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一样,晴隆县每天的外卖也是从早餐开始,在夜宵中结束,下午则是奶茶的主场。“90%是年轻人在点外卖,本地人的比例很高。”郑金鹏说,目前自己每天约完成60单。这还不是拔尖的业绩,2020年6月,国家级贫困县晴隆县有3名骑手月收入近1万元。
贫困县堵车了。2020年8月13日晚8点,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城。三车道宽的主路堵了个结结实实,几个年轻人开车去县城里的阿妹戚托小镇,不到5公里的路程挪行了1个小时。当晚,晴隆第十届彝族火把节文艺晚会在小镇广场举行,现场有2万多名各族各界群众,全天共有近40万人次通过大众点评在线观看直播。熊熊篝火映染苍穹,歌声穿透人山人海,这是彝族地区每年最盛大的节日。但交通拥堵的情况依然让开车的年轻人感到意外,特别是在今年5月底该县11条县乡公路路面改善一新后,道路通行能力已大幅提升。晴隆堵车这件事不太符合人们对贫困县的理解。晴隆县是未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截止2019年底,该县还有11000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晴隆县委副书记、县长冯子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立言:“彻底改变晴隆世代贫困的宿命,让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划上句号!”当地村民也不想被贫困的生活捆绑,2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郑金鹏总盼着“把我这个档消了吧”。为了赚钱,他外出打工十年,做过深圳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做过餐厅服务员、做过保安……但在今年6月份回来了。
县城里的高薪
2020年初,有朋友介绍郑金鹏去做美团骑手,郑金鹏不肯,“晴隆这么大点地方,会有这么多外卖吗?”于是春节后他又跑去贵阳做保安,月收入4000元,每天值夜班,几个月干下来痛苦不堪,也总惦记家里生病的父亲,终于一横心,辞职回乡,打算送外卖试试。2020年6月21日,在晴隆县里上班第一天,郑金鹏就接到40余单,单日收入超过百元。他完全没想到晴隆县城有那么多商家开通了外卖服务。三年间,晴隆县上线美团平台的商家已从28家上升到168家。县域商户“上线”势必需要匹配更多外卖骑手。今年上半年,晴隆县有单骑手人数一度逼近40,基本都是20至30岁的年轻人。这个数字在两年前还是“零”。出于提高效率和骑手收入的考虑,晴隆县今年把美团站点从1个增加到2个,2个站点加起来每月能完成3万余单。郑金鹏7月份完成了1700多单,当月收入8000余元,这是他十年来拿到的最高月收入。他这钱拿得坦然,因为“一分付出,一分回报”。郑金鹏现在每周都能回家看望70多岁的父亲,内心踏实,他决定:“不去大城市了,还是家乡好。”和大城市一样,晴隆县每天的外卖也是从早餐开始,在夜宵中结束,下午则是奶茶的主场。“90%是年轻人在点外卖,本地人的比例很高。”郑金鹏说,目前自己每天约完成60单。这还不是拔尖的业绩,2020年6月,晴隆县有3位骑手月收入近1万元。这激发了郑金鹏的好胜心,“看到别人在冲,自己也不敢偷懒放松”,他常常从早上9点工作到凌晨12点,并找到了高收入的诀窍,“送得越快,单自然就多”。郑金鹏目前已经脱贫,他计划做几年骑手后,凭积攒下的本钱去创业做养殖。
对贫困户而言,骑手工作的技能门槛相对较低,灵活性强,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收入水平,容易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效果。据美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来自晴隆县的美团平台有单骑手已近400人。“其中111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冯子建补充道。基于政府扶贫办的数据、美团平台数据进行比对,2019年在美团平台就业的外卖骑手共有398.7万人,其中25.7万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些骑手中已有25.3万人实现脱贫,脱贫比例高达98.4%。据了解,今年6月,美团面向全国贫困县继续提供20万就近就业岗位,并优先为未摘帽贫困县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定向对接工作地,进一步优化“家门口”脱贫模式。
下县与上线
