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的住宅里,父女在房间的炕头上拉家常,丽果道:“爹爹,听说咱们老家快解放了,到那时,几个当兵的也就有消息了!看来我姐姐也不会白等了!”福禄没吭声。“爹爹,我跟你说话呢!”“你让爹爹说什么?”“我是说,我大姐和铁柱的事。”“傻孩子,别痴心了,听杨家说,他的两个儿子走了两条路,永远也走不到一块儿!”“爹爹,你不能这么说,说不定有朝一日会走到一起的。”
父亲此时笑呵呵地道:“丽果说得不错,可这有朝一日是哪朝?哪日啊?你别忘了,连你都订婚了,她是个姐姐,总不能成年累月地等他吧?俗话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把人丢。”“爹爹放心好了,其实我大姐就是脾气倔强一些,没有外毛病的。再说,我大姐和铁柱有海誓山盟,两人不会变心的!”“千万别这么说,解放咱老家的是八路军打十二师,铁柱是当的国民军,说好听的,就算他还活着,不是俘虏,也就是投降兵。当年的海誓山盟,也只能是句空话对不对?”“爹爹,我大姐有好几个月没回来了,只捎了封信谈到咱这里快解放的事,可自己的事儿只字没提,到底什么情况,咱也不知道。”“不错,人凡事应该有个度。一个当老师的,说实话,什么样的小伙子没有?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可啊!”“爹爹,这就叫一根筋,两根弦对吧?”其父摇手道:“别说了,爹爹不想再听了。”
一场大雪刚刚结束不久,北风呼啸,寒风凛冽的晚上。
瞎寡妇的住宅里,晚饭后,室内房间里没有灯光。母子俩躺在炕头上准备睡觉,不多一会儿。寡妇问:“转嫚,你睡了吗?”“这么长的夜,谁能睡得着吗?”“不错,妈觉得夜很长,真的很难熬啊!转嫚,妈问你,最近以来你看没看到小叔叔?”转嫚问:“帮咱干活的小叔叔?”“就是他,我觉得快一两年也没见到他了。”“我也觉得时间不短了。”“妈觉得从那次抓他以后,再没见到他。你说,他还能让十二师的兵抓走了?”“你问我,我怎么会知道?”“转嫚,你觉得他好不好?”“你说呢?”“我先问你的!”“其实有人说他好,也有人说他坏话。”“转嫚你赶快说,有人说他什么坏话?”“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他不欺负咱俩,还对咱家好,我就说他好。”寡妇笑呵呵地回应:“儿子说得真好,你真是个懂事又孝顺的孩子。不错,只要谁不欺负咱孤儿寡母,咱娘儿们就说谁是好人。说起来你小叔叔十几年前,妈就觉得他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有人说他欺负你,我怎么没看见他欺负你呢?对了,你怎么能跟他勾拉在一起?”“你这孩子真不会说话,怎么会是勾拉吗?当初你爹爹死后,我带你大嫚姐姐到茔地去,发现你小叔叔也在那儿哭。”“他去哭我爹爹?”顷刻之间,她心里思忖着:还你爹呢!其实妈到现在还不知道,你是谁的野种啊?儿子随之碰了她一下,急忙问:“哎!你怎么不说话,在想什么?”她气冲冲地道:“你这个孩子真是没大没小,一点规矩也不懂,有话说话,干么动手打脚的?这样会吓死人呢!”“瞧你说的,你成鼻涕做的了?”“你不知妈和别人不一样吗?冷不丁碰一下,会吓一大跳呢!”“你就是眼睛和别人不一样,其实你的耳朵还挺灵的呢!”其母深深地叹息着道:“要是耳朵再不灵,妈真该见你爹爹去了。”“你别往外岔了,我是说,小叔叔怎么会哭我爹爹?”“傻孩子,他怎么会哭你爹爹呢?那是在哭他的嫂子。”“嫂子!谁是他的嫂子?”“就是你铁蛋哥哥的妈妈。这个没娘的孩子把嫂子当成妈了,老天不睁眼,让他连个嫂子也承受不起。从那以后,我俩经常相遇,他闲来没事哄你大姐玩;后来长大了,他时不时地帮着妈干点庄稼活。”“知道了,原来你俩是这么勾拉的!” 