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快乐柠檬之后,“消失的奶茶”再次上演。近日,曾经名为“伏见桃山”的茶饮品牌“伏小桃”被曝全国大规模关店。
根据不完全统计,伏小桃曾经在全国的门店数约为328家,如今营业中的门店不到30家,杭州、北京、佛山、茂名等地门店全关,广东仅剩3家门店,深圳仅剩1家店。
伏见桃山门店此前装修风格 图:伏见桃山官网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伏小桃的“失意之年”。极海品牌检测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伏小桃三年年末的全国门店数量分别为277家、215家和34家。据此推算,在过去的一年里,伏小桃总共关闭了181家门店,相当于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门店从大众视野中消失。
最高峰时有300家店
如今仅剩不到30家
伏小桃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截至1月18日,伏小桃在全国拥有门店29家,分布在南通、成都、武汉、盐城、遵义、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多个城市仅有1家门店。在这29家门店中,还有3家门店处于“休息”状态,门店电话也一直关机。
据媒体报道,在广东市场上,伏小桃在广州、深圳、佛山、肇庆、茂名、汕头、揭阳、惠州、潮州等地均有开店,其中深圳门店最多,约有18家,广州门店约有12家,不过目前伏小桃在广东仅剩3家门店,深圳、广州、珠海各有1家门店,其他城市门店已经全部关闭。
伏小桃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员向媒体透露,伏小桃已经暂停对外加盟,所有加盟申请都会被驳回,至于原因不便透露。据悉,伏小桃最早在2019年就已经开放加盟。营销方面,伏小桃也似乎停摆。其公众号与微博最后的更新日期停留在2023年12月,小红书账号的发布也定格在2023年9月。
伏小桃首家门店于2017年在南京新街口明瓦廊开业,原名为汴京茶寮。“茶如其名”,伏小桃走的是轻日式的风格,产品除了主打日式风味的奶茶还有“茶+酒”的融合。开业不久,就因高颜值在小红书等平台热度上升,也曾因门店有大量排队引发关注。
那时候,顶着轻日式光环、在奶茶界声名鹊起的伏小桃,也许根本不会想到,“改名”会成为决定日后命运走向的一次次重要转折点。
“伏见桃山”这一名称,是其高光时期的烙印。由于商标注册期间出现众多山寨门店,2019年汴京茶寮更名为注册商标“伏见桃山”。同样在2019年,该品牌获得来自杭州快风投资的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估值一度达2亿元。更名之初,伏见桃山共有68家门店,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地区,短短3年后,门店数量接近300家。
伏见桃山门店此前装修风格 图:企业官方微博
为了延续轻日式定位,伏见桃山门店采用原木色的桌椅、造型简洁的线条、掺杂日文的海报设计、穿着和风服饰的模特,共同营造出唯美的轻日式风格。
被迫“改头换面”
所处价格带遭多品牌“围剿”
伏小桃的又一次改头换面,发生在2021年9月。当时,伏见桃山宣布更名为“伏小桃”,原因是有不少网友指出,伏见桃山是日本陵墓名,伏见桃山则解释称,伏见桃山为日本京都伏见区桃山一带。
网友并没有对这一解释买账,伏见桃山就公开对起名和更名引发的争议和风波道歉,表示“作为一家100%中国品牌,公司及全体员工没有任何不尊重历史的意图和行为”。
除了改名,伏小桃还有意地剥离了所有与日式相关的元素。但新名称并没有为它带来之前的好运气。直接表现就是新开门店数骤减;在Pre-A轮融资后,伏小桃也没有获得新的外部资金“输血”。
失去差异化优势,也导致了加盟商的流失,甚至转投其他品牌。小红书上不少评论中有曾在伏小桃打工的店员表示,原来的伏小桃已原地转为其他茶饮品牌。
频繁地改名、换门店设计,让伏小桃在消费者心目中缺乏连贯的记忆点。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即使没有这场轰轰烈烈的“改名”事件,伏小桃或许也难逃“消失”厄运。纵观网红茶饮品牌的“过招”,无非就是推出过硬产品、打造出圈“联名”等方式。但无论哪种,伏小桃的表现都不尽人意。
凌雁咨询管理首席分析师林岳认为,伏小桃的大规模关店,也因为自身陷入创新的瓶颈,在茶饮竞争白热化的状况下,伏小桃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再加上本来的体量也处在比较尴尬的位置,没有找到融资和加盟的突破口,日渐衰老也就成了必然。
