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iya
2016年7月,我在巴倒烫找到了爱情。
我站在272连桌那里 你站在上面的桥上
我们的旁边是潺潺流水 四周弥漫着喷雾
我抬头,你恰好也在看我
我说:嗨,欢迎你明天的到来
你说:请多指教
于是会心一笑 那是爱情最初的样子
正如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浪漫的相遇总是美好的开始
感谢那个遇见,让我们相知相爱
笔尖下的念想
重感冒中,一个铁友加损友说,火锅加白酒绝对能好,然后连续4天火锅加老白干,第五天终于。。。进医院了。从此友尽
more
那年我一个人吃火锅 因为男朋友最讨厌吃毛肚 所以我点了20盘 一个人吃 边吃边哭
cara
高中毕业那天就是吃的火锅,有人醉了,有人哭了,大家问我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当时一直语塞,什么都没说。现在想想,高考我们一起走过,周六整个年级被关在学校花钱吃食堂剩饭的事我们一起都扛过……真的很感谢那些没有任何煽情,波澜不惊,细水长流的陪伴。
刘偏偏
去年暑假跟男朋友吵架,当时他在我们家,晚上七点我说我们出去吃个饭吧,我请你,就当好聚好散。于是打车去吃了火锅。点了很多菜没吃,开了很多酒没喝,却没说该说的话。第二天起床发现他在沙发上坐着,问他怎么还不走,他说“你还没起床,我还没还你一顿火锅,不敢走。”然后我们的另一段恋爱又开始了
勉勉
2013年我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样子,你带我来了南山巴倒烫,我认识你,相谈甚欢;2014年,不惧不离,我们交换了彼此一生的诺言,就此相许;巴倒烫见证你我的爱情;2015年,我带着孩子来到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告诉他,爸爸就是在这里用一顿火锅骗了妈咪;2017年,人生路还遥长,隔时来一顿的火锅时刻提醒自己那一年的秋天,多谢他用一顿火锅温暖了我整个梦,给了我从今往后的冬日暖阳……
陌上花开
她和另一个男人吃火锅去了……
说出这句话,我特别难受
感觉很窝囊,很憋屈
她明明知道我有多爱她
却还是选择背着我和别人吃火锅
而我,还必须原谅她和他
毕竟,他还是我儿子
这,是他们的故事,你的故事呢?
>< class="pgc-img">>文来自南瓜屋签约作者:豆老头儿
小时候第一次吃火锅,是正宗的四川火锅。
羊肉放入翻滚的辣椒堆,再捞出来就沾上了特殊的味道,麻、辣、鲜、香。
而对我来说,还夹杂了一丝异样的味道——农家肥的味道。
好吧,我的第一顿火锅,是我和弟弟翻弄米田共换来的,那股农家肥的特有味道,至今还刻在脑海里,和火锅的味道交杂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那时候,家里还是旱厕,每年会请拉粪的师傅来清理,父母出一部分费用,求个清净。
那一年初春,父母在院子中间开辟了几块空地,准备种点茄子青菜。翻整好土地以后,暂时晾着。
又到了清理厕所的时候了,父亲想着,让拉粪的师傅把粪从厕所转移到地里,正好当今年种菜的肥料。
在谈价格的时候,谈崩了。
父亲说,只是从厕所上到地里,巴掌远的地方,要便宜点。
拉粪师傅说,不管多远的路,占用他时间是一样的,说什么也不肯便宜。
说了半天没谈拢,拉粪师傅径直走了。
父亲有些生气,准备了家当要自己干。还没开始弄,单位就来了电话,急召过去。
我那年10岁,弟弟9岁,俩人眼巴巴看着父亲和拉粪师傅争吵。
等父亲走了以后,我和他一合计,得嘞,这个活我们干了,得让父亲看看,我们也是爷们了!
