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全网大数据,根据品牌评价、销量等评选出2023年十大烘焙品牌,前十名分别是:好利来、元祖、开心蛋糕、巴黎贝甜、面包新语、味多美、85度C、麦奇、21Cake、派悦坊。
好利来上榜理由:
好利来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烘焙行业知名品牌,以蛋糕等烘焙连锁体系、包装食品制造体系为核心业务的食品公司。公司在北京、沈阳建有大型现代化食品工厂,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进口生产线,主营生日蛋糕、西点、中式糕点、面包等产品。
元祖上榜理由:
元祖1981年创立于台湾,主营烘焙食品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成为“精致礼品大师”品牌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蛋糕、月饼、中西糕点等烘焙产品的全国连锁企业。
幸福蛋糕入选理由:
深圳市幸福蛋糕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是一家快速成长的专注于烘焙食品,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O2O烘焙品牌公司,目前主营蛋糕、面包、饼干、曲奇、旅游纪念品、季节礼品饼干等产品。
Paris Baguette 上榜的原因是:
上海爱斯比斯食品有限公司是知名糕点品牌,是国内休闲食品行业极具竞争力的品牌,是韩国顶级烘焙品牌,是经营正宗法式面包的顶级面包房,是韩国最大的食品连锁集团之一SPC集团投资的综合性食品公司。
面包新语上榜理由:
上海新宇烘焙食品有限公司是知名糕点品牌,成立于2000年,BreadTalk品牌深入人心,风靡新加坡,所到之处,掀起优质面包烘焙风潮,成为年轻人追求时尚生活方式的方式之一。
味多美上榜理由:
北京味多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北京知名的面包品牌,是一家集高档法式面包、饼干、蛋糕等生产、配送、销售为一体的烘焙食品连锁企业。
85 Degrees C 上榜的原因是:
品牌隶属于金味(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咖啡、甜品为主营业务的时尚餐饮连锁企业,面包现场烘焙、当天售卖,以五星级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米奇上榜理由:
米奇成立于1994年,是知名烘焙食品品牌,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连锁食品企业集团,以面包、蛋糕、中西糕点、月饼、粽子、汤圆为主营业务,还开设了专门的烘焙技术培训学校,在全国拥有近300家加盟店。
21cake 上榜的原因是:
21cake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蛋糕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打造了从产品研发、生产到销售配送一条龙服务的专业食品集团,主营产品有蛋糕、面包、下午茶、冰淇淋系列等。
排月坊上榜理由:
派月坊是一家以做派产品起家的甜品店,集采购、生产、服务、零售、配送为一体的烘焙企业,旗下多款创意蛋糕、红丝绒蛋糕、纸杯蛋糕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派月坊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通外送服务,并开设了十余家门店。
头条讲真的#
过去一年,烘焙行业洗牌加速。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李金枝,编辑:方圆。
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面包烘焙赛道新增门店12.2万家,关店12.01万家,净增长门店数1874家。整体来看,2023年全国面包烘焙总门店数的增长率只有1%,注册吊销比呈波动下滑趋势。
在《2023美团到店餐饮品类报告之烘焙行业疫情后发展变化洞察》中,2019年美团TOP100的烘焙商家,到了2023年已有39家不再营业,32家缩减了门店数量。
这些数字背后,有不少知名烘焙品牌。
老牌烘焙品牌克莉丝汀,2023年被曝门店全关,卖楼抵债;2年前还风光无限的虎头局,背上官司,门店也仅剩7家……
< class="pgc-img">>2023年,资本对烘焙赛道的热情也冷却不少。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烘焙赛道融资数量仅12起,相比去年22起,近乎腰斩,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更是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
岁末年初,再来回顾下过去一年里,烘焙市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 class="pgc-img">>“双子星”黯淡,
新中式魔力不再
2023年初,虎头局和泸溪河先后斩获融资,其中泸溪河融资金额更是高达数亿元。彼时也让行业遐想,新中式烘焙或将迎来“第二春”。
但随后形势急转直下。
3月底,虎头局深陷倒闭、裁员、债务传闻,线下门店接连关停,母公司官司不断。虎头局创始人胡亭当时回应称“倒闭消息肯定不属实,正在努力自救中”。
虎头局事件最新进展:门店几乎全关停,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
< class="pgc-img">>△4月初,虎头局广州保利广场店已关门,红餐网摄
