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洗了个酒壶洗不到里面的那种,往里放了点沙石加洗洁精被我摇得很干净,就很嘚瑟去拿个三百多的醒酒器用同样的方法洗,洗干净要倒出来时,手滑了,醒酒器没了。
2昨天晚上的时候,我和许久未见的兄弟一起喝酒。因为心情特别好所以我就喝醉了。我拿起手机对里面59个女好友发去同意一条消息说:我爱你。紧接着我就断片了,今天早上酒醒一看,五十八个骂我不要脸的,一个把我拉黑的,还有一个人给我转了1000块,我一看,原来她是我妈。
3晚上下班回家路上,买包栗子拿着刚走到路上,前面一个大叔,拿着杯奶茶,突然转身朝向我,右手插口袋准备掏东西出来,吓我一大跳,结果掏出一个打火机,原来是为了背风点根烟。
4邻居家的熊孩子今年5岁,淘气经常挨打。别的孩子挨打的时候,喊的都是什么再也不敢啦,我错了之类。这货每次挨揍都大喊:求求你们放我一条生路吧!打死我了,18年后我又是一条好汉!你们打的不是我,是寂寞!然后每次都把他爹妈逗乐了。
5堂叔老是骂小堂弟没出息,堂弟一怒回怼: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打地洞,怪我?堂叔更怒,指着我吼:从小就被人骂笨,长大又像个土行孙一样的丑,你哪点不比他强?你看他现在哪里比人家差?你就不能比他强点吗?关我什么事?我走!
6今天早上出门时,恰巧对门的邻居也出门。她一手拎个小包,一手拎袋垃圾,走到楼间扔垃圾的地方,很洒脱的把包扔了,把垃圾扛在肩上走了。两秒后,她马上石化了。
7男朋友在我脖子上种一颗草莓印,回家后老爸问我脖子咋回事,我说自己拿手捏的,他说你再捏一个我看看,我使劲捏终于捏出了一个,那个疼啊! 昨天下午又见男友,他问我脖子上另一个草莓印咋来的?我说自己捏的,他说你再捏一个我看看。
8今天骑朋友的助力车,发现左边的后视镜是一个很奇怪的角度,就把它掰正了,还朋友车的时候,还给他说了这个事,朋友说,这个是用来在路上看发型的,哎呀,自恋到这种地步的人不多了。
9晚上的我:明天的我要早起,去晨跑,然后复习一遍我的笔记。喝一杯超级健康的饮料,吃水果,好好挑件衣服,打扮得超好看,对每个人都和颜悦色,努力学习,明天是属于我的。早上的我:不。
10我妈最近听力有所下降,给她打电话聊了40分钟后实在受不了了,我说;妈,您知道咱俩聊天费啥吗?我妈说:费电话费呗。我说:错,费水,我都喝了两大杯水了,嗓子还是疼。
< class="pgc-img">>那家茶餐厅的装潢还没有变,简约风桌椅,周围的墙壁上都是格格不入的后现代抽象派油画。
这里的茶陈,没什么人真的来特意品茗,销量好的反而是一些果汁和奶茶。
那年我十七岁,短发,爱穿白衬衫。书包里总是放着MP3——现在十七岁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MP3,最常听的,是周杰伦的《半岛铁盒》。
其实我并不喜欢那家茶餐厅的奶茶,甜腻还浓郁,只是那里顾客少,老板不介意我一杯奶茶坐一个下午画小像。
那时我高二,对所有事情都懵懵懂懂,梦想是成为画家,开一间画廊。
那个年纪最介意的,就是梦想不够大,后来年长了才知道,人生最奢侈的事,就是那些年轻时不切实际的梦。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是夏天的某个午后,阳光明媚得不像话。
我坐在茶餐厅的角落,对着趴在吧台上懒洋洋的橘猫写生。茶餐厅的老板是生意人,养猫像养猪,大橘胖得已经没力气理会那些时常挑逗它的顾客。
勾勒尾巴的最后几笔老是不能满意,它太懒了,我没办法对着它耷拉的尾巴画出灵动。
就在我要放弃时,一张清秀的面孔贴近了橘猫,大眼睛惊喜地望着它,眼瞳里满是青春与明媚。
女孩和我一般大的年纪,没有穿校服,淡粉色的T恤和百褶裙,踩着一双帆布鞋在裙子下晃荡,她抱起橘猫,亲昵地把它的脸埋进怀里。
橘猫没有挣扎,任她摆布。
于是我把纸上的画都抹了,重新开始涂起来。看来我真是画女孩更有天赋,小像很快便画好,姑娘的笑脸和橘猫的慵懒相得益彰。
2
我想把画送给她,便很认真地写下了落款,再抬头时女孩已经走了。橘猫还趴在吧台,一脸酒足饭饱后的生无可恋。
我把画像收好,放进包里,问老板认识刚才那个女孩吗?
