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送菜也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段,送好了,回头客猛增;送不好,和直接倒垃圾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服务员送菜话术不合时宜,还会让部分顾客觉得餐厅多此一举。花了成本,还起了反作用,实属“出力不讨好”。
送菜一定要设置门槛,要把送菜作为少数人的“特权”。桌桌都送等于没送,没有针对性价值同样为0,那么,具体什么场景下要给顾客送菜,送菜又该怎么送,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呢?
场景一:老顾客请客吃饭
老顾客对餐厅已经形成一定的忠诚度,同时也对餐厅的菜品和服务较为认可,觉得来自己熟悉的餐厅请客吃饭有面子,能给自己添彩。这时候你就一定不能让他失望,不仅要做好基础的服务,菜品的出餐质量和速度也要把控好,还要让他享受到送菜特权,在客人面前给足他面子。
送菜的话术方面,一定要对老顾客用明确的称呼,比如“您好,王总,打扰一下,感谢您邀请各位贵宾光临我们餐厅,为了表达我们的谢意,老板吩咐后厨特意准备了一份爽口小菜赠送给您和朋友,希望各位贵宾用餐愉快”。
餐饮老板要有这样的认知,老顾客带客人来,是给自己的门店引流,服务好了,不仅能锁住老客,也会给前来就餐的顾客留下记忆点,觉得这家餐厅的服务很贴心。每位满意的顾客背后都存在着一批潜在顾客,以此形成裂变。
场景二: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
可以设置一个固定的桌均消费金额,消费金额达到这个额度就可以赠送菜品或者果盘,具体送几份可以根据消费金额确定,只要算好菜品的成本即可。
送菜话术方面,可以这样表达“您好,李先生,这是老板专门吩咐我为今晚的贵宾顾客赠送的几份果盘,都是现切的最新鲜的时令水果,送给您和您的朋友清清口。”
在这个过程中,餐厅不仅已经很好地暗示了主宾和各位客人,只有消费额度达到一定数额的顾客才会享受到待遇,而不是桌桌都送。不仅替主宾表达了请客诚意,也让来访的客人感觉到被主宾和餐厅的双重重视,这样才会有优越感。
场景三:一两份菜没怎么动的餐桌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桌请客吃完准备离开时,会有那么一两个菜基本还没怎么动,这时候餐厅就可以赠送菜品。
可以用赠送的菜品作为话引子,话术方面,可以这样询问顾客“看您有两个菜没怎么动,是因为上菜不及时还是大伙聊得太开心忘了吃呀。”
顾客怎么回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餐厅这个送菜的动作很重要。但要注意,这个时候,因为顾客已经用餐完毕,所以餐厅可以用代金券的方式赠送菜品,送什么菜品也不重要,其实没有多少顾客真正在意那是一盘什么菜品。对于餐厅来说,赠得也不是菜,赠的是门店的服务服务态度,是顾客关系,而收获的是人心和门店形象!