与虎头局并称为新中式烘焙“双子星”的墨茉点心局,同样遇到了难题。
2023年2月,墨茉点心局北京富力广场店、崇文门店被曝关闭,11月底其在北京的门店全关;3月,浙江最后一家门店闭店;6月,武汉15家门店全部关店。
墨茉点心局小程序显示,目前其在全国正常营业的门店有40家,均位于大本营湖南。
除了“双子星”,曾1年内拿到2笔融资的新中式烘焙品牌“点金狮”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点金狮成立于2021年,当年先后完成天使轮、Pre-A轮融资,在北京、郑州等地也曾火爆。
如今,点金狮门店“全军覆没”。大众点评显示,其在北京、郑州的门店均已关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美团截图
在投资人眼中,新中式烘焙也不再那么吸睛。
据红餐网统计,2023年新中式烘焙赛道公开披露的投融资仅4笔,其中2笔是虎头局拿到的,且均在年初。
经历了爆火和疯狂扩张的新中式烘焙,已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品牌开始寻找差异化路径。
2023年初,泸溪河拿下数亿元融资后,便加快了拓店的步伐。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泸溪河新增门店近80家,目前总门店数近400家。
泸溪河以传统中式糕点为基础,坚持“门店现烤”,走“线下直营+前店后厂+线上电商”模式。
桃禧满满则主打健康烘焙,将低糖、益生菌等元素跟中式糕点融合,走出了差异化路径。
在外跌了一跤的墨茉点心局开始专注大本营,创始人王瑜霄表示,2023年要聚焦湖南本地市场,打造出一个极致的模型,再复制到更广阔的市场。
< class="pgc-img">>知名品牌接连退败,
高端烘焙折戟
过去一年,高端烘焙开始走下神坛,国际知名品牌表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接连倒闭、关店;价格高昂的本土网红品牌,同样难以俘获消费者的心。
12月初,被称为“日本必吃甜品品牌”的LeTAO被曝深圳门店全关。不久后,LeTAO又被曝在上海仅剩一家门店,据界面新闻报道,LeTAO还拖欠租金、物业管理费等费用超过6.5万元。
当LeTAO几年前在上海新天地开出首店时,排队都是半小时起步。高光时期,LeTAO在上海、深圳、杭州和北京等8个城市开出25家店。大众点评显示,目前LeTAO在中国内地仅剩3家门店在营。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回顾过去一年,不少光环傍身的高端烘焙品牌接连退败。
2月,深圳高端烘焙品牌——昂司蛋糕关闭了全部门店。昂司蛋糕曾耗资上亿,打造了一间号称“全球最大的蛋糕店”的奇幻空间店,一度是深圳知名网红打卡地。
巅峰时期,昂司蛋糕也曾在深圳开出约30家门店。到了2023年年初,昂司蛋糕却宣布全面停业停产、准备重组清算。
5月,被誉为“法甜界天花板”的LEN?TRE雷诺特法式西点(以下简称“雷诺特”)关闭了中国内地最后一家门店。
2020年12月,雷诺特进入上海。此后一年,雷诺特在上海开出3家门店,并进军深圳,开出华南市场首店。
可惜雷诺特并未风光太久,2022年8月,雷诺特宣布退出上海;2023年5月,华南首店也关闭。至此,雷诺特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探索宣告失败。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LEN?TRE雷诺特法式西点公众号
7月底,定位精品高端烘焙,门店占了整整两层楼的上海网红品牌“Dikka”悄然关门停业。
事实上,Dikka首店2023年2月底才开始正式营业。开业初期,Dikka曾引发排队热潮,彼时,消费者想要购买一款招牌奶冻蛋糕,起码要排队两三个小时。
短短5个月,这家网红高端烘焙店就凉了,如今Dikka上海店、沈阳的快闪店均已闭店。
高端烘焙品牌大多会选择高级商圈或街道黄金铺位,且门店的装修要紧跟时尚、潮流,店面面积往往也不小,综合下来,成本会远高于普通烘焙店。
集多种网红元素于一身,产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LeTAO招牌产品双层芝士蛋糕售价238元;Dikka一个奶冻蛋糕售价58元,客单价75元;昂司蛋糕甜品的价格区间在38-65元,蛋糕的价格区间则在100-1999元;雷诺特的招牌甜品“秋叶”售价为88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昂司蛋糕官博
当下,整体消费市场趋于理性务实,新浪微博上一项“你能接受多少钱的面包”调查显示,34.4万网友中,选择“10元以内”和“10元到20元”的网友占比超九成。也就是说,大部分消费者能接受的面包价格在20元以内。
勤策消费研究院发布的《2023烘焙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超九成消费者每周至少购买一次烘焙食品,只有约16%的受访者,单次购买烘焙产品花费的金额在60元以上。
越来越多消费者不再愿意为“高溢价”买单,这也给高端烘焙持续经营带来压力。价值感和价格不匹配,是高端烘焙被消费者诟病最多的一点。
同时,在高额的成本压力下,品牌若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型,也很难坚持下去。
既然定位高端,不妨将“稀缺性”做到极致,为目标客群提供高价值、有创新力的产品,或许路能走得更远。
< class="pgc-img">>高价面包刺伤消费者,
2元面包店全国走红
高端烘焙接连退败的同时,“面包刺客”话题度则不断走高。
过去一年里,#月薪一万买不起面包 #一个面包比一顿饭还贵 #面包为何越来越贵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网友纷纷吐槽自己遭遇的“面包刺客”,38元半个、88元一个……
“2元面包店”走红全国:现烤面包只卖2元,不赚亏心钱?