“美团带来了当地34万老百姓从未接触过的电商”,冯子建形容心情为“盼星星、盼月亮”。当地美食商户“晴隆特色豆豉辣子鸡”上线大众点评是在四年前,原本是以服务本地居民为主,上线后,好多游客搜完“晴隆有什么特色美食”,就循着导航来了,小店生意愈发红火。据店主郑开春介绍,因为提供外卖服务,餐厅在今年疫情期间的经营几乎未受到影响。“疫情间接推动了当地商户的线上化速度。”美团晴隆站点的城市经理杨文斌说。网红奶茶品牌"书亦烧仙草"晴隆县分店于今年6月正式营业,90后店主杨礼源说:“我看好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市里的好东西,以后县里都能有。”“书亦烧仙草”是西南地区一家奶茶饮品品牌,如今在全国已有5000多家分店,此前大都是在地市级发展,今年开始布局县域市场。开业1个多月,奶茶店仅在外卖方面就实现了月订单1000杯以上。他们根据网上的评价数据及时调整菜单和推荐顺序,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线上平台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也能开拓外卖渠道,对拓展品牌认知和营业额都有直接帮助。”杨礼源这样的年轻人很主动地拥抱数字经济。难的是当地有名的老商户,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有些店铺因为店主不识字,甚至没准备菜单——客人直接在食材区点餐,这样的商户在接触线上操作时会疑惑"客人的钱打去哪里了?杨文斌在2019年4月被调派到晴隆站点,首要工作就是拓展商户“连上网”,提高数字商户渗透率——在没有足够的线上商户之前,无从去谈招募骑手。近两年,晴隆县有意向做骑手的村民通常会去贵阳、遵义等周边城市站点,因为当地的工作条件更成熟。在今年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的背景下,成为骑手就业脱贫的前提,是县域商业与消费者是否步入数字化进程。数字经济在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2020年7月才在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上开业的商户,既提供堂食,也提供外卖业务。(图 / 贺勋)
美团承诺将以线上推广、流量扶持等方式继续助力晴隆县生活服务业的供给侧数字化,持续推动商户“上网”。这种服务于需求端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又被称为广义的“新基建”。今年,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舰认为,“新基建”既是强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又是推进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融入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设施。近年来,美团业务进一步下沉,帮助贫困地区的中小微商户供给侧数字化改造,以数字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美团为全国814个贫困县的近44.5万商家提供线上服务,涉及餐饮、旅游、住宿等生活服务领域,通过5亿笔订单实现262亿元线上交易额。
出山与留客
然而,晴隆县外卖的回头客比例太高了。 晴隆县美团站点的多位受访者均表示,外卖订单“更多来自于固定居民”。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路——本地居民的消费力比较固定,很难大幅拉动当地经济。旅游经济会是一个新增量,如何让周边游客“走进来”、晴隆县“美景出山”,是这个贫困县的下一步重要工作。早在2015年,国家旅游局就表示,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一半以上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同年,晴隆县决定要让“旅游产业旺起来”。2017年,由中组部组织的“精准扶贫院士专家行”来到晴隆县,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凌云考察后提出建议:结合民族特色带动扶贫,打造景点能留住游客,要让游客来到晴隆有看也有玩。2020年8月,冯子建颇骄傲地对外介绍:“晴隆县有两个4A级景区。”其中一个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它甚至被印在冯子建的名片上,他递出时会告诉对方“二十四道拐的名片,就是我的名片”;另一个4A级旅游景区(已完成公示)是阿妹戚托小镇,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东方踢踏舞”之称的“阿妹戚托”彝族舞蹈。今年火把节前一晚,数千人聚在阿妹戚托小镇的金门广场观看演出。主持人问:有没有来自广西的观众?举个手!——哗!全场近一半观众雀跃举手。但是,数据显示,来晴隆县旅游的游客依然不够多。2019年全年,二十四道拐旅游人数只有12.8万人次。与晴隆县相隔大概1个多小时车程的黄果树瀑布,2019年仅十一黄金周7天,就接待了199.7万人次的游客。“道路、酒店、餐饮这些基础设施都有,最主要还是数字化运营人才比较少,线上推广宣传不够。”二十四道拐的工作人员刘智勇分析称。
2020年8月13日,火把节当天下午,晴隆县人民政府与美团签订“新起点在县”互联网+县域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美团通过大众点评专场直播、线上推广、流量扶持等手段,借火把节的契机帮晴隆美景“出山”,把黔西南藏着的风景展示了出来。未来,美团将锁定疫后周边游、周末游发展机遇期,重点帮助晴隆县面向本省和邻省游客进行线上推广。框架协议签订后,冯子建提醒在座的干部:“不要只把协议放在抽屉里,要把协议里能够延伸的项目梳理出来,把美团‘新起点在县’转换成‘新起点在晴隆’这篇文章做好。”根据协议,晴隆古茶籽化石发现地、阿妹戚托小镇等重点旅游资源将对接美团门票预约管理系统,建设智慧景区。这意味着未来游客可以很方便地在手机里查询到景区信息,提前购买景区门票或参加旅行团行程;也意味着旅游产业可以直接带动更多人实现当地就业。
