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美丽中国,流动的千年河水,运河古镇犹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近1800公里长的大运河两岸,其穿越时间、跨越空间的存在非比寻常。当大运河与耳熟能详的千年古镇重新相遇,你又对它有多少了解?
杨柳青古镇
“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杨柳青以木版年画而闻名,但又不止于此,风筝、剪纸、木娃娃舞蹈、花会表演等皆是古镇的特色。作为京津冀地区民间艺术、民俗民活动最为集中、活跃的古镇,民俗文化旅游是杨柳青的灵魂。但除此之外,作为南运河(大运河天津段)的重要运河古镇,杨柳青又有着周边其他古镇没有的运河风情和运河文化。
杨柳青是如何兴盛的?为什么杨柳青成为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民俗文化最为活跃的古镇?杨柳青自己不生产纸,那它制作年画、风筝、剪纸的大量纸张又从何处来?
大运河的流经,使杨柳青成为北方商贸与文化的集聚地和重要漕运枢纽。商贸流通,促使人的短暂停留,这就为北京、河北、天津地区的民间艺人在此从事文艺活动提供了场所和客源市场,久而久之,杨柳青就成为京津冀地区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的重要集聚地。
借助大运河的交通便利,杨柳青可从南方购买廉价的纸张满足年画、剪纸等手工艺制作的需要。可以说,运河是杨柳青文化艺术的源头,只有了解运河文化才能更透彻地了解杨柳青。
此外,清末存在半个世纪多的杨柳青“赶大营”把丝绸之路向东拓展到渤海之滨,在后丝路时代将天津与遥远的新疆建立商贸文化联系。从随左宗棠西征的军队沿途贩货到成为新疆八大商帮之首的“津帮”,杨柳青人“赶大营”与山西人“走西口”、山东人“闯关东”一样荡气回肠、激烈悲壮。
在杨柳青除了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以及运河文化,你还可以到北方最大的清代民宅“石家大院”里看精美的砖木石雕,感受民间建筑的富丽精妙;夜晚位于景区御河(大运河)的水上音乐喷泉震撼表演,揭开千年古镇的时尚面纱。
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古城,一个寻梦的地方。
“天下第一庄”,台儿庄古城牌匾上的硕大赐名,是乾隆爷“土味审美”的实锤;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大战让人永远难忘古城那战火四起、硝烟弥漫的往昔岁月;古城里的建筑几乎全部是战后重建,不免会让一些“挑剔”的游客诟病。台儿庄究竟是什么样子?恐怕并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那样。
“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这是明清时代,位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处又作为京杭大运河中心点的台儿庄的真实样子。运河漕运催生了台儿庄三百年的繁荣,同时促使南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台儿庄拥有鲁、苏、闽、浙等八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世界五大宗教建筑及宗教文化和多元化的民俗风情,这统统得益于大运河的深远影响。
除了风格多元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和活态的运河文化,古城保留完好的台儿庄大战战争遗存及抗战文化构成了运河古镇台儿庄独特的“红色记忆”。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浸满抗日志士鲜血的土地和密密麻麻的弹孔墙,将是今天的人们铭记历史的最好凭证。
台儿庄是什么样子?是入夜的满城灯火映着清清碧水;是重建的仿古建筑记录着战火摧毁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伤痛;是文化碰撞之于古城的兼容并包;是祥和庄园里一望无际的浪漫花海;是运河湿地公园的水上旖旎风光;是双龙湖公园观看百鸟齐飞的悠悠自然。
还有,以“红色记忆”非遗献礼为主题,集合当地及周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活动将在台儿庄古城上演。或许你可以在这里向祖国大声表白。
周庄古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是周庄。它是春秋的“摇城”,撑一只小船划过2000余年流光,依然悠闲自在;它是世界的周庄,寄身一幅写实的油画远渡大洋彼岸,从“藏在深闺”到走向世界;它是三十年前中国开古镇旅游之先河的起源地,其创造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周庄模式”对以后的众多古镇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什么有人说“乌镇是假的”,但几乎没有人会说周庄的坏话。因为周庄“藏得深、底子厚、颜值高、保养好”。在三十年前,从周庄古镇到昆山县城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水路坐船要5个小时以上,徒步的话要过104座桥梁。得益于当时极度闭塞的交通,周庄保存下了非常原始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再加上后来对周庄古镇的一系列保护,遂成就了其“第一水乡”的地位。
