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两年的新冠疫情,加上变种毒株奥密克戎肆虐,让本已岌岌可危的美国中餐行业雪上加霜。美国中餐协会15日举行中餐行业现状说明会,向公众披露,在持续的疫情、食材成本暴涨之下,中餐厅维持经营挑战艰峻,寻求纾困之道。
据美国中餐协会数据,全美中餐厅数量从疫情爆发之前,2019年的5.4万家,降至目前的不到4万家,协会负责人预计,若状况持续,到5月份全美将有一半的中餐厅闭门歇业。
负责人表示,除了疫情造成客座率降至4成之外,还包括最低时薪的调涨、持续的用工荒等。负责人指出,中餐厅唯一给予厚望的外卖业务,更是被中外外卖平台垄断,且必须接受低至6折接近成本的外送定价,让不少中餐厅陷入两难。
美国中餐协会会长 王铁牛:
“食用油大约13块钱,现在要45,所以我们的成本已经高得很恐怖很恐怖了,我做餐饮业快45年了,我从来没看到美国这么大危机,你还要廉价,你还要味道好,这个餐馆才能保住。但是保住情况下,你太便宜的话,你成本做到60%,那就是亏的要死,涨了价客人又不来。”
据加州餐饮协会(CRA)针对全美4200家餐馆的调查显示,89%被调查的餐馆表示,随着变种病毒的影响, 顾客对室内用餐的需求正在下降。77%的餐厅雇主表示,现在的经营状况比三个月前更糟。
这样的大环境对华人餐厅的影响更加直接,由于食材佐料要从中国进口,受供应链影响,华人餐厅的进货成本从20-30%涨到目前的55%, 并且持续供货不足。另一方面,从联邦到地方的多项补助或贷款,华人餐厅并未获得实质帮助。
美国中餐协会会长 王铁牛:
“70%是没有拿到的,因为这个小额贷款是要求你19个月要把它还掉的,还掉是有利息的,说是没有利息其实都是有的,所以我们餐厅也还要咨询一下律师,说是3月份有补助,2月1日有补助,结果这周也没有,黄掉了。”
经历了两年的新冠疫情,全美各地餐厅正通过打折等方式积极展开自救。在美经营数10年的餐厅等不到结束,选择关闭的个数不在少数,每家餐厅关闭的背后,都是在美华人的生计将陷入严重的困境。
来源:凤凰卫视杨平俊、李占清 洛杉矶报道
一假期,曾把海底捞“甩好几条街”的火锅店,彻底凉了!最值钱的商标遭拍卖,这意味着创始人难以东山再起。
这家火锅店的名字叫做“谭鱼头”。在海底捞还是一个“小弟”时,谭鱼头便已员工上万、资产近百亿、门店遍布大江南北。如今轰然倒塌,让不少人唏嘘不已。
而崩塌的原因,创始人直言,就是因为想上市。2009年、2011年谭鱼头两次拟借壳上市,甚至不惜签下对赌协议IPO,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谭鱼头也随之深陷债务危机……
“谭鱼头”惨遭拍卖
五一假期,谭鱼头连自己最值钱的商标也卖了。
2021年5月1日10时至5月2日10时,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谭鱼头)管理人在淘宝网阿里拍卖强清平台,对成都谭鱼头名下的49个商标专有权进行拍卖,起拍价为100万元。
5月2日12点19分,经过188次竞价和169次延时,“谭鱼头”名下49个商标终于以1510元价格成交。因竞价过于激烈,原本上午10点就该结束的拍卖,169次延时至12时19分方结束。
在拍卖页面显示,共8人报名疯竞拍,最终以1510万元的高价成交。
据悉,本次拍卖包含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名下49个商标专有权,涵盖的商标有“谭鱼头”“谭状元”“巴椒渔府”“谭家坝子”“谭红”“TANYOTO”等。
曾是百亿帝国
员工上万、门店遍布大江南北
针对商标将被拍卖一事,此前其创始人谭长安曾回应媒体称,“我们会把商标拿回来,继续做谭鱼头高端品牌”。
然而,在业内看来,这在当今竞争充分的火锅市场上,失去商标的谭长安要从头来过,难上加难。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27日,注册资本5451万人民币,法人代表为谭长安,经营范围包括中餐、火锅连锁经营的管理等。
谭鱼头是谭长安白手起家的火锅帝国。1996年退伍回家的谭长安拿着5000元的转 业安置费在成都老家的一个小巷子里开了第一家谭鱼头火锅店,主打鱼头火锅。
跟别人家的火锅店不一样, 谭长安使用一次性清油锅底,消费者看得见的放心,为了让消费者满意, 谭长安把厨房的墙壁拆掉换成了透明的玻璃,这也是第一个使用透明厨房的餐饮店。
谭鱼头火锅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此后谭长安不到3年的时间里,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了90家连锁店,到了2000年营业额突破了3亿元。
