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甩海底捞好几条街”的百亿餐饮帝国谭鱼头为何一夕之间崩塌?
当今的餐饮市场,耳熟能详的餐饮品牌定有海底捞的一份,毕竟资产3000亿的名头不是说说而已。
但很多人不知道,数年前的一家名为“谭鱼头”的餐饮企业,发展势头狂甩海底捞。
< class="pgc-img">>起初的谭鱼头只不过是家不起眼的小店,没有什么大背景,创始人谭长安是退伍军人,拿着上面给的5000元安置费就干起了餐饮事业,创立谭鱼头火锅品牌,白手起家做到市值突破100亿,制作环境和食材是它起初入市吹嘘的资本。
在短短十年时间内,谭鱼头从小馆子发展至市值百亿资产的餐饮帝国,前路不可谓不光明。
可众人没想到,巅峰之时,谭鱼头却因领导者的执念行差踏错,一步步走向深渊,朝夕之间崩塌殆尽。
< class="pgc-img">>在过去一年,谭鱼头的最后一家门店宣告关闭,成都谭鱼头名下的49个商标专有权,也被以100万元的价格挂上了拍卖平台。
旗下所有商标尽数拍卖,创始人谭长安也从胡润餐饮富豪榜跌落,沦为征信黑名单上的“老赖”,曾经的火锅餐饮巨头退出历史舞台。
1.从零到有,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1996年,刚退伍回家的谭长安没有像其他战友一样安居乐业,而是寻思着自己退伍了还能干点啥?
秉着不甘平淡的谭长安为这个问题研究许久,一次偶然的机会,谭长安在鱼火锅店吃饭时发现,鱼肉吃完了,鱼头却无人问津。
吃完鱼头胃口大开的谭长安便萌生了开鱼头火锅店的想法。
< class="pgc-img">>且这个时候的四川正在经历“潲水油”事件,整个火锅业正在经历“寒冬”。谭长安没有因此退缩,下定决心说干就干,当机立断创立谭鱼头火锅品牌。
为了规避弊端,他首创透明厨房和一次性清汤锅底,令谭鱼头在潲水油信任危机中脱颖而出,成功打开了四川的火锅市场。
独特的鱼头火锅在成都市场上还是头一家,一面世就赢来了广泛好评。
人气是有了,但谭鱼头的出生地是在四川,四川是什么地方?火锅大省。谭鱼头尽管生意火爆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时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
< class="pgc-img">>有着这种经营理念,谭鱼头在本土经营了一段时间后便转移战场,第一站便是首都北京,刚开始效果不错,这给了谭鱼头很大信心,随后便在全国各地开设门店。
门店扩张以后,谭长安又创出了“四个统一”和“五分钟流程”的工业化流水线管理模式,以此规范门店行为,大大缩短了客人从点单到菜品上桌的等待时间。
谭鱼头发展势头正猛,经过短短四年时间,在2000年前后,谭鱼头的年营收就超过5亿元,各大分店员工加起来超过8000人。
巅峰时期,谭鱼头企业员工上万人,资产近百亿,厂房数百亩在全国范围内开设近90家分店,基本完成国内大陆布局,可以称之为名副其实的餐饮帝国。
外界称之为将“川菜”产业向外扩张的领军者。
< class="pgc-img">>反观此时的海底捞还处于起步阶段,当时的谭鱼头已将海底捞甩了好几条街。
取得斐然成绩后,下一步,谭长安将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场,身价20亿,公司资产近百亿的他,认为自己的成功绝不止于此。
谭鱼头的扩张从国内到国外,甚至新加坡都设有分店,激进的扩张方式背后隐藏了创始人谭长安极大的野心。
2.执着上市,进入资本的圈套
2003年,谭鱼头在香港开设第一家分店,此后便日思夜想着如何尽快上市,坐上餐饮巨头宝座。
为了顺利上市,创始人谭长安特意前往香港成立了香港谭鱼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所有标准都始终遵守着上市公司的规范,就连请的律师事务所也是普华永道。
< class="pgc-img">>公司成立后足足等了六年,谭鱼头才迎来了第一次借壳上市的机会。
当时的福记食品因现金流、人员流失等问题,在2009年十月份提交清盘申请。谭长安得知这个消息后,暗暗心动。
随即便找到当时的香港资源主席黄英豪,提出与他合作,计划一起拿下福记。
