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深入探讨餐饮市场消费需求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提升餐饮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餐饮市场消费需求的特点和趋势
1.健康饮食的兴起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饮食已经成为餐饮市场的主流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材的新鲜、营养和无污染等方面,对于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等不健康食品的消费逐渐减少。因此,餐饮企业应该加强健康食材的采购和烹饪,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2.个性化需求的增加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餐饮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明显。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快餐和套餐,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因此,餐饮企业应该加强个性化服务的设计和提供,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3.线上点餐的普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发展,线上点餐已经成为餐饮市场的新常态。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第三方平台等途径进行点餐,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因此,餐饮企业应该加强线上平台的开发和运营,以提高消费者的点餐体验和便利性。
< class="pgc-img">餐饮市场消费需求
>二、如何满足餐饮市场消费需求
1.加强食材的采购和烹饪管理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餐饮企业应该加强食材的采购和烹饪管理。首先,应该选择优质的食材供应商,确保食材的新鲜、营养和无污染等方面符合标准。其次,应该加强烹饪工艺的研发和管理,推出健康、美味的菜品和饮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和营养需求。
2.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体验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餐饮企业应该加强个性化服务和体验的设计和提供。首先,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进行定制化的服务,提供符合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菜品和饮品。其次,应该加强环境和服务的质量,提供舒适、愉悦的就餐环境和贴心的服务,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加强线上平台的开发和运营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线上点餐的需求,餐饮企业应该加强线上平台的开发和运营。首先,应该开发功能完善、操作简便的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点餐平台,提供便捷的点餐体验。其次,应该加强平台的推广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黏性,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线上平台进行点餐。同时,应该注重线上平台的售后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和反馈,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class="pgc-img">餐饮市场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餐饮市场消费需求的特点和趋势不断变化,餐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加强食材的采购和烹饪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体验以及加强线上平台的开发和运营等措施,可以提高餐饮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网财经1月17日讯 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作为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市场突破5万亿大关标志着我国餐饮业复苏明显,发展信心稳固增强。“2023年,消费持续恢复稳中向好,餐饮消费需求愈加多元化。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给我们的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周兆呈表示。
作为餐饮行业头部企业,海底捞去年上半年实现188.9亿营收,同比增长24.6%,净利润达22.6亿元,已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数据显示,目前海底捞的注册会员已超过1.16亿人。海底捞近期发布了“2023年度盘点‘原来火锅都记得’”,盘点指出过去一年有1500万会员选择在海底捞庆祝生日。
