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选址要选择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在开店选址过程中,人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量化成一个个标准才能用来做比较。这样就诞生了一个具体的衡量指标----人流量。
人流量采点是商铺选址评估中的重要步骤,有了实际采点的人流量,乘上评估店的客单价及捕获率(入店率),就可得出该店铺的每日营业额,进而得出每月营业额及每年营业额。
< class="pgc-img">>不同餐饮业态的采点方法不一样
人流量采点一般有两种不同计算方式:全日采点法和时段采点法。
如果是开中餐,最好采用时段采点法,人流量最高的时段在午餐时段11:00--14:00及晚餐时段17:00--21:00,如有供应下午茶,再增加时段14:00--17:00。
如果是快餐或咖啡、面包行业,建议采用全日采点法。如果是便利店则建议采用时段采点法,也就是只采取人流量最高的时段,即第一时段07:00--9:00,第二时段11:00--13:00,第三时段17:00--19:00,第四时段21:00--23:00四个时段。
对于投资金额比较大的商铺,最好采点周一至周日(七天)及重要时段(四个时段)的人流量,连续测七天,任何情况都不要中断。平均每小时人流量至少在2700-3000人。
采点应遵守的8大原则
¤ 1、正常情况,采点应在工作日(周一至周四)选1天,周五、周六及周日3天,合计4天。如果时间不允许,至少应采平日1天及周末1天,并应避免国家法定节日。
¤ 2、不得因为天气因素而调整实测人流量,如遇特殊的天气(如台风、暴雨),则应延后再测。
¤ 3、全日采点时,应在采点日采集全日的营业时间,每个时段分别记录。
< class="pgc-img">>¤ 4、统计的人流,应当是店址一侧,经过门店主入口正前方的人流,包括经过的骑自行车及电动车等每辆计入1。经过的机动车(汽车、摩托车、公交车)不予计算,无消费力的儿童(小学以下)不予计算。道路对面人流是否计入,以下两种情况则须计入:
在居民区、商业/居民区的商圈或是在小城市,店址正前方的道路宽度小于双车道(道路宽度小于12米),且道路中间没有障碍和隔断,可自由穿行,则将道路对面人流的50%计入。也就是:总人流量=店址一侧人流量+店址对面人流×50%。
如果店址正前方的步行街宽度小于20米,且步行街中间没有任何障碍,则可将对面人流全数计入。如步行街宽度大于20米,或者马路中间有障碍存在,则一律不得统计对面人流。
¤ 5、若店址所在商圈为旅游景点,则需取得该旅游景点年客流量,以该客流量为人流量估算。
< class="pgc-img">>¤ 6、如果店址(A)附近有较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因此导致封路,变道或特定时间内的人车管制通行,而影响了正常人流量,则可参考以下变通方法统计人流量:
在距离店址不超过100米的范围内,选择平时人流量与店址相当的点测试人流量(如图B点);若B点也有问题,可选择C点。(见下图)
如果上述地点均受市政建设影响,导致人流量骤减,则可以考虑找类似的商圈对等店的方式来预估人流量。
如果以上几点均因故不适用,方得考虑以A点的实测人流量为基础,乘以X倍,来预估人流量。系数X是经过市场的反复判断后认定的店址在市政建设前的大约人流量为现在实测人流量的倍数。
< class="pgc-img">>¤ 7、如果店址位于正在施工的一栋楼房(或一片区域)中,因此而影响了正常人流量,则可以参考以下变通方法来测人流量:
可以考虑避开店址,而在其旁边正常营业的街(路)来测人流(如图之A点)。
可以考虑在附近不远处的马路上测人流量(如图之B,C处,但应优先选择距离新址最近的马路(尽量不超过100米)。
如果A,B,C处均因故无法测试,可以在店址的对街处(如图之D处)来测人流量。
同时,也可寻找类似商圈的对等店以做平衡比较的取舍。
< class="pgc-img">>¤ 8、店址位于转角处的人流量测算方法:分别在两条街的A、B两点统计人流量,所测人流为靠近店址一侧的双向人流,即A和B。在C处统计在店址转角处拐弯的人流,即沿箭头1和2拐弯的人流。
扣除重复统计的人流,则公式为:总人流量=A+B–C,其中,C统计双向拐弯人流,即:C=1+2。因此,对于店址位于转角处的情况,在测算人流量时,至少有3个人在3个点(A,B,C)上同时测算。
><>要不要开一家餐厅,开了以后能赚钱吗?这是摆在餐饮创业者面前一个最直接的问题。”
今天就给餐友们介绍《4A选址法》中测算投资回报率的5个非常好用的公式。
很多人也会去做投资回报分析,但你的分析科学吗?管用吗?
经过科学计算后再决定开不开,能减少很大的投资风险。
我将以一个案例来说明:
有朋友在北京东三环要投资200万开一个餐厅,店面面积400平米,房租7元/平米/天。能否开?