从2023年10月开始,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2元面包创业潮。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裸辞开一家2元面包店”“95后辞去空姐工作做2元面包,每天营业额3000+”“96年宝妈不上班,开2元面包店月入14W”等创业故事越来越多。
仅10月,济南、青岛、大连、南宁、昆明、南京、合肥、徐州、宁德等城市就有不少2元面包店开业,且不少店铺在大众点评上,被标记为“新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甚至连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也出现了2元面包店的踪迹,且开始品牌化、连锁化。
比如“苏昧2元面包”近2个月迅速扩张,北京、广州、济南、合肥、昆明等多个城市均有其门店;济南诞生的“糖一2元面包”,已有10家门店;大连的“金师傅2元面包”一个月内也开了4家门店。
2元面包,几乎把价格打到了最低,也将成本压缩到了极限。据红餐网了解,在非一线城市,2元面包店的开店成本多在3万-6万元。
原料成本也被不断压缩。糖一2元面包店店主糖一(化名)分享称,一个面团不到75克,成本在4毛钱左右,毛利率能达到60%-80%。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元面包之外,商超烘焙也加入了这场不见硝烟的价格战。
价格战从榴莲千层开始。2023年8月,盒马上线山姆同款榴莲千层,售价仅99元(山姆标价则在128元),引发热议。
短短几天,榴莲千层的价格“你追我赶”,山姆规格1kg榴莲千层价格腰斩三分之一,降至85元。而盒马则将470g的榴莲千层价格最低打到了39.9元。
随后,盒马更是以低价杀入烘焙市场。8月,盒马发起了“移山价”活动,包括乳品烘焙、酒水饮料等。9月27日,盒马Premier推出了一款售价34.9元的生吐司,对标银座仁志川98元一条的生吐司,还有售价低至6.9元的鲜奶吐司。
盒马以外,线上线下商超都在价格上开始极限拉扯。
大润发的网红单品“土豆面包”,只要18.9元一袋;叮咚买菜小程序显示,旗下的烘焙品牌“保萝工坊”,价格多在20元以下,最便宜的提子吐司只要6.19元一袋。
归根结底,消费者既要吃得有品质,也想买得划算,这也倒逼烘焙商家们将“质价比”做到极致。
< class="pgc-img">>“甜蜜”也有烦忧,
低糖健康潮席卷烘焙
席卷整个饮食领域的健康风潮,也刮到了烘焙赛道。
过去一年,包括好利来、鲍师傅、墨茉点心局、稻香村、泸溪河等在内的多个烘焙品牌纷纷推出低糖减脂产品,迎合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的习惯。
例如,墨茉点心局推出减糖黄油老婆饼;泸溪河减少了主打产品桃酥的用糖量,还推出无糖桃小酥产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泸溪河官方微博
做传统中式糕点的北京老牌烘焙品牌“汇力发”,转道健康赛道,改名为“麦库·低糖·低卡面包甜品”,主打低糖低卡面包。
除此之外,一批主打低糖、低脂、有机的烘焙品牌,也在涌现,并且得到资本青睐。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烘焙行业共发生了12起投融资事件,其中有3起涉及健康烘焙的品牌,而2022年仅有1起。
2023年2月,成立仅半年的新中式糕点品牌桃禧满满,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桃禧满满用“低糖和益生菌”的健康糕点,切入烘焙市场,半年内蹿红,登上了美团、大众点评及抖音热门榜Top。
主打“零蔗糖”概念的鹤所,声称不使用“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植物黄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产品均为低糖、无糖的健康糕点。
2022年10月,鹤所获得来自奈雪的茶旗下投资公司“美好自有力量”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2023年12月,鹤所又获得来自麟阁创投的数千万元投资。
根据“明亮公司”报道,鹤所创始人包如江透露,目前鹤所的月度复购率在61%左右。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鹤所小红书官方账号截图
专注健康烘焙食品的“森食起源”公司也在2023年拿到了融资,该公司旗下主营品牌“吉沐一”,主打“0添加”、天然酵母、果木窑烤系列面包。
烘焙赛道的健康风潮,总体来看仍然是在“糖”上大做文章。根据原料特点与口感体验,糖醇和天然甜味剂是当前烘焙用代糖的主流选择。
除糖外,烘焙的原料端涉及多种食材,比如面粉、小麦粉、黄油、馅料等也开始健康化。