刚过去的中秋,“夜周庄”刷爆网络,央视和人民日报都纷纷对其进行了报道。十一期间,“夜周庄”将继续呈现,在130余个大型灯组的点缀下,灯、影、水、古镇交相辉映,一幅水乡周庄原汁原味夜生活场景的画卷将被悉数再现。
光影交换是古镇夜游的老套路,但周庄并不止于此。三大主题灯区,“水乡夜色美-周庄古镇”、“两岸一家亲-台湾老街”、“欢乐田园嗨-香村祁庄”分别讲述周庄人文及民俗文化故事,诠释昆山故事及台湾特色文化,展示乡村渔耕场景、乡村文化及乡村田园之美。
南浔古镇
南浔是什么样子?水晶晶的长街、水晶晶的油菜花、水晶晶的宝塔、水晶晶的灯火……南浔作家徐迟在《江南古镇》一文中连用65个“水晶晶”来描述南浔的美。
除了东方古典美,南浔极具西洋风情,可谓是中国最“中西合璧”的古镇。为什么以张石铭故居为代表的百年南浔宅院尽显江南古典特色,却又大量运用了多立克柱子、罗马劵柱式门楼、西洋舞厅以及法国路易的铁花扶栏和从法国进口的蓝晶刻花玻璃这样充满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元素?
百年前的上海已是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因为距离上海近,加上南浔蚕丝业发达,最重要的是以南浔“四象八牛”为代表的丝商群体可通过镇内的大运河重要支线“頔塘”贩丝沪上。最终,南浔丝商群体凭借名甲天下的辑里湖丝占据上海生丝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成为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也积累起富可敌国的财富。正是在与上海的贸易往来中,南浔商人将上海的西洋文化从运河带回家乡,于是就有了南浔随处可见的中西合璧文化。
南浔集运河文化、海派文化、义商文化、书楼文化、家风文化于一镇。此外,南浔还有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沿河民居建筑“百间楼”、江南私家园林巨构“小莲庄”、西风东渐的建筑代表“红房子”及江南最大的私家藏书楼-嘉业藏书楼等极为罕见的打卡景点。
乌镇
“心的乌镇,来过未曾离开。”正如“奶茶”刘若英第二次为乌镇代言时在MV里说的这样,许多到过乌镇的人一来就再没有离开。
今天的乌镇无疑是实力和颜值都在线的“超级网红”,不论是乌镇戏剧节、互联网大会,还是乌镇的其它,都会瞬间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从“脏乱差”的破败古镇到风景宜人的著名景区,从传统观光型景区到休闲度假目的地,从古典传统的水乡到拥有时尚、现代多元文化元素的休闲度假胜地,二十年耕耘,“以河流之名,复兴一个小镇文化命脉”的乌镇理想越来越近。
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田园自然,乌镇在营造一个精神的“乌托邦”或为无数人提供一种心心念念的生活方式,但乌镇传递的或许不止这些。乌镇的成长,乌镇的梦想、勇气、创新、坚持所传递出来的“精气神”或许更加迷人。
除了东栅观光,西栅休闲度假,乌镇于2016年将即将消失的村落乌村改建成成了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高端乡村旅游度假区。乌村还保留着上世界六七十年代的农村风貌,以旧时生产队生活场景为基底,打造了渔家、磨坊、酒巷、米仓、竹屋、桃园和知青年代七大组团,包含20余种体验活动及30余种江南小吃,乡村休闲度假体验丰富多彩。
秋高气爽,乌村的稻子熟了,甘蔗还在生长,桂花正在怒放。体验农事,观赏农人晒秋,看秋色,闻秋香,品秋日大餐,或许是除了看戏剧节之外最好的享受了。
西塘古镇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这是对西塘古镇最精确的开阔。而有人气、有活力,有风味,这种“生活着”是西塘古镇的最大魅力。正如“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这句旅游slogan所说,“西塘式生活方式”是西塘献给无数拥趸的最美礼物。
25万平米的明清古建,古镇核心区至今仍有2600余户西塘原住民在此从事生产生活,真实的水乡古镇氛围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相比其它古镇更加让人觉得舒适、亲切。
西塘最大的亮点是什么?那大概就是西塘的夜了。毕竟西塘近20年的夜游底蕴摆在那里。2013年,7月18日,人民网微博刊登了一组“中国最美24小时”的照片,西塘夜景入选。今年5月,西塘结合现代科技推出光影互动“樱花大道”,瞬间成为网红打卡地标。
或许西塘不如乌镇更时尚更多元,但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其它古镇很难有的真切的“慢生活”。看一看私家园林西园的精致,穿过仅一人宽窄的石皮弄,走一走汤姆·克鲁斯电影里奔跑过的烟雨长廊,欣赏一场世界非遗嘉善田歌,都将是不错的西塘体验。
015年4月11日,邓丽君的亲人家至今仍保留着邓丽君寄回来的三洋录音机和她的专辑。
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1986年4月,河南洛阳市,一群女青年手提录音机在公园合影。当时的手提录音机是很时髦的电器。
