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6日,记者从省林草局获悉,近日省林草局印发《关于发布〈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的通知》,发布我省认定的第一批10处省级重要湿地。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我省认定的10处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分别为垣曲黄河小浪底库区省级重要湿地、洪洞汾河省级重要湿地、沁县漳河源省级重要湿地、左权清漳河省级重要湿地、介休汾河省级重要湿地、孝义孝河省级重要湿地、右玉苍头河省级重要湿地、山阴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云州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广灵壶流河省级重要湿地。
《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工作列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细化责任,创新举措,全力做好湿地保护、修复,发挥湿地的综合生态功能。要积极构建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形成湿地保护合力,为推进我省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生态资源。
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
1.垣曲黄河小浪底库区省级重要湿地
垣曲黄河小浪底库区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境内的亳清河、沇西河与黄河交汇口处,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为2979.8公顷,湿地面积2354.55公顷,湿地率79.02%。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等15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苍鹭等12种。
垣曲黄河小浪底库区省级重要湿地区位独特,优势明显,是黄河小浪底水库建设后形成的,占据水库回水区中段绝大部分水域,是我国河流湿地、库塘湿地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2.洪洞汾河省级重要湿地
洪洞汾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洪洞县境内,主体包括汾河洪洞段全段,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1162.39公顷,湿地面积707.13公顷,湿地率60.83%。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大鵟等8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苍鹭、池鹭等8种。
洪洞汾河省级重要湿地是山西丘陵地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河流湿地,湿地类型丰富,河流水量丰沛,泥沙含量较大,淤积速度快,河漫滩湿地发育充分。河道形态自然,坡降平缓,湿地水量季节变化规律明显,湿地特征显著,河滩及河心洲草木丛生,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较为完整,能较大发挥湿地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
3.沁县漳河源省级重要湿地
沁县漳河源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境内,地处太行和太岳两山之间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区,属海河最大支流漳卫河的源头区域,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1054.03公顷,湿地面积492.93公顷,湿地率46.77%。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金雕、大鸨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大天鹅、苍鹰等19种。
沁县漳河源省级重要湿地由太行山山前断裂带蕴藏的丰富地下泉水补给形成,水源补给方式独特。地层深处大面积的菱形网格状补给水面受地质构造压力,沿地形低凹处上升成泉,形成了周边地区的大小270余处泉眼。湿地水质纯净,富含多种矿物质,为天然优质矿泉。特殊的水源补给方式和优良的水质,使其成为海河流域优质水源地之一。
4.左权清漳河省级重要湿地
左权清漳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西北部,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左权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737.42公顷,湿地面积377.79公顷,湿地率51.23%。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和金雕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鸳鸯、大天鹅等15种。
左权清漳河省级重要湿地是典型的山区河谷地带河流、库塘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区内的清漳河及石匣水库是鸟类的家园和候鸟迁徙的重要休憩站,随着区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黑鹳、苍鹭、鸳鸯、大天鹅等珍稀水禽在此驻足,是我省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5.介休汾河省级重要湿地
介休汾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介休市北部,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802.12公顷,湿地面积639.29公顷,湿地率79.70%。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灰鹤等9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池鹭1种。
介休汾河省级重要湿地汾河河岸线自然,河道蜿蜒曲折,河心滩伫立之中,水禽栖息其中,与人无争。河塘中水面宽阔、碧波荡漾,翠绿掩映。其中的人工湿地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达标中水为水源,通过人工湿地的净化使之变成具有生命活力的净水,充分展现了湿地良好的水质净化特点。
6.孝义孝河省级重要湿地
