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饕餮”才懂,汉阳美食如同江湖中隐姓埋名的大侠,功力深厚,十年以上的老店如过江之鲫。
在武汉谈论美食,位于汉阳郭茨口和王家湾的交会地带的玫瑰街就没有输过!
129家餐饮店!这是玫瑰街上统计的数据。社区介绍,再加上附近玫瑰西园小区里商户,小区内外有以餐饮业为主的大小商户就有336家。
玫瑰街也不只是传闻中的消夜街,也是过早的宝藏地。站在十字路口,左转是过早,右转是消夜,已是武汉人过江觅食的宝藏去处。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11月16日8时,记者坐地铁4号线到玉龙路站C口下车,步行600米,就来到玫瑰街。
独家研制芝麻酱、辣椒油
独有生烫热干面牛肉面
一百个武汉人,就有一百碗最好吃的热干面,最好的绝对是自家楼下那家热干面馆。而玫瑰街上,人气最旺就是罗氏生烫热干牛肉面馆,看着长长排队就知道到了。
罗氏老板叫罗思思,独创生烫牛肉热干面,是店内的招牌,不少人过江来吃。和常见的卤牛肉口感不一样,生烫是新鲜的牛里脊,有清淡骨汤或微辣牛肉汤两种选择,芝麻酱包裹着鲜嫩的牛里脊,有些微回甜。
为了配合年轻人的口味,在传统热干面里加入了生烫,生烫分量十足,把热干面盖得满满当当。
中午12时,店主罗思思闲下来,搬了一个小板凳和记者聊了起来。“做饮食的一般都是子承父业,我是自己创业。”罗思思笑着告诉记者,他今年32岁,做热干面已经16年了。
2007年罗思思就开始跟着师傅学做热干面,一年后在一名好心城管员的帮助下,他开起了自己的第一间热干面馆。每天凌晨0时起床,准备好了,就开始掸面,凌晨3时掸完面开始准备芝麻酱之类的配料,清晨5时,开门营业了。
罗思思介绍,他还在不断地研究热干面的灵魂芝麻酱和辣椒油怎么做才好吃,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将芝麻酱调至金黄色,外地、本地、进口芝麻都在用,还要根据芝麻的大小、成色、时间、季节,采取特别做法将它们融合在一起。
炒芝麻的时候要减少时间,为的是保留芝麻原有的清香,这样的芝麻酱吃起来不会那么的油和苦,热干面吃起来更加清爽。
辣椒油就更有讲究,选用香叶、白芷、白扣等20余种香料,再加上5个不同产地10余种辣椒一起熬,
单就辣椒品种,除了四川的,还有河南、山东、福建,印度、美国的进口辣椒,有的是出辣的,有的出香,有的是提升辣油黏稠度的,各取所长。
说到兴起之处,罗思思端起一碗热干面的配料萝卜丁问记者:“你看这是什么?”