茶餐厅老板是个40岁左右的中年大叔,满腮的胡茬,擦着永远也擦不干净的杯子,看了我半晌,说:“早恋不好。”
嘁,我没理他,拎起包走了。
再次遇到她,是我在操场捡到那本《半生缘》之后,书里夹着张试卷,高二三班,许诺。
许诺,是她的名字,后来也成了一个愿望。
那天她笑吟吟地对着我说谢谢,我则在惊诧与惊喜间反复。我的书包里,还放着那天她抱猫的那张小像。
我们便是这样熟识的,我经常在放学后等她,她回家坐23路公交,我不是。但我一直骗她说,我也是。
很喜欢看她等公交时仰着头旁若无人地数站牌的样子,说不出的明艳动人。人群熙攘,我可以大胆地偷偷看个够。
坐公交时习惯坐在她后排,分一个耳机给她,我喜欢的歌,她每一首都喜欢。
还有她跟着曲子哼《再见二丁目》的样子,我想,青春就是那天遇见她开始的。
每次她下公交后,我都要再倒另一趟公交绕一大圈回家。后来她打开导航给我看,说我的路线正好画了一个心的形状。
3
相识之后,我便很少再去那家茶餐厅,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她身上。
我会陪她逛街,吃路边脏摊的串串,会买那种很傻的吊坠装饰她的脖子,有钱的时候会去看电影,没钱了就去博物馆。
我假装博学,陈设里的那些破铜烂铁,我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让她钦佩不已。
直到很后来她才发现,原来都是我信口胡诌的,果然漂亮的女孩都很好骗。她一直陪伴着我,即使在那些最不浪漫的地方。
再去茶餐厅时,发现橘猫不见了。大叔老板说,它走丢了,一上午都没回来。
于是我便约了她,她看我气喘吁吁的样子问我:
“怎么了?”
我说:“十万火急,咱们的媒人走丢了。”
她一脸茫然:“啊?”
我说:“一只橘猫。”
她瞪大眼睛:“橘猫?”
我说:“对,又肥又懒的,肯定随主人。”
她有些疑惑,想说什么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跟着我一起寻找。
一直从正午到黄昏,我们几乎找遍了方圆十几里的大街小巷。翻遍了每个垃圾桶和餐厅后厨,甚至那些它胖得明显钻不进去的洞也没放过。
快日落时我们终于放弃了。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喃喃:“完了完了,一定是被人做成了假羊肉串了,要不咱们今天晚上就吃烤肉吧,说不定还能见它最后一面。”
她没好气地瞪我,问:“猫是你家的?”
我说:“不是,一家茶餐厅的。”
她恍然:“茶餐厅?街角那家?”
我点头:“就那家,生意也不景气,估计快倒闭了,现在猫也丢了。”
她问:“不是你的,干嘛这么热心。”
我有点扭捏:“你不知道,我第一次见你就是在那家店,我还画了一张你抱猫的小像。”
她问:“那画呢?”