此后谭长安便向福记的侓师事务所投标,交了1700万保证金。
在彼时的谭长安看来,福记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一向高调的谭鱼头,在上市前大肆宣扬,想要在国内的餐饮界出出风头。
< class="pgc-img">>国内餐饮企业本就竞争剧烈,看到有上市机会,许多实力斐然的餐饮企业蜂拥而至,一番抢夺过后,结果被有国资背景的安徽创投截胡,谭长安踏了空。
他没想到由于自己的高调,导致第一次上市无疾而终,与自己梦寐以求的资本市场失之交臂,失利之后谭长安只好安心等待下一次机会。
他的第二次上市机会来源于谭长安在坐飞机时,从一位成都老乡口中探得。这位老乡告诉谭长安,他在香港有一家制药公司,但是生意不太好,正在计划出售。
正在等待“借壳”上市机会的谭长安,听到这则消息,心思又活络起来了。经过了解,这次的壳就是当时的维奥集团。
就在谭长安计划以2亿多港元拿下维奥集团时,又被一家轴业发展公司用9.84亿港元截胡。
< class="pgc-img">>两次被其他企业截胡,谭长安决心不再借助外力,准备自己IPO。头脑发热的他与风投公司签下了2000万美元的对赌协议,协议要求谭鱼头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市。
此时的他被欲望所吞噬,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了资本的圈套。
3.赌徒老赖?虚亏的空壳加速了破产的速度
自信满满的谭长安在协议签订后,立马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扩张,从筹备、装修、开店,他相信有了2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他一定能在三年时间内完成盈利目标,一举上市。
同时,他还参与了其他餐饮业的股权投资。
就在许诺的2000万美元已经被花得差不多的时候,风投的钱却只到账了500万美元,剩下的资金被风投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放。
骑虎难下的谭长安只好自己借债去填补这个窟窿,这也直接导致了谭鱼头后来的资金链的紧张。
百亿餐饮帝国倒下的导火索,仅仅是一张1500万元的账单。
< class="pgc-img">>2013年,谭鱼头收到了一张法院传单,上面显示有一家小额借贷公司将弟弟告上了法庭。身为担保人的谭长安也受到了影响。
原本,这样的小额借款对于家大业大的谭长安而言,是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的,但是由于之前为了堵上风投资金的窟窿,资金链一时难以维持。
小贷公司的诉状,让谭长安的信誉度下降了不少。银行借贷也受到影响,巨大的财务危机笼罩在谭长安的头顶。
很显然,彼时谭鱼头已无法完成对赌协议中约定的利润目标,即将面临的还有高额的对赌赔款。
一边是债台高筑,一边是高额的对赌赔款,谭鱼头资不抵债,最终宣告破产,被法院宣告清算,旗下商标被全数拍卖。
< class="pgc-img">>从今年五月初的商标竞拍界面显示,共有8人参与竞拍,最终以1510万元高价售出。
曾经火爆大江南北的谭鱼头,其商标上所赋予的附加价值,在企业清算之后还能售以千万元的高价,餐饮帝国的名号可见一斑。
很多人说谭鱼头破产的源头或许出自创始人谭长安之手,对赌协议毕竟尚有不可估量风险。
“赌”对于谭长安来说并不是头一遭,他除了是谭鱼头的创始人,还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赌徒。
常有人看到谭长安常年出入赌场,更有传闻他曾欠下千万巨额赌债。现在的百度词条上搜索“谭长安”,都会出现关联词条“谭长安赌博输光。”
有分析文章指出,或许谭鱼头的清算,与谭长安赌博成性,信誉度早就不值一提有关。
< class="pgc-img">>在2014年到谭鱼头宣告破产的2021年整整七年,谭长安都呆在香港,不曾回成都。
不仅热衷赌博,谭老板一样出手阔绰,一旦赢钱,出手就是十万,见人就发。
甚至还有人拿他的筹码去赌,输了也是挂在谭长安的账上,谭长安曾解释,这也是自己被挂上追债网站的主要原因。