“胡萝卜”记者回答。
“不对!这是白萝卜!”罗思思笑着说用白萝卜是因为它很脆,用自家的红辣椒和辣椒油,现在看是红色。
两代人做了50年的酥饺
独家糖粉配料令人垂涎
每个热干面馆的旁边一定有个卖油炸小吃的,在罗氏热干面的旁边有个吴氏金锅条,“金锅条”是湖北宜昌的叫法,在武汉也叫“酥饺”。
没有店面只有一个操作台,一口油锅,老两口今年57岁,做酥饺已经35年了,老板告诉记者:“这份手艺是从爸爸那里传承来的,依稀记得爸爸推着一架小车卖酥饺也有上十年,两代人做了也有近半个世纪了。”
吴氏的酥饺是玫瑰街上街坊们心心念念的美食,色泽金黄,外面焦香,里面糯叽叽地,趁热吃还可以拉丝。住在对面小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吃她家的酥饺,都是老街坊了,她家糯米吃着安心,隔三岔五地就要来上一个。”
吴氏的糯米采用的是上好的云梦糯米,把糯米加水磨成浆,装进布袋里吊浆,这样做出来的酥饺才特别的软糯。酥饺做得好不好关键看糖粉,吴氏酥饺的糖粉有十几种配料,都是秘方,在记者的软磨硬泡下老板说出了三种:花生、大豆、芝麻,“多的不能说了”吴老板笑着说好多同行都来问过我的糖粉配方,还有的站在我摊位前面一早上,我都会告诉他们“看是看不出来的”。
在玫瑰街上还有鹏记热干面、武昌重油烧麦、黄牛牛肉粉等也都是顾客盈门,排着长队。在拥挤的小巷子里才会熠熠生辉。
玫瑰街的长久、实惠,让每个店都像老朋友,也是最抚慰人心的味道。
穿梭在玫瑰街的各个美食铺子,回到最快乐的时光。
(文:吴晓琳 图:李奥 视频:陈晗朵)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在的街上,多少人是一出门就能闻到饭店餐馆的饭香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餐饮界开店的老板也是越来越多,很多餐饮店都是店挨着店。
很多新店刚开业,就用折扣促销的手段吸引顾客,导致隔壁老店的人流量机会为零。
两家店铺相争,老店如何才能战胜新开张的邻居餐馆呢?
一、保持镇静:
《兵法》中说“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
作为两家相互竞争的餐饮,少不了的就是比较店铺打折、赠品等优惠活动,以此来争夺顾客。
如果遇到竞争这种情况,首先自家店铺要保持镇静,仔细策划营销方案。
切勿为争夺顾客资源,折扣优惠直接折扣到免费吃等这一地步,这样的吸引顾客方式,不仅拉低了店铺的品牌价值,自身店铺还回不了本,后期运营计划也容易被打乱。
遇见这种情况,仔细策划营销方案才是可行的办法,这样可以防止后面邻家餐馆突然的促销,自家店铺也能立即拿出促销方案,客流量也能留一些。
二、保持恰当的创新周期:
许多老板看到隔壁邻居低价促销,就像比他更优越一步,就想创新并低价。
店铺创新虽然是一种吸引顾客的方式,但是不注重创新周期,店铺被记住的几率也会很低。
创新周期长了,店铺没新品,老顾客也不愿意回头;创新周期短了,新顾客记不住,回头率变很低。
因此店铺老板需要注意新品创新周期,另外,店铺内的产品质量需要一直保持,没有任何一位顾客会喜欢难吃的口味产品。
三、差异特色化:
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才能让顾客精准地记住。
现在很多店铺的餐饮类型都是一样的,想要得到顾客的专宠,店铺就要和隔壁的店铺有差别。
现在很多快餐店,很多快餐店都是店挨着店。
例如麦当劳和肯德基,两者都是属于快餐店,可是两者打造的定位不一样。
麦当劳是以汉堡为特色,肯德基是以炸鸡为特色。
通过产品的经典定位,来直接划分顾客的选择。
差异特色不仅在产品,还可以在用餐餐具、服务上,只要与同行不一样,让顾客满意即可。
四、顾客满意的服务:
既然上一点说到了服务,那么,就来说一下服务如何让顾客满意、喜欢。
一家好店铺,得到顾客认同的店铺,在服务上是一定下了功夫的。
餐饮界被顾客公认服务好的店铺—海底捞,那是人人称赞的。
别家店铺有的你家要有,别家店铺没有的,你家店铺也要有。
例如现在的奶茶店,有些店铺因赶时间就会直接给顾客,而有些店铺会询问顾客是否现在喝,还会帮助顾客插吸管,递纸巾等服务。
这就是一切以顾客为主,为顾客服务的店铺,生意往往都很好。
面对一些打价格战的隔壁邻居店铺,商家自身要保持镇静,及时策划一套促销方案,来应对隔壁店铺的突击,另外,一定要保持店铺品牌价值,高质量的产品、产品的定位和专注的服务。
< class="pgc-img">>| 职业餐饮网 刘妍
又一家北京老牌餐企进军社区餐饮!