孝义孝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孝义市区西南部,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599公顷,湿地面积316公顷,湿地率52.75%。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金雕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等16种。
孝义孝河省级重要湿地内湖泊水系多,水域面积大,有30余组河湖相连,相互贯通,纵横交错,形成特有的湿地景观。公园内树木品种多,植被资源丰富。有各类乔灌木38万株,地被植物3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每天释放氧气约一亿吨,已成为一个天然的湿地氧吧,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水流潺潺,小桥流水,现已成为市民领略自然山水和消夏避暑的圣地。
7.右玉苍头河省级重要湿地
右玉苍头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右玉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杨树林局苍头河省级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1687.70公顷,湿地面积1649.45公顷,湿地率为97.73%。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鸳鸯、大天鹅等9种。
右玉苍头河省级重要湿地地处毛乌素沙漠东缘,是干旱草原向落叶阔叶林过渡带,是干旱草原和森林植被交汇、共存的典型地带,其内草原、森林、草甸等生境均占较大的比例,是干旱风沙区水源涵养林及其自然综合生态体的具体体现。区内沟汊纵横、碧水环绕、阡陌纵横,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景观优美,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苍头河水道既有蜿蜒逶迤的风光,也有舒缓开阔的景象,打造出了独具一格的黄土高原河流景观。
8.山阴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
山阴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城南部,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阴县桑干河省级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802.91公顷,湿地面积673.27公顷,湿地率为83.85%。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天鹅、灰鹤等12种。
山阴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属于大同盆地中部典型的河流与库塘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是维护永定河上游流域水生态安全、保护晋北珍稀水禽栖息地的重要区域。
9.云州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
云州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山西省大同县境内,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大同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册田水库范围内。总面积4883.3公顷,湿地面积4496.81公顷,湿地率92.08%。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大鸨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小天鹅、白琵鹭等19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
云州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内河流形态自然,岸线优美,观赏性强。沼泽湿地植被茂密,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具有不同景观风貌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景观,形成了北部干旱地区比较少见的滨河风光带。
10.广灵壶流河省级重要湿地
广灵壶流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广灵县城东南,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总面积665.93公顷,湿地面积665.93公顷。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3大类。以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繁殖地及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
广灵壶流河省级重要湿地内广泛分布着各种湿地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下河湾水库和枕头河水库等湿地由于具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的理想觅食场所,而壶流河南部山区的悬崖峭壁为黑鹳营巢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黑鹳在山西主要的繁殖地之一。(记者 张丽媛)
又到了候鸟迁徙的季节。11月5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林草局获悉,日前,以“京津冀晋联合保护野生动植物,协同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为主题的首届京津冀晋生态旅游观鸟季在北京启动,四地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晋观鸟地图》。《京津冀晋观鸟地图》标注了44处观鸟地,选取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市属公园等鸟类分布区域,我省有12个观鸟地。
近年来,我省科学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筑起了植绿护绿的坚固屏障,三晋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据统计,我省现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4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85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5种。全省华北豹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成为全国分布最多的省份。