谭长安亲手创立的百亿帝国,最终也毁于自己的野心之下,不仅没有完成当初上市的设想,甚至自己也被列为失信执行人。
被中止执行的案件金额高达3100万元,“老赖”这个名号已经牢牢挂在了谭长安的头上了。
< class="pgc-img">>资本的积累或许有捷径,但往往风险与机遇并存。一个不小心被野心冲昏了头脑,百亿家产倾数没落,也不过是朝夕之间。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向楠
江晚报·小时新闻首席记者 肖菁
如果你爱火锅,你一定记得“谭鱼头”,那一口红油翻滚的鱼火锅,鲜辣劲爽。当“谭鱼头”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海底捞还是小弟。
但是,大约在五六年前,“谭鱼头”跟当年快速走红一样,突然淡出江湖。
再次得到“谭鱼头”的消息,没想到是在这个人潮涌动的五一假期中——“谭鱼头”名下49个商标,以100万元起拍。竞争异常激烈,最后以1510万拍卖成交,溢价超15倍。
这个曾经百亿规模的餐饮巨头在这几年里到底经历了什么?
十年创业
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27日,法定代表人为谭长安。
谭长安的创业经历堪称传奇,1996年退伍回家的谭长安拿着5000元的转业安置费在成都老家的一个小巷子里开了第一家谭鱼头火锅店,主打鱼头火锅。
跟别人家的火锅店不一样,谭长安使用一次性清油锅底,他还把厨房的墙壁拆掉换成了透明的玻璃,让消费者看得明明白白。
此后,“谭鱼头”迅速扩张,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了90家连锁店,2000年营业额突破了3亿元。
最鼎盛的时候,曾经有员工上万人,厂房数百亩,资产数百亿。
成立十年,2007年,谭长安登上胡润餐饮富豪榜,身家已经达到20亿,公司资产已近百亿,成为四川省最大规模的股份制餐饮企业。
兵败上市
然而,从2014年开始,谭鱼头陷入债务危机,诉讼不断。2016年,因资不抵债,法院裁定受理谭鱼头破产清算申请。
高空坠落是为什么?
此前谭长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就是因为想上市。
2001年,谭长安赴香港成立了香港谭鱼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谭鱼头”);2003年,香港第一家谭鱼头分店在铜锣湾开业。
谭长安说,去香港开公司、开分店的目的就是上市。
但是“谭鱼头”在接下来的几次借壳上市中,均被其他公司“捷足”高价收走。
一路顺畅不甘服输的谭长安甚至为此不惜签下对赌协议,准备自己IPO,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2013年,四川有媒体发布消息称,一家小贷公司将谭鱼头投资公司和谭长安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偿还借款本金1500万元及利息220余万元。
这状欠款官司就像多诺米骨牌的第一块,有官司、信誉降低、借款更难,对赌协议中的高额利润要求也完不成,十年高歌猛进的“谭鱼头”高空坠落。
资不抵债,丧失经营能力,2016年债权人申请“谭鱼头”破产,最终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
2020年8月,谭鱼头关闭了最后一家店。
天眼查显示,谭长安因没有可执行财产,已有5起案件被暂时中止执行,而这5起案件的涉及金额超3100万元,未履行比例为100%。
谭长安也被列为失信执行人。
溢价15倍
5月1日上午10点,谭鱼头名下49个商标,包括“谭鱼头”“谭状元”“巴椒渔府”“谭家坝子”“谭红”“TANYOTO”等,议价为100万元起拍。刚过10点就经历了四轮举牌,5月2日上午8点,真正的竞争开始了。
经过8人188次竞价和169次延时,备受瞩目的“谭鱼头”终于以1510万元成交。
因竞价过于激烈,原本上午10点就该结束的拍卖,延时至12时19分方结束。
“谭鱼头”的品牌号召力和品牌价值,可见一斑。
那么,没有了谭长安的“谭鱼头”还有价值吗?曾经火爆大江南北后期急速垮落的品牌商誉会受影响吗?