成立10年,谭鱼头便在2007年登上胡润餐饮富豪榜,谭长安的身家已经达到20亿,公司资产已近百亿。谭鱼头基本已经完成中国大陆布局,准备向海外发展。
当年公司品牌无形资产价值8亿元人民币,成为四川省最大规模的股份制餐饮企业。“谭鱼头”的迅猛发展,极大地繁荣了四川传统餐饮业,并成为“川菜”产业向外扩张的领军者。
用谭长安的话,以前自己的员工上万人、厂房数百亩、资产近百亿、门店遍布大江南北,包括台湾和香港。此后,谭鱼头又成为第一个将火锅带出国门的企业,“曾登上餐饮巅峰”。
而彼时的海底捞却只刚刚开了13家分店。因而,有人说,20年前,你可以不知道海底捞,但谭鱼头的名号却家喻户晓。谭鱼头的的确确当时把‘海底捞’甩好几条街”。
签下对赌协议拟上市
失败告终
10年时间从零打造了一个百亿帝国,却只用了4年时间将百亿资产彻底玩垮。谭长安也表示,这震惊了整个餐饮界,也震惊了他自己。
而崩塌的原因,谭长安直言,就是因为想上市。甚至为此不惜签下对赌协议,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谭鱼头也随之深陷债务危机……
据介绍,2001年,谭长安就赴香港成立了香港谭鱼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谭鱼头”);2003年,香港第一家谭鱼头分店在铜锣湾开业。
谭长安说,去香港开公司、开分店的目的就是上市。
“我们在香港开公司以后,都是按上市的规则来做的。我们请的会计事务所也是普华永道,全部的标准都是一直按规范的上市公司来做的。”谭长安介绍。
2009年、2011年谭鱼头两次在香港拟借壳上市,均被其他公司“捷足”高价收走。
甚至不惜签下对赌协议,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谭鱼头也随之深陷债务危机……
于是,谭鱼头开始准备自己IPO。谭长安自己认为,正是这个决定,直接影响了谭鱼头的命运。
据谭长安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回忆,当时跟香港的一家风投公司已经签订了对赌协议:风投出2000万美元,而谭鱼头则需花3年的时间达到盈利目标,将公司做到上市。谭长安说,他按照2000万美元的规模,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装修、开店,甚至也进行了一些其他火锅公司的股权投资。
但按谭长安的说法,许诺的2000万美元已经被花掉,但风投的钱只进来了前期的500万美元。而这1500万美元的窟窿,最后他不得不自己填上了这个窟窿,这也导致“谭鱼头”后续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如同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倒下的,用谭长安的话来说,是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消息:2013年,四川媒体发布消息称,一家小贷公司将谭鱼头投资公司和谭长安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偿还借款本金1500万元及利息220余万元。
这直接让谭长安在银行的信誉进一步降低,借钱变得更困难了。但算上高额的贷款利息,他很难达成对赌协议中的利润要求,也将面临高额的对赌赔款。
就这么一块一块倒下,最后,因成都谭鱼头资不抵债,丧失经营能力,债权人2016年申请成都谭鱼头破产,最终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
2020年8月,谭鱼头关闭了最后一家店。
2021年5月,谭鱼头连商标都被拍卖。
如今回想过来,谭长安表示,“命中注定不能上市,就不该强求”
创始人已成“老赖”:负债3000多万
最穷时兜里一块钱都没有
亲手创立的百亿帝国轰然倒塌,至于谭长安自己,也早已成为了一个“老赖”。
资料显示,谭长安1963年4月出生,四川平昌县人。1980年高中毕业后入伍,退伍后于1996年创办了“谭鱼头”火锅店,10年后成为百亿帝国,最高身家超20亿。
而如今,天眼查显示,谭长安因没有可执行财产,已有5起案件被暂时中止执行,而这5起案件的涉及金额超3100万元,未履行比例为100%。
谭长安也被列为“老赖”失信执行人。
谭长安也多次被限制消费。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6月,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岷江支行申请。谭长安欠建行成都银行不到5万的金额。截至2018年3月27日,谭长安尚欠建行成都岷江支行借款本金44921.69元、利息2954.52元、罚息1126.94元。
