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报·豫视频记者 王惟一 魏朝林
五一假期期间,餐饮业迎来了一波消费高峰。5月4日,美团发布的五一假期“吃喝玩乐”消费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3%。
味蕾游、露营火锅、户外烧烤……新潮玩法层出不穷,餐饮热度持续走高,展现出假期消费市场的蓬勃生机。
< class="pgc-img">>假期“味蕾游”带动豫菜消费
五一假期,“味蕾游”成为年轻人出行的热门选择,带动各地餐饮消费火热。美团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3%,部分餐厅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其中,成都、杭州、北京、重庆、上海位列全国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前五城市,河南的各大城市也迎来了一波游客潮。
来河南旅游,当然要吃本地特色菜。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走访发现,鲁班张葱烧海参、阿庄新豫菜、须水邓记、解家河南菜、宋风雅宴等多家豫菜餐厅人气爆棚,一座难求。
鲁班张餐饮集团总经理郑承军表示,今年五一假期,旗下的鲁班张葱烧海参、鲁班张尚品豫菜、禾珍珠小锅米饭等品牌客流量都较高,相比去年同期稳中有升。其中,禾珍珠小锅米饭博物院店由于临近旅游景点,客流量很大,每天都有排队现象;位于新密的鲁班喜悦龙虾城夜市更是每日爆满,从4月30日晚到5月4日晚都排起长队,营业额是平日的3到4倍,营业时间也比平时拉长了2个小时左右。“很多外地顾客趁着假期,专门开车去新密吃夜市。除了经典的小龙虾、烧烤等品类,我们还推出了最近流行的甘肃天水麻辣烫,以及养生的清蒸乳鸽等新品,很受顾客欢迎。”
< class="pgc-img">>宋风雅宴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五一期间宋风雅宴80%以上的顾客都是外地游客。其中,位于旅游城市开封的宋风雅宴新店生意尤为火爆,5月1日到5月4日每天翻台6轮左右;宋风雅宴郑州店的客流也远超平日。“除了门店日常为顾客提供的宋舞宋乐演绎、宋式妆造、投壶、书画等特色服务之外,五一前夕,我们发布了全新的‘东坡宴’,以苏轼的经历为蓝本,创作和再现了多道宋风菜品,包括太守馋醉蟹、醉游赤壁图、雪堂酒炊鲈鱼、东坡回赠肉、题西林壁、文豪玉笋等,将宋代文化融入餐饮,收获了不错的反响。”
< class="pgc-img">>阿庄新豫菜作为五年上榜大众点评必吃榜的豫菜餐厅,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慕名打卡。阿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五一期间有很多外地游客说,一下高铁就打车直奔阿庄了。他们吃完的反馈也都不错,认为河南的美食很多,不虚此行。今年五一假期的整体客流量很好,排队比较多,比去年增加了很多外地游客,营业额也比去年有所增长。”
郑喜旺烧烤是郑州烧烤夜市的代表品牌,今年五一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几乎每家门店内部座位和外摆座位都座无虚席,整体客流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 class="pgc-img">>露营火锅、寻鲜市集,创新模式吸引消费者
今年春夏,“轻露营”的休闲方式十分流行。五一前夕,海底捞推出了“露营+美食”的新场景,让顾客享受到更加放松和从容的假期生活。
五一前夕,位于郑州蜜油创意园的“海底捞露营火锅”开业,为这个旧厂房改造的文创园区带来了更加欢乐和休闲的氛围。该露营店负责人张俊介绍:“我们每天晚餐时段开始营业,可以提供套餐和单点,用餐区内设置了帐篷、露营桌椅,还摆放了小型金鱼池供孩子玩耍。近期郑州天气晴朗,晚上店里非常热闹,深夜一两点顾客才会散去。”
此外,在中牟“鹿营·森林地”、信阳息县也有两家“海底捞露营火锅”,在五一期间吸引了大批游客。息县海底捞露营火锅门店负责人刘宇英表示,“现在来息县郊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希望以露营店的形式,为大家提供更多元化体验。五一期间,息县举办了许多文旅活动,顾客可以边吃火锅边参与互动,非常有趣”。
数据显示,5月1日到4日,河南海底捞火锅接待顾客超40万人次,郑州、洛阳等地的客流增长较明显,河南省省内多处海底捞露营火锅预订火爆。
< class="pgc-img">>五一假期期间,巴奴毛肚火锅在郑州大卫城开展了一场名为“寻鲜市集”的快闪活动,让消费者与巴奴食材进行了一次近距离接触。本次市集以“寻鲜川渝”“寻鲜云南”“蔬菜月月新”“鲜食”“寻鲜福利”为主题,开设了五大摊位。来自川渝的花椒、辣椒,来自云南的野生牛肝菌和应季蔬果……让市民切身感受到不同食材的魅力。据活动现场负责人介绍,巴奴希望通过“寻鲜市集”让消费者与食材零距离接触,将一道道食材从幕后推向台前,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到“自然的美味”的魅力。
巴奴提供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巴奴郑州大卫城店、正弘城店翻台率多次超过6.7,新乡万达店更是达到了8.0的翻台率。
< class="pgc-img">>户外烧烤受家庭追捧
“景区人太多,五一周边游”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五一假期“周边游”带动了户外烧烤的火热,郑州西部山区、北部黄河边等成为户外烧烤的热门目的地,人们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亲手烹调美食,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宁静与惬意。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走访郑州盒马鲜生、鲜风生活、锅圈食汇等多家商超了解到,五一假期期间,各类烧烤食材、烧烤工具销售量大增,不少市民带着新鲜的食材去户外烧烤,享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
