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日傍晚,陈秋赤着身站在水峪嘴村门口,身旁是一个煤气罐和几个布袋——这是他从洪水里拼命“抢”来的家当。
“家已经没了。”房子被冲垮,他趁着水位退下,在村口短暂歇息,然后就要带着孩子投奔远处的亲戚。
他的身后,拦腰折断的树干挡住了村口,水泡过的汽车和生活垃圾堆得横七竖八。向里望去,村道成了河,村民在齐腰深的积水里小心翼翼地蹚。村外,永定河挟着泥沙,流得汹涌又浑浊,河面上的水峪嘴桥两侧护栏已被冲断,桥面上满是淤泥。
妙峰山镇水峪嘴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北邻永定河,南靠山地,有名的京西古道就在这里,吸引了不少游客。但连日暴雨下,依山傍水的地形带来了危险:水位快速上涨的永定河,把洪水推过堤岸;山体滑坡,把砂石灌进村庄。
“夹击”之下,水峪嘴村多间民房被毁。7月31日晚,水峪嘴村断水、断电、断信号,村里的326户、约600人,在村干部、武警官兵和消防的帮助下,慢慢离开了这座“孤岛”。截至目前,受困村民均已脱险。
8月1日,水峪嘴村门口堆积了大量被洪水冲坏的物品。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摄
“再晚五分钟,全家都没命”
虽然早就收到了提醒避险的短信和洪水的预警,村民蒋云还是没有想到,这场洪水“来得这么猝不及防”。
7月31日上午10点左右,他听到了“哗哗”的水声,不到十分钟,就看见永定河水漫过堤岸,涌进村庄,“家里四处都在涌水。”很快,家的一层被淹了,最严重的时候,水甚至没过了二层的地面。
大概半个小时后,蒋云又听到“咣”的一声,震动感强烈,随后,他看见后山的砂石倾泻而下,灌进了自家一层的屋子,“屋子里快塞满了,冰箱、电视和车都被埋在了石头里。”向外看,家门前的路也没躲过,全被埋了。
“说不害怕肯定是假的,我也没见过这样大的水。”蒋云想离开家,但路上的水已经能没过胸口,山上的砂石还在不断滚落,他不敢轻举妄动。直到晚上,水位稍退,到了人腰部,他才带着家人蹚水到离山体更远的楼房处避难,一路上,每走一步脚都会陷进淤泥里。到了目的地,他发现楼房的一层也被淹了,只能靠梯子爬上二层,再到更高层避险。
村民刘虎本想在洪水来袭之前转到山上的临时安置点,但他的父亲是位半失能的老人,平常需要挂着尿袋,“没法走,尿袋被水浸湿会有很大风险。”刘虎说,很多没及时撤离的居民都和他一样:家里有位行动不便的老人。
洪水来时,他和父亲只能在二楼紧张地向外张望,看着洪水一点点吞没街道。即使关紧了家里的门,洪水还是透过门缝渗进来。但好在,水位最终停在了一楼。
8月1日,水峪嘴村内的积水几乎没过房屋门窗。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摄
“我们住在新村的还好一点,房子楼层高,老村的受灾更严重。”刘虎说。
多位村民告诉新京报记者,水峪嘴村分老村和新村,老村坐落在半山腰的平台上,房屋多为村民自建的一层平房。新村在山脚下,是村里统一规划建设的多层楼房和村民自建的二层小楼。
“最近几年,村里95%的人都从山上迁到了山下,老村只有十几户。”在村里建筑公司工作的龙田介绍,在这次暴雨中,新村楼房受灾较轻,老村平房受山体滑坡影响严重,多间房屋被毁。
陈秋家住老村,洪水来的时候,他几乎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跑出房子的。7月31日上午,水从山上冲下,瞬间涌进家,“一下就没了脖子。”他和家人想跑,但淤泥已经把门堵住,推不开,他和妻子只能带着两个孩子,砸开窗户,翻窗逃走。
一家四口拼命往山上跑。山坡很陡,他们手脚并用,腿被砂石划出了一道道伤痕。爬了近20米,陈秋回头一看,自家房子已经被冲垮。
“如果再晚五分钟,我们全家可能都没命了。”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后,他们终于赶到了山顶的亲戚家避险。
8月1日,水峪嘴村内多辆汽车被冲毁。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摄
“最重要的是人,有人就有一切”
在洪水到来之前,水峪嘴村的村民们就开始了转移和自救。
村民龙田告诉新京报记者,7月30日,他与村里的班子成员和镇里的工作人员在村外的村委会备勤,“一共大概20人”,主要负责水情监测和动员人员撤离。
30日早上,接到永定河上游泄洪的通知后,备勤人员进入水峪嘴村,挨家挨户敲门,告知村民这里有被淹的可能。永定河的水位不断上升,他们劝了一整天,让村民前往村子里的临时安置点。
8月1日,水峪嘴村外的永定河。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摄
31日上午,得知洪水进村后,龙田从村委会出发,绕路来到横穿水峪嘴村的京门铁路,沿着铁道进入村子。
村里多数房屋的一层被吞噬。他和其他备勤人员一起,尽力把还未撤出的老人搀出村子。
有的老人见到他们,“哇”的一声哭出来。在村里生活了70来年的龙田能理解,“村民祖祖辈辈在山里生活,山上的老房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被洪水冲垮,感情上有很大的失落感。看到村子被毁,我们心里非常难受。”
很多老人不愿意走,怕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龙田一家一家劝,“人身安全比什么都强,比什么都重要。最重要的是人,有人就有一切。”
8月1日,水峪嘴村一位村民家的大门被冲坏,院内杂乱不堪。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摄
