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商报讯(记者陈薇)城市经济的发展首先反映在餐饮消费上。美团点评8月9日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19》(简称《报告》)显示,郑州的餐饮消费特征,无论从品类选择还是门店构成,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越来越趋同。
《报告》显示,本土传统美食胡辣汤、烩面等,逐渐被烤鸭、烤鱼、牛排等新品类超越。
2018年郑州热搜餐饮品类前十名中,烤鸭、烤鱼、牛排高居前三位,麻辣烫、螺蛳粉、小龙虾等全国流行的餐饮品类也进入了前十名单。胡辣汤、烩面等河南本地特色餐饮品类,则排到了第六、第七位。
从餐饮门店的构成来看,小吃快餐占据优势地位,在郑州的餐饮门店数量中,连续两年占比超过50%。
同时,郑州的餐饮消费也开始向热门商圈聚集。丹尼斯·大卫城、熙地港/王府井、锦艺城成为郑州最热门的三大商圈。
从本地人口味来看,郑州餐饮品牌热搜第一名被“王婆大虾”拿下,超越海底捞火锅,成为郑州人最爱的餐饮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餐饮品牌热搜前十名中,郑州土生土长的餐饮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王婆大虾、巴奴毛肚火锅、蜜雪冰城、方中山胡辣汤、炉小哥烤肉等5个品牌皆诞生于郑州。
豫菜的生命力更多地体现在“2019大众点评必吃榜”中,入选的餐厅包括葛记焖饼(伏牛路店)、郑州烤鸭(人民路总店)、方中山胡辣汤(顺河路店)等。21家郑州“必吃榜”餐厅中,豫菜位居第一大品类(占四成)。
2018年郑州热搜餐饮品类TOP10
1.烤鸭
2.烤鱼
3.牛排
4.粥
5.麻辣烫
6.胡辣汤
7.烩面
8.螺蛳粉
9.炸鸡
10.小龙虾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国网”抖音号(787874450),看你想看
少爷关门了,对于郑州这样品牌更替像过山车一样的城市来说,好像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尤其这次关门的还是正弘城店,郑州最具时尚潮流的卖场,品牌更换更是日常操作,好像一切都是正常的,但是你要了解到西少爷才开业半年多,并且是郑州首店,开业时人潮汹涌,虽然提前做了大量准备以防爆单,但不少食物在停止营业前就已售罄。可以说,西少爷郑州首店一炮而红,然而,却仅仅半年,半年...头部餐饮品牌,最具人气商场,双强加持下的餐饮店尚且如此,你可以想象其他餐饮门店生意如何?
< class="pgc-img">西少爷正弘城店调整
>郑州是一个悲情城市,好不容易从“大郑县”转换为“国际郑”,却又被这几年的天灾人祸打的快要站不起来,当别的城市从疫情的打击缓慢恢复时,郑州却是在承受一轮未完,下一轮又来的苦涩,以至于成为全国城市抗疫榜样,久病成良医,其中心酸,又有几人能体会!
在这大环境下生存的餐饮业能有什么什么样的表现可想而知,今年教培行业被称为最倒霉行业,一夜之间,全线覆没,但我感觉相比餐饮业,它不是最倒霉的,毕竟,政策的一刀切,你是能直接感受到的,属于阵痛,你也是有预期的,以后可以不碰,但餐饮业不同,大家认为是刚需,疫情期间还有可能外卖,疫情过后还火爆依常,让你欲罢不能,所以,相比教培行业的一刀砍,餐饮是刀刀砍啊,就像割韭菜一样!
< class="pgc-img">>真的记不清这是郑州餐饮业第几次按下暂停键了,只是记得每次刚正常营业,想要重振旗鼓时,灾难就来了,记得第一次疫情期间,郑州出现了一家最悲惨火锅店,当时还被新闻报道,大家把它当做新闻一样看待,可如今,到处都是这样的店,今天开业促销,也许,明天就要关门睡觉!
因为自己本身做餐饮,所以身边不乏做餐饮的朋友,在这个浪花淘尽英雄的时代更多一份感悟,吴哥,餐饮世家,从爷爷辈就开始开店,追求品质,固守传统,经营一家羊肉汤店,虽不是百年老店,可也几十年了,周边小区居民都是从小吃到大,虽然随着城市拆迁,人口转移,房租上涨等因素,经营状况有所下降,可也还有的钱赚,不过这样的情况在今年却彻底改变,疫情第一年,虽然断断续续关了几个月,可凭借几十年的家底,不至于伤筋断骨,转折点在今年的720郑州洪水,店铺一夜之间被毁,食材损失更是惨重,可以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当时,吴哥家里已经出现了反对声音,毕竟,以前赚的钱已经逐渐减少,再不及时止损马上面临亏空,可吴哥舍不得,几十年的老店说撤就撤,哪有那么容易,一部分有情怀因素,还有一部分原因,吴哥想趁机装修一下,东山再起,毕竟,有几十年积攒的老顾客,有底子,说服家人,以房子做抵押贷点款,把店从里到外重新又装修了一下,顺应时代潮流,又融入了现代风格,本想大干一场,还没到一月,又一场疫情不期而至,现在每月除了背负高昂的房租外,还需要支付银行不菲的利息,“这场疫情,如果再持续一个月,我就倒闭了”,吴哥绝望至极,可就算这场疫情持续时间短,谁又能保证没有下次疫情呢,重资产下的餐饮业,又能挺过几次疫情呢?
