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锅唱着歌……近来,成都“KTV火锅”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吃货,一边唱歌,一边烫火锅,这样的跨界玩法在吸引流量的同时,也引发了网友的质疑。
作为90后的晓雪在吃了一顿KTV火锅后抱怨说:“好贵哦!4个人,本来是冲着唱歌不收钱去的,结果一顿下来吃了1000多块钱,有点被忽悠的感觉,没有下次了。”
同时,有网友质疑,在密闭的KTV包厢里烫火锅,卫生是否过关?虽然KTV火锅跨界营销有新意,但是否取得了允许热食类的营业执照?
边吃边唱
KTV火锅酒水普遍偏贵
位于成都青羊区的一家KTV,旗帜鲜明地打起了“火锅KTV”的招牌。“8荤5素,线上直接下单,火锅直接送进包厢。”工作人员正在向顾客介绍。
透过走廊两侧的窗户可以看到,一群年轻人正在包厢内唱歌。粗看之下,火锅KTV的装修布置与传统KTV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以往放果盘和爆米花的桌子上,放上了电磁炉和许多用塑料盒装好的菜品。这家KTV的火锅,是与附近一家火锅店联合供应的。
除了火锅外卖的形式外,市面上更多的形式是主打“免费包厢吃火锅”。位于郫都区的一家KTV火锅内,一间间包厢的桌子,被商家改造成了电磁炉餐桌,而在他们的店内,火锅菜品都由自家后厨供应。
“KTV包厢不收费,唱歌不限时”,一家KTV工作人员介绍。但记者注意到,这家店的酒水比普通店铺的酒水贵。菜单上,市场参考价为12.5元一瓶的锐澳鸡尾酒,在这家店内卖22元一瓶,价格几近翻了一倍。
包厢免费
实际却赚取了双倍的钱
在一家打着“包厢免费唱歌”旗号的火锅KTV内,3至4人的K歌套餐208元,乍看之下,价格还算实惠,但细心的顾客注意到,这个套餐内并不包含任何酒水。除了必点的火锅套餐外,酒水则需另点,而且火锅KTV里的酒水价格比普通店铺的酒水贵出很多。
业内人士透露,传统的KTV主要赚取顾客的酒水钱,而包厢的成本其实不足几十块。因而,酒水饮料的售价远远超过其他商店,成为传统KTV营业额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所以,跟传统KTV相比,KTV火锅虽打着包厢免费的旗号,但实际上,却讨巧地赚取了火锅加酒水双倍的钱。
在一家外卖火锅的KTV内,4人火锅套餐总共需790元,包括八晕五素的菜品和一打啤酒。而4人餐菜品若到火锅店吃只需 300元左右,加上售价240元一打的啤酒,除去几十元的包厢成本费,粗略估算下来,商家也多赚取了近30%的利润。
另据消费者反映,因为火锅外卖,“加菜至少提前一小时喊”,这样也导致了火锅KTV成本提高。
跨界经营
必须在合法合格前提下
在商家们看到利益,越来越多地出现这样的经营模式时,最让消费者们担心的,其实是在KTV密闭的包厢里吃火锅,是否干净卫生?
传统KTV经营范围包括卡拉OK厅娱乐服务,食品则包括散装糕点、饮品等,如果在KTV内经营火锅,则需增加许可经营范围。
“火锅属于‘热食类’食物,要在KTV内经营火锅,则需根据餐饮食品经营许可申请流程,递交相关申请‘热食类’申请,随后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店内查看经营环境,以确定是否符合经营要求。”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说。
记者致电某KTV负责人蒋女士,她透露,KTV已开业3年左右,从去年开始引入火锅生意。运营一年多以来,相比之前单纯做KTV生意,顾客明显增多。当被问及包厢内的消防、通风设施等情况时,她以不方便为由挂掉了电话。
在启信宝上,这家KTV店经营范围包括“散装食品”“糕点类食品自制”“自制饮品制售”等,而“热食类”并不在其经营范围内。
北京安博(成都)律师事务所陈军认为,如今,各行各业跨界经营模式受到企业追捧,跨界也成为各大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的商业模式,但跨界营销必须在合法合格的前提下,否则会带来相应商业和法律的风险。(记者申梦芸)
着火锅唱着歌……近来,成都“KTV火锅”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吃货,一边唱歌,一边烫火锅,这样的跨界玩法在吸引流量的同时,也引发了网友的质疑。(4月15日华西都市报)
“KTV火锅”听上去就很新鲜有趣,对于经营者而言,充分利用营业场所的有效空间,抓住商机,解决一些边吃边唱的客户需求,还可以赚钱,是一件时髦也不乏创新之举;对于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既可以嗨歌也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朋友们聚在一起,物质与精神双重享受都不误,何乐而不为?这便是“KTV火锅”尝鲜者众的原因。
但反对者的声音也不容忽视。火锅直接送进包厢,在KTV密闭的包厢里吃火锅,是否干净卫生?商家号称包厢免费,实际酒水价格翻倍,赚取了双倍的钱,是否合理合规?
