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12年后,董小姐终于在这座城市拥有了一盏自己的灯,也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确切地说,不仅拥有,还开了个极好的头,开业即卖爆,有探店博主主动要求帮忙宣传,被她拒绝了。
董小姐开的餐厅叫做“BUZZ”,开业一周后,她把团购套餐挂上抖音,仅4天就卖出97万。在过去的北京餐饮业,这种节奏实属罕有。但现在,年轻的前互联网人带着新媒体思维闯入实体经营,让这种速度成为可能。
从互联网转行来的新餐饮人,了解用户喜好,熟悉线上的新潮玩法,清楚对一个新店来说每个阶段最重要的什么,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营销方式带来的良好流量和机会,加之特色的餐品基础,董小姐的小店迅速被许多用户熟知,成为所在街道“最靓的仔”。
一、像蜜蜂一样
流量来得太快了。团购套餐上架抖音没多久,客人就在门口排起长队,室内室外的露天圆桌也迅速坐满,后来的客人只好被引入地下。这家名为“BUZZ”的精酿餐吧位于日坛公园对面,这是条稍显冷清的街道,附近没有新潮的商场,也不是餐饮商家的聚集之地,论地段的繁华程度,位置其实并不算优越。客人们都是从抖音上找来的。
7月20日,BUZZ精酿餐吧开业刚刚一周,店铺的抖音账号发布了第一则视频,上架了店内的团购套餐。当日,后台数据显示,套餐有超过200万曝光。这是一个让BUZZ的老板董小姐吓一跳的数据,而很快,更出乎意料的数据出现了,4天内,BUZZ的团购套餐在抖音上卖出了总计97万元的销量。
“现在我们店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老板董小姐说。虽然离三里屯只有几公里,BUZZ精酿餐吧所处的地域却完全没有三里屯那么热闹,少有写字楼和青年社区住宅,有喝精酿需求的顾客并不多。刚开业时,BUZZ每日营业额大约为8千,而像同等规模的店铺,一天大约需要达到2万营业额才算正常水平。
董小姐和合伙人很快想到了在抖音上找探店达人做推广。两人都曾在互联网行业深耕了十几年,流量、获客、推广都是过去信手拈来的工作日常,“我们了解运营推广需要什么,就用过去的经验,复制到这家店上。”抖音的用户覆盖面广、内容流量范围宽,是新店启动上线的好选择。
事实上,筹备酒吧时,董小姐已经准备好了BUZZ精酿餐吧的抖音账号。在这之前,董小姐自己拍过短视频,内容是喝酒聊天,讲搞笑段子。开店前,她考虑,“如果店铺也有自己的线上自媒体账号,并且能自带流量,对于店铺的宣传,各方面都会有良性促进。”
7月20日,董小姐也在抖音上进行了一次直播,她原本只是想随便试试,没想到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凭借自然流量,团购套餐就卖出1万多。随后十几天,她几乎每天都会播,每次播两三个小时,最多的时候,一场的观看有几千人。
流量迅速涌上,这家新店也迎来了挑战。
在董小姐的预期中,光临BUZZ的客人应该主要是来喝精酿的,因此,BUZZ后厨面积只建了不到三十平方。因为对餐食标准的讲究,BUZZ没有预制品,所有食材,包括泡菜和配菜,油醋汁和沙拉酱,都由BUZZ厨房团队研制。作为主餐的烤鸡和烤肋排最需要时间,烤鸡需要提前用茶叶浸泡10个小时,每日供量有限,主厨一早到店烤制,一锅能出不到30只。这样的出餐量,完全无法满足前来探店、蜂拥而至的客人。
尽管如此,董小姐的第一目标还是不能降低餐品的标准,店内的精酿拿过奖,主厨做的汉堡也几次拿过奖,厨师和食材都是精挑细选的,董小姐说,不能砸了自己招牌。
突然暴增的流量也考验着这家新店的接待力。上架抖音生活服务团购套餐之后的几天,进店核销的顾客多到几乎“难以正常运转”,店内有8位服务人员,人手还是不够。董小姐也加入了基础工作,站在后厨洗了很久的杯子。
提起那几日,董小姐和合伙人的感受是“疯狂”。就像这家精酿餐吧的名字——“BUZZ”——意思是蜜蜂振翅的声音,读起来,发音很像打开啤酒瓶盖的声响。他们说,这个词是做人,也是做生意的准则,要像蜜蜂一样勤勤恳恳。
二、做更实在的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董小姐的身份是互联网人。2014年,在互联网领域有了一些经验的董小姐和朋友一起创业,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那是创业最好的时代,她挣到了钱,实现了在北京站稳脚跟的心愿。
