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盅冰糖柠檬好过冬
丫丫
冰糖柠檬陈默 绘
冬天有三宝,冰糖柠檬、羊肉汤、火锅。
虽然每年冬天我心头好的“三宝”都在变,但这个一用再用的万能句式总能言简意赅地表达我对某样事物的喜好,而且主次分明,甚得人心。写到这里,我已经感受到配图的陈默老师一脸鄙夷。上一周配图后,他就在说,给我画了6篇文字的插画,就有3篇是和吃有关。谁知我竟然还在这条路上固执地越走越远,竟然来了第4篇。
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至于冰糖柠檬,我更迷恋制作的过程。每年冬天似乎都冷得出乎意料,即使抱着暖手宝,隔着窗户似乎也能感受到冬日的凛冽。寒冷凝滞了空气,冷清放大的冬天,必须是让人刻骨铭心的。这个季节,邀约三五好友,围着一锅沸腾的火锅或是温暖的羊肉汤,都是件畅快的事。可我们不可能时时有朋友相伴身旁,严摸摸不是还得和段小小吃火锅吗?所以,更多时候我是一个人宅在家。暖黄的灯下,伴着电视机的声响,如果不做些和温暖沾边的事情,好像真有点对不起这居家的烟火味道。于是,炖一盅冰糖柠檬,便成为这个冬天里,唯一能和吃相抗衡的事情。
第一罐冰糖柠檬,是为捧场邓小姐的手工爱好所购。邓小姐表示,这罐冰糖柠檬是纯手工制作,一层柠檬一层冰糖装进炖盅,隔水顿足12个小时完成,止咳美白。我单单对这制作过程感兴趣,想自己尝试。这样的想法持续到我吃完了这一罐冰糖柠檬仍然牢固盘踞脑海,于是我断定自己不是心血来潮。于是,在网上买了炖盅、柠檬,又让相哥买回了老冰糖,开始动手。柠檬放盐水里泡半个小时,用牙刷刷一遍后开始切片。对于刀工不好的我来说,这是最艰巨的一项工程。按标准是一颗柠檬要切成10—15片,我不想为难自己,爽快地将一个柠檬切成五六片。将柠檬的籽去掉后,在炖盅里按一层柠檬一层老冰糖的顺序铺好,再放入加满水的锅中就开炖。
虽然严格按照标准步骤进行,但12个小时后出锅的冰糖柠檬却是软软烂烂的,颜色也太浅。看看邓小姐家的冰糖柠檬,晶莹剔透,夹起一片,褐色的糖汁就顺着往下滴。抱着不懂就问的态度,我赶紧问邓小姐是怎么回事?谁知平时亲切可人的邓小姐丢给我一句“这是有配方的”后,任凭我千呼万唤就是不再搭理我。还是万能的度娘告诉我,可能是炖盅进水了,冰糖和柠檬的比例应该是2:1。
虽然此时已是晚上八点,但我依然精神抖擞,又着手准备第二轮,等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已经接近10点。为了不让炖盅进水,更不让锅被烧干,我定了闹铃,每两个小时起床观察一次。第二天上午10点多,一盅自己都忍不住点赞的冰糖柠檬完美呈现。我忙不迭得瑟着跟别人分享,极力向有些咳嗽的相嫂推荐。
相比用冰糖柠檬泡水喝,我更喜欢熬制它。我承认,12个小时的文火慢炖中,我不时忐忑地揭开盖子看看它有没有进水,颜色对不对?更要2个小时给锅里加一次水。最后完成的瞬间,满屋子都是冰糖融化后,和柠檬糅合的香味。那是带着暖意的香味,让人满足。
据说视、听、触、嗅、味,人类的这五觉是可以相通的,当任意一方的刺激足够强烈,便会引起其他感觉的共鸣。所以,熬制一盅冰糖柠檬,由于这样暖暖香味的冲击,你的五觉里都会是暖暖的香味。让你沦陷其中,这冬天的寒冷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