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麻城市木子店镇的小小书屋引发众多媒体关注
小书屋何以具备如此大的能量
一起来看看详细报道
1、黄冈日报
一间农家书屋的造梦故事
——省委宣传部“共话二十大·走进书屋看变化”活动走进麻城后山书院
本报记者 鲁娜 通讯员 段欣荣
2月21日一大早,麻城市木子店镇细石岭村响起了锣鼓声,吸引着村民相携着赶往,就连附近村的村民也来了。
当天,省委宣传部“共话二十大·走进书屋看变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线下宣讲活动,走进细石岭村后山书院,民俗歌舞、湖北道情、湖北大鼓等各种节目轮番上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到基层一线。
穷根拔了
在细石岭村村口,白墙上印着黑色的12个大字: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
后山书院进口处摆放的各类书籍让不少村民停下了脚步,《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习近平在福建》《走向乡村振兴》《阅读时代》……书香阵阵。
“必须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解决村民们思想上的穷根,所以书屋是一定要建的。”细石岭村党支部书记毕红平说起了后山书院建设的初衷。
后山书院自2014年始建,经过整整10年的发展,已从当初的一间破旧老堂屋,发展成为现在占地1000余平方米,拥有励志馆、传统教育馆、图书馆、毕昇文创体验馆等“一院四馆”的现代书院。
后山书院被评为“湖北省中心农家书屋”和“全国示范农家书屋”,成为“麻城市图书馆木子店镇毕家河分馆”“麻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示范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022年,在全省122个最美文化空间优秀案例网上竞选和最后经专家审核评定的20个优秀案例中,后山书院名列其中。
后山书院藏书丰富,天文地理、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劳保、马列主义、哲学、社科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科教体、文学等等,应有尽有。
每个月,书院会组织开展一次小课堂,邀请该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来村,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让村民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同时,书院会定期利用移动书箱为行动不便的村民,送去需要的书籍。
梦想有了
台上,麻城花挑《礼赞二十大》演得精彩。台下,村民鼓起的掌声很是热烈。
今年62岁的毕庆立一边欣赏节目,一边思考着待会儿要说的话。他要作为村民代表上台发言。
“我家离这里不远,骑个车过来也就五六分钟时间,后山书院是我常来的地方。”毕庆立退休前曾是老师,他很喜欢读书,党政类、历史类、诗词类书籍是他常看的类型,“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从中汲取知识的力量,也可以感悟人生,启迪人生,所以我经常会劝别人多读书。”
读六年级的小学生占媛也是书院的常客,“自从四年级从老师那里得知毕家河湾建了农家书屋后,我就仿佛置身于书的海洋中。那琳琅满目的书,就像我的一个个老朋友,都在朝我招手。《小鲤鱼跃龙门》是我在书院读的第一本书。”占媛就读于木子店镇中心小学,爱读书的她从后山书院找到了很多的乐趣,《三国演义》《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窗边的小豆豆》《鲁滨逊漂流记》……到书院的次数越多,她对读书的热爱也就越来越浓烈。
“读有诗书种有田,胸藏点墨胜金山。”后山书院墙上的一句话,印证了书院建成后给村里带来的变化。
毕红平介绍,书院建成后,村里的一位养殖户从书里学到新知识后,信心更足了,便将自家的养鸡规模从2000只扩大到现在的15000只,“现在他家的楼房也建了,小汽车也买了,年收入有几十万元。”
10年来,细石岭村的村风家风显著改善,陈规陋习不断破除,村容村貌持续美化,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在办好书院这件事上,我还会继续努力,实现读好书、好读书。”毕红平说。
2、黄冈广播电视台
精神文明“大粮仓” !“共话二十大 走进书屋看变化”活动走进黄冈
2月21日
湖北省“共话二十大·走进书屋看变化”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
走进麻城市木子店镇细石岭村后山书院
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引领全民阅读活动向纵深发展,助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浓厚氛围。
在麻城市木子店镇细石岭村后山书院,学生代表、村民分别讲述了《我与后山书院的故事》 和《后山书院带来的变化》,表达他们对书院未来发展远景以及幸福生活充满希望。
麻城民俗歌舞《米酒飘香敬亲人》、麻城花挑《礼赞二十大》等节目精彩纷呈。“接地气”的特色宣讲和文艺展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音“声”入民心的同时再次掀起全民阅读的新潮。群众听得认真,看得开心。
现场还举行了“携手奔振兴”图书捐赠仪式,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向细石岭村捐赠价值6000元图书。
据了解,自2014年起,麻城市木子店镇细石岭村在毕家河大塆内建起了占地10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中心”(即农家书屋)。接着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建起了占地分别为150平方米和13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截止2022年底,整个建筑占地己达1000余平米,现统称为“后山书院”。
毕昇文化体验馆
几年来,书院常常门庭若市,各级领导,文人学者,企业老板,莘莘学子,八方游客都慕名而至。来书院现场阅读和借阅图书的人数己达5000余人次,书院举办各类学习班、讲座50余次,名人摄影、名人书画展5次,参观人数己达5000余人次。
博思堂
小小农家书屋,大有一番作为,农家书屋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农家书屋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便利化的文化需求,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吸引带动群众走进农家书屋,让书屋成为群众的“精神乐园”和乡村振兴的“知识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