钱赚了不少,但董小姐内心一直有种虚浮感。她觉得自己只是在幸运的时机,用了聪明的方式,赚到了些快钱。“行业门槛低,没有核心技术,也没有自己的关系用户,能挣到钱主要是因为我们较早进入行业,但随着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这个领域,可能随便一个人进来都能做到,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如董小姐预计的,2019年底,她所在的行业真的越来越困难,她顺势撤出。那段时间,她开始反思。“在创业过程中,我们没有沉淀,做了很多事情,但都是虚无缥缈的、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东西。相当于被那个时代的风口推着走,我们是裸泳的人。”
互联网行业泡沫太多,董小姐觉得,做实体可能更实在。下一个事业阶段,她想做一些需要日积月累,付出努力,能够沉淀的事情。身边的朋友很多在餐饮行业,她耳濡目染,也对餐饮业有了些了解,从移动互联网退出之后,她开始进行餐饮投资。
起初,那是一段无忧的日子,后来,董小姐也觉得厌倦。“从个人角度来看,做投资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收益。财产和金钱可能会有增长或变化,但对我个人来说,我感受不到自我的增长,我每天只会享受,吃喝玩乐,时间长了也很没意思。”
董小姐自己去经营一家店铺的想法,几年的餐饮投资,与餐饮业朋友的交流,她了解了许多流程化且成熟的经营知识。她希望真的切身经营,了解得更深入,她找到了已有成熟的品牌创立经营经验的合伙人,一起打造了BUZZ精酿餐吧。“你知道一家店的运营,从前厅到后厨,再到营销推广,整个过程,这很有意思。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亲身经历并积累自己的技能,未来,我再开店时会变得更轻松,也许我还可以创立自己的品牌。”
开业前两个月,董小姐与合伙人、餐吧的主厨一起搞定了菜品研发内容,自媒体账号和内容风格也准备完善。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培养了她对数据的敏感度,BUZZ正式营业后,每天的营业额,抖音团购套餐的售卖与核销情况,不需要刻意进行总结,她一眼就能看明白。
自己经营餐吧,比不得做投资时的悠闲,董小姐一下子变忙了。每天都需要到店,把控店铺运营的整体情况,指导服务员的服务状态,出餐水平的稳定性,有时还需要与客人做深入的社交。每晚,她几乎要凌晨两三点才能睡觉。
辛苦有时也是享受。“因为食品和酒是进嘴的,不是谁说好喝就好喝,要做到真好,菜品好不好吃,体量好不好,所有的反馈都是真实的。”董小姐喜欢这种实打实的快乐感。
三、开餐厅,互联网人有自己的玩法
董小姐认为,对一家新店来说,人气最重要。“路过的人看,他们家生意挺好,今天就先过来吃了,如果今天没时间,客人可能也会想,我下次是不是过来尝一尝。”仔细计算盈利的话,在抖音做优惠套餐的线上推广,短期可能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增收,但董小姐明显感觉到,客人对自己店的认知度提高了。
做生意也像做人,董小姐相信,真诚才能让人走得更长远。虽然BUZZ精酿餐吧开业初期的套餐价格实惠,食材成本又很高,她也坚持不损减质量,为了降低成本而用差一些的食材。“我们始终坚持,无论是团购,还是其他类型的客人来店,都不会因为是团购套餐就提供打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团购套餐能赚多少钱,毛利能达到多少,不是董小姐和合伙人最关心的事。他们认为,用户价值应该建立在商业价值之上。“开店,与蜜蜂是一样的,需要有情怀和认真,不能随意投入。”
在这两个年轻的前互联网人眼中,真正会玩的老板,一家店铺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会有不同的推广策略。前期要全力以赴,中期则要开始进行产品转型,后续还要踩刹车。“如果刹车踩不住,就不能盈利。策略是有的,但我们会先解决流量问题,这才是我们现在最该考虑的问题。”