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在体型庞大的四喇叭手提录音机伴奏下,一群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烫着爆炸头的青年,如痴如醉地随歌起舞,这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街头随处可见的景象,是属于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录音机见证了这段记忆,并逐渐成为记忆的一部分。我国第一台录音机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上海钟声电工社先后制成了中国第一台钢丝录音机和磁带录音机。
改革开放后,中国录音机行业经历巨变,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中国电子音响30年走完了别人50年的路。”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数据,巅峰时的2002年,我国录音机产量为2.1亿台。而1979年我国收音机产量仅1387.5万台。不仅产量快速增长,三洋、松下、燕舞等众多品牌诞生,品种也从盒式收录机向组合音响、激光唱机、家庭影院等一路扩展。2001年前后,录音机早已被新的音乐载体MP3、MP4、MP5逐步取代。十几年后的如今,录音机所代表的音响行业已经全面步入“智能”时代,在普通大众生活中,音乐开始以即时可得的、数字的形式存在。
偶然一次在一个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小型展览现场,听到现场一部“老物件”录音机里播出的音乐,80后李梅(化名)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1980-1990年代 听歌娱乐好“伴侣”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老百姓购买录音机和收音机还需要凭票,算是“稀罕物件”。
年近七旬的张龙(化名)回忆起家中的第一台录音机,是1982年和妻子旅行结婚时在天津购买的红灯牌录音机,“那是当时家中唯一的一样电器。”
“当时的录音机要讲究喇叭,我们买的八个喇叭的,是最多的。” 张龙说:“购买这台录音机花了大概300多元,而当时的人均工资不超过70元,购买这台录音机花了我超过4个月的工资,已经是一笔高额支出了。”
“怎么会有人躲在大盒子里面说故事呢?”那时曲女士正在上小学,收音机里放《岳飞传》时她几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想把收音机拆开,“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人”。出生于1967年的曲女士因为拥有一台收音机,在小学同学中成了“孩子王”。
“好多同学来我们家看这个‘怪东西’”,曲女士说,当时收音机里有个节目叫《每日一歌》,每天中午12点唱一首歌,她都守着。“当时的收音机不是很大,大概20厘米长,15厘米高。”
据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赵红亮(化名)夫妇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有一段时间,“燕舞牌”的录音机特别火。虽然没有买过这个牌子的录音机,至今他们都记得广告语:“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赵红亮说:“当时的进口品牌比较知名的就是三洋牌、松下牌,燕舞可能是当时销售最火爆的国产音响品牌了。”
1997年,赵红亮走入婚姻的殿堂,他们的新房里有一台双卡的录音机,“我记得它是一个长方体,上有一个提手,上面有快进、后退、播放、暂停的按钮。左右是对称的两个圆形音响,两个长方形的放磁带的口。磁带播放后,还能看到里面的黑色磁带条在转。”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泓认为,“录音机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只能通过收音机收听节目的弊端,节目源可录制、可随时重放,直接带动了消费升级”
录音机的发展和音乐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满足了在那个年代中国人的视听需求,彭泓认为。
2000年代 MP3和复读机称霸时代
据《上海无线电》等文献记载,我国的第一台录音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1951年和1953年,中国上海钟声电工社先后制成了中国第一台钢丝录音机和磁带录音机。
20世纪60年代,电子音响行业开始研制半导体收音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闭门摸索、发展缓慢,与国际上的差距十分巨大。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到国际技术发展的影响,收音机有了较快发展。
1970年3月,青岛无线电二厂试制出“红灯”牌501型五管台式一波段收音机,到1972年累计产量达到1.8万台。1979年,全国收音机总产量达到了1387.5万台。
当时间推进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我国录音机企业和产量都实现了量的积累,品种也从盒式收录机向组合音响、激光唱机、家庭影院等一路扩展。