从价格的角度看,其所处的价格带竞争激烈,伏小桃的产品价格主要集中在16元-20元,占比约50%,其次是21元-29元,占比约30%,但是在20元以下的价格带,聚集了多个茶饮品牌,包括喜茶、古茗、茶百道等头部品牌。
针对伏小桃大规模关店,餐宝典创始人汪洪栋分析称,名称更换只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原因是,茶饮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连锁化率越来越高,强势品牌淘汰掉一般品牌,有品牌的淘汰掉没品牌的,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伏小桃作为一个小品牌,也逃不过这种趋势。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南方都市报、央广网等
主持 | 记者 黄婷
美声甜、温柔体贴
事事为自己着想的“女主播”
就像自己心中的“白月光”
原以为偶遇了一场爱情
没想到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骗局
盐城市滨海县公安局今年
远赴吉林长春、山东济南等地
成功捣毁7个开设直播间
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及
1个幕后技术支持团伙
抓获嫌疑人91人
涉骗案件80余起
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
受害人达2万余人
案件回顾
张先生是做饭店生意的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
微信收到陌生好友申请
以为是朋友介绍生意便同意添加
在查看她个人的资料情况后
发现她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姑娘
通过和“小爱”的聊天
张先生觉得他们之间聊的很投缘
简直就是理想好女友
不久内心就产生了波澜
“小爱”告诉张先生自己在
名为“指尖微视”的平台上做直播
期待张先生去捧场
张先生立即下载了这款软件
并给她刷了3000元的礼物
两人的感情也逐步“升温”
“小爱”告诉张先生
主播与主播之间会有比赛
谁胜出谁就能留下来
胜负比较各自的粉丝在直播间
给自己刷的礼物金额是多少
张先生没有怀疑
逐步加大了刷礼物的金额
然而不久张先生发现
直播间的“榜一”位置
被陌生男子占据
“小爱”和男子的互动越来越多
为了“赢回”心爱的主播
张先生立即在
直播平台上充值刷礼物
张先生一咬牙
共计刷了10万元的礼物
但“小爱”始终赢不了对面的主播
自己的“榜一”位置也没保住
殊不知这就是
诈骗团伙成员冒充水军
他们打赏永远超过受害者一点点
让受害者不停地刷礼物、发红包
以达到他们诈骗的目的
正当张先生沉浸于美梦时
盐城市滨海县公安局民警联系到他
让他配合一起直播诈骗案的调查
原来2021年5月10日
滨海警方在
调查一起直播诈骗案件时发现
该平台旗下的“指尖微视”涉嫌诈骗
全国各地和张先生一样的
受害人比比皆是
滨海警方立即组成专案组展开侦查
明确以初某为首、键盘手刘某
主播宋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
背后技术支持总老板张某等人的犯罪团伙
2021年6月11日
滨海警方组织精干警力
奔赴吉林长春、山东济南等地
开展集中抓捕行动
成功抓获91人
警方提示
网络交友需谨慎
网聊过程中切莫轻信陌生人
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转账付款前多思考、多核实
切勿一时冲动导致“因色被骗”
当心丢了感情又被骗了钱
一旦遭遇此类骗局
应及时收集证据
并在第一时间报警
转自|平安滨海
来源: 江苏警方
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 安绮】从《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又见平遥》《又见敦煌》、《只有峨眉山》......2020年,导演王潮歌带着她的新作《只有爱·戏剧幻城》在夏花绚烂的时节归来。
在过去,她带着一部部作品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以天地山川河流为舞台,用心挖掘每个地域文明里浓厚的历史人文,更特别擅长于用戏剧的语言讲诉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说。伴随着科技灯光幻影,山歌、民乐、民族舞蹈等非遗明珠大放异彩,在受到中外游客观众欢迎和票房认可同时,也令自己作为“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第一人”的地位至今无人动摇。