记者搜索天眼查发现,在2020年10月23日,谭长安又注册了一家成都谭滋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他本人是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为200万人民币。“谭滋鱼”成都首店已于1月正式营业,第二家店选址成都花园,五一开始装修,预计7月1日开业。
但是,对于谭长安的此番“复出”还是有法律争议的。
按照《破产法》的规定,企业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人员,在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更何况是企业破产程序中。
(图源CFP)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金错刀频道 吴鸣
< class="pgc-img">>一个人能从零开始,把公司做到百亿资产,那肯定很牛。
但如果把百亿资产再全部玩垮呢?那一定是个很牛的败家子。
刀哥说的这个人,就是谭鱼头的创始人——谭长安。
20年前,你可以不知道海底捞,但谭鱼头的名号却家喻户晓。
2007年,谭长安带着仅10岁的谭鱼头登上了胡润餐饮富豪榜,以20亿的身家位列第三,公司资产近百亿。
此时谭鱼头基本已经完成中国大陆布局,开了近90家分店,准备向海外发展。而彼时的海底捞却只刚刚开了13家分店。
风水轮流转,如今的海底捞成了火锅一哥,但谭长安却说:“我窘迫的时候,包包里连一块钱都没有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发哥跑市场
更惨的是,谭鱼头资不抵债,已经沦落到要被拍卖的地步。
2021年5月1日,谭鱼头管理人在淘宝网阿里拍卖强清平台,对成都谭鱼头公司名下的“谭鱼头”、“谭状元”、“巴椒渔府”、“谭家坝子”等49个商标专有权进行拍卖,起拍价为100万元。
< class="pgc-img">>曾有百亿资产的谭长安,究竟是怎么混到这步田地的?
1
白手起家全靠赌,10年干到100亿
谭长安从小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一股赌劲儿。
所以1980年,不到17岁的谭长安应征入伍到云南前线,从军18年,有8年都在打仗。
1991年,谭长安被调往西藏军区驻川办事处招持所。这段工作经历,间接培养了谭长安的酒店管理能力。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在谭长安临近转业那年,为了解决弟弟退伍后的生计问题,他拿出积蓄为他的弟弟开了一家面馆。
弟弟的面馆生意火爆,谭长安看在眼里、馋在心里,一颗开店的种子在心底萌芽。
在一次宴请朋友吃成都鱼火锅的时候,他觉得没吃饱,就把鱼头吃了。
谭长安灵光乍现,成都随处可见鱼火锅,为什么从没见过鱼头火锅呢?
谭长安是行动派,有想法就干。1997年,谭长安用5000元转业安家费和6万元借款,在成都百花潭附近的小巷子里开起第一家谭鱼头火锅。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可惜刚开业的谭鱼头和成都遍地都是的鱼火锅相比并不出彩。
而且1994年,新闻爆出网红火锅店黑幕,“独家老油”竟是地沟油!
< class="pgc-img">>食客人心惶惶,看着火锅店就绕道走,大量火锅店赔钱的赔钱,关张的关张,火锅市场一度十分低迷。
谭长安却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汤底不干净,咱就换!
于是,在成都这个火锅之城,谭鱼头另辟蹊径,推出一次性清油火锅底,并将厨房改造成透明玻璃,坚持每个鱼头现场宰杀,每个锅底单锅现炒,彻底打消食客顾虑。
乱世出英雄,谭鱼头的爆火速度比想象中还快,第一个一百万赚得格外轻松。
谭长安意识到,光成都市场还不够大,他决定再“赌”一把,去北京!