我省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美丽的白天鹅早已应时而归。这些候鸟在各地居留时间多久?最佳观鸟季是哪个季节?本报将12个观鸟地及其详细信息整理出来,快来观鸟吧!
大同桑干河国家级湿地公园
大同桑干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大同市云州区峰峪乡桑干河流域,是以保护杨树、樟子松、油松人工林和野生动物、迁徙水禽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种,总面积4717.89公顷,湿地面积3933.14公顷,湿地率83.37%。湿地的生态环境和比较丰富的水资源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常见鸟种:大天鹅、小天鹅、豆雁、灰雁、灰鹤、赤麻鸭、绿头鸭、斑嘴鸭、鹤鹬、黑鹳、普通鸬鹚、白琵鹭、楔尾伯劳、凤头百灵。
最佳观鸟季节:秋季、冬季
朔州市太平窑水库
朔州市太平窑水库位于朔州市朔城区东9公里的贾庄乡太平窑村,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位于桑干河一级支流恢河下游,水库总库容996万立方米。近年来,随着朔州市持续推进水质和生态环境改善,太平窑水库已成为候鸟迁徙路上的重要补给站。
常见鸟种:大天鹅、小天鹅、豆雁、灰雁、鸿雁、苍鹭、赤麻鸭、绿头鸭、斑嘴鸭、普通鸬鹚、白琵鹭。
最佳观鸟季节:冬季
忻州市芦芽山景区
芦芽山景区位于吕梁山北端,晋西北腹地,景区内约有82万亩原始次森林、66万亩草原,以及500多种动植物资源,是三晋母亲河、华北水源地、华北落叶松故乡、云杉之家,也是褐马鸡的主要保护地。
常见鸟种:褐马鸡、祁连山蓝尾鸲、灰头鸫、欧亚旋木雀、锈胸蓝姬鹟、乌嘴柳莺、淡眉柳莺、棕眉柳莺、红交嘴雀、粉红胸鹨、煤山雀、中华朱雀、黄雀。
最佳观鸟季节:夏季
太原市清徐县汾河二坝
汾河二坝,在太原市清徐县境内,为汾河中游河段第二处拦河闸坝,是汾河流经晋中平原后修筑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主体库区狭长,蓄水期水体面积约为160公顷。山西省中部地区地势为两山夹一河,水鸟选择迁徙路径亦十分依赖于两山间南北走向的汾河水系。作为山西中部地区面积最大的平原水体,汾河二坝及周边农田生态系统在迁徙季承接了大量候鸟的经停,春季迁徙高峰期,水面雁鸭类数量可超过3000只。
常见鸟种: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骨顶鸡、大白鹭、夜鹭、赤膀鸭、红头潜鸭、凤头潜鸭、白眼潜鸭、普通秋沙鸭、白尾鹞、金翅雀。
最佳观鸟季节:冬季
晋中市潇河省级湿地公园
晋中市潇河公园位于晋中市城区东南方向,以蜿蜒的潇河为主轴,占地面积约9.8平方公里。公园规划因地制宜,在对潇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蓄水美化的前提下形成融入森林景观,具有较大面积的呈自然状态的绿地景观区域。
常见鸟种: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骨顶鸡、大白鹭、夜鹭、大杜鹃、棕扇尾莺、东方大苇莺、红尾伯劳、暗灰鹃鵙、黑枕黄鹂、灰椋鸟、北椋鸟、棕头鸦雀。
最佳观鸟季节:夏季
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景区
灵空山景区位于沁源县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内,是以温带地区典型地带性植被油松森林生态系统及褐马鸡、金钱豹等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10117公顷,森林覆盖率80.3%。
常见鸟种:褐马鸡、星鸦、绿背姬鹟、锈胸蓝姬鹟、北红尾鸲、北短翅莺、云南柳莺、淡眉柳莺、冠纹柳莺、棕眉柳莺、山鹛、山噪鹛、煤山雀。
最佳观鸟季节:夏季
运城市平陆县三湾大天鹅景区
平陆县三湾大天鹅景区位于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属于三门峡黄河库区内,植被丰富,气候温和,依托平陆黄河湿地而建。平陆县三湾景区范围主要涵盖了黄河湿地涉及的平陆7个乡镇,面积有近6700公顷。保护区共有鸟类239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7种。
常见鸟种:大天鹅、豆雁、红头潜鸭、凤头潜鸭、普通秋沙鸭、白秋沙鸭、西伯利亚银鸥、红嘴鸥、普通鸬鹚、小鷿鷈、凤头鸊鷉、黑脸噪鹛。
最佳观鸟季节:冬季
运城市黄河湿地
运城市辖区内沿黄河湿地是我国黄河中游重要的湿地区域之一,也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灰鹤等在我国北方主要的越冬停歇地。随着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运城市境内沿黄河水域和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近年来,运城市生态植被的恢复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来此越冬的湿地水禽种群数量逐年增加,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常见鸟种:灰鹤、大鸨、黑鹳、大天鹅、灰雁、赤麻鸭、赤颈鸭、琵嘴鸭、绿头鸭、斑嘴鸭、苍鹭、灰喜鹊、楔尾伯劳、水鹨。
最佳观鸟季节:冬季
运城市垣曲县历山舜王坪景区
舜王坪景区位于翼城、垣曲、沁水三县交界处历山自然保护区内,舜王坪是历山自然保护区的主峰,海拔2358米,是华北最高的亚高山草甸。草坪周围崇山峻岭、树木茂盛,是华北和黄河中下游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
常见鸟种:噪鹃、大嘴乌鸦、发冠卷尾、灰头鸫、强脚树莺、远东树莺、山麻雀、普通朱雀、冠纹柳莺、云南柳莺、红头长尾山雀、银脸长尾山雀、绿背姬鹟、黄喉鹀。
最佳观鸟季节:夏季
大同市广灵县壶流河湿地
壶流河湿地面积较大,由下河湾水库、枕头河水库、水神堂水库等一连串的平原水库所组成,面积超过10000公顷。壶流河属于海河水系,是桑干河的一级支流,下游可与官厅水库相连接。由于其位于山西东北,位置更靠近东部沿海,迁徙季过境候鸟鸻鹬类占有更高的比例。
常见鸟种:灰鹤、赤麻鸭、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鹤鹬、林鹬、普通燕鸻、铁嘴沙鸻、金眶鸻、红颈滨鹬、苍鹭、池鹭、文须雀。
最佳观鸟季节:春季
运城市芮城县圣天湖
圣天湖位于我省最南端,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芮城县黄河北岸,是一处河流故道形成的湖泊,水域面积超过400公顷。迁徙季和越冬季均有大量候鸟,雁鸭类规模可超过万只。
常见鸟种:大天鹅、豆雁、灰雁、罗纹鸭、普通秋沙鸭、红头潜鸭、凤头潜鸭、白秋沙鸭、普通鸬鹚。
最佳观鸟季节:冬季
朔州市东榆林水库
东榆林水库地处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东榆林村,位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的桑干河干流上游,水面面积4平方公里,是建在桑干河一座较大型的水库。2008年划入朔州市桑干河湿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晋西北黄土丘陵地区较大的可供候鸟停栖的人工水体。