而今天她的新作“只有爱”,从名称上听起来就先锋了许多,更具一分实验戏剧的抽象意味,似乎和以往的作品大不相同。
“我的作品个个都不一样。”王潮歌强调,但确实特别不同以往的是,新作品的演出所在地在江苏盐城的一片欧洲风格的花海,据说那里每一天都有四万朵鲜花同时开放。
“我是一个‘爱情至上主义者’。”王潮歌自述:“在那个地方,会有一个感觉,很清晰、很强烈,是我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是跟爱有关的。它不是对母亲、对大地、对天空、对自然那么宽泛的情感,这个主题就是男女之爱、爱情的爱。”
这颇为感性浪漫的话语,一下子让采访的氛围活跃了起来。王潮歌对环球网文化记者娓娓道来创作初衷:“在我们身边,功利的爱情俯首皆是,你对自己的情感愉快吗?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机会去讨论‘爱’?我承认,触碰现实主义的题材并不容易,今天我们把爱情如何安放,放心里还是放兜里?我希望你不是看一个故事,我希望你要开始思考,开始用辩证的角度去碰触爱情。”
“爱”的引子
这颠覆印象的创作,王潮歌并非刻意为之。
自2003年她人生中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作品《印象刘三姐》声名鹊起,出乎意料地带动了阳朔这个原本只有60万旅游人口的县城,成为我国第一个旅游人数上千万的热门景区,“王潮歌”三个字似乎也成为了撬动地方文旅的一枚“金字招牌”。
大约四年前,花海景区负责人慕名辗转找到王潮歌,希望她也能为花海创作一部剧,再缔造“一部戏成就一座城”的成功,但几次都因为排不出时间而婉拒了。2019年,执着的花海再次向她发来邀请,起先她只想“出于礼貌、去花海看看”而已,可去了之后却备受触动。
“我被那一大片花海吸引了,真的太美了!更是被花海里一对对新人给震撼了,他们在花海里拍婚纱照,就在那登记结婚......对,花海里就有民政局,新人可以在那里直接办理结婚登记,这太新奇了,这种‘爱’的感觉把我深深感染了。”她觉得这一切在大城市里太难得一见了。
“我认为现在人生活得不是特别的愉快,不管是90后、80后、70后,各有各的问题,各有各的匆忙。你为什么会幸福感降低?”当她和朋友聊爱情婚姻时,年轻的小伙伴常常抛给她一句“还谈爱情?现在还有爱——?”这让她挺吃惊的。
见面几次就先要谈一些规矩、条件,甚至身高都有数字般的要求......曾经那个年代的爱情“宁肯贫寒,宁肯苦难,但是保持精神的丰盈,保持自己的高贵。因为我爱你。”怎么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一件过时的事?王潮歌不解。
“我特别想跟大家谈谈这事,我的观点不是这样。”王潮歌笃定地说:“关键大家觉得这个现象就是理所应当,但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思考它,不被这些现象给捆住,有可能自己将来的生活会幸福一些。这是上等的选择。”
我特别希望“爱情胜利”
在“戏剧幻城”中有6大剧场,每个剧场里又会有若干个戏剧空间,每天平行上演数十个关于爱的故事。它们都是由王潮歌亲自从上百个真实素材中挑选改编为舞台剧,“地域的跨度、年龄的跨度、甚至一个爱情不同的侧面的跨度,全都有。”
“我不想粉饰爱情,也不会给爱情唱一路赞歌。”新作品里有很多看似在说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渣男渣女、出轨、背叛、离婚、冷暴力、年轻人对待两性的态度、男和女对待爱情观点的不同、办婚礼的钱谁来出、红包分配引起的家庭大战......“讨论这些事情,如果只用对错来衡量那太简单了,但实际上并不是。”王潮歌以自身的女性视角审视这一切,“这种讨论是我展开一个人的内心给你看看。”
在戏里,她对一个源自网络的故事印象深刻:一对夫妻请摄影师拍婚纱照,一会儿要拍得像去过北海道、一会儿要拍得像去过瑞士,总之要看起来像去过了全世界,连摄影师都觉得这对夫妇怎么这么虚荣。但故事的最后,原来这对夫妇来自农村,为了这次拍照省吃俭用了很长时间,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低微,所以想用这套婚纱照来满足自己对周游世界的盼望。“他们那样的爱情愿望不值得像你这样的都市人认同,但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看,到后来你也会同情、会想去帮助他们。”
类似这种反转角度、折射了现实的故事还有很多,王潮歌说演绎它们的最大意义在于“你会‘感同身受’。你看见这件事情了,你会从现在开始有了看法......”