新起点在县
晴隆县是美团“新起点在县”互联网+县域扶贫模式的缩影。除了上述的新就业在县、新基建在县、新旅游在县等措施外,更长线的帮扶是新培训在县和新公益在县,这5项扶贫举措构成“新起点在县”扶贫模式——帮助贫困县把劳动力输出去、周边游客引进来,并通过生活服务业人才培训、在县商户加速“上网”等方式,切实推进县域经济的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创造新就业岗位,形成消费和就业贯穿的县域内循环,从而助力脱贫,推进乡村振兴。“新培训在县”包括在晴隆县免费开展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和餐饮等方面的“新青年追梦计划”就业创业培训,为贫困地区餐饮、民宿创业者提供培训辅导、集中示范。“新公益在县”聚焦于下一代教育与生态环境——美团向晴隆县长流中学捐赠200套课桌椅,改善当地教学环境。同时,美团还将助力晴隆县申报“青山公益合作伙伴计划”,以支持当地生态扶贫工作。据悉,基于“新起点在县”模式的可复制性,美团正与多个未摘帽贫困县对接,根据当地需求和实际情况,定制县域扶贫方案,切实助力各贫困县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当地经济更快发展。 据美团数据显示,美团业务覆盖全国2800个县区市,截至2020年5月底,新增骑手达107万人,其中7.3万为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2万人来自全国832个贫困县,1.77万人来自52个未摘帽贫困县。
今年,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牌督战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美团是首批参与发布倡议书的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之一,与甘肃礼县园顶村、新疆和田墨玉县巴什科瑞克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县域经济的兴衰关乎全局,中国有超过9亿人生活在县城。“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县域经济自古便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单元。贫困县的长效发展机制也需要尊重市场规律、时代规律;也需要关注需求,回应需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的承诺,而贫困县也需要关注村民是否实现了本质上的蜕变。在“新起点在县”一系列措施中,外卖像是贫困县数字生活揭幕的一种符号,它的出现将从解决就业、改革供给侧、扩大消费等方面活跃当地经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县域经济生态现代性的一种隐喻。当晴隆县人民在深夜12点依然能够点单外卖,当在家门口工作比外出打工收入更高,人们便无法用固化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了。
夜幕下的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小活动天天有、大活动天天办"。(受访者供图)
来源:大众网
< class="pgc-img">020晴隆第十届彝族火把节现场。(受访者供图)
>和大城市一样,晴隆县每天的外卖也是从早餐开始,在夜宵中结束,下午则是奶茶的主场。“90%是年轻人在点外卖,本地人的比例很高。”郑金鹏说,目前自己每天约完成60单。这还不是拔尖的业绩,2020年6月,国家级贫困县晴隆县有3名骑手月收入近1万元。
贫困县堵车了。
2020年8月13日晚8点,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城。三车道宽的主路堵了个结结实实,几个年轻人开车去县城里的阿妹戚托小镇,不到5公里的路程挪行了1个小时。
当晚,晴隆第十届彝族火把节文艺晚会在小镇广场举行,现场有2万多名各族各界群众,全天共有近40万人次通过大众点评在线观看直播。熊熊篝火映染苍穹,歌声穿透人山人海,这是彝族地区每年最盛大的节日。
但交通拥堵的情况依然让开车的年轻人感到意外,特别是在今年5月底该县11条县乡公路路面改善一新后,道路通行能力已大幅提升。晴隆堵车这件事不太符合人们对贫困县的理解。
晴隆县是未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截止2019年底,该县还有11000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晴隆县委副书记、县长冯子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立言:“彻底改变晴隆世代贫困的宿命,让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划上句号!”
