔高,西藏多数地区的气温相比内陆地区偏低。拉萨、日喀则年平均气温比相近纬度的城市低10-15℃。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盛夏8月气温也只有10℃左右,夜间气温甚至会降至0℃以下。
对长期居住在高海拔且严寒地区的人来说,氧气浓度偏低会造成胰岛素敏感度提高,因此整体的血糖会降低。按照国民的膳食习惯,糖的摄入以占总热量60%-70%为宜,而对于高寒地区或者热能消耗大的人而言,由糖供给的能量应该高达85%以上。
由此来看,在西藏生活的人确实需要从糖分里获取更多的热量。
健身教练口中的“热量炸弹”——糖,就成了不错的选择。因为糖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供给热量,葡萄糖和糖原可以通过有氧和无氧代谢的方式释放能量。
在西藏,喝奶茶、吃甜食是当地人的日常。
西藏酥油茶 图源:视觉中国
正如广东人饮茶一样,西藏人每日必喝酥油茶。制作酥油茶时,需要先从牛奶或羊奶中提取酥油,再用茶砖煮茶汤,随后将酥油和茶放到一个皮袋中,扎紧袋口,用木棒用力敲打,使其成为乳浊液。这道流程被称为“打”酥油茶。
酥油茶煮开后,空气中都弥漫着奶香的味道。在喝茶的时候,西藏人还会在茶里加糖或果仁。乳制品加上糖,热量可想而知。
西藏人日常主食之一糌粑面,食用时也需要加入少量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以达到御寒、解乏、充饥的作用。
论吃糖,重庆也是嗜甜大户。
重庆产糖历史久远。根据《容斋随笔》记载,宋代时中国有五大蔗糖产区,其中蔗糖质量最高的遂宁产区与重庆潼南区(以前的潼南县)接壤。因此重庆潼南一带,早在宋代时期就已经学会种植甘蔗、熬制土塘(红糖)了。
本就产糖,重庆人轻易养成了吃糖的习惯。更何况,趋甜是人类的本能,重庆人舍不得抛弃这种快感,许多本土美食也就与糖有关。
夏季的重庆,总能在街边看到装着几个大桶卖红糖冰粉的小推车。推车老板用大铁勺挖一勺冰粉放进碗里,再淋上一勺红糖汁,将冰粉捣成小块让它浸泡在红糖汁里。
这一口下去,才算拥有圆满的夏天。
红糖冰粉 图源:视觉中国
以糖为灵魂的重庆美食,除了红糖冰粉,还有红糖凉虾、红糖醪糟小汤圆,一冷一热,夏季祛暑,冬季暖心。尤其是在吃完热辣的火锅后来上一碗,油腻与辣意一扫而空。
不仅是街边小食,端上餐桌的重庆美食,一样少不了糖的提味。
宫保鸡丁就是讲究酸、甜、咸味的平衡的例子。不能过咸也不能过甜,制作中需要加入适量的陈醋、砂糖、酱油等调制。
重庆最地道的夹沙肉(又名甜烧白),也是以甜味领衔。甚至在古代,甜味寓意富足。只有在有喜事的大场合,重庆人才会吃夹沙肉。
就连重庆火锅,底料都有糖的身影——加入冰糖,不仅是调味,保持汤底原有的鲜、香、麻、辣,又能中和、消减火锅底料的辛辣口感,保证食物入口辣而不燥。
在重庆,甜与辣并非不可兼容,反而是以甜解辣、以辣解腻,两种口味美妙融合,构成一个立体重庆——朋克而又柔情。
茶界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搅局者——中国邮政。
邮氧的茶一杯7元起
中国邮政跨界开奶茶店
正所谓,这个时代,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同行,也有可能是跨界!中国邮政画风突变,跨界开起了奶茶店。
近日,#中国邮政成立奶茶店#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福建省网友称,自己家楼下的中邮大药房开了一家奶茶店,名为“邮氧的茶”。
据媒体报道,奶茶店为中国邮政福建公司入股的中邮恒泰药业开办的业务。中国邮政福建公司回复称,奶茶店并非邮政业务,也暂无相关发展规划。
事实上,邮氧的茶只是依托于邮政大药房门店的一个窗口,工作人员操作台后面即是药房,堂食也只有门口露天的两个位置。从菜单上来看,各个茶饮品价格在7~23元之间,包括纯茶、奶茶、果奶、水果茶四大品类。价格最高产品为“燕窝鲜牛乳”。
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这一消息迅速在社交平台发酵,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真会取名字”“有点想喝”“就想问自己员工去有没有优惠价”“我知道邮政开药房开超市,真没想到会卖奶茶”“这个跨界实在意想不到”“五百强奶茶店”......甚至还有网友调侃道:“就想知道点奶茶包邮到家不?”“想知道出货速度怎么样?““希望它的奶茶不会像邮政快递那么慢。”
来源:微博截图
当然,个别社交平台显示,也已不少网友已经“闻名”开始去“打卡”。从网友的反馈来看,排队的人超级多。
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开奶茶店,中国邮政已酝酿许久。
据启信宝显示,目前该奶茶店运营公司为福建省邮氧的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所属行业为批发业,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实际控制人为于宏。经营范围包括外卖递送服务、食品经营、城市配送运输服务等。
该公司于去年10月就申请注册了“邮氧的茶”的商标,从商标图形来看,和热搜图片中奶茶门店的商标相似。虽暂未发现该公司与邮政系统的关联,但其在媒体报道中被认为是“邮氧的茶”的运营主体。