第一次自己经营餐吧,董小姐在意每一位来店的客人。她经常进行餐厅回访,询问客人用餐体验如何,餐服和酒服也在不断优化。除此之外,她还会进行锁客的二次营销,尽可能地开发更多活动,来实现客户的需求。
真诚真的能够打动客人。BUZZ的好客人很多,有一个最令董小姐印象深刻,每次都很主动地要求董小姐,千万不要给自己打折,他拒绝任何优惠,只是单纯地想支持BUZZ的生意。公司的团建活动,也会申请到BUZZ来举办。
董小姐在意反馈的真,哪怕是真的批评。“尽管,很多商家通过诱导方式引导顾客写好评,但如果用户真的觉得不好,他们也一定不会愿意写好评。我不要求顾客给我们好评的,所以只要愿意写好评,一定是很爱我们的用户。”
对于店铺未来的运营策略,董小姐很有信心。经验告诉她,在善良真诚的基础上,只要有信念感,梦都是会实现的。
大学刚毕业时,她也没有那么确定自己要做什么,像所有年轻人一样迷茫。父母让她回老家工作,她就回了。回家后,她的目标反而清晰了,因为终于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再次回到北京,她信念明确,自己要在这个城市立足。
她印象很深,当时自己站在天桥上,看着高楼大厦,想,“为什么没有一套房子属于我呢?”
如今,北漂12年后,她在北京拥有了房子,也终于能够坐在属于自己的餐厅里,吃上一顿饭。“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当初的梦想实现了,她觉得以后还会更好。
编辑 龚蕊
网9月4日讯(记者 陆彦蓉)“说好的毛利率50%,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高。”2022年,市民于先生与山东饭先生菜小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饭先生菜小姐公司”)签订了一份联营店合作协议书,在上海开了一家“炫田·大院·方便面炒鸡”。运营了16天后,于先生认为在营业过程中产生的毛利润与开店前饭先生菜小姐公司承诺的并不一致,于是向公司负责人提出退款。由于双方协商未果,于先生将饭先生菜小姐公司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该公司退还于先生6000元,然而从出判决结果至今,已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于先生仍未收到退款。
加盟炒鸡店营业毛利润与宣传时不相符
2022年,通过饭先生菜小姐公司的推销,于先生得知有“炫田·大院·方便面炒鸡”这一品牌项目,经过了解于先生觉得该项目不错,2022年8月份与该公司签订了一份《炫田·大院·方便面炒鸡联营店合作协议书》并交纳保证金1000元,双方约定品牌技术加盟费共为25000元。于先生表示,按照协议约定公司给提供统一的营运操作规程、装修设计方案、原料采购渠道。
签完合同一个月后,于先生便正式开始营业,然而在营业过程中,于先生觉得实际毛利润根本达不到饭先生菜小姐宣传时所承诺的50%。“一开始宣传说毛利率能达到50%,但实际30%都达不到。”按照协议约定,品牌技术加盟费的缴纳方式为于先生赚取的收入直接进入到饭先生菜小姐的公司账户中,该公司扣除30%的费用后,再将剩余的款项打到商户的账户中,直到扣满24000元为止。“一共干了16天,交了10349元,加上保证金1000元,一共11349元。”
要求退款无果商户将公司告上法庭
由于于先生认为实际营业过程中的毛利润与饭先生菜小姐承诺的不相符,于是向该公司提出了退费,“我找他们理论,结果他们说为什么别人的毛利润能达到就你达不到,把责任都推卸给我。”由于双方一直没有协商一致,于先生将饭先生菜小姐公司告上了法庭。根据法院判决,饭先生菜小姐需要退还于先生保证金1000元,加盟费5000元,共6000元,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判决下来之后这都两个月了,他们公司到现在都不退钱,给负责人打电话还关机。”
对此,信网联系到饭先生菜小姐公司的负责人,他表示,此前的确与于先生打过官司,退款的情况将会按照法院要求执行,但是对于具体退款时间负责人表示并不清楚。“法务还没跟我跟进啥时候退,我要跟他核实一下。”针对于先生所说,毛利润无法达到50%的情况,该负责人告诉信网,因为公司是做外卖的,50%是公司的正常算法,而于先生在上海做堂食,房租较高。“我们针对他所在的城市,已经做出调整,定价升高了满减配送费降一下,这样毛利率就升上来了,毛利润是超过了50%的。”
