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2023食品行业年度盘点:十大食品安全热点事件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舌尖上的安全,永远是民生的重点问题。泰国假香米、阿斯巴甜致癌疑云

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舌尖上的安全,永远是民生的重点问题。泰国假香米、阿斯巴甜致癌疑云、“鼠头鸭脖”……这些关键词在今年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中,成为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与健康舆论热点。中国经济网食品频道现将2023年发生的影响力较大的十起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回顾,让食品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注重食品安全,严格把关食品质量,创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安全的食品市场。

案例一:“3.15”曝光假泰国香米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有企业生产假“泰国香米”。涉事商家在普通大米生产过程中人工加入香精,使其具有香米风味。涉事企业安徽香王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寿县永良米业、淮南市楚丰工贸有限公司、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等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案例二:江西一高校食堂饭菜中吃出老鼠头

6月1日,江西一高校学生在食堂的饭菜中发现了疑似老鼠头的异物,该情况经网络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公众对于异物为“鸭脖”的初步调查结果表达了质疑和不满。

随后,江西省成立了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经认定,涉事学校对此次事件负主体责任,涉事企业负直接责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监管责任。

案例三: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有四大误解

食品添加剂由来已久,伴随着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使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有关机构发起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添加剂认知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来源等方面仍有误解。

案例四:餐馆制售拍黄瓜简化审查要求

7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明确拍黄瓜、泡茶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可以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

对此,《经济日报》评论称,新的管理办法不仅简化了凉菜专间等设备要求,还提出把责令限期改正作为主要处罚手段,违法行为轻微、未对消费者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新规有弹性、有温度,以后餐馆申请冷食许可会变得更加容易,不用再担心卖个拍黄瓜都会被人举报。

案例五:阿斯巴甜陷致癌疑云 公众期待更短配料表

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联合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IARC 2B组)。同时,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重申,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对此,有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阿斯巴甜在合理范围内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加工,消费者无须过度恐慌。如今公众的食品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对于添加物质的类别、用途、来源等信息尤其在意,食品企业应该在保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创新生产技术,选择更天然的原料和添加物质,努力让配料表变得更短。

案例六:米酵菌酸惹祸 两女子吃凉皮中毒1死1伤

7月15日,有消息称河南永城市两名女子吃凉皮后中毒致1死1伤,医生向家属表示,两人是米酵菌酸中毒。据悉,凉皮等富含淀粉类的食物如经过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由于潮湿、阴暗,易产生椰毒假单胞菌,而这种菌物质可以分泌出米酵菌酸。

专家提醒,除了淀粉类发酵以外,椰子及椰子制品,长时间泡发的银耳、木耳,发霉的谷物等也可能会产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中毒症状最早表现为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呕吐物初为食物或黄绿色水样物,有的呈咖啡样物。继消化道症状后,也可能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者出现肝昏迷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米酵菌酸特效解毒药物。

案例七:海关总署要求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

8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案例八:购买“剩菜盲盒”风险意识不可“盲”

随着“盲盒经济”的逐渐兴起,今年以来出现了叫“剩菜盲盒”的食品销售方式,它是指经营者采用盲盒的销售形式,将临近过期或当日未售出的食品包装后打折出售。

6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强调,食品、化妆品,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

8月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指出,“剩菜盲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餐饮浪费,具有创意性和互助性。“剩菜盲盒”虽然不被法律所禁止,但是必须规范经营,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案例九:巴奴火锅子品牌使用不合规羊肉卷

9月4日,有短视频博主发布视频称,位于北京合生汇的超岛火锅店售卖“假羊肉”。事情发生后,超岛自选火锅表示,已第一时间将该款羊肉菜品做下架处理,并将相关产品送检。

9月6日,被波及的巴奴火锅出面对这起风波进行回应。巴奴在微博发表声明称,超岛确实为巴奴集团旗下子品牌,虽然其创立以来由独立团队运营,但巴奴集团对超岛有不可推卸的监督管理责任。

9月7日下午,巴奴发布最新回应称,最新报告结果显示,超岛所售的羊肉卷确实含有鸭肉成分。为此,将对在超岛门店消费过羊肉卷的顾客赔付1000元,赔付范围自2023年1月15日超岛合生汇店开业起销售的 13451份羊肉,涉及共8354桌。同时,还将对超岛合生汇店、丰科万达广场店、龙德广场店、石景山万达店全面停业整改、全面彻查。

案例十:咖啡再遇致癌传闻

12月6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59款现制现售咖啡进行采样,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抽检样品涉及“瑞幸”“星巴克”等20个市面主流品牌,包括了美式咖啡、拿铁和风味拿铁等不同品类,基本涵盖市面在售的现制现售咖啡产品。

