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王阿姨肩膀痛
以为自己得了肩周炎
于是拼命甩肩锻炼
几个月以后
肩膀居然破了个“洞”?
看到这条新闻,
真是吓死宝宝了。
事情是这样的……
肩膀痛锻炼半年多
57岁的王阿姨半年多前感觉到肩膀酸痛,而且渐渐发展到梳头、穿衣这些都不能自理。王阿姨觉得自己得了肩周炎,听说治疗肩周炎2分药物、8分锻炼。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的健身之旅。
每天早晚,王阿姨都会在小区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锻炼,吊单杠、甩肩膀每次最少一小时。本以为很快会好,结果几个月下来,肩膀越来越痛,晚上疼得连觉都睡不了。
肩膀破了个“洞”
止痛药从一颗开始慢慢越喝越多,甚至感觉止痛药都没了效果。王阿姨终于才想起来要到医院检查一下。
简单的几个动作检,医生就判断王阿姨有可能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损伤。之后的核磁共振检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而且由于长时间的暴力撕扯,已经发展成为了非常严重巨大肩袖撕裂(最为严重的一种,撕裂累计2个或2个以上肌腱伴有挛缩,且残余的肌腱有瘢痕形成)。相当于肩部的肌肉组织开了“天窗”。必须手术治疗,将破裂的肌腱缝合起来。
那么,肩周炎和肩袖损伤有哪些区别呢?
上医治未病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中记载:
暖曰:“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
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扁鹊的话意思是说:
大哥医术最高明,是因为他能从神色上发现症兆。由于还没等病灶形成就根除了,所以他的名气只是家里人知道;
二哥医术仅次于大哥,是因为他治病于初发之时,症状还不明显就治愈了,所以他的名气只是乡里人知道;
而我扁鹊呢,只能治病救人于垂危之时,在经脉上扎针放血,在肌肤上敷以猛药,所以闻名于诸侯。
我们总是在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甚至是恶化到身体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才去用药、治疗。
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堡垒,如果堡垒够结实,风寒湿邪怎么会侵入呢?
随着年纪渐长,我们身体的堡垒开始需要修缮,如果小的损伤不去修补,那么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风寒湿邪会趁机而入,慢慢侵蚀身体的堡垒,直到导致有一天整个堡垒的坍塌。
但是,假如是真的堡垒,我们不仅可以修复,甚至推到重盖都可以,但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生命是不会给我们再来一次的机会的。
因此,日常的保养、维护,必不可少,一旦出现了些许的症状,我们也不能忽视,要及时的进行调理。
日常保养的方面有很多,今天来跟大家聊一下肩部保养。
一、肩部保养按摩方法
1、用右手手掌置于左肩上方,自上而下摩动,再用左手置于右肩上方,交替按摩50次。这种方法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有防止肩关节炎、凝结肩的作用;
2、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肩部三角肌处,向上提起15次。此方法具有剥离粘连,补气补血的作用;
3、把手握成空拳,在肩部和手腕部通过手臂来回叩击30次。这种方法有疏通气血,消除疲劳的作用。
二、肩部保养外敷法
1、用老生姜1000克,葱子500克,甜酒250克。将二味药捣烂后,炒热,敷痛处
2、取生姜500克,大葱根50克,花椒250克,小茴香100克,白酒150克。先把生姜和葱根切碎,捣成泥浆,小茴香和花椒捣成面,然后将四味混在一起搅匀,置于铁锅中用文火炒热,加白酒搅和,再装入纱布袋中,敷于患处。温度以能耐受为度,上盖毛巾,再盖上棉被,使之发汗。第二天药袋用锅炒热继续用,不必换药,此药袋可加酒。每晚1次。连服1个月见效,一般需服81天。
三、肩部保养药膳法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血不荣筋,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治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现介绍几款行之有效的药膳方,供参考。
1、当参羊肉汤:
当归、党参、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再加食盐、味精、葱、姜、辣椒等调味,煮沸服食。
2、当归血藤鸡蛋汤:
全当归、鸡血藤各15克,木香、陈皮、赤芍各10克,桑枝20克,鸡蛋1个。将鸡蛋与诸药(布包)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10分钟,弃药包,吃蛋喝汤,每日3次,每次1个。
四、肩部保养内服中成药
大多数此类型中成药是以祛风镇痛,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功效为主。比较适用于已经患有患有肩周炎或其他骨关节疾病的患者。但是如果作为日常保养服用,则弊大于利。
尤其中医讲究千人千病,同样一种药用在不同病患的身上,可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不面诊,就不能准确地配比。这也是我们传统中医难以发扬的桎梏……
但是,有几种中成药,即有上述治疗的功能,但是日常作为关节的保养品服用,也是可以的。而且大方配伍,使得功效的针对面较广,能够全面地调理身体机能,从根本上抑制疾病的产生。这样的药品,正是符合了上文中提到的“上医治未病”的理论!
一、补中益气丸(补气)
成分:党参,炙黄芪,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克,一日3次。
二、当归养血丸(补血)
成分:当归、白芍(炒)、地黄、炙黄芪、阿胶、牡丹皮、香附(制)、茯苓、杜仲(炒)、白术(炒)。
功效:益气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提前、经血量少或量多、经期延长、肢体乏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三、鸿茅药酒(气血双补)
成分:豹骨、麝香、沉香、地黄、白芷、山药(炒)、五倍子、广藿香、人参、桑白皮、海桐皮、甘松、独活、苍术(炒)、川芎、菟丝子(盐炒)、茯神、青皮(炒)、草果、山茱萸(去核)、附子(制)、厚朴等共计67味中药。
功效: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2次。
注意事项
日常保养,要以锻炼、膳食调理为主,药石为辅。
尤其是35岁以后,更要加强锻炼,合理饮食,适当进补。
但是一但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要即刻就医,对症服药。
而中成药更需要和专业医师进行咨询,对症才可服用,并根据不同的病程调整用法用量。
关注健康,关注中医药传统健康知识,关注素问十二。
已关注的朋友们,可以私信联系我领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