今年元旦期间,全国海底捞跨年日共计接待顾客超过240万人次,创下2019年至今单日客流新高。北京、上海、西安三地门店12月31日当天客流均突破10万人次。同时,大量“网红城市”的海底捞门店也迎来了空前的客流高峰,长沙、无锡、兰州、岳阳等多地海底捞翻台率突破10次。受“冰雪经济”的带动,哈尔滨成为了今年消费出游的“黑马”,据统计,哈尔滨海底捞今年跨年日的客流较去年同期大涨约85%。
另据海底捞2023年度盘点,公司围绕“破局”、“创新”两大关键词进行了各种尝试,为餐饮消费市场回暖不断注入“加速剂”。其中提到,在用餐需求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下,海底捞积极挖掘消费潜能,推出了胡辣汤、热干面、豌杂面、猪油拌粉、糖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隐藏款”产品;在上海、昆明、深圳则推出黄灯笼椒火锅、椰香冬阴功锅底、火锅生蚝等“城市限定款”产品。此外,还有青岛的海鲜工坊、深圳的牛肉工坊和天津的羊肉工坊店,都凭借因地制宜的区域化产品,赢得认可。
随着消费者消费时段和场景的变化,海底捞也在“夜宵场景”和“外送定制化”上下功夫。去年夏天,海底捞在全国近1000家门店上架10款夜宵新品,最终售出370万份,夏季夜宵时段用餐人次比2019年增长143%。在外送定制化方面,海底捞外送在产品设置、场景打造、个性化服务等多方面打造外送新供给,形成了“海底捞欢乐宴”、“海底捞火锅外送”、“海底捞下饭菜”的业务矩阵。伴随着海底捞社区营运部的业务创新,让消费者“随时随地海底捞”。
与此同时,海底捞还更加注重多样化群体需求,通过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更多顾客群体需求。2023年重阳节,海底捞开展“敬老月”活动,仅一个月时间就吸引了15万桌顾客携带老人用餐。在社交平台上,#带长辈就餐就到海底捞##退休就来海底捞##海底捞退休仪式#等与老年人相关的海底捞话题传播量超7000万次。
随着消费观念、育儿观念的升级,“亲子经济”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儿童餐市场也在不断壮大。2023年儿童节当天,海底捞外送环比上一周同期增长近7成,门店当天接待150万人次。儿童群体在火锅消费上,会更偏爱有游乐参与和专属餐品。海底捞就专为小朋友群体设计了儿童游乐园并研发了儿童餐。
过去一年,“演艺经济”火热也为火锅市场带来了“歌迷粉丝”这一特别的消费群体。海底捞为粉丝设置限定狂欢区,开通专属大巴车接送,接待粉丝预订团餐,准备话筒、音响、荧光棒,妥妥的成为了“演唱会第二现场”。
据悉,海底捞鼓励各地门店根据市场需要开展个性化创新服务,店长和大区可以根据本地化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像冰封玫瑰、洗头、夜市摆摊、汉服租赁等创新都是在此举下产生。把很多创新的决策权都给到基层员工,因为在一线才能听到“枪炮声”,最了解市场与顾客的需求。
“在海底捞,每个门店每个月都会预留一笔经费,用于鼓励门店员工提出能够改善客户体验的创意,一旦这些提议被总部审核通过并且推广,员工就能得到对应的奖励。”周兆呈认为,通过鼓励创新,不断拉动消费,和消费者互动互联,并且能够带动更多企业共同参与,激发出了更多的消费活动。
据他介绍,在接下来的2024年,海底捞将继续坚持“一手抓员工,一手抓顾客”的发展理念,加强区域化布局,用更敏锐的触角去洞察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持续提升企业的精益管理水平,不断优化组织效率和创新的敏捷度。通过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强化与顾客的情感连接,给顾客带来更为立体和细腻的用餐体验。
(责任编辑:王擎宇)
023年,全国餐饮收入突破5.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龙年春节临近,餐饮业经营情况向好,年夜饭预订火热。群众的家庭餐桌热热闹闹,“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预计2024年舌尖上的消费活力将不断释放。
年夜饭预订火热,大众餐饮供需两旺
“年夜饭包间都满了?”最近,河南郑州市民蒋龙打电话预订小区附近的餐厅时,发现年夜饭的包间都被订满了。“孩子说过年最想吃火锅,订不上包间,我就选大堂吧。”蒋龙特意到附近的火锅店挑选了心仪位置,终于预订上了年夜饭。
不仅年夜饭抢手,年三十的午饭热度也在攀升。“年夜饭包间不太好预订,价格也高一些。”上海市民张晓蓉预订了年三十中午能容纳16人的包间,“我们家决定中午一起出去吃,晚上回家包饺子。”
春节假期,餐饮消费热度走高,各地年夜饭预订火热,部分餐厅的餐位在除夕前一两周已全部被订完。在上海,想在绿波廊、德兴馆、杏花楼等老字号餐厅预订年夜饭,只能碰运气“捡漏”;在湖北,武汉市餐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年三十当天的午饭、晚饭预订已近95%。
大众餐饮需求强劲是餐饮市场火热的重要推动力,高性价比、物美价廉的大众餐饮契合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就餐选择。与此同时,在供给端,广大餐饮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丰富供给品类、提升服务水平、深耕特色餐饮,与广大消费者实现“双向奔赴”。
丰富供给,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江苏南京餐饮商会等举办“幸福团圆年美味新体验”年夜饭推介活动,40多家品牌餐饮企业共推出300多种年夜饭堂食套餐和外卖套餐。