当地村民也不想被贫困的生活捆绑,2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郑金鹏总盼着“把我这个档消了吧”。为了赚钱,他外出打工十年,做过深圳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做过餐厅服务员、做过保安……但在今年6月份回来了。
1 县城里的高薪
2020年初,有朋友介绍郑金鹏去做美团骑手,郑金鹏不肯,“晴隆这么大点地方,会有这么多外卖吗?”于是春节后他又跑去贵阳做保安,月收入4000元,每天值夜班,几个月干下来痛苦不堪,也总惦记家里生病的父亲,终于一横心,辞职回乡,打算送外卖试试。
2020年6月21日,在晴隆县里上班第一天,郑金鹏就接到40余单,单日收入超过百元。他完全没想到晴隆县城有那么多商家开通了外卖服务。三年间,晴隆县上线美团平台的商家已从28家上升到168家。
县域商户“上线”势必需要匹配更多外卖骑手。今年上半年,晴隆县有单骑手人数一度逼近40,基本都是20至30岁的年轻人。这个数字在两年前还是“零”。出于提高效率和骑手收入的考虑,晴隆县今年把美团站点从1个增加到2个,2个站点加起来每月能完成3万余单。
郑金鹏7月份完成了1700多单,当月收入8000余元,这是他十年来拿到的最高月收入。他这钱拿得坦然,因为“一分付出,一分回报”。郑金鹏现在每周都能回家看望70多岁的父亲,内心踏实,他决定:“不去大城市了,还是家乡好。”
和大城市一样,晴隆县每天的外卖也是从早餐开始,在夜宵中结束,下午则是奶茶的主场。“90%是年轻人在点外卖,本地人的比例很高。”郑金鹏说,目前自己每天约完成60单。这还不是拔尖的业绩,2020年6月,晴隆县有3位骑手月收入近1万元。这激发了郑金鹏的好胜心,“看到别人在冲,自己也不敢偷懒放松”,他常常从早上9点工作到凌晨12点,并找到了高收入的诀窍,“送得越快,单自然就多”。
郑金鹏目前已经脱贫,他计划做几年骑手后,凭积攒下的本钱去创业做养殖。
< class="pgc-img">晴隆县的骑手在等着取餐。(受访者供图)
>对贫困户而言,骑手工作的技能门槛相对较低,灵活性强,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收入水平,容易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效果。据美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来自晴隆县的美团平台有单骑手已近400人。“其中111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冯子建补充道。
基于国务院扶贫办的数据、美团平台数据进行比对,2019年在美团平台就业的外卖骑手共有398.7万人,其中25.7万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些骑手中已有25.3万人实现脱贫,脱贫比例高达98.4%。
据了解,今年6月,美团面向全国贫困县继续提供20万就近就业岗位,并优先为未摘帽贫困县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定向对接工作地,进一步优化“家门口”脱贫模式。
2 下县与上线
“美团带来了当地34万老百姓从未接触过的电商”,冯子建形容心情为“盼星星、盼月亮”。
当地美食商户“晴隆特色豆豉辣子鸡”上线大众点评是在四年前,原本是以服务本地居民为主,上线后,好多游客搜完“晴隆有什么特色美食”,就循着导航来了,小店生意愈发红火。据店主郑开春介绍,因为提供外卖服务,餐厅在今年疫情期间的经营几乎未受到影响。
“疫情间接推动了当地商户的线上化速度。”美团晴隆站点的城市经理杨文斌说。
网红奶茶品牌“书亦烧仙草”晴隆县分店于今年6月正式营业,90后店主杨礼源说:“我看好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市里的好东西,以后县里都能有。”
“书亦烧仙草”是西南地区一家奶茶饮品品牌,如今在全国已有5000多家分店,此前大都是在地市级发展,今年开始布局县域市场。开业1个多月,奶茶店仅在外卖方面就实现了月订单1000杯以上。他们根据网上的评价数据及时调整菜单和推荐顺序,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线上平台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也能开拓外卖渠道,对拓展品牌认知和营业额都有直接帮助。”杨礼源这样的年轻人很主动地拥抱数字经济。
难的是当地有名的老商户,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有些店铺因为店主不识字,甚至没准备菜单——客人直接在食材区点餐,这样的商户在接触线上操作时会疑惑“客人的钱打去哪里了?”