首先,我们确定了以下关键指标:投资额200万、合同期5年、拟定人均消费80元、餐厅面积400平、餐厅使用率80%。
注:一般情况下,如果合同期是5年,2年回本是正常的;如果合同期是3年,则需要在1年半左右回本,否则投资回报率不高。
由此可知,每天餐厅如果能有231人进店消费,就能实现预估营业额。而我们此前通过对店面附近人流的测算,捕捉率的计算(4A选址法里有:准确测算餐厅人流的几个小妙招),确定来店人数能够满足需求。
关于厨房和前厅的比例,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的网站上有相关规定的全文,通常要求比例是1:2~2.5。当然,这在餐厅中基本上很难实现,所以一般会按照1:3,1:4,1:5的比例走,我们按照1:4的比例,取75%这个数字。
那么朋友的这家餐厅,由于人均80元,座位自然不能太紧凑,因此我们按照1.7㎡/人,即含椅子+桌子+过道的综合数据。
最终实际上的经营结果,也比预期的还要更好一些,每月客流近9000人,人均也比开始设计的高了一点,达到了84元左右,月收入大约在80万,基本上预计可以在1年半左右收回投资了。
>一劳永逸”形容餐饮选址再合适不过了。
在餐饮经营活动中,一切都是变化中的,唯独餐饮地址是不可改变的,所以,餐饮选址要一步到位,前期认真考察,为后期的轻松经营埋下“伏笔”。
相同品牌的两家店面,一家门庭若市,所有工作人员忙的团团转,另一家却以倒闭收场,同样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呢!
< class="pgc-img">>大多数餐饮投资者都会选择蹲点进行人流量测算,蹲点也是有一定的技巧性的,蹲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 class="pgc-img">>其一,全日采点法: 这种测算方式一般适用于茶饮、咖啡和面包行业,因为这些随时都会有需求;
其二,分时段采点法: 这种测算方式适用于中餐和快餐行业。
在不同的时间段测算固定时间段的人流量,然后根据特定的计算方法,利用现有数据推算出每天的日流量。
< class="pgc-img">>下面是转门面网小编总结的分时段蹲点式的流量测算方法。
临近主干道的人流和车流测算方式
测量区域: 主干道与店址之间步行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区域。
高峰期: 如7:30一9:00,12:00一14:00,17:30一19:30
低峰期: 7:00以前,14:30一16:00,21:00后
消退期: 高峰与低峰之间的其他时段。
测算方法: (高峰期10分钟+低峰期10分钟+消退期10分钟)总数量除以3 乘6乘以15小时等于日流量总数。
< class="pgc-img">>测算参照标准:
一线城市:日人流量应该在5万人次以上,日车流量在8000辆左右。
二线城市:日人流量应该在1万人次以上,日车流量在5000辆左右。
三、四线城市:日人流量在5000人次以上,日车流量在2000辆左右。
以上是分时段蹲点式人流测算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踩点应该在工作日中选择一天,周六日每天都要蹲点调查。
< class="pgc-img">>这样算下来是3天,因为时间关系至少应该在工作日和周末各选择一天。当然,不可因为天气因素而改变既定的预测行程,除非遇台风、暴雨等可推迟预测,其他风雨无阻。
参照标准有了,想要投资餐饮行业的投资者可以据此进行人流量的测算,此方法只局限于人流量的测算,目标人群是无法锁定的。 还需要对相邻餐饮店面的进店量进行考察。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周边同类的餐饮品牌作为参考,统计店面的客流量情况,根据统计数据推算全天的客流量和营业状况。
附近餐饮店面客流量统计方法
测量方法:捕捉率测量法。
*T(参入):进入参考店消费的人数
首先要选择参考的餐厅,从开始营业到晚上打烊,每个小时测量15分钟,并记录进店人数。
用进店人数乘以4来预估一 个小时的进店总人数(T入)。同时注意4天测量的时间段可以每天晚15分钟以尽量覆盖整小时段 。
举例如下:
T1参:周一上午10:00-10:15 11:00-11:15 12:00-12:15 21:00-21:15
T5参:周五上午10:15-10:30 11:15-11:30 12:15-12:30 21:15-21:30
T6参:周六上午10:30-10:45 11:30-11:45 12:30-12:45 21:30-21:45
T7参:周日上午10:45-11:00 11:45-12:00 12:45-13:00 21:45-22:00
T(参总):计算方法 每天12小时得到12组数,把这12组数加起来再乘以4,得到每天进店人数T(参总)。
此方法只能是推测出一个大概的数据,但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因为相比于人流量的测算,这个目标人群锁定的比较准确。
一家店面不足以说明问题,可以找不同位置的几家店面进行数据计算,这样可以大致的推算出周边区域的营业状况,能够整体的了解区域内的餐饮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