一些烘焙店强调产品使用的是动物黄油,或用椰子油代替黄油。还有部分烘焙品牌用谷朊粉、菊粉、燕麦麸皮粉等替代面粉,这些原料通常不含有蔗糖,蛋白质含量可能更高。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不过健康这张牌没想象中容易打,目前健康烘焙这个细分领域尚未出现势能强劲的品牌。
1年内拿下2轮融资的鹤所曾表示,资金将用于加速门店拓张、产品研发和组织升级等,但目前仍然只有5家门店。
桃熹满满门店数也仅为11家。
在烘焙领域,想要健康必然会一定程度上牺牲口感,而这又会反过来影响产品的复购,如何在“健康”与“好吃”之间找到平衡始终是一个难题。
< class="pgc-img">>网红大单品速火速凉,
烘焙专门店仍难跑通
从生吐司到贝果,再到瑞士卷、可露丽、舒芙蕾、提拉米苏等等,2023年走红了一批烘焙大单品。
只是这些网红单品的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度盛行的烘焙专门店也始终难以跑通盈利模式。
4月,日本生土司品牌“银座仁志川”在上海开出首店。开业初期,门店天天大排长龙,98元一条的生吐司被炒至300元。因黄牛过多,银座仁志川还曾报警处理,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同样风很大,还有火遍全网的贝果。上海的2家网红店——“Bagels & Schmears Cafe”和“纽约贝果博物馆”是典型代表,门店排队按小时计算。北京的“Catch Bagel”“The Daily Bagel”等贝果专卖店也一度风靡。
贝果之后,7月初,一家名为“Roll'ING瑞士卷”的网红烘焙店横空出世。
售价39-49元一条的瑞士卷,顾客排队90分钟才能买到,门店还因排队时间过长登上热搜引起热议。
不断涌现的网红烘焙专门店以外,也有押注单品的烘焙品牌拿下融资。比如,2023年5月,专注榴莲烘焙的“榴小夏”获得了千万级融资。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榴小夏小红书官方账号截图
烘焙专门店,从单品切入,聚焦某一赛道,sku少可以降低成本。产品精简后,门店面积相对更小、经营更灵活,这也让门店启动、复制变得相对容易。此外,一旦出圈,品牌能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
但是,单品意味着消费者选择更少,进店意愿也更低,如果门店盈利能力无法保障,很难活长久。
2023年以来,一批烘焙专门店面临闭店收缩的危机。
6月,明星光环加持的牛角包烘焙品牌牛角村被曝申请破产。巅峰期,牛角村在全国开了28家门店,目前仅剩3家门店。
曾一年内获2轮融资,专做可颂的月枫堂,也在收缩门店。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月枫堂在南昌、温州等城市门店全关,全国仅剩30多家门店,只有巅峰时期的一半左右。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新生的烘焙专门店热度也肉眼可见地在下降。从大排长龙的网红烘焙店沦为“普通”,银座仁志川只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纽约贝果博物馆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单店凭借有特色的产品、环境,或许能经营得不错。但若是品牌把命运押在单品上,对产品创新能力、品牌渠道建设都是极大挑战。
结 语
烘焙行业的洗牌速度向来很快。
美团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烘焙门店平均存活时长32个月,有57.7%的门店在2年内倒闭,只有23.8%的烘焙店能活4年以上。
烘焙并非刚需品类,市场涌入了大量创业者,消费环境却越发理性,消费者对烘焙的“忠诚度”缺失,烘焙品牌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不过,从市场规模来看,烘焙赛道依旧在增长。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面包烘焙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276亿元,比去年增长超200亿元,增幅超过20%。
这些意味着,从业者仍然前景可期,紧紧把握住新的消费风向,在产品设计、门店模型上,更好地满足当下消费者“好吃不贵”“好吃又健康”需求,或成为新一年的破局之道。
< class="pgc-img">号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
- 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引言:中产最爱的高端品牌,又要跑路一家了?