杨文斌在2019年4月被调派到晴隆站点,首要工作就是拓展商户“连上网”,提高数字商户渗透率——在没有足够的线上商户之前,无从去谈招募骑手。近两年,晴隆县有意向做骑手的村民通常会去贵阳、遵义等周边城市站点,因为当地的工作条件更成熟。
在今年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的背景下,成为骑手就业脱贫的前提,是县域商业与消费者是否步入数字化进程。数字经济在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 class="pgc-img">2020年7月才在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上开业的商户,既提供堂食,也提供外卖业务。(图 / 贺勋)
>美团承诺将以线上推广、流量扶持等方式继续助力晴隆县生活服务业的供给侧数字化,持续推动商户“上网”。这种服务于需求端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又被称为广义的“新基建”。
今年,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舰认为,“新基建”既是强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又是推进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融入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设施。
近年来,美团业务进一步下沉,帮助贫困地区的中小微商户供给侧数字化改造,以数字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美团为全国814个贫困县的近44.5万商家提供线上服务,涉及餐饮、旅游、住宿等生活服务领域,通过5亿笔订单实现262亿元线上交易额。
3 出山与留客
然而,晴隆县外卖的回头客比例太高了。
晴隆县美团站点的多位受访者均表示,外卖订单“更多来自于固定居民”。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路——本地居民的消费力比较固定,很难大幅拉动当地经济。
旅游经济会是一个新增量,如何让周边游客“走进来”、晴隆县“美景出山”,是这个贫困县的下一步重要工作。
早在2015年,国家旅游局就表示,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一半以上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同年,晴隆县决定要让“旅游产业旺起来”。
2017年,由中组部组织的“精准扶贫院士专家行”来到晴隆县,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凌云考察后提出建议:结合民族特色带动扶贫,打造景点能留住游客,要让游客来到晴隆有看也有玩。
2020年8月,冯子建颇骄傲地对外介绍:“晴隆县有两个4A级景区。”其中一个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它甚至被印在冯子建的名片上,他递出时会告诉对方“二十四道拐的名片,就是我的名片”;另一个4A级旅游景区(已完成公示)是阿妹戚托小镇,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东方踢踏舞”之称的“阿妹戚托”彝族舞蹈。
今年火把节前一晚,数千人聚在阿妹戚托小镇的金门广场观看演出。主持人问:有没有来自广西的观众?举个手!——哗!全场近一半观众雀跃举手。
但是,数据显示,来晴隆县旅游的游客依然不够多。2019年全年,二十四道拐旅游人数只有12.8万人次。与晴隆县相隔大概1个多小时车程的黄果树瀑布,2019年仅十一黄金周7天,就接待了199.7万人次的游客。
“道路、酒店、餐饮这些基础设施都有,最主要还是数字化运营人才比较少,线上推广宣传不够。”二十四道拐的工作人员刘智勇分析称。
< class="pgc-img">鸟瞰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受访者供图)
>2020年8月13日,火把节当天下午,晴隆县人民政府与美团签订“新起点在县”互联网+县域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美团通过大众点评专场直播、线上推广、流量扶持等手段,借火把节的契机帮晴隆美景“出山”,把黔西南藏着的风景展示了出来。未来,美团将锁定疫后周边游、周末游发展机遇期,重点帮助晴隆县面向本省和邻省游客进行线上推广。
框架协议签订后,冯子建提醒在座的干部:“不要只把协议放在抽屉里,要把协议里能够延伸的项目梳理出来,把美团‘新起点在县’转换成‘新起点在晴隆’这篇文章做好。”
根据协议,晴隆古茶籽化石发现地、阿妹戚托小镇等重点旅游资源将对接美团门票预约管理系统,建设智慧景区。这意味着未来游客可以很方便地在手机里查询到景区信息,提前购买景区门票或参加旅行团行程;也意味着旅游产业可以直接带动更多人实现当地就业。
4 新起点在县
晴隆县是美团“新起点在县”互联网+县域扶贫模式的缩影。
