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拍黄瓜、夫妻肺片这类凉菜吗?”“有鲜榨果汁这类现磨饮品吗?”“有生鱼片、生海胆这类水产品刺身吗?”……申请开办餐饮店的小伙子宋晓旭来到上海市长宁区行政服务中心,刚一坐下,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便先报了不少菜名。“不像来到了办事部门,倒像是同行聊天。”宋晓旭说。
简单问了三类问题,长宁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便找准了餐饮创业者的办事诉求,随即通过系统生成了一张申请表单,上面囊括了三个部门的申请事项。
一个月前,上海市“一网通办”就上线了开办餐饮店“一件事”,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引导,精准匹配申请需求,自动生成一张表单,实现了多个事项集成办、高效办。在上海开餐饮店是否更方便了?近日,记者跟着一位面馆经营者来到了办事窗口。
规则能再明了一些吗?
工作人员采取“报菜名”式提问,通俗易懂,节省告知和解释的时间成本
开饭店难吗?对于宋晓旭来说,凭借一门好手艺,他有信心开好店。但提到开店涉及的各类食品安全、店招设置、消防安全的规章制度,他又有些犯难。2019年开第一间面馆时,他记得打印了厚厚一沓材料,前后跑了三四个部门不下十趟才开始正式营业。
为何要问这几道菜?根据新修订的《上海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冷加工糕点、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和植物性冷食类食品对操作区域有着不同规定。虽然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已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句,但法规术语与老百姓的日常语言有些不同,大部分餐饮创业者刚接触这些词时常常弄不清楚。
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负责人介绍,不少创业者开业前频繁“跑窗口”,大部分是来咨询各种规章制度的。通过“报菜名”的方式,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掌握餐饮创业者是否存在此类经营项目,如果不存在,也省去了告知和解释的时间成本。又询问了店铺面积和户外招牌信息后,系统进入填报阶段。
窗口处摆放着两台电脑屏幕,宋晓旭和工作人员一人一屏,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申请进程。此前,宋晓旭已办理了营业执照,相关信息已在数据池中。只见工作人员勾选了几项,表格自动抓取和录入了一系列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经营场所等。确认无误后,系统生成了一份专属于宋晓旭的申请表格。
基于之前提出的三类问题,系统显示,宋晓旭的店铺需要办理食品经营和户外招牌设置事项,小店面积并未达到申请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标准,因此表格中并未体现。宋晓旭看了眼时间,全程不过10分钟。
“以前办理这三个事项要跑三个部门,许多信息填了一遍又一遍。现在一窗搞定,手机上就能查进度,我可以安心回去搞装修、忙开业的事了。”宋晓旭说。
材料能再减少一些吗?
各部门将所需材料放在一起对照,合并共性问题,商讨个性化问题
“企业真正需要什么?”从接到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这项任务起,参与改革的各部门工作人员便跳出单一部门思维。“以前的改革总是从审批的角度看,这次改革我们转换视角,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想问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处长黄丽瑢说。
“开店需要哪些步骤?”“需要准备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高风险事项?”……通过前期调研,改革小组梳理出了几类餐饮经营者关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把各自部门需要提交的材料一起摊在桌子上对照,将共性的问题合并,将个性化的问题单独拎出来,一条条讨论。
讨论中,餐厅面积的分类管理上出现了分歧。根据上海市消防安全检查的相关规定,餐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需要申请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但市场监管部门主要使用“经营面积”这一概念,且对于中型饭店的界定是150到500平方米之间,300平方米正好卡在了中间。
涉及不同环节,概念和数字无法统一,是在窗口让经营者填写两次,还是两者取其一?有些餐饮经营者只有一份租房合同,要获知确切的建筑面积还得费些周折。因此,本着方便企业的目的,两部门最终协商出了“经营面积300平方米”这条标准线。“只要问一个问题,既方便了经营者,也管控了风险。”黄丽瑢说。
“跳出单一部门思维才发现,其他部门的一些材料,也是本部门需要的,流程上还可以做减法。”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副处长王玮娟说。例如,在讨论中发现,在非法定代表人本人办理业务时,不少部门都要求提交授权委托书。“但在‘一网通办’系统中,代理人只要能亮出电子营业执照,就已经实质完成了授权。”王玮娟说,“轻轻一点,整个流程中都不需要授权委托书。”
历时一个多月,通过一轮轮讨论,开办餐饮店“一件事”申请材料由改革前的17份压减至2份,分别为食品经营相关信息和户外招牌图。
时限能再缩短一些吗?
