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惋惜!
陪伴我们近20年的查餐厅
也在近日悄悄关门
而对于一向喜欢茶餐厅的上海人来说
那些记忆中的老牌茶餐厅
新旺、避风塘、翠华、港丽
在疫情的大环境下,是否还能撑下去?
从千禧年代流行于上海的茶餐厅
上海人对于茶餐厅文化的喜爱,可以追溯到千禧年代。
彼时港剧正当红,而常常出现在剧中的茶餐厅,便成为了心之向往。
喝一杯丝袜奶茶、冻柠茶,搭配一份菠萝油,在当时堪称潮流!
从上海第一批茶餐厅新旺、避风塘、龙记,到后来居上的查餐厅、港丽、翠华,再是如今的网红东发道、合兴发,魔都的茶餐厅可谓历经了风云变幻。
第一家新旺的搬迁、第一家翠华的闭店,第一家港丽的落寞......
而随着近日查餐厅的悄然关门,陪伴了我们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老牌茶餐厅们,在后疫情时代、面对无法堂食的现状,是否还能继续存活?
新旺茶餐厅
在沪开业年数:24年
目前状况:可自提或外卖、不可堂食
成立于1998年的新旺,是最早扎根魔都的茶餐厅之一。
如今汉口路申报馆位置的THE PRESS,原先便是新旺的第一家门店,后来搬迁至了马路对面。
直到后来,他们在上海的门店数日趋增多,打卡新旺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对上海人来说,新旺却早就成了不可撼动的老牌茶餐厅。
而在疫情当下,已经走过24个年头的新旺,还没被击垮。
记得4月还没解封时,被封控在家的上海人就能点到新旺的外卖,一如既往的好味道,在当时成了慰藉。
在六月宣布全市复工后,新旺也积极开启了自提及全市外卖。
尽管无法堂食的当下,依旧很难很难,但希望,新旺可以挺过去!
翠华餐厅
在沪开业年数:15年
目前状况:可自提或外卖、不可堂食
2007年,翠华在富民路开设了上海第一家店,在网红经济还未盛行的时代,创造了排队2小时起的盛况。
人手一个的奶油猪仔包、标志性的港式奶茶、每桌必点的鹿儿岛猪软骨,都是从小吃到大的回忆!
而随着越来越多网红茶餐厅的更迭,翠华人气大不如前,门口再不见大排长龙,一直到2020年下半年,翠华富民路店,也悄然关闭。
如今的翠华,更多时候成为了周边上班族的午间食堂,或是一份鲍汁炒面、或是一碗鱼蛋粉。
也许很多人会说它的味道不如从前,但在餐饮业受疫情冲击的当下,我们仍旧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他们!
粤来记
在沪开业年数:13年
目前状况:可自提或外卖、不可堂食
90后的上海小囡,应该大多数都去粤来记,吃过他家的招牌深井烧鹅。
13年前,广东老板带着十几人的团队,飞来上海开了第一家粤来记,凭着多年的好手艺和品质,慢慢收获无数好评。
不仅俘获了上海人的胃,也让粤来记成了在沪广东人的食堂。
还记得当时他家的小熊奶茶火得一塌糊涂,在没有小红书的年代,依旧红遍了大街小巷。
对于这样一个十几年只开了两家门店的茶餐厅来说,你能感受到“把食物做好,比店开得多更重要”。
他们从来没有因为人气火爆而疯狂铺店,也没有因为开店时间久而改变初心,所以这样的店,可是万万不能够输给疫情!
避风塘
在沪开业年数:24年
目前状况:可自提或外卖、不可堂食
1998年来到上海的避风塘,在当时也是风头正劲!
尤其是周末在淮海路逛完街,懒得回家做饭时,就会去锦江店搓上一顿。
那时候能吃上他家的避风塘炒蟹可是不得了,再点上椒盐鸭下巴、避风塘虾饺......说说都要口水直流。
而在历经了24个年头之后,避风塘如今在上海的门店数已破50家,吃着他家的小囡们早已长大。
面对市面上层出不穷的茶餐厅和花样新品,避风塘也在去年、于南京路世茂广场开出了国潮首店。
我们殊不知,疫情的打击对于这样的连锁茶餐厅影响有多大,成百上千人的工资、几十家店铺的租金,这都是硬生生的开销。
仅靠外卖能活多久?能活多少店?会关多少店?