社区餐饮是疫情时代大家眼中的“香饽饽”,但经历了几年发展过后,新入局者想要探索出新的模式并保持增长也越来越难。
而近期职餐网发现,北京知名老字号涮肉品牌“东来顺”新开了家社区小店,也开始探索社区餐饮新模式。
新店取名“东来顺街坊铺”,既卖老北京人最爱的包子、肉饼、羊汤等主食小吃,也卖当下大热的预制菜和火锅食材,盯上周边街坊的一日三餐!
东来顺的社区店长啥样?它的探索能给社区餐饮带来新的启示吗?一起来看看!
老字号涮肉店杀入社区餐饮,
开卖“老北京小吃+预制菜+火锅食材”!
6月29日,东来顺旗下新店“东来顺街坊铺”开业,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前去打卡。
1、 几十平小店,从本来门店割出来的做试验田
新店是从原有的东来顺饭庄旁辟出一块地方开的,就开在东四附近。东来顺原本就是北京人熟悉的老字号,如今新店取名“东来顺街坊铺”,更是拉近了与附近居民的距离。
店的面积很小,大约只有三四十平的样子,里面摆了三张桌子、沿墙也设了一排餐位供顾客堂食,整体环境看起来非常干净整洁。
店里还有开放式厨房,顾客进店就能看到工作人员明档操作的过程。
2、用“羊汤+包子、肉饼”做一日三餐,羊杂汤32元/碗,包子5元/个
在产品上,东来顺街坊铺卖的都是老北京人爱吃的东西。
既有门钉肉饼、包子、烧饼等主食,也有羊杂汤、羊肉汤、豆泡汤等汤类产品,其中包子都是现包。顾客可以单点,也可以点店里搭配好的“羊杂汤+主食+饮料”套餐。
早餐时段还卖豆浆、油条、糖油饼、豆腐脑等,主食类产品里还推出了很适合当下季节吃的鸡丝凉面。
不过,这些产品的价格比一般社区店、早餐店卖得都贵:普通门店卖不到20块的羊杂汤,东来顺街坊铺卖32块一碗,羊肉汤更贵卖到了35块一碗,牛肉包子5元/个。
6款套餐价格也都在41~56元之间,例如,“1碗羊肉汤+2个烧饼+1瓶饮料”卖44元。
3、设有零售产品区,卖东来顺自有的火锅食材和预制菜
值得注意的是,门店里还设有零售产品区,卖的全是东来顺的自有产品:
紧挨着堂食区有几个大冰柜,里面除了常规的速冻水饺、馄饨,还有羊肉串、牛肉串、牛羊肉片等各种火锅烧烤食材,当下很火的预制菜也能在里面看到,有宫保鸡丁,红烧牛蹄筋、肉片苜蓿等几款。
一旁零售货架上则摆放着牛板筋、手撕牛肉、牛肉片等各种小吃,以及一次性烤炉和涮肉用的铜锅,还有涮肉用的底料、蘸料。
“外带+零售”,成社区餐饮下半场重要发力点?