据媒体报道,谭长安称:“我窘迫的时候,包包里连一块钱都没有了。”
不过,短视频时代下,似乎所有人失败之后都会尝试去做网红。年近60岁的谭长安也不例外。抖音显示,谭长安注册了账号,并发布14个作品。他表示,商战30年风雨起伏,有很多故事和感悟,希望可以助力创业者。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 class="pgc-img">>品/联商网&搜铺网
撰文/牧之
2021年,餐饮业依旧艰难。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超过100万家餐饮门店在2021年关闭。冰冷的数字下,埋葬的是餐饮从业者的煎熬与无奈。
在疫情反复、经济起伏以及消费疲软等多重不利因素之下,客流下滑,业绩承压已成行业面临的普遍困境,纵然强如海底捞也无法避免大规模关店的残酷现实。
餐饮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优胜劣汰依旧是永恒的生存法则。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少有25家餐饮品牌出现大规模关店或直接阵亡,涉及火锅、茶饮、烘焙、面食米粉等多个品类,知名品牌如海底捞、呷哺呷哺、德克士、茶颜悦色、新元素、许留山等。
< class="pgc-img">>火锅:行业洗牌,赛道变天
近日,郑州一家火锅店因贴出的一张写满“辛酸史”的停业公告走红网络,被网友戏称为“2021最惨火锅店”。该店开业半年,先是遇上郑州“7·20”特大暴雨停业,又接连经历疫情,总共停业3次,在亏了几十万的情况下,还面临股东退股、房租续交、供应商结账款等各种压力。
郑州“最惨火锅店”的遭遇是整个火锅赛道2021年心酸历程的一个缩影。不过,这个火锅店还算幸运,起码还活着,而很多同行已经倒下了。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火锅相关企业吊销注销的有3.8万家,可谓惨烈。即便头部连锁巨头,也难逃大规模关店的命运。火锅界的绝对“扛把子”海底捞都不得不及时止损,宣布2021年底前关停门店300家。有着“小火锅之王”称号的呷哺呷哺,也宣布关闭200家并且当年不再拓店。
< class="pgc-img">>此外,有着明星光环的网红火锅店也显现颓势。Anglebaby旗下的斗瑬火锅,品牌首店已经关闭,并且退出成都市场。而郑恺退出火凤祥一事,也在坊间闹得沸沸扬扬。明星火锅店仅靠明星带来的流量优势,往往也只能昙花一现。
不过,在海底捞、呷哺呷哺等传统巨头大规模关店的同时,一些新品牌却逐渐崛起,频频爆出融资传闻,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火锅赛道似有变天之势。
2021年8月初,以“大刀腰片”为特色的新锐火锅品牌周师兄宣布已完成亿元A轮融资;9月初,粤式火锅代表捞王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同月,以海鲜火锅行运打边炉为主品牌的“行运集团”也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11月份,有媒体爆出,巴奴毛肚火锅完成5亿元A轮融资……
纵观整个火锅赛道,川渝火锅影响力出现下滑趋势,而具有地域特色的火锅迎来蓬勃发展。如老北京火锅、沙茶火锅、潮汕牛肉火锅、泰式火锅、港粤打边炉等日渐风靡。未来,在品类融合和升级下,火锅赛道或将扩容出可观的市场规模,这将是新品牌的绝佳机遇。
茶饮:加速内卷,两极分化
2021年,茶饮赛道风起云涌,可谓十分高光。
6月底,奈雪的茶挂牌上市,正式成为新茶饮第一股;7月份,喜茶完成5亿美元融资,刷新中国新茶饮估值记录;在河南水灾中的感人表现而又一次爆火出圈的蜜雪冰城,门店突破2万家,同时也获得一笔20亿元的战略投资;一点点、茶百道、书亦烧仙草等腰部品牌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沪上阿姨也逐步向5000家门店靠近,同时也获得了一笔近亿元的A+轮融资……
不管是头部还是腰部,新茶饮品牌不断获得融资,也说明资本市场对茶饮赛道依旧信心十足。不过,在疫情影响和行业内卷的情况下,新茶饮赛道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
2021年11月10日,茶颜悦色官方微博发文称,长沙有87家店临时关闭。关店原因是疫情之下客流锐减,业绩承压。正所谓祸不单行,茶颜悦色业绩问题又引发降薪内讧,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作为网红品牌,茶颜悦色善于营销、博眼球和吸引流量,而此次因负面上热搜也是走下坡路的体现。想要保持竞争优势,茶颜悦色颜需要有“去网红”的勇气,真正地深耕产品,优化供应链。
