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棉棉,1941年8月生,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研究员,工程师。 曾任青岛冰箱总厂副厂长,总工程师,青岛海尔冰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副董事长,海尔集团常务副总裁。 他现任海尔集团总裁,党委副书记,常务副董事长,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被美国《财富》杂志两次评选为“美国以外的世界50位商界女性”,并获得“ 2006年中国十大杰出首席品牌官”称号。
杨棉棉是海尔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先后担任海尔集团副总裁,执行副总裁,执行总裁和总裁。 她曾经是《华尔街日报》首次发布的“全球50个最受关注的女商人”之一。 2011年,她被选为世界50位最强壮的女性之一。
如果您在政府机构工作,一位65岁的女士应该享有10年的轻松退休年龄。
如果当年张瑞敏的邀请没有被接受,那么出生于1941年的杨棉棉可能就像无数退休老人一样。 今年春天,他和妻子一起出国旅行。
但是,跳出该机构的杨绵棉已经“像男人一样战斗”了20多年。
“如果我有任何遗憾,我总是想出去玩得开心,放松,但我从未有过机会 不,我不知道我有空的时候会不会走路。” 对于喜欢旅行的杨棉棉,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机会弥补这种遗憾。
“现在我已经65岁,已经退休了,但是只要对企业有用,我愿意继续工作,因为我已经习惯了 忙,我一开始就停了下来。也许这仍然不合适且不可分割。”
记者也多次听到杨棉棉的热情演讲。您总是那么老练,新颖并且充满冲击力。 对于致力于海尔20多年的杨绵棉来说,海尔就像她的第三个“女儿”。
p 1963年,杨勉勉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 这名在上海出生的22岁女大学生没有回上海,而是在上海当老师。 进入工厂后,去海尔之前,我在一家代理商的介绍办公室过着平静的生活。当她遇到张瑞敏时,她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
1984年,张瑞敏强烈邀请杨棉棉在青岛冰箱厂工作。 多年后,张瑞敏说:“当时,我强烈邀请杨总统共同创业,因为她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当同事们利用工作时间去买蔬菜,针织服装和洗衣服时, ,她正在认真学习。” 如今,这种印象可能很简单直观,但是它已经建立了一位杰出女商人的创业历史。
杨绵棉多年后说:“这是我成为张瑞敏助手的机会。我可以和他一起做事,敢于思考,可以做事,得到 事情完成了。”
但是,杨绵棉的参与始于艰辛和困难。
关于改变生活的工作,杨绵棉后来自己描述自己是从天堂来到地狱的。 因此,她当时还计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那时,我真的没有亲自考虑过。这家冰箱工厂可以到达今天的位置,而海尔将到达今天的位置。 那个时候。我认为张局长最多工作两年。他回去了,我也回去了。结果他做了这么多年。”
1984年,中国经济在破冰之初,在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氛围的背景下,张瑞敏带头举起质量旗帜,明确提出实施名牌战略, 这是海尔创业时期的最大目标,也是公司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杨棉棉立即成为该策略的积极推动者和领导者。
如果说在海尔的创业历史中,张瑞敏更像是一种管理哲学的创立。杨棉棉既是创新家,又是创新家,更像是“传播家”,将张瑞敏的思想迅速传播到企业的每个角落。
杨勉勉不仅擅长处决,而且还善于运用大脑。
刚开始时,因为她不知道如何制造冰箱,所以她去图书馆找了一本制造冰箱的书。 她实际上找到了善大罐头的一本叫做《冰箱》的书。 她发现这个人是在上海,所以她赶到上海请他做顾问,并要求他从一开始就向自己解释冰箱的基本原理。 后来,他们绘制了自己的图纸,然后使用盛大的“早期方法”建造了冰箱。 [m0]
杨棉棉认为,近年来,海尔一直在创新中如雨后春笋般引领着中国公司的业务趋势。 在1980年代,市场上的材料供应短缺。 确实是“机器响了,金子是一万两。 海尔率先实施质量项目,并于1988年获得中国冰箱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到1989年,供需已达到平衡,产品质量成为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公司开始关注产品质量,而海尔又迈出了一步:从关注产品质量到服务。 当每个人都重视服务时,海尔提出了“创造用户需求”,这是洗衣机可以洗地瓜的著名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