负责人称:核实后将按照判决书退款
该负责人表示,原本并不打算给于先生退款,公司并没有违反合同,但是本着协商的态度所以将退还其6000元。“我是要退给他钱,但是我不知道判决结果走的流程到哪一步了,我问一下法务,核实之后就会给他退款。”
信网通过搜索发现,此前也有商户投诉过饭先生菜小姐公司,原因同样也是达不到宣传的利润想要退款。为此,信网咨询了山东齐岳律师事务所的江永金律师,他表示,当商户遇到此类情况时,可以携带相关材料、证据,向主管部门投诉,由主管部门进行调查解决,如果商家存在违规情况,主管部门有权进行处罚。
查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餐饮相关企业共注销吊销37.3万家,其中奶茶店8万家,快餐小吃店12万家,火锅店1.2万家。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再见了,我的第一个小店,再看看最后的样子吧……最终还是向疫情低头了。”小红书用户Yan木子妍在今年5月9日发布一条视频,画面中是已搬空的港式茶餐厅门店。
她在文案中写道:曾经的我们对此充满激情和希望,到最后却毫不犹豫地闭店……只想及时止损……在能力范围内我们已经尽力了。
< class="pgc-img">图源:小红书@Yan木子妍
>翻看她的主页,发现8个月前,这个女孩还在兴致勃勃发着小店装修vlog。像这样记录疫情中坚持与挣扎,最后依依不舍告别餐厅的内容,在社交媒体铺天盖地。
闭店,成为近3年来餐饮行业逃不开的关键词之一。自2020年初疫情开始,中国餐饮行业收入整体跌回到2017年的水平。据联商网统计,2021年至少有25个餐饮品牌出现关店或直接宣布离场。
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餐饮相关企业共注销吊销37.3万家,其中奶茶店8万家,快餐小吃店12万家,火锅店1.2万家。
闭店背后,是餐饮行业头顶挥之不去的“三高一低”阴霾。
一
所谓“三高一低”,指房租高、原材料成本高、人力成本高、利润低。在整个餐饮成本中,往往呈现出“343”的趋势,即房租、原材料、人工的成本占比分别为30%、40%和30%。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直言,这是餐饮行业一个比较扭曲的现象,由于成本三高,导致有时毛利甚至能高达70%,而净利却只有10%甚至5%左右。
太平年月,“三高”问题或许尚有转圜余地,如今疫情下实体店铺收入锐减,“三高”就成了压在餐饮行业身上的三座大山。
大品牌如海底捞,部分新店租金可享受减免及装修补助。原材料方面,海底捞有自己的原材料工厂。但人力成本同样居高不下,据海底捞财报数据显示 ,其人工成本占收入的比例由2018年30%上升到2020年的42%。2020年,海底捞的员工成本同比上涨11.6%。
< class="pgc-img">>海底捞人力资源负责人曾算过一笔账,每个新员工的招聘成本高达1800元。
而对于餐饮行业中超八成没有规模优势的小微商户而言,顽固的房租成本和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支出就更难撼动,唯有人力成本或许仍有松动的空间。
那么人力成本能压缩到何种程度?让我们来看看登峰造极的麦当劳:从以往财报来看,其净利润基本可达40%以上,这几乎和很多中餐品牌的毛利率相埒,而它的人工成本极低,只有5%。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差异?因为它在进化过程中摆脱了大部分中餐厅的通病:人力浪费。
80、90后童年第一次去麦当劳这类西式快餐店,或许都曾不适应。因为没有服务员会到座位上点单、送餐,我们需要自己去收银台下单、取餐。
不仅如此,西式餐饮品牌的店员往往身兼数职,若后厨空闲,他们会跑到前台帮忙收银,或去客区打扫卫生。
与之相比,非用餐时间段的中餐厅,常常是这样一幅景象:黑着灯,服务员横七竖八躺在椅子上,或刷短视频,或睡大觉。与此同时,岗位职能划分非常“严格”,发传单的店员只会在门口站着,打扫的阿姨也不会给客人点单……
< class="pgc-img">>通常,中餐厅主要在中午、晚上各三小时左右的饭点营业。支付全额工资,只为全员在非营业时间段集体看店,这何尝不是一种成本浪费?