< class="pgc-img">>此外,门店不足百家的乐乐茶在2021年退出重庆、西安等市场。乐乐茶副总经理郭思含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品牌目前处在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从效率和战略布局的角度出发,近一年会聚焦在华东的一二线市场。上海是乐乐茶的诞生之地,江浙沪是乐乐茶的大本营。
其实在此之前,乐乐茶还卷入一场被“抛弃”的风波中。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喜茶和元气森林都有意收购乐乐茶。不过,这一消息随后被各方否认。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甚至公开表示:“此前经过中间人介绍的确有过一段时间接触,但在深度了解内部情况、业务数据和状况后已经彻底、完全、坚决放弃。”这种曝光式鄙视也把乐乐茶推向了极其尴尬的境地。
目前的新茶饮赛道,喜茶、奈雪的高端地位暂时无人可以动摇,基本稳居第一梯队;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品牌主攻下沉市场,遍地开花,跑出了万店、千店规模。这个有着几千亿规模的赛道,已然加速内卷,竞争非常激烈,两极分化也日趋严重。
新茶饮赛道的玩家很多,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想要赢就要保证能一直留在牌桌上,而不被踢出局,这需要实力。
烘焙:乘风国潮,新势力崛起
在烘焙赛道,网红品牌很容易诞生,也很容易衰落与消亡。远的如徹思叔叔,近的如LADY M。在行业竞争和疫情冲击之下一些传统烘焙品牌日渐式微甚至消亡。
2021年2月,老牌烘焙品牌面包新语退出西安市场;6月份,上海知名烘焙品牌宜芝多门店全关;7月7日,浙江浮力森林关厂闭店;8月26日,广州知名烘焙品牌东海堂正式歇业;第四季度,LADY M北京多家门店关闭;12月28日,海南烘焙品牌优莎蜜尔被爆拖欠员工工资,多数门店已经关闭……
有旧人哭,自然少不了新人笑。传统品牌消逝的同时,烘焙新势力横空出世。2021年,资本市场刮起一股“新式烘焙热”。墨茉点心局、虎头局等新锐品牌乘风国潮,迅速走红,并取得资本市场和年轻顾客的双重认可。
墨茉点心局成立短短一年就开店20家,2021年融资三次,其中两轮融资过亿,今日资本和美团龙珠相继入局。虎头局在仅有四家门店的时候就受到资本垂青,2021年7月完成第二次融资,金额为5000万美元,红杉资本、IDG资本、纪源资本等全部加入。此外,爸爸糖手工吐司、月枫堂、泽田本家等品牌也纷纷获得融资,烘培新势力一时间成为资本的“新宠”。
< class="pgc-img">>墨茉点心局logo为狮子头,装饰复古又潮流的红蓝霓虹灯,虎头局则采用橙、银、灰作为门店主色,二者颇具国潮风范。它们的横空出世,给烘焙赛道注入了新鲜血液。 不过作为网红品牌,这些新锐品牌要想在烘焙市场中站稳脚跟也并非易事。
网红品牌有着很大的尝鲜属性,这点尤其对年轻消费者有吸引力。当尝鲜过后,如何吸引消费者复购则需要靠产品说话,持续的研发能力和产品战略是基础,也是破局品牌同质化的一大利器。而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能否跑通,盈利能力能否持续,这些也是决定着品牌能走多远。
结语
任何行业没有常青树,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有消亡自然就有新生。
民以食为天,餐饮这一古老的行业应该永远不会消亡。即便在不利的外部条件下,具备独特客户价值的餐饮企业依然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同比增长18.6%;限额以上餐饮收入10434亿元,同比增长23.5%,基本恢复至疫前水平。虽然有品牌阵亡或大规模关店的现象发生,但餐饮业依旧具有惊人的自愈能力和强大的发展势能。
2022年,餐饮企业仍然无法摆脱原料、人力以及租金等三大成本持续上涨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在行业竞争以及外部挑战的双重冲击下,餐饮行业的汰换率还会继续走高。即便这样,餐饮业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跨越周期,走出低谷。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餐饮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