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在自助小火锅打工,带出来的消息。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各种美食层出不穷,而自助小火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食客。然而,近日在微博上看到一则“真心建议大家不要去吃自助小火锅”的消息,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自助小火锅,通常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材选择,从各种新鲜的蔬菜到种类繁多的肉丸、海鲜等,似乎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偏好。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食材,尽情享受火锅带来的美味与满足感。这种便捷性和自主性使得自助小火锅在餐饮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它的优势,而忽视其中可能潜藏的问题。首先,食材的质量和新鲜度着实令人担忧。在一些自助小火锅店中,为了降低成本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店家可能会选择采购价格低廉但品质欠佳的食材。那些看似鲜艳的蔬菜可能已经存放了多日,失去了原本的鲜嫩;肉丸类食品可能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而且,由于食材的种类繁多,店家在储存和管理上往往面临巨大挑战。不恰当的储存方式可能导致食材变质、交叉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影响食材的卫生状况。
其次,自助小火锅的用餐环境也常常不尽如人意。在一些热门的店铺中,由于客流量大,服务员可能无法及时清理餐桌和餐具。餐桌上残留的食物残渣、油渍,以及杂乱摆放的餐具,让人在就餐时感到极度不适。同时,拥挤的用餐空间也会给人带来压抑感。人们在狭小的空间里推杯换盏,热气腾腾的火锅蒸汽弥漫在空气中,使得整个环境显得闷热而嘈杂。
当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的自助小火锅都存在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有一些店家注重品质和服务,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美味的火锅体验。但这条微博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选择就餐时要更加谨慎。我们应该多关注店铺的口碑和卫生情况,可以通过查看网上的评价、向朋友打听等方式来了解一家自助小火锅店的真实面貌。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在追求美食的同时,更应该把饮食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在选择自助小火锅时,要仔细观察食材的新鲜程度,尽量选择那些看起来新鲜、干净的食材。同时,要关注店铺的卫生环境,确保餐具的清洁和用餐空间的舒适。如果发现店铺存在卫生问题,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以维护自己和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店家们应该深刻认识到食材质量和用餐环境的重要性。在食材的采购环节,要严格把关,选择正规的供应商,确保提供给消费者的食物是安全、新鲜的。在储存和管理方面,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食材变质和交叉污染。同时,要加强对用餐环境的清洁和维护,增加服务员的数量,及时清理餐桌和餐具,为消费者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就餐环境。
总之,这条微博引发了我们对自助小火锅的深入思考,还有麻辣烫冒菜,这类的食品是很方便,在口味上也符合大众,价格低并不是消费者对于它品质的放任。希望大家都多注意食品安全,也希望商家能对顾客负责。
议大家不要去吃自助小火锅。
1. 有一个在自助小火锅店打工的人说:大家别去了,因为他们的食材都不新鲜。为什么?就是头一天没吃完的直接放冰箱,第二天拿出来就是臭了,还能把臭的整个完了继续往上放。而且他们的丸子、进价特别特别低,比想象的还要低,因为本身就不是好肉。
< class="pgc-img">>2. 他们会干一些不卫生的事,会把拖布放在洗菜池里,反正很脏,尽量别去吃了。因为看到了在后面看,越看越恶心,自己都觉得受不了。于是我就呼吁大家:你们别去了。我感觉挺好的。
< class="pgc-img">>这么提示大家尽量少去吃,其实真正应该引起重视的是那些开小火锅的,你们能不能做到卫生、安全、干净,做好了大家才都愿意吃,生意才会兴隆,对吧?
< class="pgc-img">>、月销1000+,一批火锅“烫捞杯”火了!
2、高级版“麻辣烫”or网红“火锅杯”翻红?
3、能不能入局?
第 1649 期
文 | 文博
人均40,瞄准打工人午餐
头部品牌纷纷推出火锅“烫捞杯”!
“彻底爱上,又点了一个鲜牛肉烫捞杯”
“打工人减脂餐安利,一杯250卡的烫捞杯”
“牛羊肉火锅装进奶茶杯,这是什么新操作?”