提升服务,改善消费体验。春节假期,不同地区的海底捞门店将推出各具特色的服务:云贵地区,服务人员将穿着当地特色服装为顾客服务;黑龙江哈尔滨,服务人员将穿上大花袄上演“二人转捞面秀”;江苏南京,多家门店将提供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捏泥人服务。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我国节庆消费在消费中的占比较高,建议各地在春节假期注重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在继续提升传统消费的同时,努力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扩大假日消费。
生鲜食品受欢迎,稳价保质持续推进
“刚买了很多鲜肉,打算这两天就炖出来,为年夜饭作准备。”江西宜春高安市,市民吴桐正在凤凰商城农贸市场选购。“年前生意好,进的肉差不多每天都会卖完,没什么库存。”肉铺负责人张向有拿出的检疫单显示,近期每天进货量达800斤。
在高安市和万家超市蔬菜称重点,顾客们一早就排起了长队。“价格没太大变化,买的菜也都很新鲜。”市民王云凤说。该超市负责人陈洁萍介绍:“蔬菜是生活必需品,节前更不能乱涨价。”
高安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成光华介绍,节前走访了3个农贸市场和10余家大型商超,重点检查了蔬菜、肉蛋、粮油、海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明码标价情况,目前价格平稳,市场供应充足。
线下市场持续升温,线上订单涨幅明显。“网购年货真方便。最近特意网购了山东老家的鲅鱼,大年三十就吃鲅鱼饺子。”黑龙江鹤岗市民许强说。
淘宝天猫数据显示,1月17日以来,肉类、水产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明显,北方冷水鱼全面热销,“南方人偏爱北方鱼”成为一大消费趋势,山东鲅鱼、吉林查干湖胖头鱼等热度颇高。
作为传统消费旺季,春节假期,生鲜食品备受欢迎,其价格和质量也广受关注。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围绕节日消费热点,建立食品、工业产品、生活服务、药品四大类监管清单。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说,春节假期,各地监管部门要紧盯“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火炉子”等民生消费重点领域,围绕节日消费集中的米面油菜肉蛋、年夜饭预订、文化娱乐、酒店住宿、交通物流,以及寒冷天气带来的药品、能源需求增加,做好线上线下价格监测及跟踪分析研判,切实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同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把食品安全关。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精准防控风险,坚决杜绝销售过期、腐败变质、假冒伪劣等问题食品,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安心、舒心。
速食、半成品种类繁多,创新升级趋势明显
除了外出就餐、在家做饭这两种比较传统的年夜饭形式,购买半成品、打包年夜饭等形式也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
“和朋友在这家餐厅吃饭时觉得味道不错,看到店内在推荐外带年菜,我就买了一份。热菜、冷菜品种很多,荤素搭配、用料扎实,还赠送了一个加热主菜的汤锅,方便实惠。”北京市民孟雅说。
近年来,许多老字号餐饮店的外带年菜口感越来越好,花样愈发丰富。松鼠鳜鱼、爆汁牛肉饼、糖醋排骨等做工复杂的菜品,如今只需简单加热就能基本恢复口感,满足了消费者省时省心的需求。这些外带年菜套餐,除了可以通过到店、电话预订等方式购买,往往还能通过网络渠道预订,十分方便。
春节的餐桌上也少不了种类众多又方便食用的点心、干果。在广东惠州,年货一条街上近百个特色摊位销售红火。“我们主营干果、干货、有机杂粮、养生茶等产品,最近销量很好,每天都充分备货,期待销量不断增长。”惠州市山臻优品实业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彭凯说。
“以熟食、糖果、糕点为主的新春礼盒,在百年义利门店、京客隆等大型商超十分走俏。”北京义利食品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常潇说,“未来还要持续挖掘传统饮食的文化价值,通过中式糕点进一步助力释放消费活力。”
淘宝天猫数据也显示,1月17日以来,中式糕点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5%,鲜花饼、蛋黄酥、桃酥、麻花等品类很受欢迎;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中式糕点,中式糕点的成交金额和订单增速均高于西式糕点。
春节假期,一些消费者还会购买螺蛳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休闲零食等速食产品。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方便速食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方便速食产品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便捷、高效生活方式的需求。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方便、快捷的饮食方案。百草味相关负责人认为,消费者的年轻化、细分化趋势,对休闲零食提出了更高品质、更健康的要求,好吃又健康的零食将迎来更大的市场机遇。
业内专家分析,目前速食、半成品种类繁多,创新升级趋势明显。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未来行业将继续朝着健康化、多元化和品质化方向发展。(林丽鹂)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