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_CFT01****1406456
北方人对于重庆这种潮湿闷热的天气是拒绝的,虽然不适应,但是该吃还是得吃,毕竟在老家我也是出了名的能吃,每次吃涮羊肉都能吃特别多,涮羊肉是北方的火锅,来到了火锅之都,必须感受一下重庆的火锅,而且来的时间特别紧急,所以在好好斟酌了一下,既然要吃,一定要选一家好的火锅吃。
和同事在大众点评和重庆本土论坛选了又选,又要环境好点,又要味道好一点,最后纠结了很久,从珮姐老火锅、白乐天毛肚火锅馆和矿火锅中选择了白乐天。白乐天离我们住的酒店特别近,分分钟的距离,和同事收拾了收拾,整装待发的去白乐天毛肚火锅馆较场口营业所了。
去的时候大概是晚上七点过,火锅店里人声鼎沸,特别热闹,一进门就一股特别香辣的味道扑面而来,虽然在咱们北方也吃过重庆火锅,但是这么一对比,北方的重庆火锅简直被秒成了渣渣,果然这种火锅只有在重庆吃,味道好氛围也好。在门口就有敲锣的服务员,敲得哐哐特别响,操着重庆话问我们几位,感觉特别意思,然后一进门就所有服务员都喊“上茶”,这种热情得都快吓到我了,对重庆好感度蹭蹭就上去了。
桌子板凳有一桌是特别的有特色,桌子很矮,条凳是两条重叠的,看上去特别的高,可惜那桌已经有人了,不然我和我同事一定会去体验一下的,我还专门问了服务员那个桌子是什么意思,服务员说是以前老重庆的时候,火锅就是矮桌子高板凳。听服务员这么一说,感觉也是有点意思啊,不过这次是没啥机会了,下次来重庆,一定要体验一次矮桌子高板凳。店里也有民乐团老师演奏,咿咿呀呀的小曲儿特有感觉。
开始点菜的时候,一看菜单就愣住了,本来寻思点个鸳鸯锅,万一太辣了还可以吃吃清汤,却根本不给点鸳鸯锅的机会,只好红汤了,体验一把正宗重庆人的感觉,看见旁边那些食客坐在旁边大汗淋漓,就有一种很爽的感觉,确实氛围不错。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不太爱吃内脏,我同事也不太爱吃内脏,不过入乡随俗,看到菜单里“掌柜推荐”里,几乎都是内脏,就点了特供水牛毛肚、百尺鹅肠、白家肥肠。
素菜点了木耳、香菇、莲藕等等,特别推荐一下,白乐天的豆芽和冬瓜才1块钱一份,特别便宜。为了第二天不误事儿,所以没有喝酒,点的酸梅汁。酸梅汁一上来我和我同事就乐了,这瓶子也真漂亮,吸管也不是塑料的,是麦秆做的。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这种东西有特别的情节,就冲这个吸管,我都要给白乐天竖个大拇指。
再来说说味道,对于我们这种吃着涮羊肉火锅长大的北方人,觉得重庆火锅真的就一个字,辣。六月底七月初的重庆宛如一个蒸笼,火炉之首名不虚传。就像网上说的,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这吃火锅吃得满头大汗,整个人也辣的快冒烟了,同事的脸都被辣红了。但是就是这种感受下,这火锅根本停不下来,吃一口还想再吃第二口。难怪毛肚和鹅肠在重庆这么受欢迎,原来在红汤锅里煮熟了特别的好吃,回家之后必须要计划一次重庆之旅把一家子带重庆来游一圈,风景是其次,这火锅真的算是人间美味啊。不吃一回正宗重庆火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两个人吃吃喝喝,解决了一大桌子菜和十多瓶酸梅汁。还有一点必须提一下,就是上菜的时候服务员特别逗,一边上菜一边用重庆话说一种叫“重庆言子”的东西,顺口又好听,绝对是亮点。服务员也特别热情,热情和耿直真的是每个重庆人的本质,大马路上问个路都有阿姨特耿直的给你指路,说得特别详细。服务员也是,加菜加水,吆喝声特洪亮。
最后和同事一共吃了两百多块钱,两个人睡足饭饱之后在解放碑溜达了一圈就回酒店了。回酒店之后,我同事说,特想娶个重庆姑娘,我问他是不是觉得重庆姑娘特漂亮,他说,不,娶个重庆姑娘就可以在重庆吃火锅了。吃货的威力无穷大~
公事忙完就着急回北京了,火锅之都重庆和白乐天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后一定会再去的!
