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数据来自于NCBD(餐宝典)的《2020—2021中式新茶饮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随着中国邮政奶茶店的刷屏,和奈雪通过上市聆讯,茶饮行业在最近又吸引了好一波关注。截至目前,我国有茶饮店约50万家,茶饮品牌大大小小数千个。尽管如此,人们常见的品牌却也才几十个,这还是包括了很多只在各自区域“独自美丽”的品牌。
在NCBD(餐宝典)发布的《2020—2021中式新茶饮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下称“NCBD茶饮报告”)中,新茶饮常见的27个品牌,按客单价的不同,被分成了4个梯队,其中:
第一梯队有3个品牌: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
第二梯队有6个品牌:7分甜、茶颜悦色、SEVENBUS、茶理宜世、丘大叔柠檬茶、卡旺卡;
第三梯队有15个品牌:茶百道、古茗、CoCo都可、1點點、悸动烧仙草、TANING挞柠、新时沏、书亦烧仙草、快乐柠檬、沪上阿姨、一只酸奶牛、吾饮良品、黑泷堂、阿水大杯茶、快乐番薯;
第四梯队有3个品牌:蜜雪冰城、益禾堂、甜啦啦。
< class="pgc-img">>可以看出,第二、三梯队占了主流,这也反映了新茶饮行业的一个现状,即:绝大多数品牌客单价在10~20元之间。
< class="pgc-img">>具体来讲,按照NCBD茶饮报告给出的数据,四个梯队的平均客单价如下图所示。其中,第四梯队的客单价,仅为第一梯队的1/4。
< class="pgc-img">>在门店数方面,四个梯队的顺序则完全掉了个个儿,第一梯队最少,第四梯队最多,且是第一梯队的15倍之多。
< class="pgc-img">>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在第四梯队中,有一个在新茶饮行业门店数最多的品牌——蜜雪冰城,目前大概有15000家门店,极大拉高了整个梯队的平均水平。
< class="pgc-img">图自餐宝典
>至于满意度方面,第一梯队又把势头翻了回来,无可争议地排在了第一位;第四梯队则排名第四,而且是唯一没达到80分的梯队。
< class="pgc-img">>在差评率方面,第四梯队排名最高(得分越低越好),这或许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便宜没好货”;而令人意外的是,差评率最低的,竟然不是第一梯队,而是第二梯队。
< class="pgc-img">>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第二梯队有一个在全网收获了众多好评的品牌——茶颜悦色,生生地把整个梯队的平均值给拉低了。
< class="pgc-img">图自餐宝典
>NCBD茶饮报告就显示,在第二梯队中,茶颜悦色的差评率仅为1.84%,不光是第二梯队的6个品牌中,也是这27个品牌中唯一不超过2%的。
< class="pgc-img">>对于这些茶饮品牌,你最喜欢哪一个?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2021年12月,网红奶茶品牌茶颜悦色的“人设”崩塌了。起因是有员工在公司群里吐槽:到手工资由原本的5000元左右降低至2000元左右、提成仅8元。
此事引发激烈讨论,创始人吕良与妻子甚至下场与员工直接对线,并动辄打电话辞退。事后官方发布道歉信进行情况说明,但网友并不买账,认为公司亏钱是战略失误,不应由员工买单。
< class="pgc-img">>公开资料显示:茶颜悦色成立已有8年,从门店设计到奶茶包装,走的都是古典中国风,“声声乌龙”“纤纤马卡龙”“凤栖绿桂”等命名充满诗意。在某种程度上,它已成为长沙的美食名片。这得益其单城密集开店模式,在中心商圈以及人流量密集处开出近500家门店,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不过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客流量减少,饱和式开店就成为巨大的资源浪费。继年初、7月底之后,茶颜悦色在11月时进行今年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87家门店大部分位于长沙,这也意味着公司直接少了近15%的收入来源。据悉,相较高峰期其业绩下滑超过50%,每月亏损2000万元。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在尝试走出去。去年12月进入武汉,因开业排队8小时上了热搜。今年4月在深圳开出快闪店,共有4万人参与排队,催生的黄牛代购高达200元一杯。目前还在株洲、岳阳、浏阳开店,明年将走进湖南更多的城市。
但想要复制长沙的成功经验并非易事,而且茶颜悦色还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比如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正在蚕食其大本营的市场份额。这一次的口水仗,不仅暴露出管理和组织能力方面的问题,还给外界、消费者留下了负面印象。如何扭转口碑,还有待时间观察。
< class="pgc-img">>中国茶饮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十店九亏”并不只是调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停止营业的茶饮企业超过13万家,占行业总数的43%。不过大浪淘沙之下,依旧涌现出书亦烧仙草、7分甜、沪上阿姨等特色茶饮。而红餐网发布的《2021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无疑是观察行业的一个窗口。
排在榜单5-10位的依次是茶颜悦色、1點點、茶百道、古茗、甜啦啦和新时沏。其中,茶百道、新时沏是今年新上榜的品牌。作为主攻下沉市场的茶饮品牌,甜啦啦从安徽蚌埠起家,6年时间已开出超5400家门店,遍布全国28个省份、108个城市,每年服务顾客超2亿人次。