其母猛踢儿子一脚,随之气狠狠地道:“臭小子,不许对妈这么说话!”随之又呆呆地思索起当年生儿子时的情景。许久过后,转嫚问:“怎么不说话了?”她根本没入耳,仍在默不作声地思索着。儿子又碰了她一下,问:“怎么不说话?”她气冲冲地道:“以后别再胡说八道了!其实你小叔叔比你大嫚姐姐大不了几岁呢!”“别生气,我逗你玩的。对了,我想起一件事来。”“什么事?”“有人骂我歪根大葱,你说,什么是歪根大葱?”“这是哪个烂了舌头的在胡说八道?妈就知道有人欺负你,你非说没有啊!”“不是!有一次我和几个孩子打猴子,不小心把人家的那个碰倒了,那个孩子骂我歪根大葱。”“转嫚,你别管孩子们怎么说,嘴贫的孩子想起什么说什么;再说,咱孤儿寡母也堵不住人家的嘴巴吧?”“知道了,别说了,我想睡觉了。”说着背过身去。寡妇给儿子掩一掩被子,随之道:“睡吧!我也睡。”许久过后,儿子发出了哧哧地睡觉声。寡妇听到儿子的一席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随后苦苦地思索着:转嫚,其实人家说得不错,你就是棵歪根大葱啊!十多年了,这个下种的家伙时不时地闯进来,一直不吭声,完事就溜了。直到现在我也不知是谁种的你这棵歪根葱。明白了,原来有人知道这码事了。我说孩子他爹,你不要怨我,其实我是被人欺负的。转嫚呼啦地翻了一下身,她吓了一跳,随后仍瞪着大眼睛在想心思:大嫚,大嫚,当年你三岁时,妈便忍心把你送人当了童养媳。好在你是在孙家嫂子的远房亲戚家,这十多年来,只听说你在那儿过得挺好,妈悬着的心才放下了;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听说你也结婚生子了,妈真的为你高兴;可你当初第一次回家时,当着女婿的面在数落我,说你小小的年纪就忙着送人,这分明是穷了养活不起十八岁的大姑娘呢!孩子你说得很对,妈就是穷不起了,这才把你送人呢!可你说了句让妈伤透心的话,说妈把你送人是图得偷人。大嫚,其实你说得对,妈直到如今还断不了野汉子呢!大嫚,妈可以向你保证,这个野汉子不是妈勾引的,他在欺负妈的眼睛瞎。其实他第一次进家门时,当时压了你的手,他没得逞,这个流氓不泄气,后来经常来骚扰妈。闺女你不知道,妈在睡梦中就被那个野汉子就捣弄上了。妈整日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后来,这是你孙家嫂子给你磋商找了个婆家。大嫚,幸好你嫁了这户人家,虽说没有婆婆,可你男人和公爹都很疼你,现在你都生了儿子了。妈如今真为你高兴,可你第一次回家说的那番话,妈真的吃不消。大嫚,我以为你在恨我,恨我小小的年纪就把你送人太不近人情了,看来还不止,原来你早就听到这码事了。怨不得转嫚今天晚上说的,有的孩子叫他歪根大葱,转嫚这个野种原来响街了。天哪!我到如今还蒙在鼓里呢!”
面临年关,柳家的闺房里,柳枝一个人坐在房间的炕头上绱鞋子,不由得放下鞋子从炕席底下抽出一封信,打开在看着。此时一股热流涌入心头,正在默默地思考着:铁牛哥,你真的好无情啊!你走的时候连面都不见,只给了蟹脖长短的一封信,这就把妹妹打发了。还有,你起码应该向养育你的老爹爹,还有日夜想念你的兄弟姊妹报个平安吧!可你无动于衷。现在听说家乡快解放了,家人十分牵挂你,其实妹妹的心里无时无刻不装着你。二哥,你现在到底在哪里?此时此刻,妹妹的心里不知是何滋味?不管怎么说,希望你打完仗能早早回家。其实妹妹是个开统的人,决不会拖你的后腿,不过只希望你能安心好好地打仗,也盼望你抽空能给家里人写封信,报个平安就足够了。当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时,于是立马将信塞到屁股底下。柳芽进了房间,问:“大姐,你在干什么?”“没干什么,自觉得屁股底下硌人。”“来,我帮你掀起席子抠一抠好了!”“不不用!我抠了几下也没抠出东西来,现在不硌了。”说着正准备绱鞋子。