顾客拿到代金券后,下次还回来复购,同桌的人也能够发现到这个门店的服务非常周到,下次有外出就餐需求时,也会优先考虑这家餐厅。
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老王和老孙都想找同一位校长,为孩子争取一个参加重要比赛的名额。老王赶忙买了贵重的礼品,还预约了一家高档餐厅准备宴请校长;而老孙却不紧不慢,没有这些表面上的动作。
最终,老王的礼物和饭局都没能达成目的,老孙却顺利地为孩子争取到了机会。
《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求人办事的方式,其实藏着为人处世的智慧。
大家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求人办事这方面,真正聪明的人,明白请客送礼并非万能钥匙,他们通常会送给对方以下这3样东西。
01
送对方真诚的倾听和理解
一位智者曾言:“沟通的秘诀,不在于说,而在于听。”
真诚的倾听和理解,对于他人来说,犹如沙漠中的清泉。
有这样一个故事:甲和乙都想请同一位老师帮忙指导论文。甲一见到老师,就急切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乙则先耐心地询问老师最近的工作情况,认真倾听老师的烦恼和困扰,表达对老师的理解和关心。
结果,老师更愿意帮助乙。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急于表达自己,却忽略了倾听他人的心声。
正如作家刘震云所说:“人生在世,说白了也就是和七八个人打交道,把这七八个人摆平了,你的生活就会好过起来。”
而摆平这七八个人的关键,就在于真诚的倾听和理解。
职场新人小李,在寻求前辈的帮助时,没有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请求,而是认真倾听前辈分享的职场经验和人生感悟。
前辈感受到了小李的真诚,主动询问小李是否需要帮助,并给予了全力的支持。
一个懂得倾听和理解的人,能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和温暖,从而更愿意伸出援手。
02
送对方切实的价值和帮助
哲学中有一个观点:“价值交换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当你能为对方提供切实的价值和帮助时,对方也更愿意回馈于你。
电视剧《理想之城》中的苏筱,想要请造价师赵鹏帮忙审核一份重要的文件。
她没有通过请客送礼来拉拢,而是在赵鹏工作遇到难题时,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和数据支持。
赵鹏深受感动,在苏筱需要帮忙时,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工作。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对方的需求,并提供切实的帮助。
比如,你想请一位设计师帮忙修改方案,你可以先为他提供一些相关的行业资讯和创意灵感。
这种价值的传递,会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和用心,进而增加对你的好感和信任。
每一次的价值交换,都是关系深化的基石。
只有建立在相互帮助和价值共享基础上的关系,才更加稳固和持久。
03
送对方安心的承诺和保障
古人云:“一诺千金。”
一个让人安心的承诺和保障,在求人办事时,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业青年小王,想要请一位投资人投资自己的项目。
他没有用奢华的礼物来打动对方,而是详细地阐述了项目的规划和前景,并给出了明确的盈利预期和风险控制方案。
同时,小王还向投资人做出了郑重的承诺:如果项目失败,愿意承担所有损失。
投资人看到了小王的决心和诚意,放心地投了资。
在人际交往中,承诺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当你能给对方一个安心的保障时,对方会更有信心与你合作。
正如古人所说:“言必信,行必果。”
只有信守承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
《增广贤文》中有言:“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求人办事,关键在于洞察对方的需求,送上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精明的人懂得,请客送礼或许能换来一时的帮助,但真诚的倾听、切实的价值和安心的承诺,才能建立长久的关系,收获真正的助力。
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都能以智慧和真诚,赢得他人的真心相助。
近,我碰到了一个为儿子求校长开恩的难题。我的儿子小明在学校惹了些麻烦,老师让我把他转走,相当于开除了。
我苦思冥想,该怎么让校长改变主意呢?我记得校长母亲最近生了重病,需要做手术,但又挂不上名医的号。
“李校长,我已经帮您联系到钟医生了,他答应下周为您母亲做手术。”我鼓起勇气对校长说。
李校长脸上先是惊讶,随即露出欣喜的表情:“哎呀,我已经找了半个月的钟医生了,您怎么这么快就帮我约到了?我真的太感激您了!”
我趁热打铁说:“校长,我知道我儿子确实错了,但他还小,给他一个机会吧。您看怎么样?”
李校长想了想说:“既然您帮我这么大的忙,我也应该回报您。小孩子嘛,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成长。
我高兴地说:“太谢谢您了校长!我儿子一定会好好学习,以后不再惹事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在求人帮忙时,我们需要学会给对方提供他所需要而无法取得的资源。
这对校长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所以他感激我的帮助,才会积极帮我的忙。
我以前只会送一些对方不一定需要的礼物,往往效果不佳。现在我理解到,与人交换需要每一方都能获得实质性的帮助。
就像我最近遇到的这种情况。我的领导张主任平时对我很严格,我想送他一份礼物来讨好他。
有一天,我碰巧看到张主任从农村接来了他年迈的父亲,准备一起过年。但是,张主任太忙了,父亲一个人待在家里,脸上总是一副寂寞的样子。
这给了我启发,我立刻赶回老家,也把我的父亲接到了城里。然后我邀请两位老人一起吃饭,并创造机会让两人认识。
过年的时候,我故意带着我父亲去拜访张主任。一见到我父亲,张主任父亲眉开眼笑,激动地说:“老王,你来了啊,快进来坐坐!”
