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炎炎夏日,海鲜唱主角生腌海鲜也火了。
生腌海鲜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甜,被美食老饕称为“美味毒药”,有越吃越想吃、越吃越上瘾之意,只需处理好海鲜后加入葱、酒等进行腌制即可。
生腌的吃法主要在潮汕和江浙地区比较流行。
生腌虾
像是醉蟹、醉虾,是不少上海人的心头好。
有人点赞生腌海鲜,但也有表示食用后出现拉肚子、发烧等情况。
那么,这种食物真能放心吃吗?什么人群不建议食用呢?快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周静平介绍,夏季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食用生腌海鲜,或为诱发原因之一。
一方面,生腌海鲜可能带有寄生虫、细菌等,处理不到位,易引起胃肠不适。
此外,天气炎热,细菌繁殖加快,生腌海鲜更容易变质。
有人肯定想问——生腌海鲜用高浓度酒或醋处理再加上芥末、蒜等,能杀菌吗?
周静平医生介绍:医学上,75%酒精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一般饮用酒最高只有五六十度。因此,酒、醋或蒜等只能调味,杀菌消毒功能有限。
食用生腌海鲜容易引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孕妇及中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不建议食用。“海鲜、肉制品等,最好煮熟后吃。”周静平说,吃生腌海鲜时要注意是否新鲜、餐饮店是否卫生等,适度适量食用。
今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收治因吃腌泥螺导致不适的患者。
林女士吃了不少腌泥螺,几天后,出现上腹痛、腹泻等症状。在附近诊所开药吃后没效果,她赶到厦大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化验显示,肝功能转氨酶高出正常值40多倍。
吴先生与亲朋聚会时吃了不少腌泥螺,后出现乏力、腹胀等症状。检查发现,吴先生有肝功能异常。
目前,两名患者经治疗均已康复。
医生介绍,上述案例中两名患者,是贝类毒素导致的中毒性肝损害。医生说门诊中也遇到过患者,食用贝类出现唇、舌、指尖麻木或是呕吐、乏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医生提醒吃泥螺要小心,海鲜建议煮熟后再吃,一旦食用泥螺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诊治。
生腌虽然美味,吃起来也要适度适量,选择正规商家,食物还是煮熟煮透再吃最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