玉卿此时腋下夹着一卷布料进了屋,一并放在炕头上。柳芽急忙翻开布料,随之问:“卿姐姐,你这是在做什么?”“大伯的小褂儿!快过年了,妈让我给爹爹做衣服。”柳芽回答:“我给咱妈做的裤子,今天差不多就完成了!”柳母此时也进了房间,正坐在炕沿边观看孩子们做针线。柳枝手中的鞋子几乎绱到一多半,当她发现不对劲时,正急得脸色通红地问:“妈,我忙了大半天,这只鞋看来没法绱了!”几人呼啦地抬起头。母亲笑嘻嘻地问:“不会吧!要不给我看看。”说着上了炕,拿起鞋子端详一阵后,随之苦笑着道:“这是绑大了,你拆了吧!拆下后,把鞋绑的前头多拾上几个节就好了。”柳枝哭丧着脸回答:“妈,做起来不容易,其实拆起来更难啊!这到底是怎么搞的?以前从来没遇到这样的情况啊!”“要是经常遇到这还了得啊!这双鞋可能是妈不小心,跟谁的搭错帮了。”玉卿随之道:“去年我做了一双鞋更好,底大绑儿小,费了九牛二虎才做好,那不是鞋,简直就是一对牛屎瓢!”几人哈哈大笑,母亲叹息一声,并回应:“其实这是常有的事,有句俗话说得好,好底好绑做好鞋儿,好爹好妈养好孩儿。”几人异口同声地道:“老祖宗的嘴巴真巧啊!”
母亲半天无语,姑娘们在各忙各的。许久过后,玉卿抬头问:“妈,你怎么不说话,不知在想什么?”其母一愣,随之道:“卿儿,你在说什么?”柳芽回应:“妈,看来你走神了,我卿姐姐问你话呢!”“对了玉卿,你妈走了几年了?”玉卿苦笑着道:“妈,我这个不孝的女儿,还真的不知道呢!”柳芽立马道:“妈,你怎么也会忘了?我和铁蛋兄弟同岁,今年都十七岁了,不过我比蛋蛋大几个月就是了。”其母苦笑着道:“柳芽说得对,妈如今昏头昏脑的连这件事都能忘了。玉卿,看来你妈在怪罪我。”“妈,你怎么能这么说?其实我妈感谢你都不行呢!”柳枝问:“妈,你怎么突然提出这个问题?”“不错,十七年了,我还是经常梦见你的妈。在梦中我俩还和以前一样,又说又笑,有时候在梦里会笑醒了;可最近以来,我梦见她,只见她的脸色很难看,和她说话也不答理我,看样子在生妈的气;你们说,她是在埋怨我没管理好几个孩子,更埋怨妈言而无信啊!”几人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你是想多了!”玉卿苦笑着道:“你别相信,其实做梦是反的。再说,我妈要是有神有灵的话,她一定会祷告阎王爷,让你这个功臣长命百岁,因为咱们几家的孩子们还没成家立业呢!”“卿儿说错了,其实十几年前,妈的阳寿就到了,这几年可能是。。。。。。”领弟此时进了房间,随之道:“奶奶,我根叔来信了!”说着递了过去。几人同时一愣地问:“信!”母亲笑眯眯地接过信,随之道:“领弟,谢谢你。对了,赶快到炕头上暖和暖和。”说着把信递给柳枝。领弟回应:“不了,大家都在忙年,其实我家也来了一封信,我要赶快回家念给家人听听啊!”柳芽道:“哎,不送了!”领弟急忙回头道:“忙你的吧!”母亲云:“柳枝赶快把信拆开看看,好过年了,不知他俩什么时候回来?”柳枝扯开信,随之敷衍了事地看了几眼,并回答:“妈,恭喜你们快做爷爷奶奶了!”其母吃惊地问:“真的!这么快?对了,不知他两口什么时候回来?”“他俩不回来了。”“不回来!谁过年不赶紧往家里奔?”玉卿笑嘻嘻地道:“妈,真的要恭喜二老了,我们几个也要做姑姑了!”柳枝道:“你们听好,二位不回家过年的理由是,借着怀孕出行不方便。人家城里人跟庄稼人就是不一样,娇惯!农村怀孕的妇女,肚子打了脚背,好不好照样不闲着呀!”玉卿云:“大妹妹,千万别这么说,这就是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姐姐说得对,这才叫人比人气死人呢!”母亲急忙夺过信,随之插到袄袖里,并急忙回应着:“牢骚客,说话别耽误卖药呢!”柳枝把嘴巴一撇,随之没吭声。故事就此打住,感兴趣的朋友希望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