有趣的是,在幻城的剧场里不设观众坐席,观众走进演出空间,便会融入其中成为演出的一份子。演员的台词被设计成互动式的发问,或许每个参与者的回答都不会一样。
“现实主义题材的碰触是非常要小心的,表现它的尺度和分寸的把握很关键。因为它是此时此刻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会碰触你内心比较柔软脆弱的地方,如果把你碰疼了,你会流血。”谈及创作,王潮歌说最高兴的是今天的观众也有勇气直面一些让人们觉得很私密的话题。“我特别希望‘爱情胜利’。我认为在最敏感的地方,恰恰需要的勇气、胆量。更重要的是用我的才华在这里边找到一个陌生点。这个陌生点是你每天都经历这些事情,但你看了我的戏,觉得这件事情是新奇的。”
描写爱情需要一些功力
王潮歌的个性很鲜明,她喜欢网络上一些网友对她的评价——“飒”。永远的一头标志性的大波浪长发、永远利落不跟随的态度,她说对自己影响力最大的人就是“王潮歌”,这也体现了她一如既往很敢表达的性格特征。
“我会感同身受的理解他们的苦和他们的幸福,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能使痛苦或者幸福被扩大。我认为一个艺术家的敏感特别重要。”王潮歌说,正是因为她对于生命的热爱,才更想要去做“爱”这个主题。
作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女导演,她说自己天赋之外的成功秘诀就是“超乎寻常的勤奋”。她常年工作在一线,天天保持18个小时的工作。在这部作品的最后一个月,还曾把两个空间的戏来了个“大翻版”——所有的戏都重新编排、第四空间的舞台甚至重新搭建了一遍。
她笑说“上百号的人跟着我折腾、编导也被折磨疯了。”但这对创作者来说十分重要“这是一个做艺术的人的一个感觉,这种感觉非常模糊,你并不知道什么是对,只知道哪个不好,你就得找,得去试,你得去再次集中精力去找到你认为对的那个东西。”这也正是她保持艺术品质的秘诀。
对于“只有爱”这个作品,王潮歌对自己是满意的。“因为我觉得我找到了,你进入我的空间时,你会莫名其妙地感受到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氛围,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她希望观众走进剧中、不要为戏鼓掌:“因为我正想让你沉浸在这个情绪里,你在内心里的感叹比鼓掌重要得多。等观众出去,你再去看他的表情,就特别不一样了。”
畅想“爱”的大IP
每被提及当年《印象刘三姐》带火一座城的奇迹,王潮歌也直呼“没想到”!在阳朔,一年有十万人仰仗着这部剧生活,这让她内心十分高兴,但对待这一切却也十分冷静。“吹牛的时候,这事是跟我有关系,但仔细一想,实际上它并不是我的功劳。其实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在旅行中,希望更深度地去了解这个地方。大家不喜欢到一个地方只是拍照、睡觉、吃团餐,连自己到了哪都不清楚。”
所以她觉得:“我们只是恰好在刚需上做了一点点贡献。所以现在国家发展文旅融合,我认为这正是在刚需的路线上的一个突破,一次出击。”
如今,《只有爱·戏剧幻城》项目团队里年轻的小伙伴们更擅长用大IP的概念去延展作品商业价值。但王潮歌始终认为“我唯一要做的、我仅仅会做的是把我那点戏弄好。而不是预计有多少的票房——这件事情跟我有关,但并不是我出发的原点,也不是我出发的尽头。我希望观众看完我的作品后,不仅仅是觉得值回票价,而是会觉得对他的身心有一个长久的影响,会有非常深刻的思考。”
事实上做实景演出的压力很大,王潮歌笑谈“一个女导演能上哪耍赖”,她也经常有崩溃的时候,“我动不动就‘垮’,但是恢复的很快,就趴了一秒钟就再上,这是职责所在。”
近期以来的疫情,首当其冲地影响到了整个文旅行业,“只有爱”的戏剧公演也一度延期。不过王潮歌依然很期待,她最希望新剧上演后能得到年轻一代观众的喜爱:“80后、90后和已经长大的00后,我认为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热爱自己的民族,更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当他们看到自己国家有种种好的文化被传扬时,他们是很得意、很高兴的,所以如果年轻人爱看我的作品,我会更高兴。”
在今天,如何让一部具有高艺术价值的作品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正是所有文旅行业从业者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王潮歌在采访中仍旧反复强调“身为一名艺术家,作品赢得观众的尊重是最重要的。”
最后她也提醒,无论是文旅投资者或艺术家们也不要低估了观众:“观众并不是说我到一个地方就要去看炫的东西,或者Show一样华丽的东西。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文旅融合这一战略中,只有出现更多严肃对待作品的艺术家,才会使这条路变得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