说干就干,我和弟弟挽着袖子就来到厕所粪池边。还没靠近,就被一股莫名的酸爽气味熏了个七荤八素,一个没忍住,哇的吐了出来。
太臭了,而且还不止是臭,还有熏眼睛的刺激气体。
我俩吐了出来,反而没负担了。
找了棉花堵了鼻子,果然,闻不到味道了。
接下来,需要忍住视觉上的冲击。因为画面太刺激,这里就不再描述了。
忍了味道,忍了画面,我和弟弟用大桶把农家肥从厕所里提出来,然后两个人用铁锹把穿过铁桶,抬着倒进地里。
就这样半桶半桶的往外提,一下午的功夫,厕所里竟然被我们清理空了。
但是,从厕所到菜地的路,已经不能走了,整个院子也充斥着酸爽之气。
我和弟弟揉着酸疼的胳膊,蹲在菜地旁边,像两只即将冬眠的癞蛤蟆,一动也不想动。
父亲进院,被满院子的农家肥震惊到了。
看着旁边瘫坐的我们,父亲突然笑开了花。
父亲让我们赶紧去洗澡、换衣服,说晚上要带我们去吃好吃的。
洗澡洗了两遍,我和弟弟还是感觉身上有味道,搓几遍香皂都消散不去。
等母亲回来,带着我们径直去了那家火锅店。
那天,我第一次知道我这么能吃辣椒,也这么能吃肉。
我和弟弟一人最少吃了两盘羊肉,又吃了杂七杂八的若干,吃到肚子快爆炸。
吃的时候,我们还是隐隐感觉那一股米田共的味道。
可是,仔细闻遍了全身,确实又没有味道。
但是,那顿火锅却是我吃的第一顿火锅,吃的很香很香,到现在,那味道还忘不掉。
后来,谁问我都会告诉他们,我第一次吃火锅是那天。
但是,我从来没告诉他们,那顿火锅和农家肥有关。
哎,往事难回味啊!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看最真实的人生故事
客为“聂班长”和“三年二班”留影。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齐兴福 摄
一年前,“90后”女大学生聂丹丹在兰州市商业繁华地段,开起了一家以“小学教室”为主题的火锅店,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梦想。然而,市场是残酷的。一年中,她没有挣到多少钱,但市场的磨砺让她更加成熟。她坚信,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本报记者 齐兴福
成都“学艺”女大学生开起火锅店
位于兰州市武都路的这家火锅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三年二班”。推开门,里面黑板、讲台、课桌、红领巾、光荣榜、奖状一应俱全——乍一看,这是一间小学教室。不同的是,这间“教室”的课桌上,摆放的不是课本,而是火锅餐具。
夏日的午后,“教室”里的客人不多,几位戴着红领巾的年轻人正在用餐。“教室”的广播里,一首耳熟能详的童歌传来:“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讲台后面的黑板上,是一组反映童趣的粉笔漫画。讲台后的墙上,有8个红色的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您好,三年级二班欢迎您,我是班长聂丹丹,聂小倩的‘聂’,山丹丹花开的‘丹’……”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女孩迎上来。
聂丹丹生于1990年,来自徽县,是这家火锅店的负责人。2013年6月,聂丹丹从江西一所大学毕业后,选择在成都的一家公司上班。那年夏天,这个酷爱吃火锅的小姑娘,几乎跑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吃遍了大大小小的火锅”。
“要是能有一家自己的火锅店该多好啊!”聂丹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她的两位发小:杨雪萍、吴凡。
“雪萍当时上大二,吴凡刚刚上大学。我刚一说,她俩都表示支持。”从2013年秋天开始,三位“90后”小姑娘通过电话、网络,筹划着她们未来的火锅店。
“讨论最多的是关于火锅店的主题与定位,开什么样的火锅店,开多大规模。”期间,一本饮食杂志上推荐的广东一家以家庭氛围为主题的火锅店引起了聂丹丹的注意。
“不能一味地模仿,我们需要创新、变通。”聂丹丹想到了她刚刚离开的校园、课堂,也想起了周杰伦创作、演唱的《三年二班》:“眼睛你要擦亮,记住我的模样,表情不用太紧张,我是三年二班……”
“就叫‘三年二班’吧!”三人一拍即合。
让三位女大学生感到困惑的是:火锅店怎么经营,底料该怎么制作?