常见鸟种:大天鹅、小天鹅、豆雁、灰雁、赤麻鸭、绿头鸭、斑嘴鸭、苍鹭、黑鹳、大白鹭。
最佳观鸟季节:春季、秋季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链接 鸟类为何迁徙?
鸟类迁徙是一种独特的生物现象,它们通过一定的规律,按照季节和地理条件的变化,从一个地方飞往另一个地方。通常是一年两次,即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鸟类春季由越冬地迁往营巢地,秋季由营巢地迁往越冬地,有规律地、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研究结果表明,许多鸟类都进行季节性迁徙。
迁徙给鸟类带来许多好处,主要表现在:使鸟类始终生活在最适合的气候里,并有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有利于维持它们强烈的代谢。迁徙还能为养育后代创造最合适的条件。养育后代需要大量的食物,在北方能最大量地孵卵,季节昼长,有丰富的昆虫,亲鸟能有机会充分收集食物。此外,在北方敌害较少,一年一度的脆弱幼鸟的出现,不会促使敌害种群形成。
迁徙还能使鸟类活动空间大为扩展,有利于其繁殖和争夺占区的行为。同时,迁徙提供了鸟类种群向新的分布区扩散以及不同个体间接触和交配的机会,在进化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class="pgc-img">>日,省林草局印发《关于发布<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的通知》,发布我省认定的第一批10处省级重要湿地。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我省认定的10处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分别为垣曲黄河小浪底库区省级重要湿地、洪洞汾河省级重要湿地、沁县漳河源省级重要湿地、左权清漳河省级重要湿地、介休汾河省级重要湿地、孝义孝河省级重要湿地、右玉苍头河省级重要湿地、山阴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云州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广灵壶流河省级重要湿地。
《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工作列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细化责任,创新举措,全力做好湿地保护、修复,发挥湿地的综合生态功能。要积极构建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形成湿地保护合力,为推进我省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生态资源。
垣曲黄河小浪底库区省级重要湿地
垣曲黄河小浪底库区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境内的亳清河、沇西河与黄河交汇口处,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为2979.8公顷,湿地面积2354.55公顷,湿地率79.02%。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大类。区内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等15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苍鹭等12种。
垣曲黄河小浪底库区省级重要湿地区位独特,优势明显,是黄河小浪底水库建设后形成的,占据水库回水区中段绝大部分水域,是我国河流湿地、库塘湿地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洪洞汾河省级重要湿地
洪洞汾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洪洞县境内,主体包括汾河洪洞段全段,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1162.39公顷,湿地面积707.13公顷,湿地率60.83%。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大鵟等8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苍鹭、池鹭等8种。
洪洞汾河省级重要湿地是山西丘陵地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河流湿地,湿地类型丰富,河流水量丰沛,泥沙含量较大,淤积速度快,河漫滩湿地发育充分。河道形态自然,坡降平缓,湿地水量季节变化规律明显,湿地特征显著,河滩及河心洲草木丛生,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较为完整,能较大发挥湿地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
沁县漳河源省级重要湿地
沁县漳河源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境内,地处太行和太岳两山之间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区,属海河最大支流漳卫河的源头区域,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1054.03公顷,湿地面积492.93公顷,湿地率46.77%。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金雕、大鸨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大天鹅、苍鹰等19种。
沁县漳河源省级重要湿地由太行山山前断裂带蕴藏的丰富地下泉水补给形成,水源补给方式独特。地层深处大面积的菱形网格状补给水面受地质构造压力,沿地形低凹处上升成泉,形成了周边地区的大小270余处泉眼。湿地水质纯净,富含多种矿物质,为天然优质矿泉。特殊的水源补给方式和优良的水质,使其成为海河流域优质水源地之一。
左权清漳河省级重要湿地
左权清漳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西北部,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左权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737.42公顷,湿地面积377.79公顷,湿地率51.23%。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大类。区内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和金雕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鸳鸯、大天鹅等15种。