村民胡芳还记得,刚接到转移通知时,自己也不愿意走。后来,她远远地看到永定河的水一直往上涨,“一浪比一浪高,马上就要没过岸边。”她害怕了,终于决定和家人去临时安置点。住了一晚后,考虑到山顶有滑坡风险,在此避难的村民又转移至位于妙峰山旅游服务站附近的安置点。
新京报记者来到该安置点发现,这是一栋四层高的建筑,村民们被临时安置在2层和3层。2层有两间屋子,每间屋里有十多张单人床,床上有床单和被褥。
8月1日,水峪嘴村村民被临时安置在一栋四层建筑中。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摄
胡芳说,刚来安置点的时候,出现过饮用水短缺的问题,好在后来武警官兵送来了物资。目前,工作人员给村民发了面包和水,安置点的食物和饮用水较充足。
但让胡芳担心的是,暴雨中断了附近的电力和通讯,她没法联系上在市区居住的家人,而且手机电量不足,马上就要关机。
村民王柳说,安置点的信号非常弱,大家的手机都打不出去电话。听说院里有一处信号好一些,她带着手机,在那徘徊了小半天,才给家人拨通了第一个电话,报了平安,“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救援,清理,寻找
据“人民武警”公众号消息,暴雨之后,水峪嘴村受困村民至少有190人。7月31日晚,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三支队来到这里摸排搜救。经过持续22个小时的奋战,成功转移了受灾村民107人,转运村民物资财产1100余件。
8月1日下午,消防救援人员也来到了这里。
他们从村支书口中得知,村庄上方的山上还有人员被困。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把救援力量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负责疏散转移群众,另一组上山寻找被困人员。
后来,在距离村庄一公里处,他们找到了10名被困者,其中3人在躲避山体滑坡时受了伤,行动不便。消防员立即简单处理了他们的伤口,然后,几个人轮换,用担架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抬了出去。担架上的人不断喊疼,消防员耐心安慰,最终移交给了医护人员。
更多的人在消防员的陪伴下,小心翼翼地穿过地上乱七八糟的杂物,往外走。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被消防员背起或扛着,也离开了村子。经过7个多小时紧急救援,门头沟消防共营救、疏散群众200多人。
8月1日,消防救援人员转移、救助水峪嘴村村民。 图源:门头沟区消防救援支队
8月2日,新京报记者从门头沟区消防救援支队获悉,截至目前,水峪嘴村受困村民均已脱险。
如今,水峪嘴村的水位逐渐下降,与外界连接的道路恢复通行。也有不少村民从安置点赶回村子,察看家里的情况,再把家当和财物从受损的房屋里搬出去。
走进水峪嘴村,村道上的积水最深处能没过大腿,从高到低形成了湍流,稍有不慎,人就会被水卷走。
据龙田估算,此次村里的财产损失相当严重。“要恢复的话,至少要几千万。”龙田说,村里的京西古道风景区,平日游客不少,周末尤其多,来往的车辆都会从水峪嘴村里的一条主干道开上去。这次暴雨后,京西古道风景区可能要暂停开放,而那条主干道,已被近两米高的砂石掩埋。
8月1日,水峪嘴村门口的一处石桥栅栏被冲毁。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摄
住在新村的肖云开始用铁锹铲家里的淤泥。院子里的淤泥快到他的小腿高,家具、墙面全成了土色。忙活了半个多小时,清出来的区域还站不开他自己。
他在村子里开超市,平时生意不错,游客常光顾。但这场大雨泡坏了他四个冰柜和数不清的杂货,“损失至少有几万块。”
老村的受灾情况更严重。靠着山的道路被泥石流冲断,大部分房屋整个被淹,只剩房顶露在水外。
有两位村民穿着拖鞋,手拿着一米多长的竹竿,在水里、泥里探,寻找他们撤离时没来得及带走的狗。
(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史航 慕宏举 彭镜陶
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
月6日,龙田镇西坑村在广大乡贤的支持下启动供水管网建设。
西坑村是龙田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先行建设村,该村供水管网建设工程以乡贤促进会为建设业主,按照“统管自建”模式进行村内管网建设。
“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筹备有一年多了,我们乡贤捐款集资了一部分资金来助力这件惠民利民的好事。”龙田镇西坑村乡贤促进会会长薛货仔告诉记者。
据了解,龙田镇充分发挥各村乡贤促进会的作用,目前乡贤认捐达1000多万元,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建设资金。
龙田镇党委副书记詹传敏说:“镇里面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总投资大概3520万,资金来源基本上是村民筹一部分,乡贤出一部分,乡贤的出资量到目前为止达总投资的三分一左右,我们特别感谢龙田乡贤对供水一体化的支持。”
最近,高山镇前岭村乡贤的一次座谈会可“热闹”了。当听完前岭村书记何友福关于村内供水管网设计方案时,该村乡贤促进会会长何友香立马站起来,说道:“这项民生工程我们一定要做!我先出5万元!”