我撒谎:“早找不到了。”
再往回走时,她不再那么多话,不过路好像比我更熟络。
4
来到茶餐厅时我很失落,路旁几盏路灯开始昏黄,只是还没亮透。我刚要给她开门,她倒抢先进去了。
一进门我便愣住了,那只死胖子正像以往一样懒洋洋的趴在吧台上,眼皮耷拉着,一副没睡醒的蠢样。
我几步上前,把它举起来,说:“你个肥仔,看你这个纵欲过度的样儿,说,是不是出去谈恋爱了。”
我还没来得及揉它的脸,它便“噌”的一下跳到我身后,贱兮兮地用身子蹭着她的裤脚,是往常少有的灵敏。
肥猫懒是懒了点,趋炎附势眉眼高低倒是学得精熟,知道讨好漂亮姑娘。
她顺势抱起橘猫。我找了张桌子,对着擦杯子的大叔老板,两杯红豆奶茶。老板没有动,只面无表情地看着我们。
她把猫放在吧台上,对着大叔说:“爸。”
“爸?”我“噌”的窜起来:“你叫他爸?”
她点点头。
我又对着大叔:“她是你女儿?”大叔也点点头。
我膛目结舌,磕磕绊绊,说:“不是,你,你们这是······你家的店?”
她没好气的说:“对,生意不景气,快倒闭的我家的店。”
我一时语塞,对着大叔:“老板······不是,叔叔,早怎么不说呀。”
大叔还是面无表情:“跟你说了,早恋不好。”
我满脸透红,恨不得躲到她身后影子里。她见我没骨气的样子,说道:“走啦。”
说完要跟我出去。吧台里一个冷冷的声音:“站住。”
我回头,大叔说:“奶茶钱。”
我瞪大眼睛说:“不是,我们也没喝呀!”
大叔盯着我不说话,我只好乖乖就范,把钱掏了。
大叔收钱时,用不易察觉方式对我眨了眨眼,悄声道:“以后奶茶我请。”
5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对她表白。手里捧着花的我,呆滞得像根蜡烛。
她憋着笑,看着脸颊正燃烧着的我,问:“怎么才表白呀!”
我拿出准备好的礼物,裱好了的抱猫小像,说:“画,是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画的,上完色了,画得不像,但是都是真心的。”
她终于憋不住笑了,又问:“这些词准备了多久?“
我撒了个谎:“就一晚上。”
她一把将我抱住,贴在我耳边说:“等到今天才说,你是不是觉得上了大学就不算早恋了。”
我脸通红,所有的小心思,她都明察秋毫。
许诺呀,我想亲口告诉你:
“我是个俗气透顶的人,喜欢吃牛肉火锅,看好莱坞电影,穿李宁以纯美特斯邦威,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像梵高笔下最不重要的那一笔,在与人无关的绚烂中,默默度过平凡的一生。
直到遇见你,我愿意聆听夏夜的蝉鸣与虫息,看风卷时天边舒展的云际。生活多么小呀,小得让我遇见你,生活那么大呀,大到所有细微处,一切都有意义。”
作者介绍:拾眠。
卿久寄语:你们有没有遇见那个独特的ta?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故事吧!
嘎之交听叔一句劝,让叔先卖!