事实证明,谭长安这次赌对了,谭鱼头甚至在北京扎了根,最快时扩张速度是8天开一家店,仅在北京就开起了11家店。
稳住北京后,谭鱼头又开枝散叶,依次占领北京周边城市、向南延申、再到西北、最终回到成都。
迂回的包抄开店战术非常成功,不到3年时间,谭鱼头在全国58个大中城市开设了89家连锁店,谭长安也一手缔造出60多个百万富翁。
< class="pgc-img">>为了管理好众多连锁店,谭长安还自创出“四个统一”和“五分钟流程”。意思就是每家店要求统一菜品、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时间,而且从点单到上菜,一切要在5分钟之内搞定。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中广网
产品+服务的双向创新,让谭鱼头赚得盆满钵满,地位丝毫不亚于今日的海底捞。
为此,IBM还专门对谭鱼头作了专访,并与谭鱼头联手打造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个餐饮店能得到跨行认证,谭鱼头的地位可见一斑。
2000年底,谭鱼头的年营业额突破3亿。
而海底捞却才刚刚开了第二家分店。并且因为业绩亏损,张勇经常被说野心太大、不听取意见、独断专行等等,和谭鱼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中国大陆市场差不多了,谭鱼头还不想刹车,紧接着又继续向外扩张。
台湾、香港、新加坡,谭鱼头越走越远,越开越多。总之哪里有华人,谭长安就要把店开到哪。谭鱼头成了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火锅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中广网
2007年,谭鱼头年产值达8亿元,总资产近100亿。
此时的谭长安却有点飘了,百亿帝国即将崩塌。
2
三次豪赌,输光百亿帝国
手握100亿的谭长安并不满足——谭鱼头只要一天不上市,他心里就怎么也不甘心。
按他的说法,去香港开公司、开分店的目的就是上市。
谭长安在香港的公司,是按上市的规则来做的;会计事务所,是普华永道。任何标准,谭鱼头都是按照上市规范去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09年,谭长安等到了第一个机会。
当时,一家叫做福记食品的公司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申请。买下来,谭鱼头就能借壳上市。
< class="pgc-img">>想法很好,只可惜谭长安有个猪队友,再还没中标时,就已经开始对媒体的高谈阔论,吸引了真功夫、俏江南等一众内地餐饮大佬的注意力。
最终谭鱼头铩羽而归,输给了以6.58亿港元投标、又有国资背景的安徽创投。
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
2011年,谭长安打算以2亿港元将维奥集团收入囊中,可惜最后又被中国铀业发展公司以9.84亿多港元抢走。
两次求而不得,反而让谭长安心中如被万千蚂蚁啃食,一路顺风顺水的他哪里吃过败仗?让他放弃上市,不可能!
谭长安心一横,买不到壳,就自己IPO!
2012—2013年,谭长安和香港的一个风投做IPO,双方签了对赌协议,风投一次性投入2000万美金,而谭鱼头则需在3年之内达到盈利目标,在香港A牌上市。
对赌的风险极高,如果没有完成目标,谭鱼头将面临天价赔偿。
但头脑热到发胀的谭长安,哪里看得到风险?甚至一条后路都没给自己留。
风投只投资了500万美金时,谭长安就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光4000平米以上的店就有四个,仅仅一个北京亚运村旗舰店就投资上亿,其它三个店投资规模均在五千万以上。
< class="pgc-img">>但急性子的谭长安却没吃到好果子。
风投剩余的1500万美金迟迟不到账,几个大店经营上出现问题,谭鱼头没钱了!
谭长安突然惊醒,自己这是被资本坑了!
