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楼梦:贾政压根看不上贾代儒,宝玉师承于何人?黛玉为啥进贾府
红楼梦:贾政压根看不上贾代儒,贾宝玉师承于何人?黛玉为啥进贾府?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写末世景象,重点就是于冷子兴口中写出宁、荣两门的萧疏气象。家国之衰败,从小处着眼,便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从大处着眼,便是文化传承断根了。你瞧冷子兴怎么说?
诗礼之家的特征就是“善教育”,荣宁二府作为国公府,子孙竟然缺乏教养,听起来真是可煞作怪。要知道,荣国府可是出了皇妃的家族,贾政亦是老学究的典范,贾府又有专门的私塾,自然是注重教育的家族,且看贾宝玉在秦钟面前是如何介绍自家家塾的用途!
宝玉不待说完,便答道:“正是呢,我们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子弟们中亦有亲戚在内可以附读。”很多人读《红楼梦》有个误解,以为贾宝玉的学问都是贾家家塾中学的,以为贾代儒就是教会贾宝玉从小儿读书识字的老师,这真的是大错特错。
事实上,除了贾宝玉和贾环、贾兰这些男孩儿,贾府四春这些女孩儿都是读书识字的,她们总不可能也去私塾上学吧?要知道,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贾母就吩咐过,让三春今天不必上学,也就是说,这些姑娘平日里是要读书识字的,她们作诗的水平,比很多文人都高。
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那么,她们的学问是谁传授的呢?贾宝玉接下来的一番话交代了自己意外去家塾上学的前因后果。
换句话说,贾政其实是给贾宝玉专门请了私塾老师的,他去贾代儒那里上学只是暂时的事情,并非常态。再者,史太君压根不放心贾宝玉去贾家家塾上学。
《红楼梦》故事里,甄宝玉和林黛玉家里,就曾经请了进士贾雨村当私塾老师,一对一教学。贾宝玉平日里自然也是一样的待遇,只是他的私塾老师一时有事回家了,贾政才送他过去温习一下旧书。
因闻得盐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红楼梦》故事里,贾政压根不指望能从贾代儒那里学会什么新学问,而且贾政本人压根就看不上贾代儒的教学,你看他怎么吩咐跟着贾宝玉去上学的李贵传话给贾代儒的呢?
贾政也忍不住笑了。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再者,就华夏的传统而言,母亲的学识是很重要的,因为女人结婚生子之后,背负着相夫教子的重任。荣国府这一门,王夫人不善教育,亦或者说年纪大了,则由贾元春代为教导幼弟,而贾元春的学问则由史太君传授。若以为贾宝玉师承于贾代儒,那真是天大的笑话了。
这也正是贾敏死后,林如海催着林黛玉去外祖母家,跟着贾母和几个姑娘一起生活起居的真正用意所在。换句话说,古代的女子并不是不上学,她们只是不去公开的场合上学罢了,侯门公府自会延请私塾老师,便是贫穷人家,也有母亲教她们念书认字学针线。中国的女性,历来都是撑起一个家族的真正担当。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