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潘嘎之交”形容的就是一段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劝说故事,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两位带货情。
潘长江痛心疾首地对《小兵张嘎》里嘎子的扮演者说:“网络的东西都是虚拟的,你把握不住,孩子!”嘎子听后泪流满面,停播数日。结果没多久潘长江开启了直播带货,在直播间里喊着“123上链接”“没有付款的赶紧付款”时,呈现的熟练和专业,让流泪悔过的嘎子和感慨万千的路人全都傻了眼。好事的网友涌入嘎子直播间刷屏:“嘎子,要不你再劝劝潘子吧。”
“潘嘎之交”的故事也因此被引申为:行业内有地位和资历较高的长辈,通过假意劝告年轻人,使自己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此故事反映了现实,揭露了人性,引人深思,有网友感慨:“师嘎长技以制嘎,劝嘎之人终成嘎。”
我只会心疼giegie一种对“茶艺”的反讽
此梗来自抖音上一则20多秒的视频,后被B站UP主鬼畜创作后彻底出圈。视频里头戴红色蝴蝶结的女孩用造作的表情、欠揍的语调俘获了大众,有着一天不看就难受、看完难受一整天的神秘魔力。
网友也因此对“茶艺”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最高级的茶艺大师,往往使用最朴素的语言和道具来挑拨离间。“茶艺”不分男女,他们深谙人心,外表清纯无害,内心却狡猾无比,总能把异性笼络得服服帖帖,把同性气得咬牙切齿。
和大多数meme(模因)一样,“心疼giegie”的爆火引发了网友的创作热情,被玩出了各种花样,心疼对象的维度也呈现出越来越离谱的趋势,从“哥哥,你跟洒家上梁山,你女朋友不会生气吧”,发展到哥斯拉心疼金刚、DIO心疼JOJO……就像无法感知茶艺师暗藏多少套路一样,人们同样无法理解沙雕网友的脑洞究竟有多大。
饮茶先啦无产阶级的摸鱼宣言
视频最先由用户Bernard Tee发布在“脸书”上,一位外国大叔拎着一袋奶茶,用地道的粤语洪亮地喊出摸鱼宣言——“喂,三点几嚟,饮茶先啦!”
大叔带着三分不屑、三分豪迈、四分痛心疾首,晃动着手里的奶茶,铿锵有力地发出劝诫,令资本家看后羞愧,让打工人闻之辛酸。这声呐喊,仿佛直击工人阶级天灵盖的一道雷鸣,让打工人如梦初醒,彻底认清自己的真实处境。
多感人啊,一个素昧平生的外国人,三点劝你饮茶放松,七点劝你饮酒休息。所有人都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只有他隔着屏幕关心你累不累。多年以后,当无数打工人再次身陷忙碌脱不开身时,准会想起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大叔晃着奶茶袋的一声怒吼——“饮茶先啦!”
高情商VS低情商一场网络阴阳怪气大赛
此梗源于一张一眼望去觉得平平无奇甚至略显年代感的图,最早出现于抖音账号“惠子说情感”。图片里的惠子分饰两角,白衣形象看起来温润如玉,却讲着直白又伤人的话;蓝衣形象眼神恳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情商讲话令人如沐春风,仿佛能化解所有尴尬。
惠子阿姨本意要做人们情感路上的引路人,却不承想以这样的方式出了圈。无论什么事件,搭配这张图调侃,都显得无比适配。她还曾讲出“高人竟在我身边”,随后衍生出“小丑竟在我身边”“小丑竟是我自己”等优秀新梗,形成高情商VS低情商的梗图宇宙。
之后,被激发了创作欲望的网友们,掀起一股讲文明、懂礼貌的高情商学习(阴阳怪气)之风,令人不由得感叹:好优雅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人类高质量男性油腻成了流量密码
一个名叫徐勤根的人,在网上发布了一段求偶视频。视频里他穿着紧绷的西装,扑着过重的粉底,涂着扎眼的腮红,梳着紧贴头皮的油头,眼神游移不定,讲话吞吞吐吐,网友调侃他是外星人——“看得出来,他对这副身体还不是很适应。”
在众多二创玩梗中,一段用周杰伦老歌结合扭胯的热舞,再油上一层台阶。随后,吴磊因为造型类似“高质量男性”冲上热搜,迪丽热巴、刘涛、杨超越等明星纷纷模仿,更令其迅速席卷网络。
这股凭借“油腻”异军突起的热度,使得徐勤根在不断加码的恶搞和模仿中,成了炙手可热的“流量”,赢得不少曝光和变现的机会。不过,就跟众多大型网络热闹一样,从众人追捧到无人问津,根本无需几日,当热度不再,迎接他的便是一贯的遗忘和取代。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谁又能逃得过表情包?
