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早餐》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深入了很多人的内心,那就是“只需早起,你就能够找到故乡”。对于绝大多数独在异乡的打拼者来说,早餐是最有性价比的乡愁慰藉,无论是豆腐脑、驴肉火烧、热干面、煎饼果子还是肠粉,都可以做到仅几块钱的支出,就收获对肠胃的满满安抚。当然,早餐的意义不仅体现于此,它更是人体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支撑。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早上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其实,从合理饮食的角度来分析,一日三餐的重要性都是同等的,只不过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段加快,许多上班族的压力也会与日俱增,有时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甚至还会加班到深夜,而到了第二天要么就不能按时起床,要么就会匆匆踏上上班的“征程”,如此一来,就会将早餐抛之脑后。但早餐作为每日供能高达30%的一部分,如果是长期忽略它,就很容易对自身一上午的工作及学习状态造成较大影响。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据相关临床调查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长期不吃早餐会极大增加自身营养不良的几率,而且早餐中丢失的营养,往往也很难通过午餐及晚餐进行弥补。
不过,即便有很多人都有吃早餐的习惯,但早餐结构也很容易出错。比如,豆浆配油条、馒头就咸菜等,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传统的早餐搭配,但对于油条、油饼这一系列食物来说,其所含有的脂肪大多较高,而早餐通常并不需要补充过多的油脂。
此外,咸菜、榨菜等都属于高盐食物,这些食物不仅没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长期摄入还很容易使体内的血压升高。另外,若是将吃早餐的人形容成“宝”,那么在生活中若选择用这几种方式吃早餐,没准儿可能像根“草”。
1.早餐不吃主食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有不少人在起床后由于没有强烈的饥饿感,于是便会随便喝点牛奶或吃些其他东西来应付一下,但出于自身健康考虑,早餐是一定要吃主食的,比如杂粮馒头、全麦面包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早餐选择,这些食物不仅碳水含量丰富,而且也不会促使体内的血压水平急剧升高,在摄入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会使人体保持较为强烈的饱腹感。
当然,除了要吃碳水外,还应该相应搭配牛奶、鸡蛋等食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身体对营养的全面需求。
2.边走路边吃早餐
对于生活节奏较快且生活压力较大的人来说,早餐往往都会吃得比较匆忙,有时会随手在路边摊买个小吃,然后边走边吃,但大家要知道的是,早晨往往是车流量最多的一个时间段,受汽车尾气排放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等有害颗粒混着食物一同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特别是对于着急工作的人而言,往往还会出现狼吞虎咽的进食行为。
而长期如此,就很容易导致自身的消化负担进一步加重,并极大增加肠胃炎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病几率。
3.剩菜当早餐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虽然勤俭节约是值得大家弘扬且传承的一大优良传统美德,但并不建议大家将剩菜当成早餐食用,因为对于隔夜食材来说,大家若是没能将其妥当保存,就很容易使其发生变质反应,而且剩菜中的油脂含量若是较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胃功能的正常运转。
总而言之,要想早餐吃的健康,不仅要注重数量,同时也要讲究质量,要尽可能保持早餐结构的多元化,在营养搭配上面,也要做到全面均衡。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裳荌,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