部门间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事前告知、许可申请等环节的并联审批
“此前,每到一个部门就被告知大约要10个工作日,三个部门就是一个多月。万一中间有一个环节卡住了,又要重新跑。”宋晓旭说,“对我来说,每天睁开眼就是房租。”
办理时限可以再短一些吗?这是围绕在小组成员心中的另一个问题。
办事窗口也很无奈。以前,企业提交完材料后,窗口工作人员要完成一系列材料的手动录入和分发,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跑。若是在其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还要通知经营者补办材料,数据又要从头跑。此外,不少部门还有现场检查等环节。
针对这些流程堵点,此次改革将海量的信息收集、分发、简单逻辑判断交给了系统。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被打破了,实现多事项集成办,在事前告知、许可申请、材料审核、现场检查等环节,多部门把审批从串联变为并联。对需要现场核查,有条件进行联合评审的,实施联合评审;对可以免于现场核查的,采取告知承诺、远程核查等方式,简化审批流程。
以食品经营、户外招牌设置、消防检查这三个事项均需办理为例,办理时限由42个工作日最多可减至7个工作日,大幅降低了企业在市场准营方面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表格材料减少后,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干部陈元焜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业者开业前的咨询服务中。他在接待台拿着笔一遍遍地帮创业者调整“生进熟出”的布局图,避免企业装修返工;为企业查询所租房屋是否可以开店经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季觉苏
流程编辑:u070
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旨在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聚焦突出问题靶向施策,强化经济运行调控调节,坚定不移实现全年任务目标。
山东围绕促进工业稳产增效、加力补齐服务业短板、支持企业稳定经营、提速推进项目建设、挖掘释放消费潜能、全力稳住外贸进出口、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提高安全发展水平8个方面,共提出了40项政策措施。据悉,这40项政策措施,作为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三批)。
其中,山东支持各市对新购置乘用汽车和进行汽车置换更新的个人消费者进行补贴,对新能源汽车给予倾斜;扩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支持范围,重点支持售新,提高补贴标准;统筹金融机构和商家营销资源,对家装厨卫“焕新”领域新增信贷消费的个人消费者进行贴息等补贴,省财政统筹资金对各市以旧换新工作进行奖补。
扩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支持范围
在挖掘释放消费潜能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六大工程”支持力度,全力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深挖释放工业、交通、农机、教育、文旅、卫生等领域设备更新需求。支持各市对新购置乘用汽车和进行汽车置换更新的个人消费者进行补贴,对新能源汽车给予倾斜;扩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支持范围,重点支持售新,提高补贴标准;统筹金融机构和商家营销资源,对家装厨卫“焕新”领域新增信贷消费的个人消费者进行贴息等补贴,省财政统筹资金对各市以旧换新工作进行奖补。
山东将深入实施“消费促进年”行动,抓好暑期、中秋、国庆、“双十一”等重要节点,带动全省举办超千场促销活动。推出“海上有青岛”等精品旅游演艺项目,组织美食街、鲁菜、小吃、名厨等旅游餐饮“四个一百”评选活动,通过媒体平台、网络达人广泛宣传鲁菜文化及美食打卡点。加快推动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年底前星级饭店和五星级饭店比去年分别新增70家和8家以上。
推进534个公共文化场馆在10月7日前免费开放至晚7时
山东提出,大力推进“引客入鲁”,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展示推介、开拓客源,2024年下半年重点开展2024国际孔子文化节、“沿着黄河遇见海”,以及“好客山东露营季”、“好客山东贺年会”、研学旅游等系列主题活动,擦亮“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高规格办好中国(山东)·德国文旅年、“上合之夏”等国际交流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市申报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更大力度促进入境旅游。
实施公共文化场馆促消费行动,推进534个公共文化场馆在2024年10月7日前免费开放至晚7时。制定支持营业性演出健康发展指导意见,下半年组织3000场以上营业性演出,鼓励各地举办万人以上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对大型营业性演出实行“容缺预审”,推行审批告知承诺机制,受理审批时限由法定的25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
部分进口关键汽车零部件“先声明后验证”