左权清漳河省级重要湿地是典型的山区河谷地带河流、库塘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区内的清漳河及石匣水库是鸟类的家园和候鸟迁徙的重要休憩站,随着区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黑鹳、苍鹭、鸳鸯、大天鹅等珍稀水禽在此驻足,是我省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介休汾河省级重要湿地
介休汾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介休市北部,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802.12公顷,湿地面积639.29公顷,湿地率79.70%。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灰鹤等9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池鹭1种。
介休汾河省级重要湿地汾河河岸线自然,河道蜿蜒曲折,河心滩伫立之中,水禽栖息其中,与人无争。河塘中水面宽阔、碧波荡漾,翠绿掩映。其中的人工湿地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达标中水为水源,通过人工湿地的净化使之变成具有生命活力的净水,充分展现了湿地良好的水质净化特点。
孝义孝河省级重要湿地
孝义孝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孝义市区西南部,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599公顷,湿地面积316公顷,湿地率52.75%。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金雕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等16种。
孝义孝河省级重要湿地内湖泊水系多,水域面积大,有30余组河湖相连,相互贯通,纵横交错,形成特有的湿地景观。公园内树木品种多,植被资源丰富。有各类乔灌木38万株,地被植物3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每天释放氧气约一亿吨,已成为一个天然的湿地氧吧,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水流潺潺,小桥流水,现已成为市民领略自然山水和消夏避暑的圣地。
右玉苍头河省级重要湿地
右玉苍头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右玉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杨树林局苍头河省级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 1687.70公顷,湿地面积 1649.45公顷,湿地率为97.73%。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1 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鸳鸯、大天鹅等9 种。
右玉苍头河省级重要湿地地处毛乌素沙漠东缘,是干旱草原向落叶阔叶林过渡带,是干旱草原和森林植被交汇、共存的典型地带,其内草原、森林、草甸等生境均占较大的比例,是干旱风沙区水源涵养林及其自然综合生态体的具体体现。区内沟汊纵横、碧水环绕、阡陌纵横,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景观优美,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苍头河水道既有蜿蜒逶迤的风光,也有舒缓开阔的景象,打造出了独具一格的黄土高原河流景观。
山阴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
山阴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城南部,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阴县桑干河省级湿地公园范围内,总面积802.91公顷,湿地面积673.27公顷,湿地率为83.85%。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天鹅、灰鹤等12种。
山阴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属于大同盆地中部典型的河流与库塘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是维护永定河上游流域水生态安全、保护晋北珍稀水禽栖息地的重要区域。
云州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
云州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山西省大同县境内,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山西大同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册田水库范围内。总面积4883.3公顷,湿地面积4496.81公顷,湿地率 92.08%。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大鸨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小天鹅、白琵鹭等19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
云州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内河流形态自然,岸线优美,观赏性强。沼泽湿地植被茂密,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具有不同景观风貌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景观,形成了北部干旱地区比较少见的滨河风光带。
广灵壶流河省级重要湿地
广灵壶流河省级重要湿地位于广灵县城东南,主要湿地面积分布在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总面积665.93公顷,湿地面积665.93公顷。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3大类。以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繁殖地及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
广灵壶流河省级重要湿地内广泛分布着各种湿地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下河湾水库和枕头河水库等湿地由于具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的理想觅食场所,而壶流河南部山区的悬崖峭壁为黑鹳营巢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黑鹳在山西主要的繁殖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