1982年,盐城燕舞集团研制出“燕舞”牌收录机,随后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收录机生产基地,销量连续8年居全国收录机行业首位,成为我国知名度最高的音响品牌。但那时的使用者并未预知,他们即将迎来这些产物的最后荣光。1993年,只生产收录机的“燕舞”集团开始明显地走下坡路,1996年底,燕舞集团终于宣布全面停产。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录音机与收录机的市场逐渐被一种新兴的便携式收录设备复读机占领。在1990年至1998年之间,复读机市场上已经有神奇鹦鹉、教育之星等品牌。1998年,步步高开始涉足复读机行业,1999年,小霸王进入复读机行业,2000年,步步高英语复读机销量达到800万台,市场占有率第一。
张霆(化名)正在上小学时,父母给他买了一台步步高牌的复读机,张霆说:“这是我自己拥有的第一个可以听声音的设备,父母买给我本意是用来帮助学习的,后来我发现复读机不仅可以学习还可以听歌,于是复读机变成了我的‘听歌机’。”
而不久之后,MP3诞生了。一如它的名字,这款产品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既陌生又新奇。2004年,当时正在上小学的刘宇川,至今仍记得围绕在CD机旁的同学都被MP3吸引过去的那一刻,“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太新奇了,又小又方便,能放的歌还多”。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1998年,韩国企业MPM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音乐播放器,数月后,韩国的几家公司开始陆续推出不同类型的MP3产品。2001年,SONY开始推出MP3产品。而在中国,魅族的创始人黄章被网友称为“MP3鼻祖”。2003年,魅族成立并推出首款MP3产品。
据公开报道,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国产MP3品牌迎来了最为黄金的年华,并在2004年达到巅峰,当年,116%的增长幅度,让MP3堪称最为火爆的数码产品。
刘宇川那时是周杰伦和SHE的粉丝,30元一张专辑对连1块钱奶茶都不常买的他来说实在太贵,即使有同学的父母为他们买了CD机,孩子们自己也供不起正版专辑。但这些麻烦都因为MP3的到来迎刃而解。
“在我妈妈帮我买了一个MP3之后,我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在网上下载免费歌曲,一批批存进MP3,那种感觉特别满足”,刘宇川说,那时一个MP3内大约能存70首歌。
伴随着录音机没落的还有光盘和磁带行业, “到了2008年左右,身边越来越多同学有了MP3和MP4,以前我们常去的几家卖正版、盗版光盘和磁带的店都倒闭转让了。”曾经与录音机共荣耀的高光时代一去不复返。
在彭泓看来,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电子音响行业经历巨变:产业规模由小到大;技术水平由低到高;品种开发由无到有;市场由单一内销到全球营销,“人们常说‘中国电子音响改革开放30年走完了别人50年的路。’”
2010年代 智能设备“垄断”大众视听
收录音机在带领音乐走向大众之后,自身却走向了小众。
改革开放后期,新潮的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十分频繁,取代录音机的MP3也没能永久“称霸”音乐世界。2009年前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录音机基本被遗忘,而MP3也进入衰退期。
记者在采访和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当年红极一时的录音机、MP3品牌,如今都已销声匿迹。
8月23日,新京报记者拨通了上海春雷电讯厂的电话,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81年,经营范围包括收音机、录音机等。当记者提出采访需求,接听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现在基本不营业了。”
据了解,现在录音机在我国仍有1.3亿台左右的年产量,并且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步提升,一方面,录音机逐渐在学生学习、英语听力考试等方面成为刚需,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不满足手机的较低音质,高端随身播放器市场逐步扩大。
现在还在使用录音机听音乐的秦双双(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我比较怀旧,还是很喜欢听磁带放出来的音乐的感觉,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习惯用录音机听歌而不是手机或者电脑。”
小众的需求也在被与时俱进的科技满足。面对市场,一些企业选择用复古收音机、录音机的外形结合数码技术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位猫王(某仿古收音机品牌)的用户告诉新京报记者,不使用手机、电脑听音乐是因为音质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它还可以听广播,也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或者电脑播放音乐。”