正在锅圈食汇选购食材的郑州市民宋先生表示,“平时上班太忙了,假期去景区人太多,还不如在郑州周边找个清净的地方玩玩。”这个假期,宋先生约上亲朋好友,制定了出游线路——郑州西边山区+北部黄河边+东部中牟,环郑州市周边游玩,带上食材和装备,露营烧烤,享受悠闲的假期生活。
锅圈食汇郑州福元路店长刘翠萍告诉记者,五一假期,不少市民们选择与家人朋友一同走进大自然,享受户外烧烤。“我们五一假期的销售额比平时高出5倍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假期前两天营业额已经超过去年整个五一假期销售额,很多消费者都是食材和烧烤装备一起购买,大家动手的积极性很高。”据了解,作为国内知名的食材连锁超市,锅圈食汇门店和线上业务已经覆盖火锅、烧烤食材、饮料、一人食、即烹套餐、生鲜食品、西餐和零食等品类。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五一文旅、餐饮热度持续走高,新潮玩法层出不穷,展现出假期消费市场活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助力经济向好向稳发展。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冯子雍
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
“五一”假期,各地购物商圈人气十足,各大商场迎来客流高峰。天津古文化街、上海陆家嘴、成都春熙路等商圈特色消费活动丰富多彩。
电影院人气兴旺。“五一”档首日票房破4亿元,超过了去年同期的3.149亿元。
人们出游意愿强烈。“五一”假期第一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8亿人次,比2019年“五一”假期首日增长15.9%。
“五一”假期是传统的消费旺季,消费市场的活力折射出我国内需的强劲动力。通过“五一”假期观察消费动向,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消费持续扩大。
政策带动,大宗消费持续升温
5月1日下午,江苏省南京市市民丁健在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新街口店选购按摩椅:“我和妻子经常加班,想趁着假期来店里多体验几款。”按摩椅店店长毛春艳介绍:“老用户参加以旧换新活动,可以抵扣1000元到5000元不等,并且可以叠加专柜‘五一’促销折扣。”丁健选购了一台新款全身按摩椅。“家里的老款按摩椅只能局部按摩,扔了浪费,搁着又占地方,以旧换新真是方便实惠。”丁健说。
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新街口店总经理金晶介绍:“5月1日、2日,商场人流量和销售额都实现同比增长,按摩椅、吸尘器、净水机等支持以旧换新的家电销量明显增加。”
抢抓“五一”消费旺季,多地发布政策加快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福建省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暨“五一”促消费活动,将组织各类惠民促消费活动1000多场;湖南省发布通知,明确汽车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广东省首轮发放3.7亿元消费券,主要用于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之下,线上线下一起发力,大宗消费持续升温,内需活力加速释放。
融合创新,新型消费不断扩大
在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花开海上生态园内,“五一”假期前两天就迎来了露营游客高峰。在小镇中心、星空绿地等区域,帐篷散置其间,人们围桌烧烤,享受假日。
上海市市民周杨和父母、子女一起露营:“这里不仅可以亲近自然,还有很多新型服务,游玩的同时可以给孩子报名参加一些活动。”
上海花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菡介绍,近年来露营备受游客青睐,为了更好地接待露营爱好者,园区在假期推出了“露营+演艺”“露营+研学”“营地+亲子教育”等新消费场景,举办了青年音乐会、快闪市集等特色主题活动,丰富游客体验。
“五一”前夕,“2024国际消费季暨第五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仪式在上海市举行。商务部指导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推动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和场景创新。
“五一”假期,一系列特色活动在全国各地持续开展。北京市加强“文旅+”活动和产品供给,推出2300余场文化活动;陕西省启动“秦乐购·享美好生活”消费促进活动;甘肃省举办的“春绿陇原·甘肃文旅演艺天水惠民演出季”延续至“五一”,持续推热“麻辣烫经济”。消费领域场景跨界融合发展,新型消费不断扩大,持续激发消费新动力。
人气旺盛,餐饮消费亮点纷呈
“刚试了新品‘藕汤骨头’,确实和平常吃的锅底不一样,既香醇又清淡。”湖北省武汉市市民黄雅兰“五一”假期带全家人聚餐,特意尝试了一些季节性新菜。该餐厅服务员周莉介绍,“五一”假期,藕汤骨头菜品刚上架就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