当今影坛最著名的华人导演李安,从影至今,获奖无数,但今年,他更频繁地出现在表情包里,配文“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截图出自李安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的一段对话。在谈及如何走上导演之路时,李安提到一部对自己影响很大的电影《处女泉》:“我在放映室看那部影片,连续看了两次,看完动弹不得,仿佛被导演夺取了童贞,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伯格曼是李安的精神导师,在筹拍《色·戒》的过程中,李安内心焦灼到几近崩溃,经朋友引荐,他得以前往伯格曼独居的法罗岛拜见。见面后,两人像多年未见的老友般紧紧拥抱在一起,李安更是像孩子一样伏在伯格曼肩上哭泣。
因为夸张的语言和表情,此梗被用来形容一些不明觉厉,或难以置信的迷惑行为。不过,有网友表示,“我好像被导演夺走了童贞”才是梗的沧海遗珠。
我emo了当代人的一种情绪表演?
emo全称“Emotional Hardcore”(情绪硬核),最初是从硬核朋克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有着艺术家气派的音乐。情绪硬核乐队的表演,毫不隐藏自己的情绪,经常会在高潮部分开始抽泣或咆哮,乐手也常以黑色直发、紧身牛仔衣、帆布平底鞋、画着眼影眼线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
后来emo融合了情绪硬核特有的世界观、生活方式和衣着风格,成为独树一帜的亚文化现象,和丧、忧郁、伤感画上等号,变成一句流行语。“我emo了”大概意思就是“我颓了”“我抑郁了”“我太难了”。一切心情不好的瞬间,都可以用emo来表达,万物皆可emo。
快乐的人总是相似的,emo的人各有各的emo,当万般愁绪被粗暴地调侃为“我emo了”,我们很难再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也无法体察对方是真的难过,抑或是一种情绪表演。
废话文学人生需要一些“无意义”
废话文学蕴含着“说了好像没说,但又确实说了”的大智慧。当你悟透了废话文学,就会发现废话无处不在,无效表达充斥日常。它在为人处世中应用甚广,频繁出现在影视作品、明星公关回应等各种场合。
流传度比较广的一句废话便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鲁迅因“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被调侃为废话文学的鼻祖;朱自清也说过,“得有点废话,我们才活得有意思”。废话文学能迅速发酵流行,在于它构筑了一个“共通意义空间”,正因为它没什么营养和特殊含义,反而适合对抗那些空洞的大道理。废话文学的门槛不高,只要你想说,你就可以说(当然,这也是一句废话)。
“社牛”症不少年轻人都想得一下
无论在多大的场合,周围有多少双注视的眼睛,“社牛”人士都如入无人之境,不在乎世俗眼光,没有任何心理包袱,游刃有余地进行社交。
他们从不怕引起注意,甚至想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他们能从海底捞事无巨细的热情服务中,坦然并大方地享受全部红利;能随时随地跟周围人聊得火热,坐一段公交车都能把邻座的生平、感情状态、孩子每个月赚多少钱盘得明明白白;老一辈“社牛”更是充满了朴素的正义感,路遇不公定会挺身而出,讲上两句公道话。
“社牛”人士秉承“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原则,一跃成为人类社交的天花板。在不少有社交恐惧症的年轻人眼里,这样的状态令人佩服,因此不少火爆的搞笑“社牛”视频里,满屏飘着的弹幕都是——“羡慕”。
阿瑟文学“封建领主家庭”式互动语录
“阿瑟请坐”的主人公是演员陈飞宇(英文名Arthur,阿瑟)以及其父母陈凯歌、陈红。故事发生在一档古早真人秀《熟悉的味道》,不知道被哪个“缺德”网友重新挖掘,使得此视频“横空出世”。“阿瑟请坐”也成功实现了梗的再就业。
陈凯歌以“一点肉末”为题,发表了一段如散文诗般的感慨。紧接着,陈红用“一粒玉米”做了回应。两人你来我往,呈现了难得一见的高阶做作感。之后陈凯歌发出一道“阿瑟请坐”的指令,陈飞宇笑着走到母亲身边,单膝跪地加入家庭晚宴。网友不禁发出疑问:“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家庭吧?”
不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李国庆就曾在一档采访中表达了强烈的羡慕:他去陈家做客,陈红从房间出来只为给陈凯歌泡一杯茶。李国庆说:“都不给我这个客人倒,眼里只有老公,充满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