此外,中邮恒泰药业有限公司,也已在去年11月申请注册“邮氧的茶”的商标。
资料显示,中邮恒泰药业于去年10月,新增经营范围:餐饮服务;食品互联网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销售预包装食品)等。
股权穿透后,该公司最大股东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启信宝
官网显示,中国邮政集团是国有独资公司,公司依法经营各项邮政业务,承担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受政府委托提供邮政特殊服务,对竞争性邮政业务实行商业化运营。
经过多年持续发展,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已转型升级为实业与金融相结合、业务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竞争实力得到增强,企业效益明显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2020年《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第90位,在世界邮政企业排名第2位。
2020年底一项数据显示,中国邮政依托自身遍布城乡、覆盖全国的优势,坐拥近9千个揽投部、5.4万个营业支局所和42万个信息系统完善的合作邮乐购站点资源。如果按照这个铺开,邮氧的茶的规模可见一斑。
另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奶茶店,中国邮政开出的咖啡店——邮局咖啡已经在厦门当地颇有名气。邮局咖啡大概在去年下半年落地厦门,整体店面不大,但复古怀旧风颇有韵味,不少网友前往拍照打卡。具体到产品上,邮局咖啡目前咖啡款式并不多,人均价格在20~30元之间。
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卖奶茶,开咖啡店,热闹的饮品圈迎来了“国家队”。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邮氧的茶,还是邮局咖啡,除了做奶茶、卖咖啡,也负责门店本身的业务,比如药品零售以及寄信、交电费等各项邮政业务,体验感十足。
奶茶经济火热,有公司做到即将上市
青年人是主要的消费群体
中国邮政悄悄入局,映衬了中国饮品市场的狂热。奈雪的茶即将登陆港交所敲钟,喜茶也奔赴在IPO路上,新晋奶茶霸主蜜雪冰城杀入大街小巷.....而新晋咖啡独角兽Manner被风投机构疯抢,估值暴涨。
据此前媒体报道,2020年,中国奶茶市场投资规模超40亿元,市场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有86%的奶茶消费者每周至少消费一次,而每天至少买一次奶茶的占比也达到12%。
奶茶头部品牌喜茶、奈雪的茶估值分别达160亿、130亿元,奈雪的茶还准备上市。
整理:21世纪经济报道
对此,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分析,青年人是奶茶主要的消费群体。而在这之中,又以大、中学生和白领群体为代表。艾媒数据中心数据显示,超七成大学生用户每周喝奶茶次数在1次以上,35.3%大学生每周喝2-4次奶茶,甚至有5.9%大学生每天喝一次或以上奶茶,从来不喝奶茶的大学生仅为7.2%。
再看白领群体,在2021年1月中,中国31.1%白领群体每周喝奶茶2-4次,25.1%白领群体每周喝1次奶茶,26.9%白领群体每月喝一次或更少,而仅有10.9%白领群体从来不喝奶茶。
此外,中老年人也开始喝奶茶。3月9日,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发布的春季奶茶消费报告显示,中老年人也开始喝奶茶了:线上点奶茶涨25%,整体奶茶消费涨10%。
张毅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创新,奶茶已由早期从台湾传过来的珍珠奶茶等单一品种向多元化、健康化转变,奶茶主力得以由年轻一代向中老年人等群体延伸和扩散。
其次,喝奶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向前发展,中老年人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对奶茶等饮品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饮”领潮流也成了中老年人追赶的方向之一。
而如今的新式茶饮更是从原始的粉末时代剥离开来,健康程度得以提升,这对于追求“养生”的中老年人而言更具接受度。因而,品牌方若在品种中把握好多元、健康这两大要素,抓住消费者的口和胃,吸引不同阶段和类型的消费者仍具有很大潜质。
来源:中国邮政官网、中国基金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来源: 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