“我们会发现,很多中餐厅的人数配比远远高过西式连锁餐厅,原因在于西式快餐品牌的大部分岗位是通岗,即员工只要通过培训,一个人就能干所有岗位,这样人力效率能够大大提高。”秦朝说道。
因此降低人力成本的对症良药,便是灵活二字。秦朝表示,目前来看,餐饮行业人力成本优化的手段有两种,第一种就是灵活用工,用小时工的方式精切工作时间;第二种是灵活排班,用高效率排班的方式来解决效率问题。
这副药剂在国内其实不新鲜,经常在做上市准备的餐饮企业中出现。
据海鲜火锅品牌七欣天递交的招股书显示,为降低员工成本,七欣天于2020年选择与第三方人力公司合作,通过外包员工及小时工实现降本增效。
具体来看,外包员工成本在集团员工总成本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18.9%持续攀升至2021年三季度末的48%,成为七欣天集团劳动力的主要来源。相对应地,员工成本占比由2019年的23.9%降至2021年前9个月的17.2%。而利润则由2019年的0.81亿元上涨至2021年前9个月的2.59亿元。
对此,秦朝解释:“疫情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令连锁餐饮品牌意识到了资本化的重要性,而上市又会带来成本结构,尤其是人力结构合规化问题。做用工结构改造,避免了合规问题,并且人力成本下来了,利润也就出来了。”
二
但事实上,这副药剂只是成果,灵活用工亟需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聘请小时工,而是小时工也能高效完成工作。这就牵扯到一场彻底的标准化改革。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现代快餐体系革命萌芽阶段,美国汽车餐厅普遍存在效率极低、上错餐、等候时间长、菜品和服务质量差的情况,而麦当劳在其中显得格外超前。
麦当劳兄弟把后厨改造成流水线,准备面包、烤肉、放配菜和酱汁,每个员工各司其职,最后还有人把它们组装起来出品,这大大提高了产出。
< class="pgc-img">>同时,在那个时候,他们便对产品进行了数字化管理,油温、食材、配料用量等数据都有稳定的标准,任何人只要经过培训,都能上手操作。这就省去了大厨这个职能岗位。
人力成本降低了,送错餐等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麦当劳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点就在于全链路的标准化。即通过将产品、流程标准化,同时把企业的管理系统打造得标准化、模块化。从而使员工经过培训后,就可以在空岗间自由、顺畅流动,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此时,可能会有人问:西式快餐的炸鸡汉堡薯条没有技术含量,当然容易实现标准化,中餐有八大菜系,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是挑剔的饕客,怎么可能产品标准化?又怎么能让迎宾小妹去颠勺呢?