< class="pgc-img">>赵哥,是我原来做餐饮时的供应商,一直想开一家自己的店,后来看到疫情下许多餐饮店撤场,感觉捡漏的机会来了,就筹资在一家商场开了一家炒鸡店,刚开业时虽说不是太火爆,但也不至于很低迷,本想着趁着暑假做做活动,吸引一下人气,可突然遭遇洪水,洪水过后紧接着又是疫情,就这样硬是关门了两三个月,十多万的费用白白打了水漂,后期虽然疫情解封,不过大家出于谨慎心理,大都不敢出来就餐了,尤其是商场这种封闭性场合,再加上商场出于安全心理,进入商场动不动就要扫码测温填信息,也无形中拒绝了一批怕麻烦的消费者,赵哥由于是筹资开店,资金本来就紧张,哪能经历如此折腾,结果不到半年,就赔的一塌糊涂,本想转让,无人接店,商场也不允许,终止营业吧,又违反商场合同,除了押金不退之外,还要缴纳违约金,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弃店而逃!
个体商户如此,大品牌也好不到哪里去,肯德基在地铁口卖起了早餐,海底捞也开始了低价早餐和午餐外卖,盛香亭,乔乔的粉都开始撤店!
< class="pgc-img">海底捞旗下品牌乔乔的粉已经暂停营业
>大店有大店的苦,小店有小店的痛,如今的郑州餐饮店,变成了一场马拉松比赛,看谁能支撑到最后,也许,没有最后,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已!
<>年春天,国内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秀《偶像练习生》,无论是节目理念、内容、赛制、粉丝互动上,还是创新式营销上,都赢得十分漂亮。
而这种“养成”理念,不仅能养成idol,也能养成饮食习惯、餐饮品牌。
小吃快餐、火锅成热搜,郑州人新饮食习惯已养成
从追《恋与制作人》苦等四位男神的电话,到玩《旅行青蛙》期盼蛙蛙寄回的明信片,再pick《偶像练习生》的一位小哥哥,见证他从草根“养成”偶像。
大众的这种“养成”需求,换言之,即在一种良性引导下,逐渐接受一款新型游戏、一种生活习惯或者一种美食,进而演变成一种习惯。
4月12日,2018美团点评餐饮行业交流会-郑州站的发布会现场,主办方公布了郑州餐饮大数据。从这些榜单中,就不难看出郑州人新的饮食习惯。
在“美食品类热搜词 Top 10”中,前三名分别为小吃快餐、火锅、川菜,而且热门商圈的业态分布方面,郑州知名商圈国贸360、锦艺城、曼哈顿广场等,小吃快餐的门店最多,占比最大。
小吃快餐和火锅成郑州人民最喜欢、消费次数最多的美食品类,强大市场占有率的背后,是一段长达数年的品类“养成”史。
餐饮品牌养成记:越努力越自信
最经典的美食品类、餐饮品牌“养成”案例,自然要到经典、繁华的商圈来找,国贸360商圈足以担当代表。即将入驻国贸的巴奴毛肚火锅,让郑州人养成吃毛肚火锅的习惯。跨省来“抢地盘”的西贝莜面村、谷连天八宝粥,让郑州人打开了聚餐、喝粥的新方式。转型后的百宴菌菇拉面,让更多的郑州人爱上健康拉面。
虽然娱乐圈和餐饮圈隔着十万八千里,但在“养成计划”上却有着诸多相似路径。
1、展示点滴,全方位show实力
养成第一步是全方位展示日常,让大众接近最真实的你。
在2014年百宴菌菇拉面出现以前,郑州人吃的是兰州拉面。而百宴用4年时间,让大众快速认识、接受、爱上这碗健康的菌菇拉面,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走进百宴菌菇拉面的门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然面粉、12种菌菇等健康食材,透明式的厨房后面,着装整洁、规范的拉面师傅在有条不紊地煮面、备餐。
顾客全程看着做出来的拉面,吃着自然放心。
2、传递正能量
美食的力量,除了口味,还有理念、正能量。
百宴菌菇拉面向顾客展示点点滴滴的做餐过程,传递的有一碗拉面的匠心,也有对健康美食的极致追求、全力引导。
每周六的下午,百宴都会组织一场“小小拉面师”活动,邀请小朋友进店认识菌菇、学做拉面,无形中推动着河南食育教育的发展。
3、与粉丝(顾客)保持紧密互动
想要养成受大众热捧的美食品牌,聪明的餐饮人都很注重与顾客的互动。
在百宴菌菇拉面的门店里,桌子上都有“创始人- 超哥”的微信二维码,据品牌部陈经理介绍,这种方式可以解除顾客与总部的沟通障碍,成为创始人的粉丝之后,粉丝可直接与创始人对话,反馈或好或坏的就餐体验,也能提出建议或者意见。
4、润物细无声式传播
全方位的餐饮品牌养成,还包括的传播。
任何时代,美食刷存在感的方式各有不同,互联网时代赋予了餐饮品牌传播更多的渠道:自媒体平台、直播、短视频平台,只要你够创意、够个性,自然能圈粉无数。
百宴的养成计划中,格外关注对自媒体平台的运用,持续不断的美食盘点稿件、餐饮行业分析稿件、借势直播、当选广州卫视《你会怎么做》的拍摄餐厅,据他们发布的2017年全媒体曝光量显示,去年全年达到500多万。
结语
如今,《偶像练习生》完美落幕,但说不清起于何时的“养成”概念永不止步。
夏至未至,但餐饮界的“养成”计划已经在快速升温。
巴奴毛肚火锅今年的大动作不断,高调进京,要养成北京人吃毛肚火锅的习惯;继续抢占郑州商圈,巴奴的国贸360店正在装修。
与巴奴一路之隔的百宴菌菇拉面,在门店的玻璃上贴出“装修升级”的表示,该店的店长焦艳称,今年6月份,百宴丰产店将以全新的形象、菜品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