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食安重庆」智慧监管!让市民买得舒心,吃得放心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菜多少斤?智能称重农产品农药超标没?测一测就知道餐馆用餐不放心?扫码可实时看后厨……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

菜多少斤?

智能称重

农产品农药超标没?

测一测就知道

餐馆用餐不放心?

扫码可实时看后厨

……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运用智慧监管

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class="pgc-img">

重庆建立起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大数据分析平台 周小平 摄


数据显示

全市群众食品安全关注率92.87%

较上年提高0.91个百分点


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82.57分

较上年提高了0.53分


全国药品安全工作考核为A级

全市近三年未发生系统性

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农产品全过程追溯

让“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 class="pgc-img">

大渡口区半岛逸景农贸市场 周小平 摄


7月13日上午,大渡口区半岛逸景农贸市场人来人往,陈淑珍如往常一样挑选完菜品,摊贩老板上秤,她盯着摊位上方的显示屏,单价、总价、重量一目了然。然后,陈淑珍打开手机,扫码、支付、打印凭条,整个流程简单明朗。


大渡口区半岛逸景农贸市场是全市首个“智慧监管”农贸市场。市场内每个摊位上方都安装有一块智慧屏幕,全面展示菜品价格、计量结果、信誉评分等重要信息。经营户使用的电子秤,也被纳入计量监管平台。


消费者在“智慧监管”农贸市场买菜时,扫描屏幕上的收款二维码即可完成交易。其中,菜品价格、交易信息也将通过后台直接接入价格监管平台,市场监管部门可随时、准确掌握日常价格波动信息,一旦发现扰乱市场价格行为,立即处置、精准打击。


“通过采集供应、流通、消费、服务环节的商户及食用农产品信息,平台提供全过程追溯服务,所有食用农产品均可电子化溯源,对于快检抽检发现的问题食品可直接追至生产基地。”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年内各区县至少建成一家智慧化农贸市场,目前全市已试点建设了“智慧监管”农贸市场19个,在建市场18个。


“重庆阳光餐饮APP”

在线看后厨


7月14日,渝北奥蓝酒店,餐厅大门旁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里,“一店一码”标识的二维码格外醒目。


市民蒋女士前来就餐,扫一扫该二维码,后厨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除实时查看视频厨房,还可查看商户资质证照、监管人员检查结果等信息。


“除了味道要巴适,这些‘看得见的安全’已成为我选择用餐的重要标准。”蒋女士说。


< class="pgc-img">

“重庆阳光餐饮”信息平台 周小平 摄


重庆打造“重庆阳光餐饮”信息平台,不仅可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实时AI智能监控,11种常见违规行为实现智能识别、智慧抓取、自动推送;还可对餐饮单位每日食品安全自查情况线上监督,对餐饮单位后厨实时视频、证照情况、健康证、监管部门检查结果、原材料台账等信息全面公开,引导社会参与评价监督。


目前,“重庆阳光餐饮APP”已覆盖餐饮单位35248家,企业使用该APP完成食品安全自查9.25万次、晨检97.22人次;公众通过该APP查看餐饮单位信息73.92万家次。


渝溯源APP

进口冷链食品可全程追溯


如何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检测防范工作?


2020年12月中旬,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建成“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溯源管理平台,并作为首批试点省市率先上线运行。同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服务的生产经营者,全面应用进行溯源管理。


目前,该平台覆盖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059家,录入市内流转信息12373条,进口(入境)信息数14402条,涉及流入我市进口冷链食18.3万吨,流出我市进口冷链食品2810.25吨。全市进口冷链食品基本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


< class="pgc-img">

食客进餐饮店扫码,可实时看后厨 周小平 摄


下一步

智慧监管+信用监管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处长李昂介绍,目前全市的食品智慧监管初见成效,下一步将在现有基础上,全面上线AI智能识别,对从业人员加工行为进行24小时智能监测;将养老机构、大型餐饮、外卖餐馆等作为重点推广对象,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50%的餐饮单位能够实现智慧管理。


另一方面,将增加信用查询、违法警示等功能,将智慧监管与信用监管相结合,及时曝光企业和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违法行为,提高监管的震慑力,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在基层治理中,由于一些问题跨地区、跨部门、跨事权,多部门多区域交叉管理,容易产生治理的空白地带,形成治理难点。在交叉管理地带,九龙治水的餐饮船难题如何破解。

治理盲区如何管

“老陈,终于找到你了!来两条江团,老办法做。”傍晚,在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的背街角落,几名老顾客来老陈的餐厅吃鱼,生意火爆,忙得不可开交。

店主老陈名叫陈廷江,在“上岸”前,他曾在嘉陵江边经营餐饮船。名字中带“水”,他这辈子都在和水打交道,“会走路的时候,就在田里摸鱼”。陈廷江当时开的餐饮船并不大,只能摆几个桌子,但河鱼新鲜,食客络绎不绝。

“上山火锅看夜景,下河吃鱼看外滩。”重庆依山而建,因水而兴,市民有在江边船上吃鱼的习惯。餐饮船起源于渔船,逐渐发展成为“水上餐厅”,但一段时间里,绝大部分餐饮船属于无照经营,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

老陈的船也一直没有营业执照。近几年,他越来越“不踏实”,“你看新闻上,经常讲环保,严得很。”果然,2017年底,街道干部再次上门找他———全市餐饮船全部治理整顿,他的船要拆掉,可以上岸经营,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拆船,还奖励20多万元。