事实上,像西贝、海底捞、七欣天等较大的连锁品牌,产品都是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物流配送,门店仅需进行简单的加工即可。
而对于中小餐饮品牌来说,预制菜给了他们产品标准化的可能。虽然很多消费者仍难以接受,但餐馆使用预制菜早已有之,并非行业秘辛,只是近几年发展迅猛,走进了公众视野。
< class="pgc-img">在超市选购预制菜的年轻人
>因此,其实中餐在产品端的标准化已经探索出一条相对成熟的道路。人力变革的真正挑战,在于管理上的标准化。
餐饮行业全链路标准化所能解决的,也并非只有人力浪费这一个问题。
今年8月底,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北京麦当劳在中国老年人才网刊登招聘信息:招聘55-60岁的退休员工。
为什么招退休员工?因为年轻人或许不愿意做服务员了。2018年,武汉一家有10家连锁店的餐企,一共有400多名服务员,40岁年纪的占到50%以上;30岁~40岁年龄段有30%;18岁~30岁的年轻服务员仅占20%左右。
为什么敢招退休员工?因为完善的标准化流程,让任何一个小白,都能被培训成麦当劳店员。一定程度上,餐饮业的用人范围因此大幅扩展。
三
但这个好用的改革背后,是一场残忍又无奈的取舍。
“干着干着,我从全职干成小时工了。”麦当劳内部的一则通知,让李丽有些惆怅。她在大学时期,便是麦当劳的学生兼职。一毕业就顺利转为全职,如今已有4个年头。
最近,公司通知调整用工结构。据她介绍,自己所在大区的每家门店将根据业绩进行人员的薪资结构调整,年业绩600万以下的门店甚至只有店经理是按月薪发放工资,其他员工工资均按小时计算,时薪约为15-18元/小时。
从月薪转到时薪,按门店普通员工每月供班时长不低于180小时,时薪18元/小时计算,转时薪后,她每月工资收入为3240元,而此前,她的底薪+奖金,平均每月不少于4000元。
“现在还只是在几个门店试行,可能今年年底会全国推行吧。感觉是入职后最大的架构调整了。”李丽补充道。
这是对前台餐厅日常运营岗的调整。至于后台进行订货、排班、设备维护等工作的职能岗位,原先会由每家店的店副理负责,调整后,每周将选出一人负责整个大区至少4-5家门店的行政工作。
除闭店、裁员、月薪转时薪外,还有另一道大幕在餐饮店员面前徐徐展开——机器换人。
菁财资本创始人葛贤通表示,目前已有茶饮品牌启用智能设备完成调茶的工作。
< class="pgc-img">60秒就可以完成制作的“奶茶机器人”
>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台调茶智能设备售价约为10万元,使用寿命至少在3年左右。而一般茶饮门店需配备2名调茶师,按上海的薪资标准,他们的月薪在7500元左右。那么,每年一间茶饮门店在一名调茶师的薪资支出花费约为9万元。
茶饮作为品类较为单一的类目,更容易实现全链路标准化运作,因此能够被顺畅运用到行业中,去替代一部分人工。未来随着更多中餐品牌实现全链路标准化,机器替代人工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目前,机器替代人工未能真正普及的原因,无非是成本二字。“用不起啊,我们员工是全店最便宜的‘设备’了。”提及门店智能化程度时,李丽自嘲道。
从全职变为小时工,最后甚至会面临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疫情催生的餐饮行业降本增效变革,落在个人肩上,就成了一座沉重的山。
“调整之后,我们区组挺多人提离职的,我也在改简历找工作了。”对谈接近尾声,李丽轻叹了一声。
这声哀叹,似乎也在木子妍视频中听过,在茶颜悦色、文和友、海底捞、喜茶听过,在近千万家大大小小的餐饮门店听过。
“遇到困境,见招拆招,但又能再拆多少招?若干年后回首,有一班年轻有想法的餐饮人,甚至是我们这一代全体人民,都留下过时代的眼泪。”与木子妍同在#餐饮创业#话题下的酒吧老板AMETHEORY如是写道。
*文中李丽为化名。
本篇作者 | 季一奥 | 当值编辑 | 沈徐玮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 图源 | 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