为了迎接“五一”假期,各地知名餐饮连锁企业集中上线新菜,给消费者带来味蕾新体验。旅游热门城市的餐饮企业“五一”前就做好了迎接假期客流高峰的准备,加大食材备货、调整营业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说:“节假日消费少不了美食,餐饮消费热气腾腾,餐饮企业借助市场人气积极推出新品,有助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促进餐饮消费活力加快释放。”
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五一”假期食品安全监管和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全面做好节日期间日常食品安全巡查,加大风险排查和问题处置力度,强化应急值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节日饮食安全。
假日消费是观察全年消费的重要窗口。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认为,从“五一”假期消费情况来看,商品消费将持续回升,服务消费也将保持较高增长势头。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消费将会成为新增长引擎。全年来看,消费增长的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消费规模稳中有进,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第一拉动力的地位将得到巩固。
来源:人民日报
饮业作为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基石,同样是衡量经济复苏活跃度的“风向标”。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中,居民出行热情高涨,人潮涌动间烟火气升腾,各地餐饮消费市场“跑出”加速度。
民以食为天,美团数据显示,5月1日至3日,“味蕾游”带动各地餐饮消费,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3%,部分餐厅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成都、杭州、北京、重庆、上海位列全国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前五城市。
据记者观察,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线上渠道寻找美食,餐饮企业积极参与线上平台促消费活动,推出高性价比套餐。从美团餐厅订座数据来看,除火锅、粤菜、西餐等传统热门菜系受追捧外,江浙菜、京菜、川菜等特色地方菜预订量涨幅明显。
5月3日22时左右,《证券日报》记者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看到,肥肥虾庄门口坐满了排队等位的顾客,不少是拖着行李箱的外地游客。
“这个假期,我们店每天都很忙,日均客流量较去年同期提升约15%。”肥肥虾庄相关负责人张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把握“五一”假期消费热潮,餐厅提前开启专场直播,5月1日销售的团购套餐单量创历史新高。
江苏苏州一怪食府掌柜“一怪”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五一”期间餐厅的日营业额再创新高,或得益于近两年餐厅始终位居大众点评甪直古镇排行榜酒店业第一,积攒了不少人气。
来到陌生的城市,年轻人不愿再走马观花,而是从“心”出发感受当地的生活。“从‘一座城’到‘一个景区’再到‘一家小吃店’,年轻人的旅游目标越来越‘小’。”马蜂窝目的地研究院院长孙云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年轻人开始追求小众景点以及能品尝地道美食的小店,“体验感”正在成为年轻人旅游出行的第一诉求。
为了迎接“五一”假期,多家连锁餐饮企业集中上线新菜,给消费者带来味蕾新体验。旅游热门城市的餐饮企业假期前就开始加大食材备货、调整营业时间,做好迎接假期客流高峰的准备。
海底捞数据显示,5月1日当天,海底捞全国超1300家门店共计接待顾客约200万人次,为2024年至今客流量最高的一天,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
“假期第一天,整个露营地超100人同时就餐,家庭、亲子为主力消费人群。我们还设置了丢飞盘、下棋等多种活动,为大家提供更多元化的‘露营+火锅+美食’体验。”海底捞上海松江露营基地负责人薛永芳表示。
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餐饮消费多业态联动效应更趋明显,“餐饮+”跨业态联动的场景大量涌现。同时,县域餐饮消费空间也将持续扩大,线上线下融合程度加深,有望成为餐饮消费新的增长极。
在业内人士看来,旅游热度持续走高,餐饮消费市场烟火气升腾,新潮玩法层出不穷,展现出“五一”假期蓬勃旺盛的消费活力。随着餐饮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助力经济向好向稳发展。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也表示,餐饮企业在促消费、创新消费场景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安全生产、食品质量、明码标价、反浪费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共同推动餐饮市场持续向好,为实现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本报记者谢岚
见习记者梁傲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