最近这段时间,奢侈品行业卖不动,曾经耳熟能详的品牌一个接一个撤店、跑路、破产、负债。
消费降级下的中产,撑不起高端消费了。
8月伊始,烘焙圈又爆出了一个惊天大雷。
定位高端的网红烘焙料理教学品牌“ABC Cooking Studio”(以下简称“ABC工作室”)一夜之间关闭了中国大陆所有门店。
广州门店大门紧闭
>ABC工作室发文称“入不敷出导致公司资金已无法继续再进行后续正常经营”“即日起关闭中国大陆地区所有门店,公司进入清算阶段”,落款日期为7月31日。
一纸闭店通知,可谓是让消费者和店员都“措手不及”。
同样“懵逼”的还有物业,ABC工作室在深圳万象天地与广州太古汇皆表示,此番闭店为ABC“单方违约行为”,甚至还称“对此严重违约的行为,广州太古汇将按照内部流程启动相关追诉程序”。
定位高端烘焙的ABC工作室,一直是中产学习烘焙的第一选择,这里也走出来了很多烘焙师,而且收费都不便宜,动辄数万元起步,怎么就现金流断裂了?
凌乱的桌面
>中产最爱的烘焙料理教学品牌
走到了终局?
在今年5月初的时候,定位精品高端健身房的SPACE也是一夜之间关闭了国内的所有门店,创始人什么也没有交代就直接消失,门店人去楼空,只留下苦苦维权的会员和教练们。
理由同样也是资金断裂,进入了清算程序,解决债务问题。
两个月后,SPACE重新开门迎客,部分门店恢复了营业。
据悉,是因为“找到了新的融资。”
有前车之鉴在,还是有不少人质疑SPACE是否还会再跑路。
但是,目前为止,在国内连锁健身行业的“倒闭潮”中,SPACE确实是唯一一家关门又重开的健身机构。
Space明星教练发布朋友圈截图
>也不知道ABC工作室会不会度过这个危机,等来它的“白衣骑士”,毕竟其作为一家日本公司,在日本大本营和其他海外地区都是正常经营的,唯独在中国市场败退。
创建于1985年的ABC工作室,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30余家店铺,会员总数超过160万人。
而对于后续清算程序,截至发稿,ABC工作室所属公司艾宝食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尚未作出回应。
2010年12月于上海开设中国大陆首家门店,随后逐步在国内一线城市攻城略地,据ABC Cooking Studio官网信息,截止2024年6月,该品牌在中国大陆共有12家门店,覆盖上海、北京、杭州、深圳、成都、广州6座城市。
作为国内烘焙教培的大哥大,而且在全球都有知名度的一个品牌,老字号的底蕴和经验,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应该能更游刃有余才对,没想到ABC工作室在中国市场竟然经营不下去,混得如此局面。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债台高筑到实在无法解决,只能出此下策了。
在社交平台上,就有消费者表示,ABC工作室从去年开始,课程就在不断涨价,而且营销力度也推得很猛。
“从去年年中开始明显感觉到ABC整体的营销力度在加大,优惠购课的套路变多了,实际上就是想让大家多买,可以感觉到ABC一边尝试挽救现金流一边也在圈钱。”
对此,有媒体报道,ABC工作室负责清退律师表示,“全部肯定是退不到的,现在公司员工也只能退70%,我们也还在跟海外投资方面争取。”
目前,ABC工作室全国退费维权群已聚集了超过500位消费者,各地维权群在不断成立,涉及课程金额或达百万元。
让企业又爱又恨的预付制模式
其实企业现金流跟不上,肯定是进账没有出账多,才会导致入不敷出的结果。
可以发现,ABC工作室在国内的12家门店都是位于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里,而且面积都挺大的,自然租金就不会低到哪里去。
其实,从以“一兆韦德”为首,这类预付制模式的品牌从创建开始,无论打上了多少“高端”的包装,最终都会面临现金流跟不上的问题。
因为,不同于其他行业可以一波又一波地割“韭菜”,预付制模式的品牌“韭菜”们被割后,要等“再次成熟”的时间,是以年或者月计算的。
只有消费者消耗完了这个课时,所交的预存款才真正变成了品牌门店的课时收入。
否则,如果品牌将上一波会员的预存提前花光了,那么就只能继续用“新客户”养“老客户”了,割了新客户的“韭”菜后,到手的资金扣去店面房租、运营费用、人员工资等花费,最后利润所剩无几。
