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创业的三个“法宝”
脚踏实地
企业家精神实际上是想做某事,想做一些实际的事情,但不一定是破天荒的事,而是要做好自己的事,在一定程度上一点一点地积累创业经验。 “
张进东说:“我鼓励年轻人创业。 我欣赏他们的精神,但我欣赏团队合作的精神。 成功的个人因素通常不是决定性的。 张晋东说:“很多人可以用我的榜样来证明自己可以成功,但是就我而言,有些情况是无法复制的。 当我们从头开始时,用于创业项目的产品供应仍然短缺。 我抓住了这个机会,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市场商品都处于过剩状态,我不一定会像以前那样成功。 “
企业家精神需要更多的勇气
张金东对江苏参赛者非常乐观,并对他们寄予厚望。
张进东认为,目前江苏的创业氛围仍然不错,但与浙江相比,江苏的创业意识仍然稍差,这与历史有关,江苏的国有经济相对较强, 民营经济在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虽然相对较小,但是江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营企业家的发展空间很大,对于参赛者,他提醒人们,在创业的旅途中,一个人的知识,创业经验,能力和 创业资本并不重要,敢于做才是创业的前提,只有超人的勇气才能乘风破浪,企业家必须与时俱进 s。 张进东认为,企业家必须有一定的水平和身高。 也许每个企业家的动机都是:个人获得财富,但是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企业家的境界自然就会得到改善。 必须考虑团队,行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没有这么高的水平,它将无法与时俱进。
愿景必须是前瞻性的
第一步是具有前瞻性张进东职业生涯的基础。 那是在空调销售中获利丰厚的时代。 张进东出海第一年就赚了6000万元,净收入达1000万元。 此时,张金东只有28岁。
1984年,张金东走出南京师范大学的大门,进入南京鼓楼区所有的公司。 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中国有一种“下海”的趋势。 年轻的张近东也很想尝试。 当时,最受欢迎和最赚钱的商品是家用电器,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的供应短缺。 但是张近东并没有加入其中。 经过几天的冷静思考,他做出的选择令周围的许多人感到惊讶:当时仍然还很“豪华”的专营空调。 1990年12月,现年27岁的张金东以“不怕新生小牛*”的精力辞职,在南京宁海路租了一家面积不到200平方米的小商店, 远离繁华的城市,建立了一家特许经营的空调公司。这家小型批发公司开始了个人和苏宁电器的创业之旅。
十多年后,没有人会想到,从这个不起眼的“小立面”到中国的少数家电连锁“航母”-苏宁电器及其掌舵人张 晋东,成为“中国连锁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