华社重庆3月12日电(记者周文冲)疫情期间,想吃火锅怎么办?在“火锅之都”重庆,当地通过线上点单、“零接触”配送等方式,让老百姓在家里也能吃上热腾腾的火锅。目前有的火锅店一天的订单量就突破1000单,高峰期需要100多个外卖骑手配送。
疫情期间,重庆近3万家火锅店关门歇业。为了减少企业损失,满足市民需求,重庆市商委联合重庆火锅协会倡议火锅等餐饮企业线上复工。火锅店积极响应,80多家火锅店推出火锅外卖服务。
火锅外卖推出后,立即受到重庆市民追捧,线上火锅订单量激增,重庆火锅外卖的火爆也登上了网络“热搜”。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王珏在12日举行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从2月26日到3月7日,重庆火锅外卖订单总量约4万单,成交金额550万元。
重庆一家火锅店负责人介绍,火锅外卖推出以来,店里平均每天能接到300多个订单,最多的一天突破了1000单。“为了让顾客及时吃上火锅,我们从早上7点半就开始上班,一般要忙到下午3点多才吃饭,高峰期100多个骑手都不够。”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外卖火锅采取“零接触”配送。从配菜、打包到配送等多个环节,工作人员 “全副武装”。外卖袋采取双层包装,还配有体温卡,登记配菜、打包、配送人员的体温信息,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随着重庆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部分火锅店已经从12日起恢复堂食。一家火锅店负责人介绍,12日第一天开放堂食,一上午就接到了200多个预订电话,“目前,店内隔桌开放、限量接待,相信不久之后人们熟悉的生活就会回来。”他说。
<>< class="tt_format_co
ntent js_underline_co
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湃新闻记者 王鑫 实习生 孟春晓
响应中央“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走小步不停步”的要求,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措施,力度虽不尽相同,但均对此前严格的防控措施“减码”。澎湃新闻记者在全国多地联动,现场直击了各个城市防控政策优化后带来的新变化。
12月1日,重庆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环节防控措施。
12月5日,重庆中心城区迎来了阳光,部分地区气温重新站上两位数。与此同时,差异化防控下的重庆,也正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在重庆的低风险区和常态化防控区,已有部分大小餐馆恢复堂食,部分商场恢复营业但尚未恢复堂食;交通方面,重庆轨道交通9条线路、所有站点全部恢复运营,市民乘坐轨道交通不用持核酸阴性证明;复工复产方面,基本上由各单位自主决定是否需要核酸阴性证明,各单位尺度不一。此外,就市民反映的核酸检测点不足的问题,重庆中心城区已增加核酸检测点位,但仍大力提倡“非必要不核酸”。据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通报,12月4日,重庆报告新增感染者4774例(不含由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的48例),较前一日减少471例,连续7天持续下降。其中,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等4个区共报告新增感染者2721例,较前一日减少532例,占全市57%;截至12月4日24时,全市共有高风险区878个,较前一日减少578个,全市疫情形势稳中有降,持续向好,但部分区域疫情仍在高位,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依然艰巨。12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建议非必须可以不做核酸。
“今天是我们复工的第二天,营业情况还是比预料的好,来烫火锅的,都是附近居民,老顾客。”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上的“锅锅筵水八块老火锅”店,已于12月4日恢复营业(堂食),该店负责人5日下午告诉澎湃新闻,按照要求,进店堂食的顾客要扫场所码,并出示渝康码绿码,不需要核酸阴性证明。但对于该店厨师、服务员等工作人员在内,需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才能上岗。12月4日,重庆市南滨路一家火锅店内,市民正在吃火锅。受访者供图
该负责人介绍,复工前,该门店全面进行了地面清洁、环境消毒、餐具蒸洗、库存清理等,完成了复工前的准备。12月5日中午,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一家串串店,客流量也在逐步恢复。网友拍摄的照片显示,该店的上座率达到八成以上,除了靠外的几张餐桌没有客人外,靠里的桌子坐满了顾客。12月5日中午,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一家串串店生意火爆。受访者供图