排名第四的coco都可,97年创立于台湾地区,07年进入内地市场,目前门店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他们将茶叶和小料的原料健康化升级,凭借着“奶茶三兄弟”“鲜百香双响炮”“鲜芋青稞牛奶”圈粉。
< class="pgc-img">>新式茶饮三巨头已经形成。蜜雪冰城排名第三,这是一家以新鲜冰淇淋-茶饮为主的连锁企业,成立已有24年。去年6月,其门店达到1万家。而到了今年10月,这一数字突破了2万家。也就是说,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完成此前二十年的开店总量,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排名第二的奈雪的茶,凭借“高端茶饮+欧包”模式加日系小清新店面装修风格,俘获众多年轻人的心,目前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开出700多家门店。今年6月份,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新式茶饮公司。不过仍未能实现盈利,过去三年净亏损分别为6972.9万元、3968.0万元、2.03亿元。
喜茶(HEYTEA)稳居第一,品牌指数978.6。根据第三方机构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以2020年零售消费总值计算,它在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27.7%,领先于奈雪(18.9%)。
今年7月,该品牌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高达600亿元。目前已开出800多家门店,并进行一系列业务扩展,包括推出果汁茶、乳茶、柠檬茶等瓶装饮料,投资精品咖啡“Seesaw”、柠檬茶品牌“王柠”、分子果汁品牌“野萃山”等,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茶饮行业正处于持续增速阶段。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新茶饮市场处于成熟期上半段。2022年年底在业的新茶饮门店总数约48.6万家,截至2022年10月底,蜜雪冰城以23295家门店数位居第一;古茗居第二,门店数为6778家。新茶饮行业的市场格局逐渐明朗,新茶饮品牌头部效应明显。
此外,2022年新茶饮的连锁化率已提升到55.2%。在多个城市核心商圈的抽样调查中,新茶饮的连锁化率超80%。新茶饮这个从业者平均年龄不到30岁、形成规模不超十年的新兴行业,已经阶段性创造出了旺盛的消费者需求,并以连锁经营的形态在消费市场上熠熠生辉。
1、蜜雪冰城门店数最多,古茗近7000家
从中国整体新茶饮市场来看,2022年年底在业的新茶饮门店总数约48.6万家,比2020年年底37.8万家增长超28%。结合全网多方数据及企业调研,报告确定了30家典型新茶饮品牌在2022年10月底的门店数。
数据显示,蜜雪冰城门店数位居第一;古茗紧随其后,门店数为6778家;排在第三、四位的的书亦烧仙草、茶百道门店数也均超过6000家。从消费者角度看,2022年新茶饮整体有了更好的“性价比”、算下来“比瓶装饮料贵不了多少”、“比单独买新鲜水果还便宜”。
图片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新茶饮门店数不断增长,进一步带动该细分品类在我国现制饮品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整个现制饮品市场来看,2022年新茶饮门店数仍是我国现制饮品中门店数最多的一个细分品类,其门店数占比高达61.9%。
图片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新茶饮连锁化率升至55.2%,行业竞争将围绕供应链
新茶饮具有一定零售产业特性,标准化程度高,能够迅速实现复制。据美团数据显示,2020-2022年餐饮业连锁化率从15%提升到20.7%。同期,新茶饮的连锁化率从41.2%提升到55.2%。在多个城市核心商圈的抽样调查中,新茶饮的连锁化率超80%。放眼全球连锁市场,我国新茶饮在过去几年里市场发展迅猛,目标客群清晰,产品不断迭代创新,孕育出了多个全国知名品牌。
图片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报告还指出,未来新茶饮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上的竞争。而提前布局供应链的茶饮品牌将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比如古茗自2016年就已经开始了供应链建设,除稳定的合作果园茶园外,也拓建了自己的果园,目前已经跑出了一个涵盖原料种植、快速配送、仓储基地建设的完整供应链模式。夯实的供应链链条可以更精准做好产品品控,为消费者提供口感稳定、高性价比的新鲜饮品。
接下来,布局农业供应链将成为行业新趋势,从上游果园到下游销售全产业链把控,将会是新茶饮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
至于新茶饮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根据艾媒咨询及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测算: 2022年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超过2900亿元,同比增长5.1%。“整个新茶饮市场有望在2023年Q2全面恢复,并有望迎来‘欢庆式’销售市场,业绩整体全面提升。加盟业务也有望全面恢复。最终,2023年将实现全年业绩的同比增长。”《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