2013年11月,聂丹丹从公司辞职,走进了成都的一家小火锅店,做起了服务员。在这里,聂丹丹既是服务员,又是配菜员,一段时间下来,她便和厨师混得稔熟。厨师炒火锅料的时候,她悄悄地站在边上。老板和厨师没有想到,这个勤快的小女孩竟是一位“学艺者”。
40天后,聂丹丹从火锅店辞职,回到了徽县老家,与放寒假回来的杨雪萍、吴凡一起筹集启动资金。
“父母刚开始坚决反对,后来还是禁不住我们的死缠硬磨。”聂丹丹说,起初,她们准备在离家较近的成县开店,但最终决定在省城闯荡一番,“因为兰州的市场更大。”
开业一年“聂班长”没挣多少钱
2014年春节后,吴凡和杨雪萍返校上学,把开店的事交给了聂丹丹。4月,聂丹丹在兰州市武都路的一家网吧旁边,找到了一处120平方米的场所,“店面大小合适,但房租、转让费贵得要命”。
“贵就贵,只要生意好,肯定能赚回来。”杨雪萍和吴凡在电话中鼓励,增加了聂丹丹的信心。
交完房租、转让费,紧接着就是装修。为了营造“课堂”氛围,聂丹丹装修用料一点也不含糊,课桌专门从徽县老家的传统木匠家里定做,就连黑板、讲台全部按照正规的教室设施设计、制作。为了找一些旧书、旧课本,她专门去了一家废品回收站,在垃圾堆里翻腾。
装修完毕,聂丹丹一算账,被吓了一跳:前期的各种投资已达45万元之多。
2014年6月,“三年二班”火锅店正式开张营业。然而,生意并没有她们想象中的那么火爆。每天只有几桌客人,营业额不到一千元。
为了营造“课堂”氛围,聂丹丹在每张椅子上配了一条红领巾,客人落座后,她便上前提醒客人系上,“有些客人感到新鲜,有的却不愿意系”。
“教室”的窗台上,除了旧课本、旧书,聂丹丹还摆放了沙包、跳绳、魔方等玩具。有时,客人们吃到一半,会情不自禁地玩上一会儿。
为了让客人们真正“回归”到小学课堂,聂丹丹还以班长的身份组织客人们玩一些小游戏,奖励一些简单的菜品。但很多时候,这样的活动会因为客人的参与度不高而冷场,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一段时间后,店里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回头客也多了。“起初是一些年轻人,后来一些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也来了。”很多人除了吃饭,更多的想在“聂班长”的“三年二班”里体味曾经的童年生活。
7月,聂丹丹通过朋友介绍,在店里给兰州一所高校某班的大学生组织了一场毕业离别聚会。为了办好此次活动,她提前着手,找来了许多老照片,制作成PPT。还设计了许多互动游戏,将同学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三年二班”的人气,很多人慕名而来。
生意好了,聂丹丹更忙了。每天早上10时开门,一直要忙到第二天凌晨。为了节省费用,她只在后堂雇了3个人,自己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还要炒火锅底料,帮忙配菜,“脚下跟安了陀螺一般”。
很快,半年时间过去了。聂丹丹一算账,发现每个月除去房租和人员工资,挣的钱所剩无几。“不要灰心,坚持就是胜利。”在聂丹丹灰心无望的时候,杨雪萍和吴凡又打来电话给她鼓劲。
忙碌依旧只有坚持才能有希望
转眼,“三年二班”即将迎来开业一周年,聂丹丹除了一如既往地忙碌,心里一点也感觉不到轻松。
“生意比去年好些,但房租也跟着涨了,利润还是少得可怜。”聂丹丹说,她现在有些后悔在兰州开店,“如果开在成县,压力也许没有这么大”。
通过这一年的打拼,聂丹丹深深感悟到,创业不能靠一腔热血,不能靠纸上谈兵,更要懂得市场,分析市场。“显然,我们起初低估了市场风险。”聂丹丹说,当初,她们“一个猛子扎进了兰州最繁华的商圈”,却没有料到,她们的周围,大大小小的火锅店有数十家之多。跟这些经营多年的老板们相比,她们显然“嫩”了许多。
“吴凡和雪萍说的对,我们只能坚持,才能有希望。”聂丹丹说完这句话,又偷偷地伸了一下舌头,补充说:“也没有回头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