ABC工作室应该也是遇到了这种情况,新顾客的预存款已经填补不上它的窟窿了,最后导致入不敷出,只能选择闭店收场。
其实,预付制模式对于有规模和有实力的企业来说,能够显著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为业务的运营提供了即时财务支持。
而且也能让企业对资源的调配更为精准,提升运营效率,让消费者的体验更好。
只不过,这里包含的经营者压力和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有良心不轨的老板,把这笔预付款拿去投资或者买房买车了,先自己享受生活了,后续补不进来资金,那么就会落得和ABC工作室一样的结果。
运营门店是需要方法的,而不是盲目地用营销活动去快速回笼资金,企业想要屹立不倒,需要建立成本领先优势。
有的时候,低成本创业也有一个好处,“小而美”赚的利润可能没有那么多,但是当危险来临的时候,风险也是相对更低的。
在当下这个大环境里,未来可能更适合低成本、低风险的创业,“小而美”的经营法则,再怎么也不至于会亏钱,因为规模小,成本好掌控。
超10万家烘焙店倒下
其实,除了消费降级的影响外,这几年烘焙赛道也确实偃旗息鼓了。
据红餐网的报道,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面包烘焙赛道新增门店12.2万家,关店12.01万家,净增长门店数1874家。
前几年,烘焙行业还是资本眼里的香饽饽,2021年,在烘焙赛道完成了21起融资。
然而,当资本热情冷却后,消费者不买单后,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烘焙品牌,如今沦落到亏损、闭店、破产等局面。
曾经一家店估值1个亿的虎头局·渣打饼行(下简称为“虎头局”)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1月24日,虎头局的关联公司上海万物有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则破产审查案件。而且该公司还存在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533万元。
2019年成立的虎头局,一面世就风光无限,生与网红城市长沙,虎头局也具备网红的特质,大排长龙、拍照打卡、刷爆社交平台、资本融资......
在2021年的一年时间里虎头局完成了两轮融资,由于风头太盛,当时就有人预估,虎头局在完成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后,估值超20亿元,意味着当时不到10家门店的虎头局,其单店就估值近亿元。
站的有多高,跌落的就有多惨。
靠国潮营销大火,却没有站稳脚跟,产品品质不过关,产品不耐打,靠着资本的融资盲目扩张,单店模型还没打磨出来的时候,就在一线城市一口气扩张出了80多家门店。
结果因为自身能力造血不足,后续就沦落关店、裁员、债务、拖欠租金、员工集体维权等局面。
同样不好过的还有墨茉点心局,其和虎头局一起被誉为“新中式烘焙双子星”,也被曝出省外门店已全部关闭。
现在的消费者变聪明了,也更加理性了,光靠讲故事,品牌是走不远的,消费降级下,一些非必需品的消费上变得更加保守了,烘焙作为一个给日常生活点缀的兴趣爱好,显然是非必需品。
从虎头局和墨茉点心局的结局来看,那些起势快的网红品牌,往往没有根基,衰颓的也快。
同时也给予那些想创业的人一个警醒,不要因为风口而盲目入局,并且激进扩张,无论是开店还是试错都要在可控的范围内。
就像前面说到的,小而美经营,稳扎稳打发展,并且沉淀出自己的根基和忠诚消费者,发展的稳妥一点,也不至于后续会亏损的太难看。
现在的消费者手头里有钱也不愿意花费,“穷鬼套餐”盛行也可以看到当下大众对于性价比的追求。
所以,在创业上,还是要一步步来,比如鲍师傅,最开始它被定义为网红品牌,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发展的好好的,不激进,不忘初心,慢慢沉淀出了自己的粉丝顾客群体,虽然发展得不快,但却活得很好。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