除了上述的新就业在县、新基建在县、新旅游在县等措施外,更长线的帮扶是新培训在县和新公益在县,这5项扶贫举措构成“新起点在县”扶贫模式——帮助贫困县把劳动力输出去、周边游客引进来,并通过生活服务业人才培训、在县商户加速“上网”等方式,切实推进县域经济的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创造新就业岗位,形成消费和就业贯穿的县域内循环,从而助力脱贫,推进乡村振兴。
“新培训在县”包括在晴隆县免费开展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和餐饮等方面的“新青年追梦计划”就业创业培训,为贫困地区餐饮、民宿创业者提供培训辅导、集中示范。
“新公益在县”聚焦于下一代教育与生态环境——美团向晴隆县长流中学捐赠200套课桌椅,改善当地教学环境。同时,美团还将助力晴隆县申报“青山公益合作伙伴计划”,以支持当地生态扶贫工作。
据悉,基于“新起点在县”模式的可复制性,美团正与多个未摘帽贫困县对接,根据当地需求和实际情况,定制县域扶贫方案,切实助力各贫困县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当地经济更快发展。
据美团数据显示,美团业务覆盖全国2800个县区市,截至2020年5月底,新增骑手达107万人,其中7.3万为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2万人来自全国832个贫困县,1.77万人来自52个未摘帽贫困县。
今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牌督战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美团是首批参与发布倡议书的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之一,与甘肃礼县园顶村、新疆和田墨玉县巴什科瑞克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县域经济的兴衰关乎全局,中国有超过9亿人生活在县城。“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县域经济自古便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单元。贫困县的长效发展机制也需要尊重市场规律、时代规律;也需要关注需求,回应需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的承诺,而贫困县也需要关注村民是否实现了本质上的蜕变。
在“新起点在县”一系列措施中,外卖像是贫困县数字生活揭幕的一种符号,它的出现将从解决就业、改革供给侧、扩大消费等方面活跃当地经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县域经济生态现代性的一种隐喻。
当晴隆县人民在深夜12点依然能够点单外卖,当在家门口工作比外出打工收入更高,人们便无法用固化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了。
< class="pgc-img">夜幕下的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小活动天天有、大活动天天办”。(受访者供图)
>来源:南方周末
打一个松弛感
2024农历新年,不同于不闻烟火声的北上广四环,在一座常住人口不过18万的北方小县城,除夕夜前几天,早有烟火破空。
而年关,也往往是外卖骑手们的送单旺季。寒风泠冽,过了中午的爆单期,下午三点到五点,往往是骑手们一天中难得的空闲间隙。
不过,相比起在一线城市,只能窝在商场入口、地铁背风口的同行,当字母榜(ID:wujicaijing)前往这座县城的某平台外卖总站点,屋里热烘烘,骑手们抽着烟打牌,桌上放着小金桔,屋内别有一派"松弛感",或有跑完中午场的,早已回了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大家都是想跑就接单,不想跑就回家,不过,只要每天固定跑,一个月都能有4000-5000元。"腼腆的骑手程正是00后,在成为骑手前,他是一名理发师,因为受不了"每天身上都是碎头发,固定在店里"的生活,他听说送外卖"收入不错,还挺自由",已经当了半年骑手。
"一天跑足10-12小时,一年10万没问题,到了年关,一个月收入也能过万。"程万笑着介绍县里的外卖"大神"张宝峰,为了供正在上大学的孩子,张宝峰是这个20多人的外卖站点里,难得的全职骑手。
每天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张宝峰一天能接60-70单,到了年关还有各项骑手补贴,年入10万在这个人均月薪3000元的县城,已经算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而在这座2020年才摘了贫困县帽子的县城,2018年终于开通绿皮火车,还没有动车站的时候,美团、饿了么已经先后入驻。面积不大的城区内,在东西向狭长的一条主街上,分布着十几家奶茶店,数百家小饭馆,甚至2023年迎来了肯德基的入驻,外卖经济在县城迅速发展。
< class="pgc-img">>图/行驶在县城内的外卖员 来源/字母榜拍摄