就这样,“我出1万!”“我出2万!”……前岭村乡贤促进会城乡供水一体化专项资金在会长的带动下一点点垒起来了。
目前,前岭村城乡供水一体化村内供水管网初步设计概算125.7万元,乡贤捐资已达60万元。
目前,高山镇镇各村乡贤促进会筹措城乡供水一体化专项资金303万元。
同时,高山镇镇还将积极探索一乡贤包一村、一乡贤包一段或修建思源碑、芳名碑等方式,号召广大乡贤积极投身参与管网建设,营造全民共参共建、共助共享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良好氛围。
福清自古缺水,龙高半岛尤其严重,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是顺应群众期盼的民生、民心工程。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龙高半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这个消息让许多乡贤为之振奋。
同时,龙高半岛各乡镇也广泛动员乡贤能人捐资全力破解资金筹集瓶颈,得到了乡贤们踊跃公益认建,带头捐资助建。
截止6月8日,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通过各种方式已筹资1.57亿元,其中龙高6镇部分村乡贤已捐资2267.4万元。
文/图 林文捷 通讯员 林芳
华为2011年正式步入企业业务领域以来,每年在合作伙伴能力提升上的投入可谓是不遗余力,因为华为清楚的认识到ICT生态的发展,离不开与合作伙伴的互助共赢,合作伙伴的能力是助力华为快速发展的源泉之一。
作为2015年获奖的优秀选手,他们参加比赛有怎样的心路历程?有什么优秀经验可以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近、了解这些默默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合作伙伴精英。
专注于自己喜欢的领域,就一定会发光
高洪福:
任职公司: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5年售后服务销售一等奖
做为一个IT老兵,见证过ICT企业市场的成长历程,也积累了许多服务拓展经验和教训,随着更多管理责任的增加,本以为不会再有个人服务销售能力的展示机会,却在2015遇见这项比赛,而且首次设置“服务销售”竞赛项目,出于好奇,成为该项目最年长的参赛者。经过激烈的角逐,有幸成为该项目的首届冠军,不枉自己二十几年深耕服务拓展领域的心血,也才有了随后成为业界第一个通过华为服务解决方案专家认证的信心和成果。
还依稀记得去年准备决赛PPT的日子,为了每一张胶片更好地展现服务理念,特别进行了精心设计(比如:电影场景式的打单过程、真实案例的图表、多年心得提炼的理论框架等),并试讲了几遍,以掌握好时间和节奏;还有决赛当场,面对五个评委从多个维度的专业质询,自己的从容作答得益于多年的扎实积累和事先准备的充分,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虽然比赛已过去一年,但比赛过程的精彩瞬间却时常提醒着自己,专注于自己喜欢的领域,就一定会有发光的那一天。华为搭建的这个平台提供给大家的不仅是获胜的奖杯和奖品,更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这充分践行了华为聚集企业ICT市场,靠服务和技术能力赢得尊重、靠服务和解决方案能力赢得市场的导向!