全力稳住外贸进出口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深入实施“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行动,2024年下半年组织140场以上境外展会、10场以上专题对接活动,对主办类展会和各市组织的重点类展会展位费给予70%的补贴。组织开展国际精准采购,从全球客商数据库中筛选采购商邀请来鲁源头直采,助力企业抢订单。
培育国际贸易供应链头部企业,用好50亿元再贴现供应链引导专项额度和30亿元再贴现外贸引导专项额度,支持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国际贸易供应链头部企业签发、承兑或持有的票据办理贴现。鼓励银行机构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对国际贸易供应链头部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支持信用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给予国际贸易供应链头部企业优惠费率。
山东支持企业扩大粮食、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推动重点企业发挥进口供应链综合服务优势,提前做好进口储备,促进大宗商品进口回升。
《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支持符合政策要求的重要原材料、核心部件减免税进口,对部分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进口关键汽车零部件实施“先声明后验证”;对涉及CCC认证的部分进口汽车零部件产品,在检验时采信认证认可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书,原则上不再实施抽样送检。实施新能源汽车集港、查验、装箱、出运“一站式”集中作业,实现区港联动、多式联运无缝衔接;对符合条件通过中欧班列等铁路运输的新能源汽车等不按危险货物管理。对出口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试点实行“检查验证+合格保证”,提高锂电池出口效率。
山东提出,用足用好专项资金,实施优化国际海运航线补贴政策、海铁联运班列出口下水集装箱补贴政策,对承担国际海运业务的船公司和海铁联运代理公司给予运费补贴。
同时,加强对外经贸往来,办好“好品山东”新加坡展、中国山东出口商品(俄罗斯)展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建设中欧班列海外集结中心,支持地方性金融机构多途径为外贸企业提供资金结算服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记者 杨璐)
< class="pgc-img">>真没想到开餐馆办手续能那么快那么顺畅,来了一次就把开餐馆的证照全办好了,不用再跑来跑去,真是太方便太省心了!现在政府办事越来越便民了。我们的开业时间比预计提前了半个月。”一大早,承包山西科技学院学生餐厅部分档口的刘先生在泽州县政务大厅,一次性拿到了他所办理的“山西雅利香后勤管理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这也是泽州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实施“一件事一次办”审批改革后,颁发的典型 “开餐馆一件事”证照。
原先开餐馆,申请人首先需要在市场主体登记窗口办理设立登记,待审批通过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食品经营许可窗口申请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证,其间,还需上门开展现场核查,进行问题整改,办理周期有时能长达一个月之久。此次刘先生承包山西科技学院学生餐厅部分档口进行餐饮服务经营,从窗口咨询、到提前介入“服务式”现场指导、再到办证发照,刘先生仅用3天就顺利拿到了证照,也最大程度降低开餐馆的装修成本,这得益于泽州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推进和落实的“开餐馆一件事”改革。
所谓“一件事”,是指企业群众需要办理的一个“事项”,既可以是单独的“一件事情”,也可以是需要到多个窗口或部门办理多件相关的“一揽子事”,经过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后,变成企业群众眼中或窗口统一办理的“一件事”。今年以来,泽州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着力打造“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品牌,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突破口,以“一件事一次办”为目标,推出了“我要开餐馆”等一件事改革。针对餐馆行业行政许可,实行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证照联办”,一次告知、一次填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线上“专人帮办、一次填报”,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把群众的开餐馆事项从跑多个单位到只跑一个窗口,从跑好几次到一次性办好,真正让群众少跑腿、真省心。
下一步,泽州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领域更多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把企业群众要办的事情办好、办实、办到位,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优化我县营商环境贡献更多力量。丰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