过去由于交叉管理,“九龙治水”,餐饮船属于典型的“治理盲区”,没能得到根治。一艘餐饮船,10多个部门在“管”:餐厨垃圾归城管部门负责,油烟排放归环保部门负责,经营方面归工商部门管,消防则是公安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由食药监部门监管,船舶安全又是海事部门负责......此外,各个区县履行属地责任,与作为行业主管的市直部门责任划分不明,导致餐饮船成为治理盲区。

“打了一辈子的鱼,不想走!”陈廷江原本以为这次治理是“一阵风”,决定沿用老办法——拖。

明确责任船上岸

不过,这次“看样子是要动真格的”,重庆餐饮船全面治理,明确由交通部门牵头,以属地治理为主。

街道的“包船”队伍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国家大政策要保护环境,你们的船不环保,也不安全,不得行!”干部们还带陈廷江去“老宋家河鲜馆”参观。老宋也是一名船主,在街道干部帮助下找到了不错的店铺,已经率先上岸经营,平均每月营业额达40多万元,不比以前少。

陈廷江看着有点“眼红”,也有些动摇,“江里涨水时,旧船晃来晃去,我挺担心老婆的安全。”去年4月中旬,“包船”的街道干部又上门了:5月1日是最后期限。

去年4月底,一名船主看到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闻,转到聊天群里。

第二天,“包船”干部又当着陈廷江的面,打开这条新闻,“老陈,大趋势,莫固执了!”同时,街道答应他,跟帮老宋一样,也帮老陈联系店铺并搬家。

陈廷江终于决定搬了。没想到,上岸之后,生意更火了,味道鲜、讲信用,老顾客专门寻来。

这次破解治理盲区之所以见了效,重点在于责任明确。市交通局牵头,各个区县承担属地责任,并层层压实,将任务分解到街道,每个科室“承包”几艘船。经过一年攻坚,2018年10月底,重庆138艘餐饮船取缔近八成,保留船只均实现垃圾、污水“零排放”。

制宜重民生

在重庆南岸区南滨公园,北望渝中,可以看到美丽的天际线。一艘餐饮船停泊在旁,窗明几净,人声鼎沸。

这是“鑫缘渔港”号,规模较大,在经过严格的环保改造后继续经营。现在,船上每天用水30余吨,先储存到船舱的污水储存器,由专门的污水船运走。船上还安装有污水排放监控,防止偷排漏排。

“既要保护好长江,也要让人吃饭。”重庆市港航局海事处处长陆朝晖说,餐饮船涉及人数多、金额大,这次治理并非“一刀切”,而是根据政策和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处置。如果船只合法,经过环保和安全改造,允许继续经营。

在治理过程中,重庆注重先在一个区县取得突破,形成示范,为其他区县工作提供借鉴。

江北区餐饮船主要集中在主城繁华地段,靠泊位置较为集中,均为非法经营,但船主收益较高,治理工作示范效应好。2018年上半年,江北区率先启动治理,取得良好效果后,南岸、北碚、江津等23个区县纷纷跟进。同样,在做船主工作时,也先争取部分船主支持,带动其他船主。

治理虽然采用“雷霆手段”,却也颇显“菩萨心肠”。曾走红网络的“大楼水上漂”新建不久,投入较大,验收达标,但原在水域属于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餐饮经营影响鱼类活动,只能忍痛割爱。不过,了解实情后,相关部门主动牵线搭桥,为其找到下游“买主”,减少损失。“我们的目的是要把事情办好,把‘治理盲区’破解好,真正为老百姓考虑。”陆朝晖说。

在南滨公园,北眺长江,碧水东流,天色渐晚,江岸灯明,山城重庆渐入佳境······

(来源:人民日报)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风起云涌,传统的餐饮行业也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重庆,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智慧监管模式的推行,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变得更有保障。

< class="pgc-img">


江北观音桥商圈,是一个人气十足的美食聚集地,拥有外卖餐饮店近千家。在各大外卖平台上,商圈的“透明餐厅”专区格外显眼。消费者在点餐时,可以通过“后厨直播”,实时查看食材准备、加工制作等情况。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市民王女士表示:“我可以看到后厨做菜的整个过程,会让我很安心,吃起来也很放心。”


< class="pgc-img">


不仅如此,商户的证照资质、人员健康、动态管理、配送过程等信息,也与“透明厨房”一起在线上公开,并纳入到“重庆市阳光食品”App中,监管部门可进行全流程和远程监管。目前,仅江北区就已建立了330多家“透明餐厅”。

< class="pgc-img">


江北区市场监管局食监三科副科长李莹莹介绍,今后将继续深化与阿里本地生活公司等大型外卖平台的合作,今年预计会在年底,达到800家以上的“透明餐厅”。

< class="pgc-img">


除了实时监控,AI智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也在智慧监管中大显身手。在重庆市朝阳中学食堂,近2000平方米的后厨区域分布了160多个摄像头,这是AI识别和自动预警的基础。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重庆市朝阳中学副校长冉斌告诉记者,一旦发现工作人员未佩戴口罩,着装不规范等行为,以及出现老鼠、蟑螂、苍蝇、 蚊子,系统会自动提醒管理人员,要求立即整改。


< class="pgc-img">


据北碚区市场监管局食品三科科长易国荣介绍,目前,北碚区已实现227家学校食堂,32家养老机构食堂,51家大型餐饮单位全覆盖。

< class="pgc-img">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万余家餐饮经营者纳入智慧监管,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1.49万家,全市9000余家学校和900余家公立养老机构实现了“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全覆盖。

< class="pgc-img">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处长李昂表示,持续推进餐饮安全监管标准化、 智慧化、社会化,既努力解决餐饮监管难点,又探索破解餐饮监管人事不匹配困境,以实际行动争创工作一流。

< class="pgc-img">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刘春力 谭琴 特约记者 田济申)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