倒霉的人喝凉水都塞牙,自己的事还没擦干净屁股,弟弟又闹出幺蛾子了。
2013年,一家小贷公司将谭鱼头投资公司和谭长安告上法庭,要求偿还1500万本金和220余万元利息。
< class="pgc-img">>这笔钱是谭长安的弟弟借的,但是谭长安做了担保,弟弟还不上,哥哥就直接被追债。
信誉受损,谭长安连银行贷款都费劲。
谭长安说,在杭州银行还有5000万元的额度可以贷款。但算上高额的贷款利息,他很难达成对赌协议中的利润要求,也将面临高额的对赌赔款。
这时候的谭长安心在滴血,短短四年时间,谭鱼头面目全非,眼睁睁看着公司资金出现问题,却束手无策。
再加上海底捞趁此时机通过网络传播和群体效应,将服务优点无限放大,在火锅界一夜爆火,直接击败仅剩残血的谭鱼头。
2015年,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布,谭鱼头食品(成都)有限公司、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欠债2亿多元人民币。
< class="pgc-img">>最后只能靠变卖资产度日。
2020年8月,谭鱼头关闭了在大本营成都的最后一家店,重新归零。
< class="pgc-img">>三次上市计划泡汤,谭长安家底却被败个精光。
谭长安自己都说:“如此庞大的餐饮体系,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轰然倒塌,震惊了餐饮界,也震惊了我自己。”
3
谭鱼头最大败笔:被赌性压倒一切
谭长安在创业时的赌性,不过是他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平时他就是个好赌之人。
有人说,谭长安在澳门的时间,比在公司呆的还长。
这不是空穴来风。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谭长安还曾出现在现已关闭的澳门追债网站“美好世界”上,被追讨2000万元赌资。
面对赌这个话题,谭长安并不回避,甚至夸耀自己的战功,“并不是像传的那样,赌得身家全无,实际上我是赢的。”
赢了的谭长安就喜欢在赌场撒钱,你10万,他20万,出手极为阔绰,所以大家一听说他赢钱,都挤破头围在他身边。
而且谭长安对自己的员工更大方,他们从头到脚都是名牌,一年光买衣服都要花几百万。
只可惜树倒猢狲散,谭长安落败后,这些酒肉朋友就把他当作瘟疫一般,没人帮他一把。
大方的人设让他被反将一军:“你这么大一个老板,还能没钱?”
赌赢时不顾一切,赌输了才能看透人心。
谭长安把在赌场上的赌瘾带到公司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谭鱼头未来的失败。
对赌能快速筹集资金,但风险与利益并存,如果对自己实力没有清醒认识,随时会被反噬。
大S婆婆张兰与鼎晖投资的对赌,迫使张兰净身出局,俏江南最终全线崩盘;
< class="pgc-img">>太子奶李途纯与摩根士丹利、英联、高盛的对赌,最终“断了奶”;
< class="pgc-img">>甚至是星爷对赌,都要抵押豪宅还债。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八卦宝宝
在资本给出一点甜头时,谭长安已经在赌局中梭哈,这是最要命的。
创始人应该有赌性,这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是赌性中还需要存在理性,这是企业能够长久生存的关键法宝。
在谭鱼头每况愈下的时候,当初对谭鱼头望尘莫及的海底捞却成功逆袭成了餐饮巨头。
海底捞能够大器晚成,创始人张勇的不骄不躁就占了很大因素。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1994年,海底捞开的第一家店里最开始只有4张桌子,帮客人拎包、带孩子、擦鞋,他样样亲历亲为,一心全部扑在事业上。
海底捞经营5年后,才在西安开第二家分店;而第三家分店,海底捞又等了3年。
海底捞不着急赚钱吗?肯定不是。
但海底捞是开好一家再开下一家,先求稳再求速,这也奠定了海底捞每一家店的根基是稳的。
把底子做厚实了,不必激进,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
2018年上市的海底捞,在餐饮界可以算是高龄公司,但好饭不怕晚,所以海底捞从来不靠“赌”来越级发展。
< class="pgc-img">>一个失败的餐饮企业大多是因为管理不到位,卫生不合格等。
谭鱼头偏不一样,火锅味道优、员工福利待遇好、食品安全没问题,按理说完全不具备倒闭的三要素,甚至可以有更高的成就。
但创始人的赌性却毁掉这个庞大帝国,让所有人都十分惋惜。
在赌面前,没有100%的胜率,一步一个脚印走,才能确保100%的成功率。