上述消息一经发布引发了舆论高度关注,“喝咖啡致癌”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消费者不仅对咖啡中丙烯酰胺由来深感疑惑,更对于今后能否继续畅饮咖啡表示担忧。对此,有专家表示,目前科学界认为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很小,因此国际标准、欧美标准和中国标准均没有针对丙烯酰胺制定限量指标。

日,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在浙江温州的社交圈中迅速传播开来,内容是关于在一家餐厅就餐时,仅仅损坏了一根筷子,竟然被要求赔偿 100 元,此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 class="pgc-img">

8 月 10 日晚间,一位顾客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深海黑珍珠餐厅,准备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这顿饭最终花费了一万多元不说,居然还因为损坏了一根筷子而被要求赔偿 100 元。据餐厅工作人员详细解释,这可不是普通的筷子,而是从德国进口的白瓷筷子,买入价高达 158 元。他们声称,要求顾客赔偿 100 元完全是按照成本价来计算的,似乎觉得自己的要求合情合理。

然而,顾客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说法。他坚称,这是公筷,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掉落在地摔断了,绝非故意为之。而且,在整个用餐过程中,根本没有看到任何关于筷子价格或者需要小心使用的提示信息。他愤愤不平地表示:“如果知道这么贵,肯定会小心或让店家拿走。”更为令人不解的是,当晚商家并未出具具体的赔付标准,只是简单粗暴地给出了包含筷子赔偿费用的 11668 元账单。尽管心中充满了委屈和不满,但最终顾客还是无奈地结账离开了。

< class="pgc-img">

餐厅方面后来宣称已经退款,可顾客却明确表示,朋友结账后根本就没有收到退款。并且,即便退了款,他们也不会收,因为他们的初衷并非是为了炒作,而只是希望能够让广大网友来评评理,到底谁对谁错。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这根筷子是否真的值上百元?毕竟,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筷子通常只是一种普通的餐具,价格相对低廉。

8 月 14 日,记者为了探寻真相,致电涉事餐厅。令人意外的是,餐厅的工作人员居然表示对此事毫不知情。与此同时,温州市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称已经接到了相关投诉,辖区的市场管理所正在积极处理当中,只是暂时还不了解最终的处理结果。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在网购平台上进行了搜索,发现类似的德国陶瓷、骨瓷筷子商品价格的确参差不齐,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普遍比普通筷子贵出许多。

< class="pgc-img">

这起看似微不足道的筷子赔偿事件,实则暗藏玄机。究竟谁是谁非?是餐厅的赔偿要求合理合规,还是顾客的委屈申诉有理有据?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根筷子的简单问题,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消费者权益与商家经营之间那难以把握的平衡难题。

在这个消费主导的时代,消费者的权益究竟该如何得到切实保障?商家又该如何在追求盈利的同时,兼顾消费者的感受和合理诉求?大家对此究竟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讨论。在此,我们也满怀期待,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给出一个公正、公平、令人信服的处理结果,让我们一起持续关注,共同见证事情的最终走向。


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个突发事件都能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著名魔术师刘谦团队在杭州遭遇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不仅让无数粉丝和观众揪心,也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涉事饭店因此被勒令停业,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的大讨论也随之展开。


< class="pgc-img">

事件回顾

时间回溯到2024年8月30日晚,刘谦的全国巡演杭州站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为了缓解紧张的工作气氛,团队选择了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餐厅作为晚餐地点。然而,这份看似平常的晚餐却成了灾难的开始。餐后不久,团队成员相继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经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刘谦团队迅速采取行动,将患者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同时,主办方也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宣布原定于8月31日的演出因演员健康问题而延期。这一消息无疑给期待已久的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失望和遗憾。


< class="pgc-img">

涉事饭店的停业与调查

随着事件的发酵,杭州市西湖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迅速介入,对涉事饭店展开了全面的调查。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该饭店存在食品安全管理漏洞,包括食材保存不当、厨房卫生不达标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刘谦团队的食物中毒事件。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涉事饭店被勒令暂停营业,并接受进一步的调查处理。同时,相关部门还采集了部分病人生物样本、剩余食物、留样食物等41件相关样品送实验室检测,以查明食物中毒的具体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的警钟

刘谦团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不仅是一起简单的突发事件,更是对全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次深刻警醒。近年来,食物中毒事件频发,从餐馆到家庭,从城市到乡村,无一不受到其影响。这些事件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 class="pgc-img">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监管不力、企业自律性差以及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使用劣质食材、违规添加剂等手段降低成本,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盲区,使得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打击。

反思与行动

面对刘谦团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涉事饭店的谴责上,更应该从中汲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

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和检查。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其次,餐饮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内部管理和员工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食材采购、加工制作、环境卫生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可靠。

最后,公众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选择餐饮场所时,应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餐馆;在就餐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在出现食物中毒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 class="pgc-img">


刘谦团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虽然是一起不幸的突发事件,但它也为我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让我们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和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每一次聚餐都成为放心的享受,让食品安全成为我们共同守护的底线。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