在靠近重庆欢乐谷的渝北区“天际湾”小区周边,一些小餐馆也已经恢复营业并准许堂食,有些小餐馆甚至不需要出示健康码即可堂食。该市著名餐饮连锁饮品牌“乡村基”店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仍未恢复正常营业,“我们现在专门给(附近的)医院供应,不对外营业,什么时候恢复还不清楚。”在12月4日恢复营业的两江新区光环商场,餐饮暂不开放堂食,可下单外卖,影院、KTV、健身房等特殊业态暂未开放。市民进入商场须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绿码),但不查看核酸阴性证明。据重庆日报报道,重庆火车站不再查验“离渝证明”。
12月5日,是重庆对中心城区实行分类分区差异化防控措施后的首个工作日,不少市民在朋友圈晒起了晚高峰堵车的照片,并感叹道“这才晃过神来,竟忘了还会堵车”“这熟悉(的)日常堵车画面又回来了”……除了路上堵,写字楼停车库也“堵”。5日晚上6点多,市民雷先生发朋友圈说,他在英利国际金融中心,从“B5到B4开了半个小时”。澎湃新闻从重庆市江北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获悉,5日早高峰,江北区路网流量约9.4万辆,已恢复到本轮疫情前的70%,因车流量增加,早高峰平均车速37.7公里/小时,环比上周一47.8公里/小时下降21.29%,交通运行整体畅通有序。12月5日,重庆晚高峰,市民遭遇堵车。受访者供图
公共交通方面,5日早上6点半,重庆轨道交通9条线路、所有站点全部恢复运营。不过,有市民吐槽,高峰期10分钟才来一班。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官微回复乘客称,“目前逐步恢复中,我们会根据客流需求动态增加列车。”此外,中心城区各公交线路也在逐步恢复过程中。根据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乘坐轨道交通须出示健康码(绿码)并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佩戴好口罩,不用出示核酸阴性证明。但市民乘坐飞机或火车离渝,要查验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此前要求的离渝证明则不用再提供。澎湃新闻注意到,11月15日,重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离渝人员出行管理的通知》,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渝,非必需不离渝,确实需要离开重庆去外地的必须满足相关条件、履行相关程序。“相关条件”包括:正在隔离观察中的密切接触者、居住在高风险区或临时管控区的人员、所在社区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的人员暂不离渝。也就是说,即使你所在的小区没有阳性感染者,但只要你所在的社区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你就不能离渝。除了严格的“相关条件”外,“相关程序”也较为复杂:离渝人员要提前1天向所在村(社区)提出申请,提供7天内活动轨迹、规定的核酸阴性证明、外出理由及相关证明、外出目的地等信息,报所在乡镇(街道)审核。由乡镇(街道)开具证明,健康监测无异常,72小时内3次核酸检测阴性(每日1次,最后一次采样在离渝前24小时内,以发车或起飞时间为准),持健康码绿码。11月12日以来重庆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来源:重庆发布微信公众号
“我们公司要求凭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返岗,没做核酸或者做了核酸结果没出来的,都不让去单位。”市民陈女士告诉澎湃新闻,单位领导还要求他们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尽量“两点一线”,下了班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场所。陈女士说:“条件比较苛刻,(我们单位)今天到岗的不算多,大部分能居家的还是可以居家办公。”市民刘先生所在的单位则未要求员工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返岗。“单位发了抗原,自己测一下就行了,没事就可以回去上班。”刘先生说,不过,他所在的单位今天遇到了“开门红”。刘先生说,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单位一名同事5日中午自测抗原发现是阳性。于是,该名同事自己回家,其他同事全部到就近的核酸检测点做核酸。“现在核酸结果还没出来,不知道明天还去不去单位。”在12月5日召开的重庆市第159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巴南区副区长杨亚平介绍了该区复工复产的情况:“截至今天,巴南区305家规上企业超过90%已经复工复产,员工的返岗率到今天也超过了80%,来之前我看了一下用电的数据,用电我们现在是恢复到接近85%,就是正常的85%。