……
最近,火锅餐见在社交平台发现,一种新型午餐,在打工人中引起了热议,它就是烫捞火锅杯。
更详细来说,它是将烫熟的食材装进类似奶茶杯的容器,突出荤素搭配和吃火锅该有的蘸料小碗,满足打工人对方便、快捷、健康午餐的需求。
与一般传统火锅相比,它更轻便,价格一般在40~50元之间。
比如上海左庭右院鲜牛肉火锅,近年来就推出了专门针对外卖的子品牌“左庭右院鲜牛肉·烫捞”,主攻白领人群,产品有清汤杯、番茄杯、香辣杯等,售价在40元左右。
今年其全新升级,产品外包装上,专门设计了一个独特锁扣密封的杯盖,既能节省空间,还能变成一个小碗;
产品上,陆续推出了经过SGS专业机构检测,热量<500大卡的轻卡杯,匙皮肉加量、加入色彩丰富菠菜面的儿童杯,以及吊龙肉加量、荞麦面、鱼饼等多重搭配的健身杯等;
且在宣传上,为了让烫捞杯的概念深入人心,还专门联合小红书,在6月份做了烫捞杯的快闪店。
目前其一家门店的牛骨原汤鲜牛肉烫捞杯已经月售600+!在社交平台上,也常见网友测评,很是火爆!
还有北京的阳坊涮肉,最近也上新了“捞捞杯”,号称要“重新定义健康餐”,价格在40元左右。
三款捞捞杯分别是鲜切羊腿肉杯、招牌大板羊肉杯、鲜烫牛肉杯,配有蘸料和主食烧饼,蛋白质+碳水+膳食纤维,一份也算满足了减肥人士的需求。
在社交平台上,也常见其测评自家捞捞杯,以及外卖、团餐等视频,大力推介下,看其平台数据,其中鲜切羊腿肉杯月售已达300+,招牌大板羊肉杯月售已达200+。
同样来自上海,客单价近180元一绪寿喜烧,也推出了“和牛烫捞”,价格在50元左右,有寿喜烧、昆布锅底,最近新增了云南酸菜、糟粕醋锅底,套餐内有牛肉、虾滑、蟹肉棒等食材,还可以再点无菌蛋。目前其寿喜烧口味的和牛烫捞月售已1000+!
推出单人烫捞杯的,还有月圆火锅,这也是上海一家比较老字号的羊肉火锅店,冬日排队热门,除羊肉外,还有牛肉可选。价格在50元左右。
会用保鲜膜封住防漏,还有餐垫,网友反馈关键是料足,小小一杯羊肉很多块,还有招牌荠菜百叶包和羊肉丸子,清汤也不油腻,适合夏日减脂。
火锅下海做高级版“麻辣烫”?
还是古早网红“火锅杯”翻红?
对于这批烫捞杯、捞捞杯的走红,目前大家持两种看法。
1、传统火锅下海做高级版“麻辣烫”?
不久前,火锅餐见发布了火锅生存实况调查,其中2024年1-7月,火锅新增企业数量2.8万余家,注销企业数量3.4万余家,注销企业数量高过新增数量,可见行业在出清一大批竞争力不强的火锅门店。
同时观察上半年重点城市餐饮收入情况,在一众城市中,北京、上海的餐饮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
今年以来,“北京餐饮倒闭潮”“网红火锅Just Thai、熊猫老灶上海门店关闭”等消息也常有传出,甚至传出在北京、上海等地,米其林、黑珍珠餐厅们齐齐涌上街头“练摊”的消息。
而再看这批“烫捞杯、捞捞杯”出现的地点及品牌,几乎都在上海、北京,像小辉哥、月圆火锅等都是在上海经营许多的老品牌,客单在120元、150元左右。有顾客就感慨,“他们家出外卖还是挺感慨的”。
北京、上海这些一线火锅餐饮品牌,面对越来越大的开店成本,与越来越收缩的消费,也在尽全力开拓渠道,打开客流,所以将传统火锅改为更轻便、价格下深的烫捞杯,打开外卖渠道,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古早网红“火锅杯”卷土重来?
还有人说,烫煮后的火锅食材,盛在杯子里,不就是之前流行过的“火锅杯”吗?
