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2C电子商务网站上,人们自然会首先想到eBay和淘宝,这是国内C2C市场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
是否复制母公司的eBay商业模式,曾经主导电子商务市场的eBay或完全本地化并现在成为国内C2C市场领导者的淘宝网,它可以 据说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 为什么?
国内C2C电子商务市场概述
C2C是英语中Customer to Customer的缩写,翻译为客户对客户,是一种 现代电子商务。 C2C在线交易平台是C2C网站提供的用于买卖双方交易的互联网平台。 卖家可以在网站上发布有关他们要出售的产品的信息,而买家可以选择和购买他们需要的商品。
世界上最早的C2C网站是eBay,这是Yell Omidyar于1995年创建的拍卖网站。此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已进入数千户家庭,C2C网站 也跟随着这种热浪,在公众中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线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模式。
根据iReseach市场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我国的网上购物交易总额已从2003年的39.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8年的1281.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137%,而C2C 总体而言,网上购物交易中的交易比例从2003年的29.3%增加到2008年的98.6%。可以看出,国内C2C在线购物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但是,对于我国的C2C在线交易平台提供商而言,情况并不乐观。
目前,我国的C2C在线交易平台包括淘宝,eBay和Paipai.com,其中淘宝垄断了83.9%的市场份额。 但是,无论是淘宝网还是其他C2C网站,其当前的运行状况都令人担忧。 多年的损失使业内人士和外部人士担心中国C2C的发展。 因此,请浏览C2C网站利润模型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国内C2C网站的发展历史
eBay成立于1999年,位于上海,是中国最早的C2C在线交易平台。 自成立以来的十年中,eBay经历了风风雨雨。 成立之初,eBay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为许多网民所熟知,并很快占领了我国C2C市场的一半。
2003年,eBay向eBay注入了资金并建立了eBay eBay,希望能一举进入中国市场。 但是仅仅一年,淘宝就出来了,打破了eBay的梦想。 由于阿里巴巴强大的母公司,淘宝从一开始就实施了免费政策,也就是说,您无需为在淘宝上注册和开设商店而支付任何费用。 这项政策严重打击了eBay eBay。
p几乎绝望的eBay于2006年与国内知名网站TOM Online合资成立了如今的TOM eBay。 像淘宝网一样,TOM eBay实行了免费商店开设政策,并提出了与淘宝网竞争的立场。在eBay和淘宝之间的不断竞争下,国内C2C市场的规模继续扩大,但是令人惊讶的是C2C网站本身并不像其市场规模那样有希望。 时至今日,中国的C2C网站均未实现盈利,而是依靠母公司的持续注资来维持运营。
如今,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股市低迷,公司的工资下降,消费紧缩,消费者的购买力急剧下降。 但是,C2C网站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新机遇。 随着经济危机,许多人改变了原来的习惯。
热衷于购买奢侈品牌的消费者已经开始悄悄地选择负担得起,价格便宜和优质的在线购物品牌。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我国在线支付和信用体系的完善,在线购物在成本效益方面的优势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失业潮,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寻找一种新的就业形式,即在线开设商店。 因此,在线购物和在线开设商店的人数将大大增加。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C2C网站,eBay在成立之初就实施了一项免费政策,以培养其客户规模。 自2001年7月起,eBay实施了一项收费政策,向卖家收取上市商品的注册费,即产品上市费。 在2002年9月,eBay开始在在线商品交易之后向卖家收取商品交易服务费。
2003年,占据了国内C2C市场80%的eBay开始从扩大市场份额的商业策略转向寻求利润。 但是,此时淘宝网举起了“免费”的旗帜。 面对淘宝网“三年免费开店”的巨大影响,尽管美国的eBay先后向eBay注入了1.8亿美元,但它与商店的不断涌入和市场份额的急剧下降无关。 2006年,这家美国eBay公司不得不将经营了多年的eBay出售给TOM Online。
淘宝网的市场份额在2008年已达到84%,其品牌形象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但是,其巨大的年度亏损也使其母公司阿里巴巴承受了巨大压力。
淘宝正在通过“增加财富和宝藏”项目探索利润模型。 但是,其免费开设商店的概念根深蒂固且不可动摇。 面对超过60%的注册商店的强烈抗议以及“只要收取费用就移动”的坚定主张,淘宝对“招募财富和宝藏”收费模式的探索别无选择,只能死掉。
与淘宝和eBay之间旷日持久的价格战相比,在美国早期发生了相同的情况。 作为世界上最先进,最早的C2C在线交易平台,这家美国eBay公司对收费问题的处理方式,概念和态度值得向中国C2C在线交易平台学习。
美国eBay公司始终实施收费政策。 1998年,雅虎试图通过免费策略侵蚀eBay的市场份额。 面对竞争对手强大的免费战略攻击,eBay咬紧牙关,没有在压力下放松条件,仍然选择向卖家收费。 与中国的情况不同,采用免费政策的雅虎这次失败了,eBay赢了,原因是向卖家收费并确保网站上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