只希望等到可以堂食那天,还能回到店里,啃上一只鸭下巴。
港丽餐厅
在沪开业年数:17年
目前状况:可自提或外卖、不可堂食
港丽在当年到底有多火?就问问上海小囡,谁没吃过他家的蜂蜜冰淇淋厚多士!
2005年在上海刮起一阵“港丽旋风”的他们,风头可谓一时无两,更是借着上海一举走向全国。
在开业的17年间里,港丽其实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但价格却维持着十余年来的亲民。
也许你去打卡那些网红茶餐厅还会踩雷,但在港丽这样的老牌茶餐厅,你能体验到的,不仅是实惠二字。
是记忆中分量夯实的港丽炒饭、是一口酥脆的冰火菠萝油、是怎么吃都不厌的厚多士。
借用一句食客在点评上的留言:“为了那些多年喜爱的餐厅还能坚持下去,就用自提来表示支持吧,谢谢店里员工们的坚守,期待早日堂食。”
龙记香港茶餐厅
小红书@叶家厨娘
在沪开业年数:15年
目前状况:可自提或外卖、不可堂食
在没有那么多网红茶餐厅时,魔都的茶餐厅还都是比较传统的,其中便有取名到风格都非常港式的龙记。
有顾客说,十几年前从香港刚回上海时,就在龙记吃到了差不多的味道。
也有顾客说,这么多年,店里的服务员换了又换,但每次路过他家都会有人排队买烧腊,味道也是多年如一日。
而龙记,就是那么一家,你想不到要吃什么时,不怎么会踩雷的老店。
小红书@叶家厨娘
疫情封控期间,相信不少小伙伴也团购到了他家的套餐,叉烧、烧鸭、油鸡、红肠、烧鸡,个个都是他家招牌。
而面对现在无法堂食的状况,只靠外卖打包,还能熬多久。
我们已经无法保证,缺少了堂食客流的他们,是否有亏损、亏损是否巨大,只能呼吁大家,再多多支持他们一下,保护好我们身边这些老店吧!
朱姐福记港式茶粥面
在沪开业年数:12年
目前状况:可自提或外卖、不可堂食
在福记还没改名朱姐福记的时候,源于陕西南路店的它,已经成为了不少上海人的食堂。
小小的门店、温馨的港风、物美价廉的餐食,让这方小天地火遍了魔都。
堪比两个脸大的招牌炸猪排、一口难忘的玫瑰豉油鸡,都是上海小囡心里不可割舍的回忆。
后来,老板娘朱姐关掉了陕西南路老店,在梅龙镇广场开了新店,虽然少了几分街边店的惬意感,但好在多年来的好味道,始终未曾改变。
面对当下无法堂食的情况,像福记这样只有一家的小店,显得更加举步维艰。
自提外卖是否能帮他们熬过这段时期,能不能坚持等到恢复堂食的那天,我们希望如此。
甜蜜蜜港式茶餐厅
在沪开业年数:21年
目前状况:可自提或外卖
如果你是一位资深茶餐厅爱好人士,对于甜蜜蜜的名字,一定不陌生。
在吴江路还没拆迁改造的时候,甜蜜蜜也是其中的人气担当。
人均十几元就能吃饱的超高性价比,让爸爸妈妈辈儿也成为了他家常客,花上不到一百,甚至还能吃一桌。
而伴随着吴江路的变迁和无数新潮茶餐厅的涌现,甜蜜蜜如今在上海仅剩虹梅路一家门店。
它或许不够时髦,食物也谈不上多惊艳,但却是很久不吃会突然想念的平凡美味。
既然已经熬过了20年,那也请继续撑下去,不要败给疫情!
除了以上这8家
相信每个上海人心中
都有自己从小吃到大的一家茶餐厅
它或许不够时髦
或许十几年如一日都没更新菜单
但是那些记忆中的冻柠茶、菠萝油、AB餐
却会一直陪伴着我们
希望他们还能再开久一点
再陪我们久一点!
你最喜欢的魔都老牌茶餐厅是谁呢?
编辑:661
图片:jumbo
点击视频,查看山林湖畔避世旅居体验
POP SHANGHAI 商务合作
固定电话:021-62091082
微信号:YJ8181024
电话:18916597786
邮箱:rose@shanghaiwow.com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