彭泓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录音机行业一方面面临手机等设备的冲击,销量下滑;另一方面受到消费者不断升级的视听需求的影响,部分高端随身播放器市场逐步扩大。产业将继续调整产能,强调个性化生产,满足不断升级的视听需求。”
虽然音乐播放的载体在不断更迭,但是音乐市场并没有缩减,人们对于专业音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整个音响行业都在积极转型,2017年人工智能进入到应用阶段,智能音箱也开始兴起,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报道,预计到2020年,智能音箱销售规模将超过10亿元。
现如今,市场上销售的智能音箱不仅可以播放音乐,还可以听相声、讲故事、设闹钟、问天气、做翻译、计算、百科问答……“已经成为人们智能生活的入口”。
B04-B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子 阎侠 实习生 赵昕 位威
假去哪玩?来武夷山吧!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1999年12月,根据世界遗产遴选标准 (Ⅲ)(Ⅵ)(Ⅶ)(Ⅹ),武夷山(Mount Wuyi)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911)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成为中国世界遗产之一。从2022年6月18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武夷山主景区向全国人民免门票,进入主景区游览的游客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给予免主景区门票的优惠(不含观光车票和竹筏漂流票),免票人数每日限2万人。
< class="pgc-img">>武夷山免票啦,来武夷山怎么玩呢?一定要坐竹筏了,尤其是在夏天,九曲溪漂流是最舒适的游览方式。九曲溪竹筏漂流是武夷山的精华所在,因水绕山行折成九曲而得名。九曲溪两岸奇峰怪古林立,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每一曲都有奇丽景名,山水画意。当你乘坐古朴竹筏漂流而下,抬头可观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则听溪声,垂手即触清流。至浅滩,浪遏飞舟;过深潭,水平如镜。不仅能领略有惊无险的情趣,而且有人在画中游的无比惬意之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九曲溪漂流的终点上来即是宋街,宋街是一条仿宋的古街,位于武夷山景区大王峰下的武夷宫,南北向,300米,具有浓厚的宋代江南风格。有武夷宫、玉皇阁、彭祖山房、五铢钱庄、茶观、乡土寨、百家欢、岩顶香、仙姿馆、碧丹酒家等建筑,集茶文化、酒文化、旅游文化于一体。街头建有石坊门,街尾构筑了古门楼,模仿宋代建筑遗风,以“朱熹纪念馆”为龙头。过石坊门,则为三清殿、彭祖山房、五株钱庄、茶观、戈壁艺术馆、武夷山室博物馆、碧丹酒家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宋街上店铺淋漓,有大小店铺几十家,武夷山各种特产都能在这里找到。现在这里也是武夷山旅游美食的汇集地,各种小吃都能吃上。网红的大红袍奶茶、大红袍冰激凌必须一试,加入了茶元素,使得每一口更加有滋有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武夷山光饼,在当地可算是平民百姓最为喜欢的一样糕点小吃,物美价廉,在当地很受欢迎。刚制作好的光饼最为好吃,烘烤后面皮清脆,肉馅清香,咸味中淡淡地回味出甜味。口味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在面皮上涂抹一层辣酱,那更是咸、甜、辣三味混杂,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中国式的披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宋街还是很好的拍照地,古街建筑有意识地运用门、窗、廊柱的空间为画框,借武夷山优美的风光组成一幅天然图画,便于观赏。还以花墙、云墙、漏窗、水面等为借景相互辉映,着古装汉服行走仿佛走在了画中。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武夷春秋馆位于宋街的一侧,这里传说是当年朱熹开讲的所在地,现在做为武夷山的展示馆,非常幽静。最值得一提的是馆内的两株古树,据说是朱熹当年亲手栽种的桂花树,如今近千年过去,这两株宋桂仍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可以说是武夷山的一大宝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武夷山大王峰脚下300米仿古宋街,大红袍冰淇淋、奶茶独特美味,还有两株千年古树!
旅游攻略信息:
武夷山宋街
地址: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大王峰下武夷宫)
交通:武夷山景区内交通车武夷宫站下车或乘坐九曲溪漂流竹筏终点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