当今社会,大力倡导创新创业,各行各业跨界经营模式受到企业追捧,跨界也成为各大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的商业模式,“KTV火锅”便是其中一个鲜活个案。
有人说,“KTV火锅”不过是一阵娱乐新风潮,价格高昂,过一阵新鲜劲过去,便会自行消散,不必在意。其实不然,不少“KTV火锅”店已经运营一年多,生意相当不错。按照当下网络快速传播及一些经营者、消费者盲目跟风的特点,“KTV火锅”或许还会有不少效仿者,其隐藏的不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首先是法律风险。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诸多法规都对餐饮业有着严格规定,简单地说,不是任何营业场所都可以随意变成火锅店的,在KTV内经营火锅,则需增加许可经营范围。不经批准,擅自营业,“KTV火锅”显然有逾越法规界限之嫌。
其次是安全风险。KTV是较为封闭的场所,与餐饮店的消防设施也不是一个安全等级。而火锅属于“热食类”’食物,必须经过严格的消防、通风设施等资格审核。KTV内支火锅,无疑大大增加了危险指数,若因火锅引发火灾,就不是“吃喝玩乐”的小事,而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KTV火锅”,要创新更要规范,跨界营销必须在合法合格的前提下,其范围、价格、卫生、安全和舒适度等都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和法律的核准,否则会带来相应商业和法律的风险。
相关责任主体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满足供需双方精细化品质化目标需求,也要严格依照法规办事,守好食品安全、守法经营、卫生整洁等安全底线,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及引导作用,加强监管,及时填补管理空白,为不断蔓延的“KTV火锅”划出安全边线,建章立制,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斯涵涵)
源: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走访火锅KTV: 包厢免费酒水价格翻倍 密闭空间烫火锅惹质疑)
不少KTV主打“免费包厢吃火锅”。
吃着火锅唱着歌……近来,成都“KTV火锅”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吃货,一边唱歌,一边烫火锅,这样的跨界玩法在吸引流量的同时,也引发了网友的质疑。
作为90后的晓雪在吃了一顿KTV火锅后抱怨说:“好贵哦!4个人,本来是冲着唱歌不收钱去的,结果一顿下来吃了1000多块钱,有点被忽悠的感觉,没有下次了。”
同时,有网友质疑,在密闭的KTV包厢里烫火锅,卫生是否过关?虽然KTV火锅跨界营销有新意,但是否取得了允许热食类的营业执照?
边吃边唱
KTV火锅酒水普遍偏贵
位于成都青羊区的一家KTV,旗帜鲜明地打起了“火锅KTV”的招牌。“8荤5素,线上直接下单,火锅直接送进包厢。”工作人员正在向顾客介绍。
透过走廊两侧的窗户可以看到,一群年轻人正在包厢内唱歌。粗看之下,火锅KTV的装修布置与传统KTV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以往放果盘和爆米花的桌子上,放上了电磁炉和许多用塑料盒装好的菜品。这家KTV的火锅,是与附近一家火锅店联合供应的。
除了火锅外卖的形式外,市面上更多的形式是主打“免费包厢吃火锅”。位于郫都区的一家KTV火锅内,一间间包厢的桌子,被商家改造成了电磁炉餐桌,而在他们的店内,火锅菜品都由自家后厨供应。
“KTV包厢不收费,唱歌不限时”,一家KTV工作人员介绍。但记者注意到,这家店的酒水比普通店铺的酒水贵。菜单上,市场参考价为12.5元一瓶的锐澳鸡尾酒,在这家店内卖22元一瓶,价格几近翻了一倍。
包厢免费
实际却赚取了双倍的钱
在一家打着“包厢免费唱歌”旗号的火锅KTV内,3至4人的K歌套餐208元,乍看之下,价格还算实惠,但细心的顾客注意到,这个套餐内并不包含任何酒水。除了必点的火锅套餐外,酒水则需另点,而且火锅KTV里的酒水价格比普通店铺的酒水贵出很多。
业内人士透露,传统的KTV主要赚取顾客的酒水钱,而包厢的成本其实不足几十块。因而,酒水饮料的售价远远超过其他商店,成为传统KTV营业额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所以,跟传统KTV相比,KTV火锅虽打着包厢免费的旗号,但实际上,却讨巧地赚取了火锅加酒水双倍的钱。
在一家外卖火锅的KTV内,4人火锅套餐总共需790元,包括八晕五素的菜品和一打啤酒。而4人餐菜品若到火锅店吃只需300元左右,加上售价240元一打的啤酒,除去几十元的包厢成本费,粗略估算下来,商家也多赚取了近30%的利润。
另据消费者反映,因为火锅外卖,“加菜至少提前一小时喊”,这样也导致了火锅KTV成本提高。
跨界经营
必须在合法合格前提下
在商家们看到利益,越来越多地出现这样的经营模式时,最让消费者们担心的,其实是在KTV密闭的包厢里吃火锅,是否干净卫生?
传统KTV经营范围包括卡拉OK厅娱乐服务,食品则包括散装糕点、饮品等,如果在KTV内经营火锅,则需增加许可经营范围。
“火锅属于‘热食类’食物,要在KTV内经营火锅,则需根据餐饮食品经营许可申请流程,递交相关申请‘热食类’申请,随后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店内查看经营环境,以确定是否符合经营要求。”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说。
记者致电某KTV负责人蒋女士,她透露,KTV已开业3年左右,从去年开始引入火锅生意。运营一年多以来,相比之前单纯做KTV生意,顾客明显增多。当被问及包厢内的消防、通风设施等情况时,她以不方便为由挂掉了电话。
在启信宝上,这家KTV店经营范围包括“散装食品”“糕点类食品自制”“自制饮品制售”等,而“热食类”并不在其经营范围内。
北京安博(成都)律师事务所陈军认为,如今,各行各业跨界经营模式受到企业追捧,跨界也成为各大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的商业模式,但跨界营销必须在合法合格的前提下,否则会带来相应商业和法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