这里有夏季去省城工地打工,冬季返乡送外卖的候鸟骑手;也有一天跑满12个小时,年入10万,旺季如年关月入过万的外卖大神;有家中有着病弱老人,无法外出务工的普通人,也有白天是政府机关单位的公务员,下午5点下班后变身的兼职骑手;更有寒暑假回家"体验生活"的大学生......
从日送十几单到日送60多单,外卖骑手成为了县城内区别于体制内和个体户的全新职业选择,也吸引着程正、张宝峰们纷纷选择"在县城送外卖"。
只是,相比起一线城市,奔波在系统里,被困在算法中的骑手们,小县城的骑手,或许已找到了一部分可以掌控的自由的舒适。
Part1
在县城能在旺季月入过万的张宝峰,今年已经40岁,是这座北方小城绝对的外卖大神。
在2018年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前,他在县城的工作机会并不多,且收入有限。
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学校银行,这些体制内的工作往往有着更高的学历门槛,且收入有限,以张宝峰朋友的女儿为例,2022年大学毕业在县里成为体制内的合同工,一个月不过1800元的收入。而成为一个做小本买卖的个体户,本钱砸进去,也躲不过"看店"的归宿,更何况"收成尚未可知。"
对于有两个准高中生孩子的张宝峰来说,"用钱的地方太多",普通的工作难以满足他的需求。
于是,2018年,外卖平台刚刚进入这座北方小城,"不需要自备摩托车,只要来,就能领摩托车和制服,不需要押金就能开始接单。"张宝峰在听闻有这样不用任何投入,只需要有一部手机的工作机会时,没有犹豫就前来报名,成为外卖平台在这个县城第一批的正式骑手。
不过,该外卖站点的站长告诉字母榜,在该市几十个县,也只有这座县城,骑手入职就能无抵押领价值3000元全套的摩托车和制服。在一线城市,站点往往要求骑手自带车,或者留下押金,但在县城,为了鼓励入职,也基于乡里乡亲的信任,毕竟在小城,"说不准谁就是谁的亲戚朋友,这还能信不过。"
为了供孩子上学,张宝峰的骑手生涯就这样开始。
2018年,外卖平台刚刚进入这座小城,县城东西向的主干道上,知名奶茶品牌不过蜜雪冰城一家,山寨炸鸡、汉堡、奶茶品牌密密匝匝一条小吃街,会用外卖平台的大多数都是上大学的年轻人,彼时,张宝峰一天不过接十几单。
而过去三年,张宝峰们扛过了全县城都躺下,爆单的那个冬天,"每单运费2倍、3倍得涨",这场突发性的全民意外,让外卖软件迅速在县城居民们的手机里普及,也让张宝峰初次尝到月入过万的甜。
三年过去,这座小城的西边修建起新的购物广场,知名奶茶品牌们,挤在一条只能容一辆货车通行的窄路上,蜜雪冰城的旁边,开起了书亦烧仙草、甜啦啦、黑洪堂、益禾堂等价格更为下沉的奶茶品牌,2023年更是新开了一家沪上阿姨,这条小吃街上,大大小小,光是奶茶店就开了十几家。
奶茶之外,2023年,肯德基开进小县城,取代了原本一众山寨品牌如肯德堡等等,正新鸡排、半天妖烤鱼等连锁餐饮也成为外卖主力,在寒暑假的外卖旺季,张宝峰一天能送60-70单,订单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
< class="pgc-img">>图/等着拿外卖的县城骑手 来源/字母榜拍摄
而在城区狭小,人口有限的县城,张宝峰,不需要像在一线城市的同行一般,和时间赛跑。
即便每天从早10点送到晚10点,相比起要送6点早餐单的一线骑手,张宝峰吃过早饭后才会从家里离开,跑一趟订单,即便是从县西头送到东头,也不过30分钟,更何况这座小县城,主干道上的红绿灯屈指可数,小区没有门禁、保安,这也让张宝峰不必担心超时。
此外,经验老道如张宝峰,许多时候看到订单的手机尾号,就已锁定了外卖顾客,"县城里总点外卖的就那么些,送久了就能认出来",这也让张宝峰的派送愈加游刃有余。
县城的狭小也让张宝峰有了休息的自由。在等待订单时,张宝峰不仅能中午回家吃饭,还能坐在家里等待系统派单。下午清闲时,还能去站点和同事们打打牌,抽根烟。
从2018年到2023年,张宝峰成为了站内年入10万的大神,他也将一个孩子供上了大学,还有一个孩子正在上高中。如今,张宝峰已经是站内最稳定的一批老骑手,他还将继续把外卖送下去。
Part2
在这座北方小城,从2018年至今,站点的骑手已扩展至20多人,外卖骑手俨然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职业选择。
程正成为外卖骑手刚刚半年,此前他在县里的理发店,每天一早就开门,到晚上收工,一边收拾着地上的头发,一边将身上总是扫不净的头发掸下,他往往需要整天在店里,等待随时可能上门的顾客。
从学徒到出师,理发店的工作让他"烦透了"。于是,当从朋友口中得知,外卖骑手"时间自由,又赚钱"时,他迅速选择了入职,成为了站点上最年轻的00后骑手。
程正不像张宝峰,身为本地人,他还未结婚,他往往只跑半天,剩下的时间他负责给站点处理后台投诉、超时订单,一个月"挣四五千,比以前强"。
在程正眼里,做骑手可以说是县城里最"潇洒"的工作,"不想接单就歇着,想接单就跑,不想干了随时都能走"。
< class="pgc-img">>图/县城招聘骑手 来源/字母榜截图
而除了程正这种前个体户,在送外卖的这6个月,程正发现自己所在的县城外卖站点,"卧虎藏龙"。
"从城管到工商局,不少公务员五点准时下班来跑外卖",程正告诉字母榜,在县城,即便是送外卖的兼职骑手,也是"有身份"的人物,他们来自各个政府机关,月薪不高,按月结算,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接单的骑手,成为了他们最佳的副业选择。