张主任看见父亲这样开心,也对我笑着说:“老王啊,多谢你让我父亲这些天不再寂寞了。
我趁机说:“张主任,我能否拜托您帮我看看这份计划书,给点意见呢?”
“没问题!”张主任爽快地答应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送礼物的真谛。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很富足,缺少的就是陪伴和情感交流。
这对他们来说,比任何奢侈品都珍贵。
所以,我们在送礼时,需要注意对方的情感需求,给对方带来真正的价值,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东西。
这也许是送礼最高的境界吧。
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相处时,往往会考虑如何讨好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就有这样的经历。我想在附近的一个食品厂找到一份工作,但厂长王先生觉得我的年纪大了,不太合适,拒绝了我。
后来,王先生太太回家了,我主动给她包了些个她最爱吃的饺子。我发现这个忙碌的家庭平时吃得不太好,我心里特别难过。
那天晚上王先生回家时,看见妻子和孩子吃得高兴,还有我亲手包的饺子,他很惊讶。
王先生沉默了,然后对我说:“我真的低估你了。请原谅我之前的错误判断。看到你的真心,我决定给你这个工作机会。
通过这事,我明白到真心实意地对人好比起刻意讨好来说,具有更深层的感动力。
我不求回报的付出,让王先生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也让他改变了对我的看法。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与人相处时,我们不应该抱有目的和算计,而要真心待人。
用真心交待,我们往往能感动对方,建立起深厚的人。这对生活中很多事情的顺利都大有帮助。
我有一个朋友小张,他想获取领导的欢心。过年将到,小张琢磨着送什么礼物好。
结果年终聚餐那晚,小张鼓起勇气把包包送给了领导。领导表情有些尴尬,说自己家里包包太多了,让小张送给夫人吧。
这件事让小张意识到,送礼不能光凭价格昂贵来决定,而是要考虑对方的喜好。
后来,小张改变了策略。他发现领导最喜欢喝的是一种当地特产茶叶,但在城里买不到。
这一次,领导非常高兴,夸小张细心体贴。从此当小张有事求助领导时,领导都会尽力帮忙。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选对礼物的关键是用心,而不是花钱。我们要把自己比作对方,思考对方真正的需求和喜好,而不只是自说自话。
我有个朋友小王,他想跟一个业内大牛结交,就邀请对方吃饭。小王花重金在豪华餐厅开了个包间,还点了许多名贵海鲜。
吃完饭后也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这件事让小王意识到,请客吃饭不能只求奢华排场,而要考虑对方的个性。
后来小李改邀那位领袖去了一家素食店,点了健康的蔬菜拼盘等。这一次领袖感觉小李的心意,两人都聊得很开心。
我有一个朋友小芳,她想找一份销售的工作。她去应聘的那个公司,老板觉得她工作经验不足,没有要她。
她发现老板公司的产品生产过剩,积压在仓库里,资金周转不灵。小芳就自告奋勇帮老板想办法,她凭借自己以前的人脉资源,帮老板联系到了几家大客户,快速打开了销路。
老板非常激动,他说:“小芳,我真的错看你了。你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远超我的想象!我决定聘用你,并给你机会负责公司的重要业务。
我发自内心地为小芳感到高兴。她的成功证明,聪明的人不会直接去讨好别人,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提供对方迫切需要的帮助。
我也要向小芳学习,运用身边的每一个人脉资源和能力去帮助他人。其实,成功的人际关系不是建立在一个人的讨好上,而是双方的理解、包容和付出。
比如,我可以经常打电话回家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生活,可以时常带着父母去外出散步、踏青,让他们感受我们的陪伴;可以在父母生日或节日时精心准备礼物,让他们觉察到我们的心意。
我有一个表哥小龙,他想找一份工作,主动联系我能否帮忙。我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观察了一下公司当前的用人需求。
于是我推荐了小龙这个硕士毕业生,他中文造诣很深,文笔也很出色。结果他顺利入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