所以总体上我觉得分步分类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杨亚平说:“下一步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第一就是所有因疫情受到影响而停工停产的企业都要让他恢复,都要全部百分之百复工复产。另一方面,复工复产的企业一定要让他满产,我们有的企业是复工了,但可能还没有百分百达到产能,这两个方向都是我们的重点。”12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回答有关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后如何进行个人健康管理的问题。
12月3日,周六。虽是周末,但家住渝北区悦来街道的曾先生还是一早爬起来,8点多就在该街道开设的核酸采样点做完了核酸。“单位要求做了核酸才能回去上班,我上一次做核酸还是十多天前。”曾先生说,悦来街道只开设了两个采样点,有需求的人很多,去晚了绝对会排长队。曾先生的判断是正确的。12月3日10点多开始,悦来街道的两个采样点均排起了长队,有市民排了两三个小时才做到核酸。第二天,悦来街道增加了三个核酸检测点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街道核酸检测的压力和市民排队聚集的情况。澎湃新闻梳理发现,根据重庆各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信息,自12月4日(部分区为5日增加)起,渝北区核酸采样点增至151个(包括19个24小时核酸检测点,不含机场区域),江北区增至91个(包括9个24小时核酸检测点),渝中区增至63个核酸采样点……不过,各区仍提倡“非必要不去做核酸”,如果确需做核酸的,建议尽量合理安排时间,保持1米间隔距离排队,佩戴好口罩(建议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N95口罩),避免高峰期排长队。当采样台正在采样时,未采样人员保持与采样台3米距离。实行分类分区差异化防控措施后,重庆各大医院相继更新了就诊须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提示就诊人员佩戴N95口罩。来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微信公众号
12月3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布《患者告知书》,明确该院急救部24小时接诊;普通门诊患者需配合查验健康码(场所码)及行程码,配合测量体温及流行病学史调查,有序进入门诊诊区就诊。门诊手术以及须摘口罩的门诊诊疗须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12月4日,重庆市中医院发布《就诊须知》,该院发热门诊、急诊24小时接诊;门诊就诊人员请配合测温、流行病学史调查,查验双绿码(健康码、行程码),扫场所码进入门诊(危急重症患者除外);门诊手术以及须摘口罩的门诊诊疗须持24小时内本地核酸检测阴性报告。12月5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医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更新了《就诊须知》,明确门诊就诊人员请全程佩戴N95防护口罩,配合测温、流行病学史调查。验双绿码(健康码、行程码),扫场所码进入门诊(危急重症患者除外)。须摘口罩的诊疗:如部分门诊手术(无痛人流、安环、取环)、口腔诊疗、肺功能检查及喉镜检查等,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就诊。澎湃新闻另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12月5日起,该院依托手机端互联网医院平台,开通网络医疗咨询服务,让医生为患者提供线上医疗咨询与解答。也就是说,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与西南医院的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解答自己的种种疑惑。“选择开通线上医疗咨询服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方便患者,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西南医院医务处相关负责人说,整个线上医疗咨询分为个人信息绑定、挂号、咨询、评价四个部分。患者确定医生后,可预约就诊日期、选择就诊人,填写病情描述,然后进行图文或视频挂号。挂号成功后,患者会在绑定的微信号里收到“排队提醒”通知,医生接诊后绑定的微信号也会收到“就诊提醒”通知,此时即可进入系统点击“我的问诊”-“进入会话”和医生进行线上医疗咨询。咨询完毕后,患者可对医生的服务进行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