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油的光敏性?
具有光敏性的精油有哪些?
如何预防?
什么是光敏性?
▼
精油的光敏性,又叫做光毒性,指的是皮肤接触某些精油之后,接受强烈光照会引起皮肤过敏,原因和症状与晒伤相似,更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癌。具体过敏症状表现有以下两类:
1、光毒性皮炎:
皮肤上的光敏物质吸收光能后处于激发态﹐当它以发热﹑自由基形成等方式释放能量时,会造成细胞损伤。临床表现与日晒伤相似﹐在受日光照射后数小时出现充血性的红斑﹑水肿﹐患处有灼热及刺痒感﹐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及大疱。皮损的范围与光暴露部位是一致的。皮炎在数日内消退﹐遗留色素沉着及少许脱屑;
2、光变态反应性皮炎:(较少见)
是由一种过敏性反应引起的。当光敏物质在光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改变时,会使皮肤出现与接触性皮炎或湿疹相似的过敏症状。临床表现有红斑﹑丘疹﹑水疱等。与光敏性皮炎的区别是,皮损不只在日光暴露的部位﹐而且还出现在非暴露部位﹐病程较长﹐有的患者在光敏物除去后较长时间内仍保持对光线的敏感。
精油光敏性与精油避光不要混淆
▼
很多人误以为所有的精油都有光敏性,因为他们看到所有的精油都是必须装在避光的瓶子里,这其实是把两个特征混淆为一个特征了。精油必须避光保存的特性与光敏性无关,它们是不同的概念。
精油光敏性的源起:呋喃香豆素
▼
光敏性是精油中的某些成分导致的,最常见的是呋喃香豆素。呋喃香豆素是一系列多环结构的分子,它们能够吸收并暂时存储紫外线中的光子,并在瞬间释放,从而造成皮肤灼伤。呋喃香豆素并不是单一一种物质,而是一类物质,包含多种化合物形式,它们都属于呋喃香豆素类。
较高光敏性的精油
▼
佛手柑、欧白芷:
使用浓度高于0.5%的上述两种精油之后,至少应12小时内避免涂抹精油的部位接受暴晒。
PS: 无光敏和全成份佛手柑
由于佛手柑是用途广泛的精油,而且对皮肤功效明显,因此经过科学研究现在也能够将佛手柑精油中的呋喃香豆素去除,叫做FCF无光敏佛手柑 (正规品牌如果是无光敏,会在外包装上标注FCF)。需要护肤又害怕光敏的人可以放心的选用。
不过,精油是一个复杂的物质,每一个成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佛手柑是抗抑郁第一位的精油,是最能令人快乐的精油。她的这个神奇的能量,正是来源于导致光敏性的佛手柑内酯。所以,如果是将佛手柑用于调节身心问题,还是以全成份的佛手柑精油效果为好。
如果你是用来熏香。那大可不必担心,放心使用吧。因为光敏性只局限于接触皮肤的按摩和泡澡的情况。
较低光敏性的精油:
▼
柠檬、甜橙、橘、葡萄柚等
柠檬、葡萄柚等精油也有一定光敏性,不过它们的呋喃香豆素含量较低。用这些精油护肤是相对安全的,只要避免使用后12小时内接受阳光暴晒或者紫外线烤灯即可保证安全。同时,单一种类使用浓度建议不超过1%。如果使用浓度超过1%,则需要在更久的时间内避免阳光暴晒。
柑橘属精油都具有光敏性吗?
▼
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柑橘属精油有光敏性,这也是大众化的片面说法。柑橘属果实类的精油大多都以压榨法提取,压榨法确实很容易保留有呋喃香豆素,因此柑橘属的佛手柑、甜橙、柠檬、葡萄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光敏性。但是甜橙、橘、红桔精油的光敏性是非常弱的。而莱姆精油由于通常使用蒸馏法而非压榨法提取,因此也根本不具有光敏性。橙花、苦橙叶精油提取自花朵和叶片而非果皮,并且也是采用蒸馏法,因此也不具有光敏性。
如何避免精油的光敏反应:
▼
1、了解光敏性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
2、确认所用的精油有无光敏性,以及光敏性的强弱
3、使用光敏精油之后12小时内,涂抹了精油的皮肤部位不要接受日光暴晒,不要做日光浴,也不要做紫外线烤灯。日常灯光是安全的。
4、如果皮肤必须暴露在光照下,就避免使用高浓度光敏性精油。通常1%以下浓度是安全的,对于佛手柑这样较高光敏性精油来说,0.5%浓度以下才能保证安全。
5、本身就敏感脆弱的皮肤,更要加强防护。
6、使用佛手柑等较高光敏性精油后要避免热源,不做桑拿或者汗蒸。
7、涂抹防晒霜,或者任何其他防晒措施都能有效避免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的严重程度的决定因素
▼
(1)精油光敏成分含量越高,反应越严重
(2)光照越强烈,反应越严重
(3)涂抹精油与接收光照的间隔时间越短,反应越严重
(4)精油浓度越高,反应越严重
(5)温度越高,反应越严重
总结
▼
具有光敏性的精油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只要合适的稀释比例及合理使用方法,就可以很安全的享受精油带给我们的愉悦和健康。因此【精油只能晚上用】这一类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以上科学数据仅作为一般性指导,针对具体个人问题,请咨询专业芳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