马季是县工商局的在编人员,年近40的他,并不认为在县里送外卖是"没身份"的事,作为县里极早做骑手的人,他很享受自己的双面生活。
白天悠闲前往单位的他,往往"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可干",单位里全是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中年人,大家凑在一起,喝茶"吹牛",而到了晚上,他去外卖站点,把衣骑手外套一披,"还能挣个买菜钱"。
而瞅准了外卖平台在县城的上升趋势,马季不仅做骑手,还帮忙平台联络商户,甚至自己开了一家纯外卖店。说是外卖店,其实是将县城小吃街上,卖烤冷面、煎饼果子、串串香的小摊并在一起,专做年轻人的生意,"出单不错。"
甚至在站点里,还有一位前教师,站长告诉字母榜,这位年轻老师觉得"教书不挣钱",已经送外卖一年多了。此外,每到寒暑假,站点里,还会出现几个兼职跑单的大学生骑手,他们往往只在假期出现,"挣个零花钱",骑手兼职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生活体验。
这种在县城骑手身上的这份"松弛感",几乎很难在一线城市的骑手身上见到。
区别于从五湖四海涌入一线城市送外卖的同行们,县城的骑手如程正,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往往经济压力不大,也并不固定在骑手这一单一职业之上。
在程正所在的站点,还有不少"候鸟骑手","夏天暖和的时候,去省城工地挣钱,冬天冷了,没工程了,就回来跑几个月外卖",站长告诉字母榜,这类骑手往往只干半天,除了中午爆单时接单外,年关下,他们更愿意缩在站点里聊天打牌。
毕竟,在这些县城青壮年眼里,骑手也不过是份工作罢了,"钱赚得差不多就行"。
Part3
格外有趣的是,当外卖平台下沉至县城,除了县城骑手身上独树一帜的松弛感,外卖平台也面临着来自县城独特场域的"整顿"。
在北上广深,来去匆匆、面色模糊的骑手,往往离开家乡到最近的一线城市工作,他们大多为全职员工,为了赚钱,跑满10个小时成为"基本操作",有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外卖骑手中仅有11.8%能与家人同住。
而在县城,独具松弛感的骑手们,往往"赚够了钱就不想接单",甚至会坐在家里接单,不少都是候鸟骑手,"冬来夏走",人员流动率极高,"县里的骑手一般也就3个月,现在20多个骑手,只有10%是全职",站长告诉字母榜。
在县城,为了保证中午爆单时有人接单,站长不得不将骑手们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班次,更取消了对单量的要求。
毕竟,在县城,能拿满全勤奖励的骑手,仍然是极少数。"一个月200-300元的全勤奖(每月跑满28天),只有很少的骑手拿到。"像张宝峰一样,每天跑满10小时的骑手,整个站点也不超过两个。
显然,在县城,外卖平台也得融入地方,骑手一定程度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和自由度。
此外,在县城,外卖平台的导航系统面临着失灵的危机。
当一线城市标准的单元楼号,变成了县城没有门牌号,位于犄角旮旯的自建房,相比起系统导航,更依赖骑手的经验。
"在县里,有小区没有楼号,没有单元号,更有好多地图上都没名字的自建房",张宝峰告诉字母榜,在县城送外卖,只写一个大概路口名的订单不在少数,好多次,他都要需要电话顾客,被指引着"七拐八绕",而这座位于山里的北方小城,多得是崎岖小巷,送一趟外卖,从平地上山,"也不过几分钟的事"。
而2023年,随着小镇青年消费力频频冲上热搜,外卖经济在不止一座县城扎根,这座拥有20多个骑手的北方小城,仍是整个市里"规模最小,骑手最少"的县城。
下沉至县城的外卖经济与县城互相成就着。根据青山资本发布的《2023年中消费报告》,2022年我国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1万亿元,外卖用户规模达到5.2亿人,较2018年增长26.83%。
外卖市场冲势强劲,骑手需求攀升。如今,全国的骑手数量突破500万人,2023年外卖骑手日增2万名,网约配送员作为新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一位外卖骑手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杂志封面。
< class="pgc-img">>图/蓬勃发展的县城经济 来源/字母榜拍摄
远离一线城市竞争激烈的骑手市场,县城的外卖员,偏安一隅,日子似乎过得比北上广深的同伴们,更滋润些。
不过,月入4000元是常态,不过赚个温饱,如张宝峰一般年入10万的县城骑手,仍是少数。
年关将至,张宝峰在站点内才站了不到20分钟,就已带上手套准备出门,他常年跑在外面,皮肤黝黑,手上全是硬茧,一面小声说着"我这个工作也没什么好聊的",一面拉开门走进寒风里去。说到底,无论身在何处,做骑手的张宝峰们,也不过是"为了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