火锅杯,这个在2020年末、2021年初爆红的新物种,现在也算是古早网红了。
第一个阶段,它以“上方火锅,下方奶茶”形式,掀起“行走的火锅”风潮,一人一杯的火锅形式,也是传统火锅业态从正餐属性向小吃属性的转变。
新奇的外表以及满足一人食的小吃属性,让不少网红街区和摊主都做起了这门生意。
但就用户体验来说,冷热交替,容易消化不良,被一些网友吐槽是“窜稀杯”,同时手持大敞碗,也不实用,且当时火锅杯这个新物种还在市场验证期,有不少门店都没活过2个月,因此这阵风吹过也“没影”了。
?
< class="pgc-img">>◎古早网红火锅杯
第二个阶段,就是2023年底,在上海走红的“杯装火锅”,它剔除了奶茶元素,更加靠近火锅品类。
具体而言,虽然食材还是那些常见的牛肉、肉片、虾滑等,但是汤底、火锅蘸料,以及一些炸物小食上,高度还原了川渝火锅,一份套餐30元出头。
它也迅速成为打工人的新晋午餐优选,门店迅速铺开,除了纯外卖门店,也开出了不少街边店、商场店。
◎杯装火锅
第三个阶段,就是2024年上半年了,以左庭右院、一绪、阳坊涮肉为代表的火锅品牌,推出“烫捞杯”“捞捞杯”。
瞄准打工人的午餐外卖,利用自身在牛羊肉上的供应链优势,从“轻食减脂”角度切入,产品更具品质感,同时包装也更精致。
火锅“烫捞杯”到底能否跟?
总体而言,此次火锅“烫捞杯”走红,到底要不要跟,需要了解这3点。
1、大环境上,切中了火锅外卖渠道和快餐化趋势
之前大家都认为火锅外卖是个伪命题,但经过这几年的洗礼和市场教育,它有了更加成熟的土壤。
同时这几年火锅“快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火锅变得更小,更轻量。像火锅菜、卫星店等依托现有门店拓展外卖店的品牌,越来越多。
火锅杯的再次翻红,也让我们看到,包材的变化让火锅火锅菜品外带有了新的,且更加适合年轻群体的用餐、发圈需求。即吃“一桶”,比起吃一碗更加有趣。
所以前几年大家难以接受的“火锅杯”,这种情况下变得合理了。
2、消费场景上,瞄准打工人的“轻脂”午餐
“针对某个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再提升背后的效率,是一直不变的解题思路”,火锅餐见创始人孙岩岩女士说道。
“希望所有的火锅店都出一下不一样的健康版简餐”,这是一些减脂但又热爱火锅人士的心声。之前就有轻食版的麻辣烫走红网络。
而这次的“烫捞杯”显然也是在如此需求下,专门细分了消费场景——有减脂需求的职场打工人午餐,一下子就与其它小火锅或者火锅菜区分开来。
同时它不像之前火锅杯一样是单一产品,而是作为传统火锅延伸的产品线。
从这两点来说,如果是一二线城市的牛羊肉有料火锅,想要开辟一个新的获客渠道或者创新产品,此类烫捞杯倒是可以尝试。
3、价格和其概念会被诟病
目前,大家对此类烫捞杯并非一致好评,其中掺杂着一些易被顾客诟病的地方。
比如定价和产品品质,毕竟动辄40、50元一份,但是有些顾客拿到手中,发现肉量很少,就会觉得遇到了价格“刺客”。
还有就是关于烫捞杯的概念,虽然往“轻食”杯、“减脂”外卖上靠,但就像最近在上海爆火的“中式能量碗”一样,其实就是把传统的盖浇饭改名一样,换汤不换药,许多网友并不会买账。
也就是说,在杯中如何让顾客第一眼看到价值感,甚至是产品有惊喜,都会给产品加分不少,减少产品到底“值不值”的问题。
总结
在茶饮领域,桶装茶饮给了大众使用“大桶”装的习惯,能拎、能装、可分享的火锅杯,让火锅外带有了新鲜玩法。
接下来,小小一桶如何在性价比与价值感中找到平衡点,甚至实现到店、复购,都是行业人需要思考的。
你对火锅烫捞杯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