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王萍)虽然北京的疫情给餐饮业带来了不小影响,但很多餐饮企业都通过外卖、外摆等多种形式做好经营,企业经营者也与员工同心协力一起应对困难。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南门涮肉有限公司了解到,除了在疫情期间坚持便民外摆,天坛店还和街道社区的养老驿站合作,向社区老人提供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门店的堂食按照限流50%的要求经营,疫情期间外摆经营的主食、酱货等在店内依然有售,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南门涮肉党支部书记贾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各门店都按照要求定期开展环境核酸检测。餐厅内堂食也已经陆续恢复正常,服务员会提醒顾客隔位就座,50%限流,翻台时严格做好桌面消毒。“经过疫情,大家的凝聚力更高了,很多人都说要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干劲儿。”
在暂停堂食的日子里,南门涮肉门店营业收入下降,同时还承担着职工工资、社保、房租及防疫物资等必要支出,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6月,公司工会组织了北京的10家门店、近400名职工召开座谈会,向职工通报企业经营情况,听取职工意见。“当时一个主管助理说,来企业10年了,自己收获了车和房,孩子也有了。感谢马叔(指董事长马龙)承担了所有压力,保护了我们,愿意支持公司任何决策,帮助企业渡过艰难时刻。”
贾敏说,通过座谈,职工中很快形成了“我们愿意减薪、为企分忧”的意识,大家甚至拿出自己的存款转到公司账户上。“两天时间里,南门涮肉的职工,在企业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群里接龙参与给公司转款,参与人数超过110人,凑集金额280多万元。”随后工会和职工发起的这项活动很快被公司董事长马龙叫停,并把收到的款项挨个返还。
这种企业和员工一起应对困难的信念,随即转化成了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行动。各门店开始在拓展经营上下功夫,通过增设外摆摊位、优化外卖品种、社群团购等方式展开自救。“我们在天坛南门的总店,还和养老驿站合作,通过微信群订餐的形式向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比如馒头、豆包等主食和适合老年人的涮肉套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独居老人居家吃饭的难题。”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南门涮肉各门店已经恢复堂食,企业经营一天天好转。疫情期间外摆柜台销售的便民主食、酱货等继续保留。“我们企业就是扎根于社区的,所以便民利民也是经营根本。”贾敏说,“包括与养老驿站的合作,我们想以后也不会只停留在提供餐饮服务,可以通过社区,让我们的员工成为志愿者,为社区的老人提供更多的居家服务。”
编辑 郑明珠
校对 刘军
一天在天坛店由于确定比较晚6点多了,排了300多桌,说的10点能吃上,就走了,第二天在安定门排了2个多小时,4点半到7点多吃上了,总的来说太一般了,指定不会再去的。难怪北京人说不会去吃,去排队吃的也都是游客。
1、羊腱肉挺不错的,特别嫩,新鲜肉,肉块小但是厚实。
< class="pgc-img">>2、牛上脑,是速冻后切的,肉也挺好的,挺嫩。
< class="pgc-img">>3、百叶该说不说呢,对得起价钱,量也可以。
< class="pgc-img">>4、烤烧饼,还是不错的,香,大概30克。
< class="pgc-img">>5、咱就说这个芝麻酱是大家强烈推荐的,说是香,一绝,个人口味哈,没有味道,我还要了辣椒油,要了一瓶陈醋我快喝了一瓶醋,实在没味道,可能是我口重。
< class="pgc-img">>6、蔬菜拼盘,28块钱也可以,白菜,茼蒿杆,茼蒿,西生菜,金针菇,蔬菜绝对洗了。
< class="pgc-img">>7、两个肉串,嫩肉粉腌制的,口味偏重,孜然味,我觉得一般般般般。
< class="pgc-img">>8、我点的20块钱锅底,送了冻豆腐,白菜粉丝,糖蒜,白菜帮,煮花生,心里美。价钱可以,不评价了!
< class="pgc-img">>9、面条15块钱小贵说是3两,但是好看。
10、老店了,没啥环境感,桌子翻台的原味也是简单收拾。
11、没服务,只有空盘了有人撤盘,叫个水,半天没有人送,点菜也是,排了那么久先点餐也没点上,没人里,但我们了,坐了2分钟左右,有人点餐。
总的来说,口味清淡的人吃是可以的,价钱适中,我这个口味重吃着就是没有味道,锅底没味道,纯水,麻将也是没味道的,特别没滋味。
我看撤台的时候服务员都是把剩的东西倒在盒子里,盘子单独放,但是我看到了一桌白菜剩下了,服务员没有倒,而是四周看了一下,把白菜放到了下边,也可能是我想多了,我拍照的时候服务员还愣了一下看了我一眼,也不知道啥情况,反正我觉得没有推荐的那么好,体验感较差,口味清淡的吃没问题,价格合适。
然疫情给餐饮行业带来了不小影响,但很多餐饮企业都通过外卖、外摆等多种形式做好经营稳定就业,企业经营者也与员工携起手来共渡难关。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南门涮肉有限公司了解到,除了在疫情期间坚持便民外摆,天坛店还和街道社区的养老驿站合作,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服务。目前,南门涮肉各门店已恢复堂食,疫情期间外摆柜台销售的便民主食、酱货等继续保留,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南门涮肉党支部书记贾敏介绍,6月中旬,公司工会分别与110余位职工进行座谈。得知公司的困境,北洼路店的段文涛说,“疫情这3年企业特别困难,今年更为严重,我愿意捐一半工资与公司共渡难关。”东单店的朱红双说,“3月份疫情就开始,马叔(董事长马龙)为大家发100%的工资,我愿意降工资,同时把自己的存款拿出来,与企业同甘共苦。”座谈会很快形成了“愿意减薪,为企分忧,自愿捐款,助企解困”的共识。员工们同舟共济的义举让董事长马龙很感动,“相信企业会好起来的。”他深思熟虑后,要求公司财务把职工捐出的280万元退了回去,也拒绝给职工降薪。
面对困境,企业和员工一起应对困难的信念随即转化成了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行动。各门店开始在拓展经营上下功夫,通过增设外摆摊位、增加外卖品种、社群团购等方式展开自救。贾敏介绍:“我们在天坛南门的总店,通过与社区养老驿站合作,以微信群订餐的形式向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比如馒头、豆包、烧饼、包子等,还有专门为老年人推出包含了羊肉卷、冻豆腐、锅底底料的老年套餐,不仅解决了社区独居老人居家吃饭的难题,也在外卖的基础上增加了营收。”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南门涮肉各门店已经恢复堂食,企业经营一天天好转。疫情期间外摆柜台销售的便民主食、酱货等继续保留。“我们企业就是扎根于社区的,所以便民利民也是经营根本。”贾敏说,“包括与养老驿站的合作,我们想以后也不会只停留在提供餐饮服务,可以通过社区,让我们的员工成为志愿者,为社区的老人提供更多的居家服务。”
文/本报记者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