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文化发布)
原标题:味美浙江·百县千碗 | 西湖边红了三十多年的“网红特产”,南方迷宗大包到底多有“料”?
浙江小吃品种繁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小吃虽“小”字当头,却小中见大、俗中有雅,最显滋味和烟火气。(→点击回顾“味美浙江·百县千碗”50佳名小吃榜单) 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评为“百县千碗十佳包子”的浙江名小吃,感受其中蕴含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情怀吧!
◆ ◆ ◆ ◆
在杭州湖滨银泰,有一间男女老少齐排队的包子铺,只售肉包和油包,却曾创下日销3万多个的奇迹,如今也保持着每天1万个起步的良好业绩。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浙江味道,便是皮薄松软,馅多汁浓的名小吃——“南方迷宗大包”。
1992年9月28日,杭州的延安路上全新的南方大酒家开张,同一天南方迷宗大包正式发售。30年过去了,南方迷宗大包已经成为杭城美食的两大IP之一。
图源:浙江最体验
这是杭州人的早餐必备之一,因为在做法、口味等方面吸取了南北方各种包子的特点,无宗无派,所以被称为迷宗大包。
图源:杭州湖滨步行街
雪白且充满劲道的面皮,松软且有嚼劲。
图源:杭州商旅运河发布
大肉包鼓鼓囊囊的,皮薄肉多,肉馅肥而不腻还带汁,相当鲜美。
图源:杭州打卡
以细豆沙作底、清爽酸甜的百果做料,“五仁”味的油包让人又爱又恨。
图源:杭州湖滨步行街
店里还有红豆、绿豆、酒酿、仙草四款豆奶,都是现磨豆奶+安心食材。来上暖暖一杯,真是太舒服啦!
图源:杭州湖滨步行街
每天凌晨,师傅们就开始有条不紊的工作了,发面、摇肉、制馅、打馅,各种工序步骤准备就绪,6点半准时开卖。
“配料不隔时、大包不过夜,现做现卖,保持新鲜。”是南方迷宗大包对消费者的承诺,也是这家老店备受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南方大包的创制者、面点大师王仁孝作为浙江省烹饪代表出访欧洲,对欧洲发酵技术产生浓厚兴趣。回国后,参考欧洲先进的发酵技术,王仁孝期望做出既有面包的松软、又有包子咬劲的面皮。经过多次试验过后,最终选定用香港玫瑰粉,做出白胖可爱的大包。
图源:杭州湖滨步行街
王仁孝对南方大包信心十足,1992年初,其他包子均价5毛左右,南方大包就定价1块,在南方大酒家沿街窗口售卖。从日售20个到200个,再到日日长队。
2003年,由于延安路拓宽改造,南方大酒家消失,南方大包也隐退江湖。南方大酒家关门后,王仁孝、胡宗英带着团队归属杭州酒家,2014年,在延安路重出江湖的南方大包依然主打老味道,正式营业第一天,卖出4000多个包子,平均每人排队时间超过1小时。
大包的种类变少了。南方迷宗大包本来是有三种口味的,即肉包、油包和菜包,由于受限及菜包受欢迎程度不高,所以就将菜包取消,专心做两种包子。
图源:杭州商旅运河发布
大包的“油”变少了。人们生活条件变好之后,饮食需求从“怕不油”到“怕太油”转变,王仁孝随即决定调整内馅。
最初做南方大包时,王仁孝将知味观小笼包的肉皮冻也用在其中,以增加大包的油润度。重新开张的南方大包不再加肉皮冻,改用清水,肉包里的汤汁依然在,却减少了油腻感。
图源:杭州商旅运河发布
油包之所以叫油包而不是“豆沙包”,就因为里面有一小块板油(也就是猪油)。它的做法脱胎于知味观的另一个名点“幸福双”(内有干果馅的豆沙包,一般成双供应,故名幸福双),里面馅料几乎一样,只是外面面皮用的是南方大包版。
同样为了减少油腻,王仁孝将板油取消,改用色拉油,经过技术处理,油包里的油润感还在,再加上百果料加持,油包还是那么好吃。
图源:杭州酒家
南方大包之所以有今天的畅销势头,主要原因便是全盘继承了老祖宗“南方迷宗大包”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配方,并坚持继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原则,大胆创新、改革、突破。
南方迷宗大包是在湖滨步行街上的老杭州味,在它附近也藏匿着许多温暖的老底子美食。
图源:杭州湖滨步行街
你会遇到百年中华老字号的杭派经典美食——知味观,3元钱的条头糕,外层是薄而软糯的糯米皮,内馅满满的香甜红豆,拿捏你的“甜品脑袋”。
图源:杭州湖滨步行街
沿着烤鸡的香气向前,风靡杭州38年的吴山烤禽,烤鸡里面塞满了香菇和香葱,外皮烤得焦而不老,鸡肉馅内多汁,香得流油。
图源:杭州湖滨步行街
寻觅美食过后,漫步于西子湖畔,感受苏轼笔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江南风光。这一日,便可将美食、美景尽收。
图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南方迷宗大包,笼笼出正品、笼笼是精品,待你一品,便知杭州老底子味道是何其美味。
之后,我们还将继续分享味美浙江·百县千碗的更多故事,期待与君相会。
*本文图片来自各地文旅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常感谢。本文由浙江文旅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由于微信公众号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阅读文章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推送的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感谢大家的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