疫情以来,社区餐饮入局者众。在紫光园、南城香等扎根社区几十年的餐企逆势而起之后,“后来者”不断在这条赛道上摸索新的模式。
此次一直主打涮肉的东来顺,选择在堂食之外新增“外带+零售”的模式开社区店,算是一次结合自身特色的探索。从中也体现出了社区餐饮的下一个发力点。
1、外带和零售,已成为新社区餐饮的角力场
以前的社区餐厅主要以堂食、外卖两种经营方式为主,但随着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顾客减少了外出就餐的需求,再加上消费力下滑,更多是在家用餐。
在家用餐,无非点外卖和自己做两种。但目前由于补贴少了,外卖价格近几年不断上涨,点一份外卖基本都在25块、30块以上,价格太贵,而自己做饭又太麻烦。
虽然不外出,但大家还是想吃到餐厅产品的品质、丰富性,所以许多老字号在疫情期间向社区居民售卖主食、熟食,特别受欢迎。这给许多餐企提供了新的机会点。
像这几年发展迅速的袁记云饺,正是凭借着现包饺子档口,用“外带+外卖”模式,抢食“速冻水饺”市场,占领了顾客的家庭餐桌。
此前萃华楼的总经理就也曾对媒体表示,疫情期间品牌旗下的包子、花卷、酱肘子卖得特别好,也正因如此,萃华楼准备在今年8月开启旗下首个档口“萃华楼小厨房”,专营主食、酱货和凉菜。
当传统的堂食外卖开始陷入增长乏力,外带和零售就成为了社区餐饮新的增量市场,即占领顾客的家庭餐桌。未来拥有外带和零售的社区店生命力会更强,这也是当下新型社区店的“必争之地”。
2、用火锅食材、熟食、预制菜,增加外带和零售
在堂食之外,东来顺街坊铺还通过卖火锅食材、预制菜、熟食增加门店的外带和零售。
火锅食材超市曾以“方便、快捷、性价比高”的口号风靡全国,虽然后来不到一年时间热度就散了,但它的消费场景依然存在。而预制菜堪称行业内“当红炸子鸡”,已经有许多餐企将其视为抢占顾客家庭餐桌的“新利器”。
而且,东来顺选择在社区店里卖火锅食材,相当于是在用一个新渠道测试自己的火锅食材。而且其原本就是老牌涮肉企业,这样做还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供应链优势。
早在两年前,东来顺就已经在全国做清真食品,在网上卖半成品的礼盒,产品构成包括肉片、肉串、熟食、面点、调料、部位肉等九大类100余个品种,基本实现了线上线下全覆盖。
此外,从东来顺街坊铺的店招上可知,未来门店还会上熟食产品,而熟食已经是门被验证过的生意,是一个非常适合社区门店的品类:在消费场景上,可堂食、可外带、可外卖。
3、品牌溢价、外带产品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
虽然从产品组合以及消费场景探索上来讲,东来顺街坊铺已经基于自身优势做了探索,但是目前门店模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产品价格过高,品牌溢价比较严重:
社区店做的是便民生意,核心讲究的是性价比,但东来顺街坊铺一碗羊杂汤32块,一个包子5块,这样的价格设定,顾客冲着品牌去尝个鲜有可能,但要高频购买很难,这和社区生意的核心相悖。
外带产品竞争力不足:
火锅食材讲究的就是丰富,而东来顺街坊铺里卖的只是东来顺的牌子,有点单一,没办法满足顾客一站式消费的需求,除非有独特竞争力,不然不好卖。
而预制菜虽然当下被“炒”得很火,但是更多的还是针对B端,面向C端的大部分还是早餐类的产品,像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这类家常菜依然有口味和性价比问题没解决。
门店定位“四不像”:
门店既有堂食又有零售区,看起来覆盖的场景多了,但是又想做小吃又想做零售,给人一种很混乱的感觉,导致堂食和零售的价值都没有做好。举个细节上的例子,门店直接在堂食的桌子旁摆几个冰柜,让顾客自己去挑火锅食材,这个体验感非常不好,挑完都不知道找谁结账。
职业餐饮网总结:
社区餐饮已经到了新的比拼阶段,新入局的玩家必须打破从前“只把外带当成增量市场”的认知。
社区消费更大的市场在家庭餐桌上,新型社区店必须要抢占家庭消费需求,将外带当成主要市场来做。
虽然东来顺新开的社区店模式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它作为一家老字号主动探索社区餐饮新方向,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你看好东来顺街坊铺的模式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