今年也是冲着蝉联冠军的目标参赛
边震岗
任职公司:联强国际贸易(中国)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5年售前 IT一等奖
2015年由于是初次参加,初生牛犊不怕虎,并且有之前的重大项目作为参赛案例的基础,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在参加比赛之前,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获得摘取冠军的桂冠。复赛时出了一点小波折,万幸后来顺利入围了决赛,并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对于我个人来说,参加比赛是一次以往与华为合作经验和能力的证明。今年也是冲着蝉联冠军的目标去的。但相对来说压力更大。今年的比赛对于我将是一次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都是认可了华为的文化,才聚在一起。在与华为合作的这些年里面,我们也逐渐被华为的文化所感染,勇往直前,不惧失败,这会让我们在未来走的更远。希望大家珍惜这一次珍贵的历练机会,无论在比赛中走多远,都是英雄。
带领公司团队冲进决赛
韩立海
任职公司:江苏海清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5年售前视讯一等奖
这个比赛是一个工程师个人工作能力和经验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是对工程师宣讲能力的一个考验。去年初次参赛,获得一等奖以后,对于公司的品牌宣传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今年同样也报名参加了合作伙伴精英邀请赛,目标是带领我们公司的团队冲进决赛。
去年参赛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行,其中有些人技术方面比我要优秀,但可能在比赛宣讲时太紧张,影响了发挥。建议大家用平常心对待此次比赛,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一个是宣讲能力,一个是技术功底,两方面结合起来,就能冲出重围,获得好名次。
收获面包,还得到了奶油
单小刚
任职公司:联强国际贸易(中国)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5年售前数通一等奖
参赛过程相当有趣,首先是对比赛的准备到平时的工作经验相结合。比赛本身是一种经验的分享,从一个华为的技术点到一个个项目成功中标,这中间有先进技术架构,也有行业竞争策略。大江南北的兄弟们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分享,有一种参加武林大会的感觉,各路豪杰身手不凡。
参加比赛获得奖金是最直接的好处,但是也确实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为公司以至于个人都带来正面的能量及相应的宣传效果,总结一句话就是“收获面包还得到了奶油”。
参赛选手要有自信,“作为一只猫就要勇于承包广阔的鱼塘,否则别人就会承包你眼前的鱼塘”。当然,自信要有,准备也需要精心用心,整理思路、精推细酌、完善知识,必将一举夺!
希望华为可以坚持举办该项赛事,并逐步提升赛事规格以形成技术趋势、技术应用为主导,行业方案、融合方案为创新,扩大入口以华为主导技术架构、技术方向,将“匠心杯”打造成一场以华为技术引领的盛会。
交流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名次本身
陆晓春
任职公司:上海龙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5年售后IT一等奖
收获售后-IT一等奖,是我2015年最惊喜的收获。能获得大家的认可,我感到非常开心,还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自豪。
对于这项比赛,除去技能与能力方面的竞争,我能更加感受到的是:华为的文化,华为的壮大,以及华为体系的凝聚力。打破传统,把竞赛延伸到全国,让我大开眼界,结识了来自全国的各路高手,交流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名次本身的价值。
比赛是全国性的,而精英俱乐部的活动是区域性的。通过俱乐部可以学习最新的产品知识和理论,又可以结识当地区域的优秀业内人员,让更多没法去比赛现场的工程师也能感受到华为+的氛围。
给家里每人换了一部华为手机
丁玉琳
所获奖项:2015年商务二等奖
任职公司:富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去年参赛的时候刚开始感觉有点匆忙,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去考试了,通过考试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案例宣讲答辩断断续续大概花了2周时间来准备,记得比赛前一天晚上改PPT改到2点多,第二天一早就去参加决赛了,在会场上的那一刻突然觉得之前的付出都值得了,借助比赛给我们商务人员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和同行在一起聊一聊想法,站在不同的圈子想问题,非常有利于业务的改进。
比赛提供的详细参考资料是深入学习华为商务业务的宝贵资源,认真研读也是通过初赛考试的必要前提;决赛提供的也不仅仅只是交流的机会,更多的是带来思维的转变,锻炼沟通表达能力;当然,参赛获得的奖品也非常丰厚,去年就用奖券给家里每人都换了一部华为手机!
常复盘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图片说明ALT
姓名:牛世尧
任职公司: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5年售后视讯一等奖
2015年有2000多名渠道精英参赛,这样的盛会听听都让人兴奋,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们分享工作经验及技巧,从中学到了很多。这样的聚会是一个梳理自我思路和自我审视的过程,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自我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看到了自我的不足,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
从初赛到决赛大家展现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能,同时有专业的精神;这样的盛会过程才是其精髓,不仅能接触到本行业的前辈、能人,同时可以和其他产品线的精英们共同探讨,这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情。多总结、多分享是一种习惯,常复盘、回头看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有了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
钟婷
任职公司:江西华瑞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5年商务优胜奖
作为商务人员第一次参加比赛,是对个人能力的锻炼,同时也展现出了商务的重要性,体现商务人员的价值。通过比赛中的交流,与许许多多优秀的商务人员共同分享经验,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后续实际业务的操作有很大的帮助。
认真学习华为提供的参考资料,深入了解华为商务知识体系,才能在初赛中取得好成绩;结合平时在实际业务中的经验积累,在赛场上不紧张不怯场,案例宣讲要有实际意义,真诚进行沟通交流,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结语
2016年华为中国合作伙伴精英邀请赛使用“匠心杯“命名,“ 匠心”代表的是一种气质,一种对于目标的执着和追求。只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投入,专注做好、做精本职工作,才能更好的服务业务,更好地向胜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