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农村春节拜年带钱纸?冷门的春节风俗引发腥风血雨!
#天南地北大拜年#
春节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了,我们之前也介绍过春节最初起源于祭祀和丰收,主要的习俗有扫尘、守岁、拜年等等,拜年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为长者拜贺新年是“拜年”一词的含义,不过正所谓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尤其是风俗习惯比较多的春节,每个地方也都有各自的地方风俗,其中就有一个农村春节拜年的时候会带上钱纸,这是我们听都没听过的事情,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春节的拜年注意事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给我点一下关注。
一、拜年的起源
关于拜年的由来有很多说法,有些人说年是怪兽每到春节就会出来吃人,当它走后大家就作揖道喜,互相祝贺,还有些人说拜年这个方式和李世民有关系,说是通过拜年解开大臣相互之间的心结,不过最早的拜年可以追溯到先秦礼仪中周代每逢新年大家都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这样有利于加强相互间的关系,联络情谊。早期的拜年活动在熟人社会中间展开。后来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拜年的对象才逐步延伸到熟人以外,形式也多元化起来,从古代的飞帖拜年到现在的手机、微信也是多种多样。
从宋朝开始大家就开始使用”名刺”相互拜贺相当于现在的贺卡写有被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现在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二、春节拜年的规矩
从自明清起始古人对拜年礼仪就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先神后祖先再高堂最后按辈份依次互拜,对孩童要给压岁钱,而且拜亲朋也讲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等等当然拜年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因为大家平时都很忙,所以春节期间一般都会晚起。如果是一大早就去别人家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所以很多人喜欢选择晚上去拜年,拜年送的贺礼也十分讲究,一定要送的得体既不宜太昂贵豪华,拜年时邻里相坐、同学相逢要注意礼节和言谈举止,出口就要道祝福,至于聊侃时不谈粗俗之事,不讲无聊低级话语,就更是常识。
而春节拜年回娘家携带钱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大忌,但是这件事的的确确发生在安徽的一个农村,他们拜年为什么要带钱纸呢?因为他们认不仅要给活着的亲人拜年,也要为故去的亲人也要给他们拜年,所以要有礼品也要有纸钱,这是对逝去亲人的尊重,当然也不是去所有亲戚家拜年都要带这个东西,比如去姑妈家、姨妈家,那些故去的亲人都是姑父、姨父家的至亲,在他们那习以为常的风俗我们听起就很奇怪,不过每个区域风俗习惯的形成,也是当地乡村文化的缩影,所以,当面对我们不认可的风俗时,也不要刻意去反驳,对于春节回娘家拜年带钱纸你能接受吗?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